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货币史(1867-196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国货币史(1867-1960)-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高能货币存量 比 率 下 降 02 …4 。假 设 在 !+;。 年 存 款 通 货 比 率 变 化 相 同 的 幅 度,在 
!/+〃 年的存款 准备比率下,它将使货币存量 高能货币存量比率下降 。2 /4 ,而在 !+;。 
年的存款 准备比率下,将下降 +2 /4 。!% 因此,从 !/+〃 年开始,两个存款比率变化的共 
同作用加剧了货币存量对超过 3;4 的存款 通货比率变动的脆弱性。实际情况甚至比 
这还要更为严重。我们仅仅考虑了储蓄者提现的影响,而假定银行会被动地保持其存 
款 准备比率不变。事实上,因为存款 准备比率的增长可能对银行家的态度产生影响, 
因此它也很严重地加剧了这种脆弱性,但是我们无法量化其影响。通过降低银行利用 
自身高能货币准备金可以实现的存款 准备金值的偏离程度( 也就是说,让存款 准备比 
率进一步上升),存款 准备比率越高,银行在面对挤兑时就越容易倒闭。于是,这就使 
得银行在一发现公众有轻微的现金需求迹象时,就会更努力增加自身的现金头寸。 
在这种情况下,假设在最初的金融危机,包括 56789*&:;89*& 信托公司停业和随后的 
倒闭事件中,纽约银行没有实施支付限制。那是不是就不会存在对银行的不信任因素, 
也不会导致银行挤兑了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要想维持非限制支付,只能通过不断 
紧缩货币供应量。这反过来又会迫使一些财务“ 健全”而仅仅流动性不足的银行发生倒 
闭———!+;/ 年 … 月,56789*&:;89*& 信托公司重新营业。这些接连的倒闭更会导致公众 
!〃#
!% 
!〃#%&’ %( )&〃#*#,%2 〃。…2 
没有明确的方法来界定存款 通货 比 率 相 同 变 动 幅 度 所 产 生 的 影 响。 在 上 面 的 计 算 中,假 定 货 币 存 量 不 
变,我们用转化 为 通 货 的 存 款 占 全 部 存 款 的 比 重 来 表 示 !/+〃—!/+… 年 存 款 通 货 比 率 的 变 化。 这 个 比 重 为 
…2 13+4 ,因为存款 通货比率从 …2 /!4 下降到 …2 〃34 。然后仍然假定货币存量不变,如果 !+;。 年 0 月有 …2 13+4 的 
存款转化为通货,那么存款 通货比率的变化是多少?答案是该比例将下降到 12 0+,而不是实际观测到的 32 /1。用 
这个比率分别加上 !/+〃 年和 !+;。 年的存款 准备比率,在附录 《 的等式 !〃 中可以得出文中的结果。 
!〃〃
第 ! 章! 〃#%—〃〃& 年,黄金通胀和银行改革 
〃!〃’ 
!!!!!!!!!!!!!!!!!!!!!!!!!!!!!!!!!!!!!!!!!!!!!!!!!!!!!!!!! 
不信任,从而加剧公众的提现需求,也会促使银行增加储备。最终结果可能是发生比实 
际更加严重的紧缩,而且支付限制可能仅仅是被推迟到发生更严重后果之后。 
正如实际所发生的那样,相对较早地实施支付限制,切断了上述假设的反应链条。 
〃(% 年第四季度和 〃(# 年前半年的歇业银行数目增长率远高于前一年和后一年,这是 
事实。然而,如果以其占银行总数的比率表示,还没有达到罕见的高水平。根据年度统 
计,前几 年 歇 业 商 业 银 行 的 数 目,已 经 占 全 部 银 行 的 () ’’* —() +* ,〃(& 年 上 升 到 
() %&* ;〃(% 年,该比率只有 () +* ,完全在正常范围内;〃(# 年上升到 () %’* ;此后,又 
跌落到以前的水平。然而歇业银行的数目可能低估了银行的困难。!〃# 尽管温和,但歇业 
银行的存款负债仍反映出一个较大的对比:〃((—〃(; 年,负债占商业银行存款总额的 
()  —() &* 之间;〃(% 年为 〃) … ;〃(# 年下跌到 () ;+* ,稍微高于以前的水平。如 
果用存款者损失的数据作对比,危机的影响一样明显,然而同样比较温和。在前些年, 
存款者损失 已 经 在 每 〃(( 美 元 存 款 …—; 美 分 之 间 变 化,只 有 〃(& 年 达 到 〃( 美 分。 
〃(% 年存款者损失为每美元 〃# 美分,〃(# 年为每美元 〃& 美分。!〃 
这些数据表明危机对银行结构所产生的影响非常小。也许由于新建银行数目始终 
超过了歇业银行的数目,因此虽然发生了银行危机,银行的数目依然有所增加。由于支 
付限制,几乎没有银行仅仅因为暂时的流动性不足而停业。同之前一样,也存在银行的 
破产,但破产原因主要是自身制度的“ 不健全”;而且一家银行的破产也没有导致连锁反 
应。支付限制因此保护了银行系统,为消除危机和获得更多的通货争取了时间。直到 
挤兑风险基本消失后,支付限制才被取消;接着经济开始迅速复苏。 
〃(%—〃(# 年与 〃…—〃’’ 年对比鲜明的两个实例可以解释这一点,我们将在第 
% 章做详细的探讨。在这两个例子中,金 融 的 转 折 点 是 银 行 系 统 的 支 付 限 制。但 是 在 
〃(%—〃(# 年事件中,限制发生在银行结构被严重影响之前,如果我们的分析是正确的 
话,此举防止了银行破产的扩散,减轻了可能会较严重的通货紧缩,同时使货币存量最 
高减少额保持在 #* 以下。在 〃…—〃’’ 年期间,缓慢的通货紧缩持续了三年多后,才 
实施支付限制,当时银行破产导致银行数目减少了 〃 。 &,同时货币存量下降了 〃 。 ’,这次 
支付限制仅仅是起到了亡羊补牢的作用。最终,支付限制本身也严格得多。〃(% 年的 
限制仅涉及银行拒绝存款人将存款转化为通货;但它并没有在任何规模上涉及银行的 
临时关闭或者业务的中止,更不用说永久性破产。支付限制持续了几个月,而且一旦两 
种可转换的付款媒介———现金与存款的用途发生了变化,它可能会在不导致经济衰退 
的情况下持续更长的时间( 像在早期的一些危机中那样),并且确实可能持续到经济复 
苏。〃’’ 年的支付限制,将所有的银行关闭了一个星期,完全停止了他们的业务,在那 
!〃#
!〃 
商业银行歇业数目来自未发布的 /012 修正版本,!〃〃#% &’()*+,〃’&,3) ’( 参 阅 下 文 中 第 一 部 分 表 〃; 中 
的资料来源注释);商业银行数目来自 !%%;…〃。 /++01+021,3〃0+’4 /++’1,5678—5799,45678 59 :5;,/?@,〃+, 
3) ’%。:#〃〃1 &’;0’《 中记录了 〃#& 年以来每季度歇业银行的数目和银行债务。因为对银行和歇业的定义不同,0A= 
的序列和 /012 的序列明显没有可比 性。除 了 〃(&—〃(+ 年 以 及 〃〃+—〃…& 年(〃…& 是 0A= 序 列 的 最 后 一 年), 
0A= 序列中歇业银行数目季度数据的年度总和大于 /012 序列。 
歇业银行的存款负债和存款者的损失来自 /012 未公开的估计值( 见脚注!〃#)。 
〃#
美 国 货 币 史(!〃#—!%#&) 
! 〃#%&’() *+;&#() #… &。% /+&%0 1&’&%; 
!#!〃 
!!!!!!!!!!!!!!!!!!!!!!!!!!!!!!!!!!!!!!!!!!!!!!!!!!!!!!!!! 
段时期之后,大部分被关闭的银行都重新开始营业,有  %%% 家以上的银行被宣布永远 
破产或者被清算。这比以往在更大范围内扰乱了金融交易。很难理解这次支付限制如 
何能在没有造成经济极度混乱的情况下维持这么长的时间。 
如我们将在第 & 章里看到的,!’’—!’(( 年的早期情况与 !’%&—!’%) 年经济紧缩 
有许多相似性。如果 !’’ 年的银行系统与 !’%& 年相同,那么可能在 !’’ 年 !% 月股票 
市场崩溃时就实施支付限制了。即使不这样,那么最晚也一定会在 !’(% 年 !! 月 !! 日 
美国银行破产时实施。回顾一下,如果那时实施支付限制的话,可能会在 !’(% 年秋立 
即产生比实际发生的更为严重的恐慌,但是却可以防止银行系统的崩溃和货币存量的 
急剧下降。而正是后两者大大加剧了这次紧缩的严重程度,甚至可能正是它们才使得 
一次一般严重的紧缩转变成一场灾难性的萧条。!〃# 
当然,这只是推测的历史———“ 如果。。那么当初会是什么样的情形”。我们无法 
去精确地 重 现 这 一 历 史,来 详 细 检 验 这 些 推 测 的 正 确 性。 同 样,对 于 !’%& 年 的 分 
析———如果避免实施付款限制,可能对经济发展更为有利———也是如此,这只是一种可 
能发生的情况。实际上,所有的分析性历史———即试图解释而不是简单地记录过去的 
历史———都具有这一特征。这就是为什么随着新证据的发现,历史必须不断地被改写 
的原因。就 目 前 的 例 子 来 说,关 于 !’’—!’(( 年 的 推 测 帮 助 我 们 对 *+;…。/0 关 于 
!’%&—!’%) 年的推测提出质疑,同时也断定当时的支付限制并不像他评论得那么一无 
是处。 
’( ’) 支付限制解除后的银行改革 
尽管 !’%& 年的支付限制在当时来说,与其他可采取的措施相比,产生了更有利的 
效果,但是这也正说明了金融体系结构的严重缺陷。如果说银行业文献无法充分理解 
和分析这些缺陷的话,至少也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正是由于 !’%& 年的惨痛经历,才 
使得政治上不得不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改革措施。 
当时对银行体系的批评集中地指向所谓的货币存量“ 无弹性”。!〃 关于“ 无弹性”有 
两个不同的认识,一个是明显合理的,另一个则是值得怀疑的。被认为合理的认识是货 
币和存款缺乏有效的互相转换能力,当时直接流通的通货主要有国民银行券、硬币、美 
国中期债券和白银券,这些货币既可以用作银 行 的 零 星 支 付,也 可 以 用 作 存 款 负 债 的 
最终准备金( 见索引 1)。我们定义的高能货币总量 在 短 期 内 是 刚 性 的。 唯 一 可 以 大 
幅度变动的部分是通过进口 获 得 的 铸 币,它 仅 能 通 过 国 际 收 支 剧 烈 变 动 而 发 生 大 规 
!〃#
!〃 
为了避免误解,我们需要明确,在 !’’—!’(( 年 的 银 行 体 系 下,本 来 还 可 以 采 取 其 他 更 好 的 方 法,来 防 止 
银行的倒闭和货币存量的下降。这里与 !’’—!’(( 年的比较仅仅是为了解释 !’%& 的事件( 参阅第 & 章)。 
参阅 23…;4 5…;6/;789,“ :8907…;; 2897;83 /90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