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工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军工帝国- 第2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话说自从上次镇真河卫开完会以后,毕懋康就匆匆赶回京城了,好像是精密机床研制的差不多了,朱慈炅那个时候全副身心都放在与沙俄的大战上,实在是没心思管这些,也不知道他们进展怎么样了。

    两人十多年的君臣,关系一直融洽无比,毕懋康也不见外,一番见礼之后,他并没有先说正事,而是恭维道:”小皇子集大明和欧陆哈布斯堡两家皇室之长,长的一定很可爱吧?“

    这两家皇室的后代和可爱有关系吗?但朱慈炅这会儿就爱听这个,他点头宠溺道:”是啊,是啊,十分可爱,所以朕特意给他取名和。“

    毕懋康又跟着附和道:”和,好啊,好啊,小皇子以后肯定是俊俏异常。“

    这家伙,不可能专门跑过来拍马屁啊,朱慈炅不由打趣道:”孟侯,你急匆匆的跑过来,不会是想看看儿吧?“

    毕懋康闻言,错点噎的咳嗽起来,皇上有时候就是爱和亲近的人开玩笑,他这么忙的人,怎么可能专门跑过来看一个刚出生不久的皇子呢。

    他不由尴尬的笑道:”这个,微臣是想请皇上去看看新式机床和新式武器。“

    朱慈炅闻言,不由大喜道:”噢,精密机床研制成功了吗?“

    毕懋康谦虚的笑道:”这个还得清皇上去查验一下,皇上说成了,那才是真的成了。“

    朱慈炅对精密机床其实是很重视的,只是这几个月,又是太子出生,又是太傅去世,又是组织与沙俄的大战,又是再添一个可爱的小皇子,他实在是没空想精密机床的事情,这会儿听毕懋康这口气,绝对是成功了,他不由欣喜的站起来,拍着毕懋康的肩膀道:”太好了,走,陪朕去看看。“

    一般不上朝的时候,朱慈炅都是穿崇正装,倒不是他想彰显尚武的个性,主要还是因为崇正装和后世的衣服比较接近,穿起来舒服,龙袍什么的他还真穿不大习惯。

    他直接让曹化淳取了个不带金龙的普通披风,然后又招来一批锦衣卫高手,就这么身着看不出等级的军装,打马跟毕懋康一起往王恭厂赶去。

    他这样做,主要也是想看看精密机床的实际运行效果,如果他大摆阵仗跑过去,估计车间都要被封锁了,又哪里还有人开床子。

    毕懋康也知道皇上的脾性,所以并未劝阻,一路无话,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王恭厂。

    随着大明的发展,这王恭厂也是大变样了,朱慈炅刚进去的时候都有点认不出来了,到处都是几层甚至是上十层的楼房,这还是在古代吗?后世的小县城貌似也只有这个样子啊!

    有毕懋康引路,众人自然是畅通无阻,很快,他们便来到一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厂房,一看那外观,就知道是新建的。

    这栋厂房并不是很高,好像总共才三层的样子,众人一走进一层,便看到两排硕大的机床,那体积,连朱慈炅在后世都很少看到。

    当然,并不是说明朝这会儿就能做出比后世更先进的机床了,这机床之所以做这么大,反而是因为达不到后世那么先进的技术。

    朱慈炅走到机床跟前一看,像,真像,外形已经跟后世的机床有**成的相似度了,只是体积有点夸张而已。

    像电机,那个头都差不多有一个人那么大了,减速机也差不多有半人大小,只是都是横摆着的,高度倒没有那么夸张。

    不过加工的东西就有点夸张了:

    车床,车的竟然是水桶那么粗的炮管;

    铣床,铣的竟然是几米长的铁轨;

    还有大型的轧板机,轧出来的钢板足有两三米宽;

    还有剪板机、冲床、镗床等等,加工的都是大的吓人的家伙,连朱慈炅都惊讶的合不拢嘴了,我的天啊,这,这还是在明朝吗!

    毕懋康看皇上吃惊的样子,别提多自豪了,紧接着,他又带朱慈炅上了二楼。

    二楼的机床倒是没有一楼那么夸张,只是电机和减速机体积有点大而已,机床的大小几乎跟后世普通机床差不多。

    朱慈炅随意拿起一个车好的枪管看了看,心神不由一阵恍惚,这质量,竟然跟后世的枪管看上去是一样的!

    不用再看了,精密机床肯定是研制成功了,摩挲着手中光滑的枪管,朱慈炅都有点如梦似幻的感觉,这才几个月啊,这么先进的机床竟然被他们研制出来了,这进步也太快了吧!

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进武器

    毕懋康请朱慈炅看的可不止机床,有了新式机床自然能生产出更好的武器,他可是武器专家出身,对武器的狂热甚至超过了朱慈炅。

    看完二楼的机床,他又带着朱慈炅上了三楼,看他那激动的样子,分明是有什么好东西要献宝,朱慈炅不由奇怪了,这新式机床都看完了,还有什么比机床更先进的东西吗?

    三楼并没有什么机床,而是隔成了很多单间,明窗净几,很有后世办公室的味道,一个个同样身着崇正装的工作人员在里面忙碌着,有点在检查零件、有的在勘验图纸、有的聚在一起貌似正讨论着什么。

    朱慈炅看了一下他们的肩章,竟然都是有军衔的,也就是说他们都是毕懋康和孙元化等人培养出来的军工厂核心研究人员!

    在军工厂穿崇正装这是有制度规定的,因为普通长袍的幅摆很容易绞进机床里面,所以,自从崇正装设计出来之后,便成为军工厂的工作装,不过一般人是没有军衔的,连工部的官员都没有,只有核心的研究人员才有军衔和等同军衔的待遇。

    在军工厂还有一个规定,那就是看到再大的官员也不用下跪,行个军礼就行了,不过,貌似这些人当中有很多人是见过朱慈炅的,皇上可不是官员,这下估计要乱套了。

    果然,朱慈炅刚想到这一点,就有人认出他了,本来那些人看见毕懋康之后只是行了个军礼就准备继续干活,但一看毕懋康旁边的皇上,他们立马激动的不行了,看那样子,分明就是准备跪下来山呼万岁了。

    朱慈炅连忙抬手阻止道:”不必多礼,大家继续,继续。“

    一路走过去,不知道多少人认出他来,搞的他胳膊都快抬酸了,就这样走了差不多一炷香时间,毕懋康终于领着他进入一个大房间,里面的人正拿着零件”咔咔咔“的组装呢,那熟练的样子,就更后世的特种兵表演枪械拆装一样。

    来到这里,朱慈炅终于明白毕懋康要带他来看什么了,竟然是狙击步枪!

    其实这个狙击步枪的思路几年前朱慈炅就跟毕懋康说过了,毕懋康也曾经实验过,但是,那时候根本就做不出合格的狙击步枪。

    首先,加工精度达不到要求,狙击步枪的射距可是动不动就几百米甚至是上千米,枪管内壁和膛线只要有哪怕头发丝那么小一点偏差,都会影响精准度,用普通蒸汽机床做出来的枪管,一两百步之内还可以,基本能打中人,到了两百步以上,偏差就大了,到了一里的距离,偏差就超过一米了,一个人才多宽,偏一米以上,根本就打不中人!

    用精密机床加工出来的枪管就不一样了,别说内壁和膛线了,就连外壁都光滑如镜,可以说丝毫不差,这样的话,射击精度就能够保证了。

    然后,那会儿的材质也达不到要求,普通的铸铁和铸钢根本强度根本就不够,狙击步枪火药的装填量可比一般步枪多的多,再加上枪管也比一般步枪长,药室附近的压力比一般步枪大几倍,所以,炸膛的概率高的很,不管用什么材料做,开几枪绝对炸!

    当然,用高碳钢经过锻打之后,做出来的枪管绝对不会炸膛,这种钢材那个时候不是做不出来,多次锻打出来的钢材,俗名就是百炼钢吗,这个在一千多年前的汉朝就有了。

    但是,高碳钢经过锻打之后,那就是当时的刀具制作材料了,枪管和刀具一样硬,还怎么加工,所以,毕懋康压根试都没去试,在当时的条件下,那么硬的材料,根本就没法加工。

    现在有了新型合金材料就不一样了,宋应星根据枪管的要求,在制作枪管的钢材中加了点锰和铬,经过多次实验之后,终于做出了适合枪械生产的锰和铬合金钢,炸膛的问题可以说是彻底解决了。

    朱慈炅将一把组装好的狙击步枪拿在手里,仔细查看起来,这枪怎么形容呢,感觉有点像简装放大版的巴特雷,重量大概在三十斤左右,要不是他练过,还真有点拿不动,不过加工倒是很精细,经过发黑处理的枪管和枪身散发着黑幽幽的金属光泽,看上去就和后世的枪械差不多。

    这枪做的真有质感,朱慈炅爱不释手翻看着,越看越喜欢,他忍不住问毕懋康道:”孟侯,这种枪现在产量如何,什么时候能给军队装备上?“

    毕懋康闻言,尴尬的道:”回皇上的话,这个,这个,这枪加工过程太复杂了,还没正式量产。“

    复杂?朕就是搞工艺出身的,不怕你加工过程复杂,朱慈炅闻言,饶有兴致的问道:”哦,有多复杂,给朕说说。“

    毕懋康立马解释道:”这枪管和里面的零件都是用新型合金钢做的,合金的产量还有待提高;然后,这枪管的毛胚也不是直接浇筑成型的,而是锻打之后压铸出来的,而且所有零件的材料都要经过锻打,不然就有炸膛的危险。。。。。。。“

    这些自然都难不倒朱慈炅,他听完毕懋康的解释之后,立马根据自己的经验,一一给出了解决方案,比如说锻打,如果靠纯手工锻打,那效率自然低的可怕,做个专门锻打的设备就解决了啊,钢材在机器面前,那还不跟揉面团一样!

    解决了量产问题之后,朱慈炅忍不住让毕懋康安排人到靶场给他演示了一番。

    好家伙,这威力,一里以内,做盔甲用的铁板都能打穿,两里以内也能轻轻松松将大腿粗的木桩打个对穿,而且精准度也不错,十枪最少有七八枪能正中目标。

    朱慈炅对实验效果十分满意,并亲自为这种枪取名为雷神,以后就用枪管长度来区分具体型号,比如,此枪的枪管长度是二尺八寸,全称就是雷神二八零。

    这要是每个伍配上一把雷神二八零,那就无敌了,两里开外就可以开干,等敌人到跟前,估计都剩不下几个了!

    当然,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就算优化了工序,可以正式量产了,凭借王恭厂现在的规模,一个月最多也就能生产三千把,而且产量基本上很难提升了,因为很多工序都需要熟练的老技师亲自动手,不然质量根本就保证不了。

    一个月三千把,一年也才三万六千把,现在大明海陆两军的正规军团加起来可有二百一十万之巨,也就是说,哪怕全力生产一年,也只能保证每个团有一把。

    不过,也能达到不错的效果,以后,敌人的前线指挥官可就倒霉了,只要被发现了,那就是个死!

第十六卷 第三章 超级大炮

    朱慈炅参观完王恭厂以后,心情舒畅之极,精密机床研发和新型步枪的研制,他并没有过多的参与,除了一开始提出思路,后面的事情几乎都是毕懋康等人自己完成的,这就说明,大明的研发体系已经逐渐完善了。

    一个东西能研制出来,想法固然重要,但是,比想法更重要的是要能付诸实际,他是见过很多东西,火车、轮船、各式枪械、各式火炮、甚至是汽车、坦克等等,他都见过,问题是见过不一定就做的出来啊,如果让他一个人去做,估计他这辈子都做不出一样来,有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就不一样了,只要他把想法提出来,自然有人帮他去把想法变成现实!

    现在火车和轮船都有了,接下来要不要做个汽车甚至是坦克出来呢?有了汽车,军队的机动性就更强了,有了坦克就能在战场上横冲直撞了!

    正当他胡思乱想的时候,毕懋康突然问出个莫名其妙的问题:”皇上,微臣斗胆,不知您明天有空没?“

    空当然是有的,朱慈炅饶有兴致的问道:”哦,还有什么好东西给朕看吗?“

    毕懋康点头道:”对,微臣还想请皇上去看样好东西,不过有点远,在东大营。“

    东大营,远倒不远,坐火车也就个把时辰的事情,朱慈炅好奇的道:”噢,是什么东西啊?“

    毕懋康激动的道:”是大炮,八寸的和十寸的都有,还有十二寸的超级大炮!“

    尼玛,十二寸的大炮,那可是差不多四十厘米,按一比十二的口径比,炮管岂不是有将近五米长,还真是超级大炮啊。

    貌似今天参观一层车间的时候,就看见他们在车一个水桶粗的炮管,朱慈炅以为他们还没有成功呢,难道东大营已经有组装好的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