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豫、宁、绥、康、柔,安也。(皆见《诗》、《书》。)
  '疏'“豫宁”至“安也”。○释曰:皆安乐也。《大雅·板田》云:“不敢戏豫。”《虞书·大禹谟》云:“万邦咸宁。”《商书·大甲》云:“抚绥万邦。”《大雅·民劳》云:“汔可小康。”《虞书·舜典》云:“柔远能迩。”
  平、均、夷、弟,易也。(皆谓易直。)
  '疏'“平均”至“易也”。○释曰:易者不难也。和平、均一皆易直也。《周颂·天作》云:“岐有夷之行。”《大雅·酌》云:“岂弟君子。”
  矢,弛也。(弛,放)弛,易也。(相延易。○矢、弛并音尸纸切。)
  '疏'“矢弛”至“易也”。○释曰:郭云:“弛,放也。”以弓释弦曰弛,故云“弛,放”。《礼记·杂记》云:“一张一弛。”弛又为易,为相延易也。
  希、寡、鲜,罕也。(罕亦希也。)鲜,寡也。(谓少。○鲜。息浅切。)
  '疏'“希寡”至“寡也”。○释曰:皆简少之称也。《论语》云:“希不失矣。”《易·说卦》云:“巽为寡发。”《大雅·篇》云:“鲜不为则。”郭云:“罕亦希也。”《郑风·大叔于田》云:“叔发罕忌。”鲜又为寡。转互相训,皆谓希少尔。
  酬、酢、侑,报也。(此通谓相报答,不主于饮酒。○酢音昨。)
  '疏'“酬、酢、侑,报也”。○释曰:皆相报答也。郭云“此通谓相报答,不主于饮酒”者,以饮酒之礼,主人酌酒于宾曰献;宾既卒爵,洗而酌主人曰酢;主人既卒酢爵,又酌自饮,卒爵,复酌进宾曰酬。故说者以酬、酢主谓饮酒相报答。郭以《易·系辞》云“可与酬酢”,谓应对万物也。《小雅·楚茨》云:“万寿攸酢。”是神报主人也。故云“不主於饮酒”。侑者,案《公食大夫礼》宾三饭之後,云“公受宰夫束帛以侑”。注云:“束帛,十端帛也。侑犹劝也。主国君以为食宾殷勤之意,未至,复发币以劝之,欲其深安宾也。”是侑者,主人所以报宾也。
  毗刘,暴乐也。(谓树木叶缺落,荫疏爆乐,见《诗》。○暴音剥。乐音洛。)
  '疏'“毗刘,暴乐也”。○释曰:舍人曰:“毗刘,爆乐之意也。木枝叶稀疏不均,为爆乐。”郭云“谓树叶缺落,荫疏爆乐,见《诗》”者,《大雅·桑柔》云:“捋采其刘。”毛传云:“刘,爆烁而希也。”是矣。
  {髟矛},离也。(谓草木之丛茸翳{艹会}也。离即弥离,弥离犹蒙茏耳。孙叔然字别为义,失矣。○音陌。{髟矛}音蒙。)
  '疏'“{髟矛},离也”。○释曰:郭云:“谓草木之丛茸翳{艹会}也。离即弥离,弥离犹蒙茏耳。孙叔然字别为义,失矣。”郭以时验而为此解。孙氏每字各别为义,故云失矣。
  蛊、讠舀、贰,疑也。(蛊惑有贰心者,皆疑也。《左传》曰:“天命不讠舀。○讠舀音滔△)
  '疏'“蛊、讠舀、贰,疑也”。○释曰:皆谓疑惑也。○注“蛊惑”至“不讠舀”。○释曰:云“蛊惑有贰心者皆疑也”者,案昭元年《左传》:晋赵孟问於医和曰:“何谓蛊?”对曰:“淫溺惑乱之所生也。於文,皿虫为蛊,之飞亦为蛊。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是蛊惑也。贰者,心疑不一也。《大雅·大明》云:“无贰尔心。”毛传云:“无敢怀贰心也。”云“《左传》曰:天命不讠舀”者,哀十七年叶公子高辞也。
  桢、翰、仪,也。(《诗》曰:“维周之翰。”仪表亦体也。)
  '疏'“桢、翰、仪,也”。○释曰:舍人曰:“桢,正也,筑墙所立两木也。”翰所以当墙两边障土者也。《大雅·生民》云:“维周之桢。”又《崧高》云:“维周之翰。”仪表亦体也。
  弼、、辅、比,亻甫也。(《书》曰:“天威忱。”《易》曰:“比,辅也。”亻甫犹辅也。○音匪。比,毗志切。亻甫音甫。)
  '疏'“弼、、辅、比,亻甫也”。○释曰:亻甫犹辅也。弼者,《商书·说命》云:“梦帝赉子良弼。”者,《周书·康诰》云:“天威忱。”辅者,《商书·汤誓》云:“尔尚辅予一人。”比者,《易·比卦·彖》云:“比,辅也。”
  疆、界、边、卫、圉,垂也。(疆埸、竟界、边旁、营卫、守圉,皆在外垂也。《左传》曰:“聊以固吾圉也。”○圉音语。)
  '疏'“疆界”至“垂也”。○释曰:谓四垂也。郭云:“疆埸、竟界、边旁、营卫、守圉皆在外垂也。舍人曰:“圉,拒边垂也。”孙炎曰:“圉,国之四垂也。”○注“《左传》曰:聊以固吾圉也”。○释曰:隐十一年郑伯辞也。
  昌、敌、︹、应、丁,当也。(书曰:“禹拜昌言。”︹者,好与物相当值。)
  '疏'“昌敌”至“当也”。○释曰:皆相当也。昌者,言当也。敌者,仇匹相当也。文六年《左传》曰:“敌惠敌怨。”︹者,好与物相当值。应者,对当也。《大雅·下武》云:“应侯顺德。”丁者,《云汉》云:“宁丁我躬。”○注“《书》曰:禹拜昌言”。○释曰:《虞书·大禹谟》文。
  氵孛、肩、摇、动、蠢、迪、ㄈ、厉,作也。(氵孛然,兴作貌。蠢,动作。《公羊传》曰:“ㄈ甚也。”《梁传》曰:“始厉乐矣。”肩见《书》。迪未详。)
  '疏'“氵孛肩”至“作也”。○释曰:皆兴作也。氵孛然,兴作貌。庄公十一年《左传》云:“禹汤罪已,其兴也氵孛然。”肩者,胜任之作也。摇者,《考工记·矢人》云:“夹而摇之,以视其丰杀之节”也。动者,《商书·咸有一德》云:“德惟一,动罔不吉。”蠢者,《乡饮酒义》云:“春之为言蠢也。”ㄈ者,始作也。厉者,《方言》云:“厉、,为也。瓯越曰,吴曰厉。”为亦作也。○注“《公羊》”至“乐矣”。○释曰:云“《公羊传》曰:ㄈ甚也”者,隐九年云:三月“庚辰,大雨雪。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ㄈ甚也”。云“《梁传》曰:矢厉乐矣”者,隐五年云:“九月,考仲子之宫。......初献六羽,始僭乐矣。尸子曰:“舞《夏》,自天子至诸侯皆用八佾。初献六羽,始厉乐矣。”
  兹、斯、咨、╃、已,此也。(╃、已皆方俗异语。○╃音紫。)
  '疏'“兹斯”至“此也”。○释曰:此者对彼之称,言近在是也。兹者,《虞书·大禹谟》云:“念兹在兹。”斯者,《召南·殷其雷》云:“何斯违斯。”咨与兹同。╃、已与此皆音相近,故得为此也。郭云:“╃、已皆方俗异语。”
  嗟、咨,差也。(今河北人云差叹。音兔。○差音嗟。)
  '疏'“嗟、咨,差也”。○释曰:皆叹也。《周南·卷耳》云:“嗟我怀人。”《尧典》云:“畴咨,若时登庸。”郭云:“今河北人云差叹。”
  闲、狎、串、贯,习也。(串,厌串;贯,贯忄大也,今俗语皆然。○串,五患切。贯音惯。)
  '疏'“闲狎”至“习也”。○释曰:皆便习也。庄二十二年《左传》曰:“赦其不闲於教训。”《曲礼》曰:“贤者狎而敬之。”《大雅·皇矣》云:“串夷载路。”《齐风·猗嗟》云:“射则贯兮。”皆是习也。郭云“串,厌串;贯,贯忄大也,今俗语皆然”者,当时晋时有此厌串、贯忄大之语,故以为证也。
  曩、尘、伫、淹、留,久也。(尘垢、伫企、淹滞皆稽久。)
  '疏'“曩尘”至“久也”。○释曰:曩、尘垢、伫企、淹滞、留止皆稽久也。通见《诗》、《书》。
  逮、及、暨,与也。(《公羊传》曰:“会及暨皆与也。”逮亦及也。)
  '疏'“逮、及、暨,与也”。○释曰:皆相亲与也。○注“《公羊》”至“及也”。○释曰:云“《公羊传》曰:会及暨皆与也”者,隐元年文也。云“逮亦及也”者,《方言》文。
  骘、假、格、陟、跻、登,升也。(《方言》曰:鲁卫之间曰骘,梁益曰格。《礼记》曰:“夭王登遐。”《公羊传》曰:“跻者何?升也。”○骘音质。假音遐。)
  '疏'“骘假”至“升也”。○释曰:皆谓升上。陟者,《周南·卷耳》云:“陟彼高冈。”馀见注。○注“《方言》”至“升也”。○释曰:“《方言》曰”者,案彼云:“蹑、郅(音质)、(音企)、彳各、跻、龠(音跃),登也。自关而西,秦晋之间曰蹑,东齐海岱之间谓之跻,鲁卫曰郅,梁益之间曰彳各,或曰。”骘、郅,格、彳各,音义同。云“《礼记》曰:天王登遐”者,下《曲礼》文。云“《公羊传》曰:跻者何?升也”者,文公二年文也。
  挥、、歇、涸,竭也。(《月令》曰:“无漉陂池。”《国语》曰:“水涸而成梁。”挥振去水亦为竭。歇,通语。○涸音鹤。)
  '疏'“挥”至“竭也”。○释曰:皆谓竭尽也。挥者,郭云:“挥振去水亦为竭。”《曲礼》曰:“执玉器者弗挥。”是也。即漉也。郭云“歇,通语”,谓歇即歇之通语也。涸,水竭也。○注“《月令》”至“成梁”。○释曰:云“《月令》云:无漉陂池”者,按《月令》:“仲春之月:是月也,无竭川泽,无漉陂池,无焚山林。”郑注云:“顺阳养物也。畜水曰陂,穿地通水曰池。”云“《国语》曰:水涸而成梁”者,案《周语》:定王使单襄公聘於宋,遂假道於陈以聘楚。单子归,告王曰:“陈侯不有大咎,国必亡。”王曰:“何故?”对曰:“夫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本见而草木节解,驷见而陨霜,火见而清风戒寒,故先王之教曰:‘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草木节解而备藏,陨霜而冬裘具,清风至而城郭宫室。’今陈国火朝觌矣,而道路若塞,野场若弃,泽不陂障,川无舟梁,是废先王之教也。”引之者,证涸为水竭。
  扌臣、拭、刷,清也。(振讯、扌文拭、扫刷,皆所以为清。扌臣音振。刷,所劣切。)
  '疏'“扌臣、拭、刷,清也”。○释曰:郭云:“振讯、扌文拭、扫刷,皆所以为清。”《礼记·丧大记》云:“扌臣用巾。”哀十四年《公羊传》云:“反袂拭面。”《周礼·凌人职》云:“夏,颁冰掌事,秋,刷。”後郑云:“秋凉冰不用,可以清除其室。”
  鸿、昏、於、显、间,代也。(鸿雁知运代。昏主代明,明亦代昏,显即明也。间错亦相代。於义未详。○於音乌。间音涧。)
  '疏'“鸿昏”至“代也”。○释曰:皆谓更代也。云“鸿雁知运代”者,鸿雁之属,九月而南,正月而北,是知其时运而更代南北也。云“昏主代明”者,释经昏字也。日入後二刻半为昏,昏来则明往,故云“昏主代明”。云“明亦代昏”者,释经显也,显即明也。云“间错亦相代”者,谓间厕交错亦相更代也。《仪礼·乡饮酒》云:“乃间歌《鱼丽》。”郑注云:“间,代也。谓一歌则一吹。”是也。又《周颂·桓》篇云:“皇以间之。”
  饣盍、饣襄,馈也。(《国语》曰:“其妻饣盍之。”○饣盍音叶。饣襄音饷。馈音匮。)
  '疏'“饣盍、饣襄,馈也”。○释曰:饣盍者以食遗与也。野食曰饣盍。舍人曰:“饣襄,自家之野也。”○注“《国语》曰:其妻饣盍之”。○释曰:《晋语》云:臼季使,舍於冀野。冀缺耨,其妻饣盍之,敬,相待如宾。从而问之,冀芮之子,与之归。既复命,而进之曰:“臣得贤人,敢以告。”是也。
  迁、运,徙也。(今江东通言迁徙。)
  '疏'“迁、运,徙也”。○释曰:皆谓移徙也。《大雅·皇矣》云:“帝迁明德。”《易》曰:“日月运行。”郭云“今江东通言迁徙”者,时验而言也。
  秉、拱,执也。(两手持为拱。)
  '疏'“秉、拱,执也”。○释曰:皆谓持执也。《周书·金》云:“植璧秉。”郭云“两手持为拱。”《老子》云:“虽有拱璧。”
  、熙,兴也。(《书》曰:“庶绩咸熙。”见《周官》。○,许金切。)
  '疏'“、熙,兴也”。○释曰:皆谓兴作。郭云“《书》曰:庶绩咸熙”者,《虞书·舜典》文。云“见《周官》”者,《周官》即《周礼》也。《笙师职》云:“大丧,其乐器。”郑注:“,兴也。”兴谓作之。
  卫、蹶、假,嘉也。(《诗》曰:“《假乐》,嘉成王也。”馀未详。○蹶,居卫切。假音暇。)
  '疏'“卫、蹶、假,嘉也”。○释曰:谓嘉美也。郭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