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工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军工帝国- 第2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貌似今天参观一层车间的时候,就看见他们在车一个水桶粗的炮管,朱慈炅以为他们还没有成功呢,难道东大营已经有组装好的十二寸大炮!

    朱慈炅惊喜道:”难道,你们已经把十二寸大炮做出来了?“

    毕懋康使劲点头道:”对,第一批做了十根十二寸的炮管,成功了三根,初阳已经在东大营那边带人组装测试过了,效果还不错,皇上要不去看看?“

    超级大炮啊,那可是战场利器,当然要去看看,朱慈炅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第二天一早,毕懋康早早便来到皇宫,朱慈炅也准备好了,一行人很快就登上了他的专列,往东大营赶去。

    东大营也算是禁卫军的守卫范围,史可法常年带禁卫军第二军团驻守在东大营,安全问题自然不用太过担心,所以朱慈炅只带了几百锦衣卫高手。

    不过,这也算是离开京城了,护卫工作可不敢马虎,他刚一下火车,就看到眼前密密麻麻的全是禁卫军,而且,孙元化、黄龙和史可法都赶过来迎驾了。

    朱慈炅无奈的摇了摇头,看样子这微服私访是别想搞了,他只能在禁卫军的重重护卫下参观了。

    第一站是东大营铸炮厂,超级大炮就是在这里组装的。

    令朱慈炅没想到的是,这里竟然只有一门十二寸大炮,不过,刚一看到那高耸的炮管,他就被深深震撼到了。

    我的天啊,光是炮管就有将近五米长,那底座甚至都有半人高,旁边摆放的炮弹足有脸盆那么大的直径,这家伙,一炮轰过去,估计超级战列舰都得散架!

    简直太威猛了,朱慈炅忍不住咋舌道:”这一炮的威力很恐怖吧?“

    一旁的孙元化痴迷的道:”的确很恐怖,六里范围内,两尺厚的城墙都能轰个大洞出来!“

    倒不是说这十二寸的大炮射程只有六里,而是因为这个时候的军事望远镜只能测出六里之内的射击诸元,再远就测不准了。

    连两尺厚的城墙都能轰出个大洞!岂不是说,只要有足够的十二寸火炮,任何城墙都能轰个稀巴烂!

    朱慈炅迫不及待的道:”那,要不来一炮让朕看看?“

    孙元化闻言,尴尬的道:”皇上,这里地方太小,不能试炮。“

    朱慈炅看了看四周,一拍额头,这地方的确不能开炮,铸炮厂可是建在东大营里面的,而且,整个厂区的长宽都没有六里,这一炮轰出去,岂不是轰到东大营城里面去了,如此恐怖的炮弹,不知道会砸穿多少民舍,那样的话,造成的伤亡简直无法想象!

    黄龙见朱慈炅尴尬的样子,连忙解围道:”皇上,在您的大明号和微臣的北洋号上都装了一门,都可以装填发射了。“

    朱慈炅顺势道:”那好,就去朕的大明号上看看。“

    很快,一行人又来到大明号上,船头果然装着一门巨大的十二寸火炮,旁边还有两门个头略小的,估计是十寸的。

    看着那高耸的炮管,朱慈炅有点犯嘀咕了,这么高,怎么装填弹药呢?

    孙元化却是在一旁兴奋的问道:”皇上,现在就试吗?“

    试啊,当然试,朱慈炅连忙点头道:”恩,开始吧。“

    只见孙元化往后面一招手,里面有一队人推着个铁架子飞快的跑到火炮底下,那架子的平台刚好和炮口差不多高,很快又有四个人飞快的爬上平台,抬起一桶火药便往炮管里倒。

    等火药倒完,又有人取出挂在架子旁边的圆形推子,小心的塞进炮口里,然后四个人合力压了几下,而下面早有人将引线塞进底部的点火口了。

    很快四个人又取出圆形推子,拿起一根长铁杆,在旁边的炮弹上拧了几圈,看样子炮弹上还开了螺纹口的。

    待长铁杆固定好,个人又合力将炮弹推到炮口,然后调整了一下铁杆的位置,再小心的把炮弹慢慢推进炮口里面。

    待推到一定的位置,四个人又检查了一下铁杆上的刻度,然后便飞快的把铁杆拧出来。

    至此装填过程就算是结束了,前后大概半柱香时间。

    四人装填完毕后,又飞快的跑下铁架,一声吆喝,推着铁架走了。

    其余人就留在大炮那里,开始校定参数。

    这是往那里射啊?朱慈炅正想问问呢,孙元化及时递过来一个望远镜,并指着远处岸上的小山道:”皇上,您看那儿。“

    朱慈炅举起望远镜一看,小山上竟然修了一段城墙,上面已经有几个半人大的窟窿了!

    看样子这些人还真试射过了,这效果,简直太恐怖了,他不由好奇的问道:”这么远,一炮就能打中吗?“

    孙元化自豪的道:”皇上放心,在城墙上有很多标尺,他们能打中的。“

    朱慈炅也不是开炮的行家,自然不知道所谓的标尺在哪儿,很快,那些炮手便完成了校准,旁边的指挥官立即举起令旗,看向这边。

    孙元化看了看朱慈炅,见皇上兴致勃勃的举着望远镜,正等着看结果呢,他立马朗声下令道:”放。“

    指挥官将令旗一挥,立马有人点着了引线,很快,”轰“的一声,整个大明号都震动了一下。

    望远镜里,那段城墙有一处突然扬起一大片碎石,然后,城墙上又多了个窟窿,至于炮弹,貌似已经穿过城墙,飞到城墙后面去了。

    好恐怖的准头,好恐怖的威力!

第十六卷 第四章 推动发展

    社会需要是技术发展的动力,像蒸汽机的出现就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发展需要一种动力代替人力或者畜力。

    比如大规模的采矿,有许多繁重的作业,人力和畜力都达不到要求;像纺纱和织布,人口越来越多,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布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靠手工编织根本就达不到需求了,人总不能一辈子就一套衣服,或者干脆光这膀子吧,所以人们急需寻找一种动力来代替人力或畜力,蒸汽动力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当然,这个时候的历史已经被朱慈炅改写了,蒸汽动力首先出现在东方,并且早出现了几十年。

    这就使得列强不得不想方设法,跟着加快技术发展的速度,因为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落后就会挨打!

    军事上的需求同样是一种社会需求,特别是在大航海时代,军事上的需求尤为强烈,因为技术领先了,武器领先了,就能到处抢夺殖民地,掠夺财富,使自己越来越富有,国家越来越富强。

    正是这种需求,使得各国都加大了技术研发的投入,整个世界的技术发展都加快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可以说已经提前几十年爆发了,那么大明怎么保证在这场工业革命中独占鳌头呢?

    这正是朱慈炅现在思考的问题,狙击步枪和超级大炮的研制成功让他很欣慰,但是,这两样都不是常规武器,对战局是有影响,却不能形成压倒性的优势。

    像狙击步枪,由于产量原因,根本就不可能人手一把,在战场上的影响就很有限了,最多能干掉敌人在前线指挥几个军官,造成一点混乱,想用几把阻击枪让敌人数万甚至是数十万大军崩溃,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至于超级大炮局限性就更加厉害了,因为它恐怖的重量和后座力,只有宝船巨舰上才能装备,超级战列舰和福船战舰上都不行。

    要装备在超级战列舰上,一炮轰出去,估计超级战列舰都有可能被震的从中裂开;要装备在福船战舰上,一炮轰出去,估计福船战舰就会被震的散架了!

    当然,还可以考虑将超级大炮装备在前线基地的炮台或者棱堡里面,那杀伤力也是相当恐怖的。

    不过,以大明现在的扩张速度,前线几乎年年都在向前推移,该装备在哪里还真不好确定,星城港和欧亚运河的棱堡和炮台里面倒是可以装上几门,因为这两处既是前线基地,又扼守着咽喉要道,再怎么加强防御都不为过。

    狙击步枪和超级大炮的出现虽然不能决定战局的成败,却让朱慈炅看到了大明现在的技术研发实力,他脑海里不知道装着多少先进的东西,以前他总认为,就算他说出来,也没人做的出来,现在看来,很多东西,大明都有这个实力研制出来!

    或许,有很多东西,他现在说出来,还属于天方夜谭,但是,火车没造出来之前不也是天方夜谭,现在不也整个大明到处跑了。

    搞研发就是这样,只要方向是对的,总有成功的一天,他的脑海里面都是后世成功的事物,自然不会出现方向性的错误,现在就看怎么去推动技术的发展了。

    这方面后世也有很成功的经验,那就是科研立项,鼓励发展,给科研人员足够的资金支持,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这样就能形成良好的研发范围,再加上他的先知先觉,各项技术必将突飞猛进。

    当皇帝就是这样好,想做什么事情,发话就行了,说出来就是圣谕,只要不太离谱,下面人都对拼命去完成,当然,前提是这个皇上必须掌握实权。

    朱慈炅的用人原则就是忠君爱国,现在整个朝堂上下敢跟他唱反调的还真找不出来,他自然是掌握实权的皇帝。

    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在恢复早朝的同时,还召开了别具一格的研讨会。

    这个所谓的研讨会其实就是他在那里描述后世所看到的东西,下面的人边记录,边提出心中的疑问,大家共同商讨,这个东西要投入多少资金,要投入多少人力,又要多久才能研发出来。

    为什么说这个研讨会别具一格呢,主要是因为这个研讨会的形式别具一格,朱慈炅竟然让人将乾清宫的一处偏殿布置成课堂的样子,就是上面一个讲台,下面排满课桌和座位。

    也就是说,皇上在上面讲课,下面人坐着听课!

    这种方式在明朝这个时候简直有点惊俗骇世了,皇上站着,下面的人都坐着听课,可以有吗?

    当然可以有,皇上说可以有就可以有。

    这次参与研讨会的人员也可谓别具一格,朱慈炅专门下了旨意,有些人必须参加。

    像工部尚书毕懋康;

    兵部尚书孙元化;

    工部左侍郎王徵;

    工部侍郎徐孚远;

    工部侍郎夏允彝;

    大明冶金学院的院长宋应星;

    而且这些人都可以带两名得意弟子来参加,另外朝廷三品以上的大员都可以参加研讨会,有空就来听听,没空的话也不强求。

    具体研讨些什么东西呢?这也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说些太超前的东西,那就真是天方夜谭了,比如说手机、电脑、电视机,这些东西自然是好,但是,在明朝的时候说这些,有意义吗?

    要讲就讲点这个时代能做出来的东西,比如说坦克,现在大明翻地龙有了,火炮也有了,把两个东西组合一下就成了,这个难度并不是很大。

    又比如说汽车,同样可以在翻地龙的基础上研发,也就是把履带换成橡胶轮胎而已,橡胶都有了,轮胎自然是有可能做出来的。

    还有像后世的枪炮,其中靠撞击发射的雷酸汞和燃烧后几乎没有烟雾的无烟火药都可以让人去试验,至于原料,硝酸和甘油现有条件下差不多应该能提炼出来了。

    还有像有线电话,简单的有线电话其实就是用声波去震动电磁线圈上的震动膜片,形成声波电流,然后再反过来把声波电流转化成声音,现在电磁线圈有了,产生和接收声波电流的装置多试验试验总能成功的。

    当然,推动技术的发展也不能光下圣谕,那等于是竭泽而渔,研发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待遇,就会形成惰性,对技术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朱慈炅决定重赏研发人员。

    像坦克、汽车这类研发难度不大的项目,整个项目组奖励不低于一百万两,像雷酸汞、无烟火药、有线电话这些项目,整个项目组奖励不低于一千万两!

第十六卷 第五章 皇上讲课

    清晨,初升的阳光普照着大地,紫禁城皇极殿前百官林立,又是一天的早朝即将结束了,广场中的群臣都暗暗嘘了一口气,毕竟站一个多时辰甚至两个时辰以上那也是体力活,挺累的。

    诸事奏议完毕,正当百官期待着礼官宣布退朝时,高坐台阶上的朱慈炅突然站起来朗声道:”大明之所以有今日之强盛,跟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现在欧陆列强都在拼命发展技术,大明又岂能落后,所以,朕准备召开研讨会,与大家商议一下技术发展的问题。“

    如果是他继位以前,什么技术,什么欧陆列强,估计没几个人听的懂,现在当然不一样了,没有人会听不懂,不过,这研讨会又是个什么新鲜的会啊,要开多久呢?百官几乎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