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卫、蹶、假,嘉也。(《诗》曰:“《假乐》,嘉成王也。”馀未详。○蹶,居卫切。假音暇。)
  '疏'“卫、蹶、假,嘉也”。○释曰:谓嘉美也。郭云“《诗》曰:《假乐》嘉成王也”者,《大雅·假乐》篇叙也。
  废、税、赦,舍也。(《诗》曰:“召伯所税。”舍,放置。○舍音舍。)
  '疏'“废、税、赦,舍也”。○释曰:皆舍置也。废者,宣八年《公羊传》云:“废其无声者。”赦者,放置也。《虞书·舜典》云:“眚灾肆赦。”郭云“《诗》曰:召伯所税”者,《召南·甘棠》文也。
  栖迟、憩、休、苦、'A090'、、,息也。(栖迟、游息也。苦劳者,宜止息。憩见《诗》。'A090'、、皆气息貌。今东齐呼息为也。○憩,去例切。'A090',苦怪切。,词戒切。,许四切。)
  '疏'“栖迟”至“息也”。○释曰:皆止息也。舍人曰:栖,行步之息。郭云:“栖,游息也。”《陈风·衡门》云:“衡门之下,可以栖。”憩者,《召南·甘棠》云:“召伯所憩。”休者,止而息也。《周南·汉广》云:“不可休息。”苦者,郭云:“苦劳者,宜止息。”'A090'、、者,郭云:“皆气息貌。”案《方言》云:“饣息(消息)、喙、,息也。周郑宋沛之间曰饣息,自关而西、秦晋之间或曰喙,或曰饣息,东齐曰。”故郭云“今东齐呼息为也”。
  供、峙、共,具也。(皆谓备具。○峙,直纪切。供音恭。)
  '疏'“供、峙、共,具也”。○释曰:皆谓备具也。供者,《论语》云:“子路共之。”供、共音义同。峙者,《周书·费誓》云:“峙乃糗粮。”《周颂·臣工》云:“┖乃钱。”峙、┖音义同。共者,《小雅·小》云:“靖共尔位。”
  忄某、怜、惠,爱也。(忄某,韩郑语,今江东通呼为怜。○忄某音某。)
  '疏'“忄某、怜、惠,爱也”。○释曰:爱谓宠惜也。《方言》云:“怃(亡辅切)、忄奄(音掩)、怜、牟,爱也。韩郑曰怃,晋卫曰忄奄,汝颍之间曰怜,宋鲁之间曰牟,秦或曰怜。怜,通语也。”故郭云:“忄某,韩郑语,今江东通呼为怜。”忄某、怃音义同。惠者,仁爱也。《邶·北风》云:“惠而好我。”
  娠、蠢、震、{难心}、妯、骚、感、讹、蹶,动也。(娠犹震也。《诗》曰:“忧心且妯”,“无感我兮”,“或寝或讹”。蠢、{难心}、骚、蹶皆摇动貌。○娠音振。妯音抽。)
  '疏'“娠蠢”至“动也”。○释曰:皆谓动作。娠者,《说文》云:“妊、娠,动也。”郭云“娠犹震也”者,以《大雅·生民》云:“载震载夙。”昭元年《左传》曰:“邑姜方震大叔。”哀元年《左传》曰:“后缗方震。”皆谓有身为震,故云“娠犹震也”。蠢者,郭云:“蠢、{难心}、骚、蹶皆摇动貌。”《小雅·采芑》云:“蠢尔蛮荆。”震者,《大雅·常武》云:“震惊徐方。”{难心}者,恐动也。《商颂·长发》云:“不{难心}不竦。”骚者,《大雅·常武》云:“徐方绎骚。”蹶者,《大雅·绵》篇云:“文王蹶厥生。”○注“《诗》曰”至“或讹”。○释曰:云“《诗》曰:忧心且妯”者,《小雅·鼓锺》文。云“无感我兮”者,《周南·野有死》文。云“或寝或讹”者,《小雅·无羊》文。
  覆、察、副,审也。(覆校、察视、副长皆所为审谛。)
  '疏'“覆、察、副,审也”。○释曰:郭云:“覆校、察视、副长皆所为审谛。”覆者,《月令·季春》云:“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察者,《周书·吕刑》云:“惟察惟法。”副者,次长之称。
  契、灭、殄,绝也。(今江东呼刻断物为契断。○契,苦结反。)
  '疏'“契、灭、殄,绝也”。○释曰:皆谓断绝。契者,郭云:“今江东呼刻断为契断。”定九年《左传》曰:“尽借邑人之车,契其轴。”杜注云:“契,刻也。”灭者,《小雅·正月》云:“宁或灭之。”殄者,《大雅·桑柔》云:“不殄心忧。”
  郡、臻、仍、乃、侯,乃也。(乃即乃。馀未详。)
  '疏'“郡臻”至“乃也”。○释曰:乃语辞也。乃、乃音义同。《大雅·绵》篇云:“乃慰乃止。”是也。
  迪、繇、训,道也。(义皆见《诗》、《书》。○繇音由。)
  '疏'“迪、繇、训,道也”。○释曰:《虞书·大禹谟》曰:“惠迪吉。”《小雅·巧言》云:“秩秩大猷。”猷、繇音义同。《周书·顾命》云:“命汝嗣训。”
  佥、咸、胥,皆也。(东齐曰胥,见《方言》。○佥,七廉切。)
  '疏'“佥、咸、胥,皆也”。○释曰:谓众皆也。《舜典》云:“佥曰:‘伯禹作司空。’”《商书》云:“咸有一德。”郭云“东齐曰胥,见《方言》”者,案《方言》云:“佥、胥,皆也。自山而东、五国之郊曰佥,东鲁曰胥。”是也。
  育、孟、耆、艾、正、伯,长也。(育、养亦为长,正、伯皆官长。○长,丁丈反。)
  '疏'“育孟”至“长也”。○释曰:皆谓长上也。郭云:“育、养亦为长。”《邶·谷风》云:“既生既育。”郑笺云:“育谓长老也。”孟,庶长也。又《周书·康诰》云:“王若曰孟侯。”孔安国云:“孟,长也,五侯之长。”耆、艾皆老长也。《曲礼》曰:“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正、伯皆官长。《大雅·云汉》云:“以戾庶正。”《盘庚》云:“邦伯师长。”
  艾,历也。(长者多更历。)
  '疏'“艾,历也”。○释曰:艾又为历。郭云:“长者多更历。”
  、秭、算,数也。(,数也。今以十亿为秭。《论语》云:“何足算也。”○秭音姊。算音。)
  '疏'“、秭、算,数也”。○释曰:皆数也。郭云:“,数也。”推律所生之数。《虞书·大禹谟》云:“天之数在汝躬。”秭者,《周颂丰年》云:“万亿及秭。”毛传云:“数亿至万曰亿。数亿至亿曰秭。”郭云“今以十亿为秭”者,以时验而言也。○注“《论语》”至“算也”。○释曰:案《论语》:“子贡问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郑曰:“算,数也。”
  历,傅也。(傅近。○历音)
  '疏'“历,傅也”。○释曰:谓近傅也。隐十一年《左传》云:“庚辰,傅於许。”
  艾、历、、胥,相也。(谓相视也。《公羊传》曰:“胥盟者何?相盟也。”艾、历未详。○音脉。)
  '疏'“艾历”至“相也”。○释曰:皆谓相共也。者,郭云:“谓相视也。”《说文》云:“,邪视也。”郭云“《公羊传》曰:胥盟者何?相盟也”者,桓三年文。
  、乱、靖、神、弗、氵屈,治也。(《论语》曰:“予有乱臣十人。”氵屈,《书》叙作汨,音同耳。神,未详。馀见《诗》、《书》。○氵屈音骨。)
  '疏'“乱”至“治也”。○注“《论语》”至“《诗》、《书》”。○释曰:皆治理也。舍人曰:“乱,义之治也。”孙炎曰:“乱,治之理也。”云“《论语》曰:予有乱臣十人”者,《泰伯》篇文也。“氵屈,《书》叙作汨,音同耳”者,《虞书》叙云:“帝下土,方设居方,别生分类,作《汨作》。”孔传云:“汨,治。作,兴也。言其治民之功兴,故为《汨作》之篇,亡。”云“馀并见《诗》、《书》”者,《舜典》云:“有能俾?”《小雅·菀柳》云:“俾予靖之。”《大雅·生民》云:“厥丰草。”弗、音义同。
  颐、艾、育,养也。(汝颍梁宋之间曰艾,《方言》云。)
  '疏'“颐、艾、育,养也”。○释曰:颐者,《易》曰:“颐贞吉。”育者,《易·无妄》:“象曰: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郭云“汝颍梁宋之间曰艾,《方言》云”者,案《方言》云:“台、胎、陶、鞠,养也。晋卫燕赵曰台(音颐),陈楚韩郑之间曰鞠,秦或曰陶,汝颍梁宋之间曰胎,或曰艾。”是也。
  氵犬、浑、陨,坠也。(氵犬、浑皆水落貌。○氵犬,姑犬切。浑,故本切。)
  '疏'“氵犬、浑、陨,坠也”。○释曰:皆坠落也。郭云:“氵犬、浑皆水落貌。”《春秋》僖公十六年经云:“星陨如雨。”
  际、接、,捷也。(捷谓相接续也。○,所甲切。)
  '疏'“际、接、,捷也”。○释曰:郭云:“捷谓相接续也。”际者相会之捷也。”《左传》曰:“尔未际也。”《小雅·菀柳》云:“无自瘵焉。”郑笺云:“瘵,接也。”接者,《曾子问》云:“接祭而巳。”谓捷速而祭也。者未详。
  毖、神、溢,慎也。(神未详。馀见《诗》、《书》。○毖音衤必)
  '疏'“毖、神、溢,慎也”。○释曰:谓谨慎也。毖者,《周官·洛诰》云:“夙夜毖祀。”溢者,舍人曰:“溢,行之慎。”《周颂·维天之命》云:“假以溢我。”故注云“见《诗》、《书》。”
  郁陶、繇,喜也。(《孟子》曰:“郁陶思君。”《礼记》曰:“人喜则斯陶,陶斯咏,咏斯犹。”犹即繇也。古今字耳。○繇音由。)
  '疏'“郁陶、繇,喜也”。○释曰:皆谓欢悦。郁陶者,心初悦而未畅之意也。○注“《孟子》”至“字耳”。○释曰:云“《孟子》曰:郁陶思君”者,案《孟子》云:“象往入舜官,舜在床琴。曰:‘郁陶思君尔。’忸怩。”赵氏注云:“象见舜生在床鼓琴,愕然,反辞曰:‘我郁陶思君,故来。’尔,辞也。忸怩而惭,是其情也。”云“《礼记》曰:人喜则斯陶,陶斯咏,咏斯犹”者,下《檀弓》文。郑注云:“陶,郁陶也。咏,呕也。犹当为摇声之误也。摇谓身动摇也。秦人犹、摇声相近。”云“犹即繇也,古今字耳”者,言《礼记》“犹”即此经“繇”也,古今字异耳。
  馘、齐,获也。(今以获贼耳为馘,获禾为齐。并见《诗》。○馘,古获切。齐,才细切。)
  '疏'“馘、齐,获也”。○释曰:皆谓克获也。郭云“今以获贼耳为馘”者,《大雅·皇矣》云:“攸馘安安。”毛传云:“不服者杀而献其左耳曰馘。”《鲁颂·泮水》云:“在泮献馘。”郑笺云:“馘,所格者之左耳,皆谓临陈格杀之,而取其耳也。”云“获禾为齐”者,《小雅·大田》云:“此有不敛齐。”齐者,禾之铺而未束,故云“获禾为齐”。是并见《诗》也。
  阻、艰,难也。(皆险难。○难,乃旦切。)
  '疏'“阻、艰,难也”。○释曰:皆险难也。《秦风·蒹葭》云:“道阻且长。”《商书·说命》云:“非知之艰。”
  剡、'B120',利也。(诗曰:“以我剡耜。”○剡,羊冉切。'B120'音略。)
  '疏'“剡、'B120',利也”。○释曰:皆耜之利也。《小雅·大田》云:“以我覃耜。”剡、覃音义同。《周颂·载芟》云:“有略其耜。”'B120'、略音义同。
  允、任、壬,佞也。(《书》曰:“而难任人。”允信者,佞人似信。壬犹任也。○任,壬林切。)
  '疏'“允、任、壬,佞也”。○释曰:皆谓谄佞也。允,信也。佞人似信。任者,孙炎云:“似可任之佞也。”《虞书·舜典》云:“而难任人。”壬犹任也。《皋陶谟》云:“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俾、拼、抨,使也。(皆谓使令。见《诗》。)俾、拼、抨、使,从也。(四者又为随从。○拼,北萌切。抨,烹。)
  '疏'“俾、拼、抨,使也”至“从也”。○释曰:皆谓使令、随从也。郭云“见《诗》”者,《鲁颂·宫》云:“俾尔炽而昌。”《大雅·桑柔》云:“{艹并}云不逮。”拼、{艹并}音义同,抨义亦同。此皆为使令也。俾、拼、抨、使四者又为随从。
  亻襄、仍,因也。(皆谓因缘。○亻襄音穰。)
  '疏'“亻襄、仍,因也”。○释曰:皆因缘也。《费誓》曰:“无敢寇攘。”郑注云:“因其亡失曰攘。”亻襄、攘音义同。施博士读曰襄。《周书·君》云:“襄我二人。”郭无明说,义得两通。《论语》云:“仍旧贯。”
  董、督,正也。(皆谓御正。)
  '疏'“董、督,正也”。○释曰:皆谓御正也。《虞书·大禹谟》云:“董之用威。”《春秋》僖公十二年《左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