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工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军工帝国-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阿敏这个气啊,直接一脚把他踹地上,大骂道:“你他吗没睡醒吧,能有那么快吗?”

    另外两个牛录吓的继续往后缩了缩,然后使劲点头道:“真的,真的,都统大人,真有那么快!”

    阿敏闻言脸色一变,一个没睡醒还有可能,三个都没睡醒那绝对不可能,看样子麻烦大了,他连忙向不远处的亲卫喝道:“快,备马,随我一同去看看。”

    很快,他就来到了南面的城墙上,对面的景象把他惊的目瞪口呆,原本空旷的平地上已经密密麻麻的堆满了攻城车和井阑,而且还有新的攻城车和井阑不断拔地而起,真的就跟堆沙塔一样,嗖的一下就起来了。

    一旁的牛录小心的提醒道:“北面没有明军,从北面抽调点人过来支援?”

    阿敏深吸了一口气,摇头道:“不行,现在还没确定他们主攻哪一面,等他们开始攻击再调也来得及。”

    这时对面攻城器械好像造的差不多了,开始排成一排一排,这是要攻城了,阿敏连忙大喝道:“传令,点火热水热油都烧起来,滚石檑木都抬到箭垛下面来。”

    毛文龙会主攻哪一面呢?他的命令是,三面同时猛攻!

    看前面的攻城器械都排的差不多了,毛文龙一咬牙大喝道:“去告诉三面攻城的将士,先登者,前一千名除了朝廷的奖赏,我另外每人赏一千两,杀敌一名,除了朝廷的奖赏,我再另外加十两,不要怕死了领不到,我会将银子一分不少的送到他们亲人手上的。”

    所谓‘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他当了十来年的总兵了,几十万两银子还是有的,并不是他刻意去虚报战功,冒领粮饷,明末的风气就是这样的,他这贪的已经算少的了。他也怕皇上秋后算账,干脆主动拿出一部分来,激励手下的将士,只要一举攻下定辽右卫,他就算是立大功了,那点小事,他估计皇上应该不会再跟他计较了。

    又过了大约一刻钟,毛文龙估计三面都应该准备好了,他不再犹豫,直接大吼道:“击鼓,攻城。”

    “咚咚咚咚咚”低沉的战鼓声响遍整个战场,攻城明军齐声大喊:“冲啊。”接着,一排排攻城车快速的向城墙移去。

    这攻城车分攻城墙的和攻城门的,攻城门的就是那种两排轮子中间一根巨大圆木的,直接往城门上擂。攻城墙的则是一个四四方方的木笼子,上面盖上熟牛皮,中间是空的,士兵可以拖着云梯躲在下面推向城墙。

    毛文龙这次造的全是攻城墙的,至于攻城门的,还是算了吧,一般城门楼前都会架两口大锅,里面全是油,你攻城车一过去,滚烫的热油往下一倒,再丢几个火把,攻城车就废了,推车的人估计也差不多死光了。

    定辽右卫并不是什么大城池,连护城河都没有,所以攻城车很快就冲到了城墙下面,后面的井阑也跟上来了,一排排弓箭手开始与城墙上的敌人对射。攻城车下面的士兵也开始竖起云梯,往城墙上靠去。

    攻城战这才算是正式打响了,云梯刚靠上城墙,上面便砸下来无数滚石檑木,躲得快点的还能跑回攻城车下面,躲避不及的直接就被砸的鲜血四溅。井阑上的弓箭手箭雨更急了,城墙上也不时传出惨叫声,这时明军开始顶着盾牌向城墙上爬去。

    远处的毛文龙看着下饺子般往下跌落的明军将士,脸上一阵肉疼,这可是都跟了他十多年的手下啊,一个个就这么消散在他的面前,说不心疼那是假的。

    一般这时候,他就该退了,以前每次都是这样的,先试试火候,如果守城的敌人不怎么样,他就加紧攻城,如果守城的敌人太厉害,他就撤下来休息,等敌人的增援部队一来,立马撤退。

    但这次,毛文龙没有退,他就那么死死的盯着城墙,一言不发,半个时辰之后,第一批攻城的士兵慢慢的减少了,攻城车下面躺满了受伤的士兵,攻城车外面也到处都是明军的尸体。

    毛文龙一狠心,大吼道:“第二波上!”

    又是一排排的攻城车和井阑向城墙移去,第一波的伤兵和疲兵慢慢退下来,让出位置,第二波明军又开始不要命的想城墙上爬去。

    城墙上的阿敏想不通了,你拼命攻一面意思一下也就算了,但另两面的牛录都派人过来说,明军攻的太凶了,请他调兵前去支援,开什么玩笑,猛攻三面,还上第二波,他不由破口大骂道:“这毛文龙是疯了吧,小皇帝给他多少好处,这么不要命的攻城,去让北面城墙上分出三千人,东西南三面一边一千,快点。”

    毛文龙是铁了心要一鼓作气拿下定辽右卫,他见第二波士兵已经慢慢有人登上城墙,但是后继乏力,很快又被打下来了,不由瞪着猩红的双目大吼道:“第三波上!”

    他总共就准备了三波,每面城墙三万人,一波一万人,剩下的一万就集结在他的身后,当机动。

    第三波一上去,城墙上的敌军有点抵挡不住了,毕竟每面城墙才五千人,再加一千也才六千人,被三万敌人轮流不断的攻击,砍人砍的手都软了,滚石檑木热水热油也用的差不多了,箭矢也快没了,还能顶住已经算不错了。

    阿敏看着城墙上越来越多的明军,知道大势已去,他心里开始矛盾起来,按皇太极的意思,是要尽量保存女真族人,但弃城而逃的事情他还真没干过,要不要退呢?

    崇祯朝那会儿他倒是退过,孙承宗率十多万大军猛攻遵化时他就逃了,结果一回去就被皇太极软禁了,直到他死,都没再出来过。

    毛文龙并不知道阿敏已心生退意,他看着手下的将士上上下下无数次,就是没把城墙攻下来,不由急了。再看看城墙下面躺满的尸体,一阵热血涌上他的脑门,他直接夺过后面亲卫手中的日月龙旗,高举起来,大吼道:“东江军的兄弟们,皇上正看着我们呢,跟我冲。”

    吼罢,他直接举着日月龙旗打马向城墙下冲去,明军将领都有全身甲,倒不怕一般的箭矢,所以带头冲锋陷阵的多的很,后面的一万明军见主将都冲上去了,自然是狂吼着跟了上去。

    攻城的士兵也被这边的动静吸引过来了,他们看到了主将毛文龙,更看到了高举的日月龙旗,受伤的士兵好像感觉不到伤痛了,一个个爬起来向云梯跑去,疲惫的士兵仿佛又充满了力量,一个个回光返照般疯狂的砍杀起来。

    阿敏惊恐的看着这一切,呆愣了一会儿,然后,不甘的怒吼道:“鸣金,撤。”

    “哐哐哐哐哐”鸣金声响遍整个战场,后金士兵也好像突然来了精神,一个个撇开对手,撒腿就跑。

    毛文龙登上城墙,看着疯狂向北逃窜的后金士兵,不由嘘了一口气,疲惫的道:“传令,东西两面各抽调五千人去占领北面城墙,然后打扫战场,不要追了。”

    此战,提督佥事毛文龙率十万东江军鏖战近两个时辰,以伤亡将四万多人的巨大代价,迅速的拿下了定辽右卫,为明军拔得头筹。

第六卷 第十五章 粮草之重

    暖暖的春风吹过来,路边的野花竞相开,朱慈炅坐在龙辇上,时不时用望远镜扫一扫远处的美景,心里惬意无比。

    辽东的冰雪终于完全融化了,朱慈炅立即率领天雄军和禁卫军第一军团押着十多万俘虏推着一百多万两犒赏的银子和一百多万石粮食向辽东赶去,看着眼前望不到边际的队伍,再想想辽东的四十万大军,朱慈炅兴奋的直想大喊:“皇太极,你死定了。”

    这一次随行的队伍比上次还要庞大,文臣武将就不用说了,秦良玉、卢象升、秦翼明、秦拱明、孙元化等等,举不胜举,尤为让人不解的是这次朱慈炅竟然连郑成功和施维拉都带上了。

    要说带郑成功还稍微有那么一点点理由,他毕竟是明末最有名的将领之一,是朱慈炅刻意培养的左膀右臂,让他早点出来见见战场,熟悉一下血与火的感觉,更有利于他的成长。

    带上施维拉就有点怪异了,这严格意义上来说算是一场大明的内战了,带个洋人是为了什么呢?

    其实,不是朱慈炅要带上他,而是他自己强烈要求的,这货自从被大明强大的军队震惊了两次之后,脑子好像真的出了点问题。他竟然宛如忘了自己是澳门总督了,成天就待在京城,到处结交大明权贵,开口就是我是皇上亲封的诚意伯,闭口就是我不但是葡萄牙的官员,也是大明的官员,搞得京城里的官员真的以为他是大明的官员了。

    他真是大明的官员吗?朱慈炅其实只是为了拉拢他,而给了他个虚衔而已,又无职又无权,算个屁的大明官员啊!但这货的想法就不一样了,现在葡萄牙还没复国呢,到大明当当官又怎么样,不说别的,起码能和大明的权贵混个脸熟,以后谁要来跟他抢大明的官方独家代理,基本上是想都不用想了。

    这次他之所以强烈要求跟朱慈炅一起去辽东,倒不是想拍朱慈炅马屁,用他那点可怜的卫队‘帮’大明去消灭叛军,而是纯粹的就想看百万人的大战是什么样子的。那可是上百万人的大战啊,人类历史上又有几次这样的大战,想想都令人热血沸腾,看一次能吹嘘一辈子!

    朱慈炅也是醉了,本来只是想好好拉拢拉拢这个列强中间的代言人,结果用力过猛,直接把这货拉的黏身上了,甩都甩不掉。算了算了,看吧看吧,看完使劲给我去列强中间吹,最好吹的列强都心惊胆颤,不敢对大明有丝毫非分之想。

    二十万大军加上十多万俘虏再加上朱慈炅的随行人员,还有粮车、银车、火炮、辎重那队伍连绵起码有上百里,当天傍晚,朱慈炅随着先头的禁卫军第一军团都抵达山海关了,卢象升的天雄军压着一堆俘虏和物资才刚过昌黎呢!

    朱慈炅倒不着急,百万人的大战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双方光调集军队和粮草都得几天时间,赶的太快并没有什么好处,反而容易造成士兵过度疲劳,对后面的大战不利。所以他早就定下了行程,从遵化到盖州、三岔河堡一线,分三天走,第一天赶到山海关,第二天赶到广宁,第三天赶到盖州。

    山海关,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是‘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关外是九边之一的辽东镇,关内就是北直隶永平府,关隘之重要可想而知。山海关并不是一个关口,而是一座周长将近八里的城池,朱慈炅这次御驾亲征辽东的第一站就是山海关城。

    龙辇离城尚有几里,镇国公孙承宗便带着一众辽东将领打马迎了上来,一番君臣礼节过后,唯余孙承宗一人打马伴龙辇前行,其余将领只能远远跟在后面。

    孙承宗虽然已有六十几许,但长年的军旅生涯让他练就了一身良好的体魄,所以虽然他现在已经头发花白,但仍精神矍铄,耳聪目明,手脚灵便,完全不像是个耄耋老人。特别是现在全辽有望,他更是意气风发、满脸潮红,仿佛一转眼间就年轻了十多岁。

    两人与其说是君臣倒不如说是祖孙,孙承宗因是先帝天启帝师,对朱慈炅一直视如己出、呵护备至;朱慈炅更是感念孙承宗对自己的帮助和教导,一直对他亲切异常,完全没有君臣之间的生分,两人有说有笑进了山海关城,来到城守府。

    此时,山海关守将早已搬到他处,整个城守府打扫的一干二净,就等着崇正皇上驾临。龙辇到达城守府时锦衣卫、太监和宫女早已全部到位,朱慈炅下了龙辇招呼了一声后面不远处的郑成功,便跟着孙承宗往里走去。

    孙承宗似乎有要事和朱慈炅商量,一路不停,直接领着朱慈炅来到城守府的书房,他回头正要招呼朱慈炅坐下,却看见朱慈炅身边不知道什么时候多出了一个身着衮龙袍的小孩,在那抓耳挠腮,兴奋的跟只小猴子一样!

    他尴尬的看了朱慈炅一眼,一时之间竟然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朱慈炅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直接走到书桌后面,一屁股坐下来,然后指了指身旁,让郑成功乖乖站好,这才微笑着解释道:“太傅不必见外,这位是镇南王世子,朕的御弟郑成功,以后也是要为朕独挡一面的,这次带他出来就是让他长长见识,看看仗是怎么打的,太傅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孙承宗这才干咳了一声,躬身行礼道:“皇上可曾想好屯粮之所?”

    朱慈炅不由好奇的道:“噢,这还有什么说法吗?朕倒是想将粮草全部囤积到三岔河堡内,然后派重兵把守,不是是否妥当?”

    孙承宗耐心的分析道:“这次以我大明六十万天军之威,建奴就算纠集了蒙古诸部所有人马,怕也是难以抵挡,微臣认为他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