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工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军工帝国-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平阳府就紧挨着泽州,按说王嘉胤的大军应该一两天就能赶到阳城,但平阳府南部与泽州交界的地方同样是莽莽群山,王嘉胤带着十多万人翻山越岭,硬是走了五六天才赶到阳城。

    泽州有多少朝廷兵马他事先是派人查探过的,他想着阳城撑死也就一千来人把守,看到他十多万人马估计早就吓跑了,却不曾想阳城此时却是城门紧闭,戒备森严,一看这架势就知道他们准备负隅顽抗。

    王嘉胤也是当过兵的人,自然不会在自己后路上留个钉子,这阳城是必须拿下来的,不然一旦作战失利,后路就没了。于是,他一声令下,十多万大军直接将个小小的阳城围的水泄不通。

    冷兵器作战时期,攻城向来都是一件令人十分头痛的事情,那时候没有飞机大炮,也没有坦克装甲车,几米高的城墙不能直接轰塌了事,只能建造云梯井阑硬爬上去,或者造个攻城车将城门撞开,但这些都需要用人命去填。

    所以《孙子兵法》有云: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就是告诫领兵将领,攻城是下下策,但有一点办法就不要去攻城。

    王嘉胤也学过《孙子兵法》,所以一开始他并没有打算硬攻,所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他决定先劝降试试,实在不行了再攻城也不晚。

    这泽州知府自然也学过《孙子兵法》,所以他用上了缓兵之计。想劝降,好啊,来吧,我们先好好谈谈。

    于是双方开始了漫长的谈判过程,这个谈判当然不是面对面的谈,而是用弓箭传递书信,也就是王嘉胤写好劝降书,让人射进城内,泽州知府如果愿意谈就在一天之内回信,如果一天之内不回信,那就只有打了。

    既然是缓兵之计泽州知府自然会回信,王嘉胤在劝降书中许的好处他也肯定不会满足,他会提出高到只差一点就离谱的条件,让王嘉胤跟他来讨价还价。

    王嘉胤果然上当了,开始跟他讨价还价,你来我往的谈了五六天,双方的意见慢慢的开始统一了。

    王嘉胤是越来越开心了,攻城可没这么简单,光准备攻城器械就得五六天,现在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把阳城拿下了,果然是攻心为上啊!

    泽州知府却是越来越焦急了,这总督大人怎么还没来啊,我这实在拖不住了,再不投降人家可真要打了。

    总督卢象升到底在干什么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四卷 第十一章 劳师袭远

    前文说到农民起义军的魁首府谷王王嘉胤率十多万大军进犯山西泽州,泽州知府一面令人快马通知总督卢象升,一面领兵前去阳城与义军相持,他用缓兵之计拖延了王嘉胤五六天,却迟迟未见总督卢象升领兵来救,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卢象升自然不可能不来救援,他收到告急文书的时候新兵才刚开始训练不到半月,第一批新型燧发枪也还没有发过来,可以说十万新兵的战斗力还不如他的一千京营亲卫和曹文诏带来的一千关宁铁骑。但就算是这样他也不得不领兵前去相救,如果让贼寇占了泽州,通往河南和京师的大门便从此洞开,贼寇将蔓延至大明腹地,那他的罪过可就大了。

    卢象升接到泽州的告急文书之后立即组织将领商议,准备拔营前往泽州,期间曹文诏提出他先率关宁铁骑和新招的一万骑兵快马加鞭赶往泽州,挡住贼寇王嘉胤部的大军,卢象升毫不犹豫的否了他的提议。

    开什么玩笑,一般贼寇也就罢了,纵有二十万,让曹文诏带一万骑兵前去抵挡一阵也没什么。但这可是贼寇的魁首王嘉胤部,王嘉胤崇正元年开始就已经攻下了府谷县城,这几年更是到处劫掠,攻下城池无数,抢夺了不知道多少金银财宝,武器盔甲比明军还要好,再加上王嘉胤手下大将闯王高迎祥是马贩子出身,为王嘉胤搞来了不知道多少战马,听说他们现在光骑兵就有三四万,曹文诏带着这一万新兵过去,简直就是羊入虎口,有去无回。

    他知道凭借手下十万新兵的战斗力,唯有抱团前去才能挡住贼寇的步伐,一旦分散开来,绝对会被王嘉胤各个击破。而且就凭他这十万刚操练不到半个月的新兵是不可能打的过贼酋王嘉胤手下的十多万贼寇的,只有等燧发枪到了,凭借武器之利或许还有胜算。

    于是,他一面令人快马通告京师,求皇上快点将燧发枪发送过来,一面拔营整军,准备出发。

    他这反应已经算够迅速的了,收到泽州告急文书不到一个时辰他便带着十万大军出发了,但十万人马行军可不是想快就能快起来的,光是粮草辎重就是几十吨,不带还不行,不带你每天吃什么,晚上又怎么睡觉,直接倒下往地上一躺吗?那都是神剧里面的情节,这天寒地冻的,你敢让手下士卒直接露宿,估计第二天就没几个能爬起来了!

    王嘉胤率领十多万人马,从平阳府行军到临近的泽州都花了五六天,这太原府到泽州中间可隔了沁州和潞安府两个州府,没个十天半个月是不可能抵达的。

    话说这王嘉胤在阳城劝降了五六天之后终于发现自己好像中计了,到第六天一切都谈妥了,阳城却一点动静都没有。别说开城投降了,连个回信都没了,他再不知道人家是在用缓兵之计那他就是头猪了。

    王嘉胤自然不是一头猪,他可是顶顶大名的府谷王,发现自己中计之后他立马派出侦骑一路往北,查探太原方向动静,果然不出他所料,第二天侦骑就回报,山西总督卢象升领着十万大军,离阳城已不到三天的路程了!

    他得知消息以后并不惊慌,十万新兵蛋子而已,有什么好怕的。他将手下将领召集到帅帐,通报了一下情况,然后便傲然道:“大家都说说吧,怎么收拾这个卢象升。”

    连“收拾”都用上了,可见他对卢象升那十万人马有多么的轻视,众将也并未露出惊慌的表情,十万刚放下锄头的屯卫而已,他们实在是不知道有什么好惧怕的。

    在陕西之所以打不过洪承畴,那是因为洪承畴手下都是身经百战的边兵,至于屯卫,他们这几年收拾的都不止十万了。

    王嘉胤一发话,紫金梁王自用立马回道:“大王,虽然这卢象升手下都是新兵,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如果伤亡太大,会影响我们以后的发展,眼前可还有个阳城要攻呢。”

    王嘉胤闻言,稍微想了想便点头道:“恩,自用说的有道理,卢象升手下虽然是新兵,但也有十万之众,如果正面硬拼的话,我们最少也要伤亡五万人马,再加上攻城的损失,伤亡太大了,我们恐怕很难恢复元气,需得用计来收拾这卢象升。”

    他的话刚落音,闯王高迎祥又接口道:“大王,劳师以袭远乃兵家大忌,昔时秦穆公就是不听不听蹇叔的劝告,劳师袭远,结果导致秦军大败。卢象升他不懂兵法,一路从太原急赶过来,已经连续行军不下十天了,士卒必然疲惫不堪,我们可趁其扎营时偷袭,必能轻松将其拿下。”

    王嘉胤闻言,抚掌大赞道:“迎祥此计甚妙,我方以逸待劳,敌方劳师袭远,收拾他们必然不费吹灰之力,恩,大家都来看看,他们会在哪里扎营。”

    说罢,便起身往侧面挂着的地图走去,众将也跟着围了上去。

    看了不到一会儿,王嘉胤便大笑道:“哈哈哈哈,阳城以北就此处依山伴水,乃扎营的绝佳场所,其他地方山是有不少,却没有水,卢象升必定在此处扎营。”

    高迎祥往王嘉胤指的地方一看,不由点头道:“大王说的对,此地离阳城十余里,距离刚好,取水又方便,是个扎营的绝佳所在,卢象升必定在此扎营。”

    众将上前看了看,纷纷点头附和,王嘉胤见状,不再犹豫,立马回到帅位朗声道:“众将听令。”

    众人连忙跑回自己的位置,肃然而立。

    王嘉胤见众将立定,又接着朗声道:“令尔等今日申时之前将所属人马全部迁到阳城以北,就在城北大营两侧驻扎。”

    众将拱手齐声道:“末将遵命。”

    王嘉胤挥了挥手道:”都下去准备吧。“

    众将闻言,一一拱手退下,回到大营,收拾炉灶,拔营前往城北驻扎。

    阳城内,泽州知府见东西南三边的贼寇纷纷拔营往城北聚集,长出了一口气,他知道,总督大人终于来了。至于要不要出城迎接,这么傻叉的问题自然是不用考虑,他们中间还隔着十多万贼寇呢,出城找死吗?

第四卷 第十二章 贼寇突袭

    卢象升紧赶慢赶终于在十二天后抵达阳城以北十余里处,他正如王嘉胤所料选了那处依山傍水之地安营扎寨,斥候传来消息,王嘉胤并未攻下阳城,贼寇十多万大军正集结在城北等他呢。

    现在才申时,离天黑尚早,但他并没有率军马上扑向贼寇,手下大军已经连赶了十多天的路了,士卒都已疲惫不堪,他准备休息一天,让大家回复了体力,再去与贼寇决战。

    此时,王嘉胤大营中,众将早已齐聚帅帐,却没有一个人说话,连王嘉胤都在那里闭目养神,很显然,他们都在等候前方的消息。

    终于,外面传来斥候的通报声:”报,大王,官军已抵达孤山下,正在小河旁安营扎寨。“

    王嘉胤闻报,猛然睁开双眼,拍着巴掌大笑道:“哈哈哈哈,果然不出本王所料,这卢象升还是嫩了点,以为本王不敢主动出击吗?高迎祥、李自成听令。”

    高迎祥和李自成立马走出班列,来到帅位前,单膝跪地,齐声道:“末将在。”

    王嘉胤抽出早已准备好的将令丢给两人,然后抬起双手,做了个左右伸展往前合抱的动作,同时下令道:“命你二人各率两万骑兵,左右横行五里,绕到卢象升大营左右,见中军放出烟火,立马冲向敌军大营。不要管前面战绩如何,只管往大营里冲,冲进大营后再从他们后面围上来。”

    高迎祥和李自成一齐拱手行礼道:“末将遵命。”

    随后,起身,退出帅帐,各自领兵去了。

    王嘉胤又大喝道:“刘国能听令。”

    刘国能应声出列,来到帅位前,单膝跪地道:“末将在。”

    王嘉胤又抽出一块早已准备好的将令丢给他,然后下令道:“命你率弓箭手,长枪兵各五千留守大营,城中敌军若分兵前来夺营,你将其击退即可,不要攻城。”

    刘国能拱手行礼道:“末将遵命。”

    然后,起身,退回班列。

    王嘉胤扫了众将一眼,猛的站起身来,大喝道:“其余众将随本王率大军攻其正面。”

    众将拱手齐声道:“末将遵命。”

    。。。。。。。。。。。。

    十多万大军要偷袭自然是不可能的,卢象升再累也会安排斥候散布在大军四周方圆十里,要真被贼寇偷袭了,那可就丢人丢大发了。所以,王嘉胤的大军刚一出现在大营之外五里远,便被卢象升派出的斥候发现了。

    此时,卢象升大军刚将营帐扎好,正准备埋锅造饭呢,突然有几个斥候打马狂奔,直入大营,冲向帅帐,还未到帅帐外便大喊道:

    ”报,总督大人,大营左方五里远处发现大量贼寇骑兵,约有两万余骑,正在集结待命。“

    ”报,总督大人,大营右方五里远处发现大量贼寇骑兵,约有两万余骑,正在集结待命。“

    ”报,总督大人,大营正前方五里远处发现大量贼寇步兵,约有十万人马,正快速向我军大营逼近。“

    五里,也就是说不到一刻钟时间敌军就要冲到大营了,此时已经来不及召集众将了,卢象升赶紧下令道:“传令:

    雄军游击,李明辅、左光先各率长枪兵一万,于大营左面一百步处列阵抵挡左面敌军;

    雄军游击,崔宗荫、李国奇各率长枪兵一万,于大营右面一百步处列阵抵挡左面敌军;

    总兵曹文诏,副将张弘业,参将王承胤、张叔嘉随我正面迎敌,一万运输兵留守大营。

    京营亲卫分成两部,左右各五百人,列一字长蛇阵横排在长枪兵前方,敌骑一进入射程立即开枪齐射一轮,再扔手雷一波,而后撤回大营防守。”

    立即有传令兵四散前去传令,旁边京营千总为难的道:“总督大人,皇上可是让我们紧随你身后保护的,万一。。。。。。”

    卢象升抬手打断他道:“左右两翼全是骑兵,你们一轮排枪,再加上一波手雷就能打乱他们的阵型,更能挫伤他们的锐气,让我们的枪兵能从容应对。正面全是步兵,前面肯定有盾阵,你们跟在我身边有什么用?”

    那千总还是为难的道:“这。。。。。。“

    卢象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