《大明军工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军工帝国- 第2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开场了,因为乾坤也犯忌啊!

    当然,光是必须带土字旁,而且还必须是生僻字,原本也不是很苛刻的要求,刚开始的时候,名字还是比较好取的。

    但是,还有个问题,你一个皇上总不能和先辈同名吧,所以,先辈用过的字,最好也不要用。

    这下可把朱慈炅难到了,因为到了他这一代,五行都轮了两遍了,虽说这个土字旁不知怎么滴只用过一次,但是朱氏皇族可是出了名的能生,一代生个千儿八百的都没问题,可土字旁的字全加起来也才两百多个啊,这些字,几乎都被先前那辈用完了!

    朱慈炅仔细查了一遍,没被用过的,貌似只有一个,那就是土字旁一个皇帝的”皇“字,这个字,除了皇帝,谁敢用?

    上次用土字旁的是”载“字辈的,明穆宗叫朱载,不叫朱载,其他人自然也不敢叫朱载。

    所以,朱慈炅已经给自己的宝贝儿子取名为朱和!

    不过,这名字的确有点太那个了,不知道是威武霸气呢,还是直冒傻气,搞的他都有点不好意思开口了。

    见朱慈炅半天不吭气,连一向温婉柔弱的任太后都有点忍不住了,她焦急的问道:”皇上,你到底想好没?“

    被两位皇太后这一逼,朱慈炅只得咬牙道:”这个,大家也知道,太祖给朕这一系皇族定下的字辈是:高瞻祁见,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这不废话吗,在场的谁不知道啊,张皇后忍不住催促道:”那我们的乖孙儿到底叫朱和什么啊?“

    朱慈炅吞吞吐吐的道:”还有啊,太祖还规定名字中最后一个字必须取五行偏旁者,以金木水火土为序。朕这一辈取的是火字旁,所以,下一辈必须是土字旁。“

    这也是废话啊,在场的也都不知道啊!

    皇上今儿个怎么废话一大堆啊,连皇后秦明月都忍不住催促道:”那我们的皇儿到底叫什么名字啊?“

    朱慈炅这个无奈啊,只得硬着头皮道:”朕查过了,土字旁的字,先祖载字那一辈已经用的差不多了,唯有一个字还没人用过,那就是土字旁一个皇字。“

    朱和!

    众人闻言,差点摔倒一地,这名字也太那个了吧?

    皇后秦明月忍不住担忧道:”皇上,这名字是不是太大了?“

    反正这会儿名字都说出来了,朱慈炅倒不觉得尴尬了,他霸气的回答道:”怕什么,我儿注定是要当皇上的人,用个字怎么了!“

第十五卷 第二十九章 扩大同盟

    皇上喜得太子的事情第二天一早便传遍了整个京城,因为第二天早朝的时候朱慈炅便忍不住兴奋,将这个消息公布出来了。

    当然,就算他不公布,京城百姓也能猜得到,昨晚皇宫那宛如白昼的奇景早就被传的神乎其神了。

    而且皇城附近的平民还隐隐听见了一声嘹亮的啼哭之声,不是太子出生,怎么可能这么大的动静。

    当然,朱和现在还不是真正的太子,因为他还未经过正式的册封,不过,他是皇后的第一个儿子,又是皇上的第一个儿子,也就是正宗的嫡长子,再加上秦家在军中的威望,只要他不夭折,皇太子的位置非他莫属。

    所以,现在大家虽然口里还不能这么喊,但心里已经把他当太子了。

    至于这个太子什么时候册封,明朝沿袭的是唐朝的旧制,最早也要等到皇子三岁的时候才能册封太子,当然,不是说三岁就一定要册封,也有很多是成年之后才册封的,总之,要册封朱和为太子,最少还要等三年,这个是后话,暂且就略过不表了。

    话说大明帝国皇帝陛下喜得太子这么大的喜事,按例各藩属国是必须来朝贡的,这个在朝贡制度里面叫做朝贺,但是大明自天启年间被建奴打的焦头烂额以后,各藩属国朝贡貌似就慢慢断绝了!

    朱慈炅自继位以来,还真没心思去管这档子事,因为朝贡是赔钱赚吆喝,压根就划不来,所以他一直以来都在推行《大明藩属国令制》,直接控制藩属国的军事和经济,至于朝贡,他从来没有主动提起过。

    不过,这次他却主动让礼部通知了所有的藩属国,欢迎大家来朝贺,赔钱就赔钱,主要他心里高兴,想热闹热闹!

    令朱慈炅没有想到的是,不但各藩属国争相回应,要派使团前来朝贺,就连奥斯曼帝国都请在欧亚运河驻守的秦拱明传回来消息,他们也将派使节团前来大明。

    当然,他们不是来朝贺的,而是来结盟的!

    苏伊曼回去之后斡旋了几个月终于将奥斯曼帝国皇帝陛下身边所有的亲信全部摆平了,不知他是用金币和银币砸的,还是用他自己的钱砸的,总之,他终于得到了”皇帝陛下“的授权,全权处理与各国结盟的事宜。

    这个权力貌似有点大,好像是他想和谁结盟就和谁结盟,是不是有点夸张了呢?

    要是换做易卜拉欣一世继位以前,这个权力自然是有点夸张了,因为那个时候的奥斯曼帝国强大无比,神圣罗马帝国、沙皇俄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等,看谁不顺眼就揍谁,别人求着结盟他们都不会答应!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自从易卜拉欣一世继位以后,他那帮亲信已经把整个奥斯曼帝国整的一塌糊涂,别说去揍人了,能不挨揍就已经不错了。

    所以,这个全权处理与各国结盟的事宜不但不是个美差,还是个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你奥斯曼帝国疆域那么辽阔,国内又乱成了一锅粥,谁不想来叼两口啊,结盟,简直是做梦,至少,其他亲信是这么认为的,他们都在等着看苏伊曼的笑话呢。

    要说苏伊曼这运气也算是逆天了,要他搭上的是其他任何国家,他都惨了,不管是神圣罗马帝国、沙皇俄国、西班牙、葡萄牙还是荷兰,谁跟你结盟啊,这么大块肥肉,不咬两口,还免费帮你守着,简直就是做梦。

    但他搭上的偏偏是大明帝国,这个世界上唯一不会扑上来叼奥斯曼帝国两口的强国,也就只有大明帝国了,倒不是说大明帝国咬不动他们,主要是因为大明帝国离他们太远了,够不着啊!

    所谓远交近攻,要奥斯曼帝国与大明接壤,朱慈炅估计也会忍不住上去叼两口,但是这奥斯曼帝国离大明也太远了,远到他连张嘴的兴趣都提不起来,更重要的是,他压根就不用张嘴去咬,只要把苏伊曼扶植起来,这块肥肉等于就是大明的了。

    所以,他不但不张嘴,还要防着别人张嘴,这块肥肉大明要留着慢慢榨油,你们谁都别想咬!

    怎么防止别人去动这块肥肉呢?

    这个朱慈炅自然早就想好了,那就是扩大三国同盟,将神圣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都拉进来,到时候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和葡萄牙起码就不会去打奥斯曼帝国的主意了。

    至于其他国家,面对这么强大的一个联盟,不管谁想动口,都要考虑一下,自己的牙口够不够硬,不够硬的话,不但咬不到肉,满嘴牙都给你崩碎了!

    所以,他收到奥斯曼帝国的请求之后,不但立马给出回复,同意他们派使团来商讨结盟事宜,还向西班牙、葡萄牙和神圣罗马帝国发出通告,请他们派出使团来大明商讨扩大同盟的事宜。

    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和葡萄牙国王若昂四世早就尝到了结盟的甜头,接到通知以后立马毫不犹豫的派出了使团,而神圣罗马帝国就更不用说了,本来没赶上上次结盟就已经让斐迪南三世扼腕叹息了,这次终于有了机会,他自然是求之不得。

    这下大明帝国的京城就真热闹了,各藩属国前来朝贺的使节团是络绎不绝,就连朵甘和乌思藏的土王和国师都全部跑来了,一时间,京城四处都是朝贺的队伍,大明仿若又回到了永乐年间,万国来朝的盛世,当然,现在的大明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强大,并不是各藩属国以前不愿意来朝贡,只是朱慈炅没让他们来而已。

    这次是朱慈炅自己让他们来的,所以对于前来朝贺的使节团,他都一一亲自接见,并给予了丰厚的赏赐,同时还将他们留在京城,好吃好喝招待着,让他们参加完盛典再回去。

    是什么盛典呢?搞的如此隆重,难道朱慈炅现在就要册封太子吗!

    当然不是,他所说的盛典,是五国结盟的盛典,上次和西班牙还有葡萄牙结盟由于时间仓促,并没有搞什么庆典,他一直感觉好像少了点什么。

    当然,那个时候是在西班牙,想搞也不具备条件。

    这次就不一样了,他特意把其他四国的使节团都叫到大明的京城来,就是想好好庆祝一下。

    这五国,可都是当今世界有数的大国,不管是领土面积和人口数量,都占了世界的一大半,联合起来是多么的强大。

    这种改变世界格局的事情,怎么能不好好庆祝一下呢!

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

    对于这次大明帝国皇帝陛下提出的扩大同盟会谈西班牙和葡萄牙都非常重视,若昂四世派出的是朱慈炅的老熟人,内阁总理大臣施维拉伯爵,而腓力四世派出的也是西班牙的二号人物辅政大臣乌塞达公爵。

    这个乌塞达公爵也是欧陆有名的贵族,其家族起源于十四世纪的卡斯特罗格里茨伯爵迭戈。戈麦斯,他的父亲是莱尔曼公爵更是曾经手掌腓力三世的印章,权倾西班牙朝野!

    至于奥斯曼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自不必说,奥斯曼帝国派出的是隐隐有成为皇帝陛下头号亲信趋势的苏伊曼帕夏,而神圣罗马帝国派出的则是斐迪南三世皇帝陛下的亲弟弟新任奥地利大公利奥波德。威廉公爵。

    大明帝国皇帝陛下朱慈炅作为此次会议的组织者,更是表现的尤为积极,他甚至派出海军大元帅郑成功率南洋水师舰队亲赴欧陆迎接各国使节团。

    当然,自从欧亚运河贯通以后,这段海路已经没那么遥远,郑成功从星城港出发,不到十天就赶到了地中海。

    凑巧的是,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都处于地中海沿岸,而葡萄牙也和西班牙通了火车,施维拉早就率谈判使节团坐火车赶到了西班牙的瓦伦西亚港,根本就不用麻烦郑成功再绕到北大西洋去接他。

    又是不到十天时间,郑成功便接到了四国的使节团,开始返航了,当他回到星城港的时候,前后都没有用到一个月。

    到了星城港,大明帝国镇南王郑芝龙又加入了迎接的队伍,亲自陪同各国使节团前往大明帝国京城。

    这个郑芝龙也是个奇葩,他竟然让镇南王号跟在成功号的后面,而他自己则跑到成功号上混吃混喝,陪着各国使节聊天打屁,完全一副跟班模样,郑成功倒好像变成了迎接队伍的主角。

    海军大元帅比王爷还大吗?当然不是,现在郑成功的品阶也就正一品,连个公爵都比不上,何况是王爷呢,只是郑芝龙已经习惯性的把郑成功当成了郑氏家族的主角,下意识的把自己当成配角而已。

    不过,这只是他们父子之间的私事,使节团的人都没有关注这些,他们关注的是大明帝国的海军,就连比较熟悉大明帝国的施维拉和苏伊曼都对正式装备成型的南洋水师惊叹不已,就更不要说第一次见识大明帝国海军实力的乌塞达和利奥波德了。

    两百艘超级战列舰是什么概念,这样的实力,足以和他们任何一国海军叫板了,问题这还只是大明帝国五支常规舰队中的一支,要是五支舰队全部集结到一起,那是多么恐怖的一股力量,如此强大的盟友,连他们都不由为之自豪。

    轮船速度极快,从星城港赶到东大营不过四五日而已,此时,北洋水师和北海舰队早已在东大营外的海面上列队相迎,那密密麻麻,一排又一排,仿佛要延伸到天边的战舰群,着实震撼人心。

    但是,各国使节团还未从大明帝国海军所带来的震撼中清醒过来,大明帝国陆军的雄风又展现在他们面前。

    朱慈炅为了迎接各国使节团,特意派陆军大元帅卢象升率天雄军陪同内阁总理大臣信王朱由检在东大营新港摆出了盛大的欢迎场面,再加上原来驻守在东大营的禁卫军第二军团,光集结在港口周围的大明帝国陆军将士就有二十万之众!

    二十万大军集结在一起是什么概念,那一个个的方阵,同样给人一眼看不到头的感觉。

    各国里面,除了奥斯曼帝国,其他国家一次集结二十万陆军都很困难,但大明帝国,光是迎接各国使者就调来了二十万陆军,而且,那精良的装备,整齐划一的阵型,无不显示这些,这绝对都是精锐之师。

    随随便便就能调来二十万精锐之师,这等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