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摄大乘论 的依他起性初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09摄大乘论 的依他起性初探-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淨的就是遍計執-染分依他起。所以,實邸ㄗR的過程就是D4: 依他起性部分具清淨、部分具雜染。而全幅展開亦可用以圓成實性得多種意涵來表達(參見表二)。首先,轉依須先有正聞熏習所生的種子,這是依緣於「生此道清淨」的「大乘妙正法教」。其次進入「得此道清淨」的階段,此包括地前地上的修行。最後是證「離垢清淨」的大涅槃果。這三階段都是以「自性清淨」為因性。所以說,唯識的實邸窃谠鲩L依他起性的淨分,亦可以包攝在圓成實性中。

可見,依他起性可以統攝實邸ㄗR觀行的過程。

2?3?7:依他起性與唯識的果證

<<攝論>>分唯識的果證為果斷的無住涅槃與果智的法身,這些都是在依他起通二分上論轉依而成立。無住涅槃是捨雜染的煩惱不捨生死,生死涅槃無差別,這就是D3。法身的轉依相「轉滅一切障雜染分依他起性故,轉得解脫一切障於法自在轉現前清淨分依他起性故」,這正是D22完全轉依的淨分依他起。復次,法身的五自在轉亦是於依他起上的五蘊上論轉依〔60〕。

可見,依他起性可以融貫唯識的果證。

3:結論

以上試著輔以思想史的角度,並就<<攝論>>本身來討論依他起性,由之解釋<<攝論>>的依他起性如何整全地融貫唯識思想的各面向。我們得到的初步結論如下:

1:就思想史而言,<<攝論>>較之<<解深密經>>與<<中邊分別論>>更融貫地統合唯識思想的各面向。而<<中邊分別論>>以虛妄分別簡要地統攝唯識思想。

2:<<攝論>>的依他起性有如下的諸性伲洳煌再|正可適當地說明唯識學的不同面向。其特伲缦拢

A:依他起性是依緣於阿賴耶識種子而起。這特點融攝阿賴耶識緣起,即是唯識境的所知依。

B:依他起性是以虛妄分別的認識活動為自性。這特點融攝虛妄分別。

C:依他起性可以作為無為有、非真實的義顯現的所依。此點融貫遍計執。

D:依他起性通染淨二分。由此特點融攝圓成實(結合B、C,統一了三性思想),唯識實邸霓D依與果證。

D1:依他起性是不定性,乃染分或淨分的可能性。這特點是依他起性可以融貫其它似想的基礎。

D2:依他起性可以全為染分或淨分。

D21:此點可說明三性的理性面,自性清淨圓成實-真如。

D22:修行位次上未聞正法的凡夫與完成轉依證得法身。法身是唯識的果智,由此生出大乘正法教-生此道清淨的圓成實。

D3:依他起性同時俱足染分與淨分。此點可說明唯識果斷的無住涅槃。

D4:依他起性部分具清淨、部份具雜染。這特點可說明唯識實邸霓D依過程,正是得此道清淨的圓成實。

依上述結論填入表二,可得表三。

表三 

圓成實性
 無變異 自性清淨—真如D21
 
離垢清淨—涅槃D3
 
無顛倒 得此道清淨—菩提分法、波羅密法D4
 
生此道清淨—大乘正法教的法身所生D22
 

 

*本文的撰寫特別感謝惠敏法師於<<唯識思想與文獻>>課上的指導,及論文發表會中的評論。還受益於一起上課的同學,及法光佛研所的曹志成老師,在此一併致謝。

裕Ы

〔1〕:關於此可參考勝呂信靜<唯識說的體系之成立>第二節:<<攝大乘論>>在思想史上的意義,收於<<唯識思想>>,高崎直道等著李世傑譯,台北:世華出版社,1985 年。

〔2〕:勝呂信靜認為唯識理論包含阿賴耶識緣起說、三性三無性說、影像門的唯識說(參見〔1〕,頁115)。本文進一步於唯識說之境行果說明依他起性。

〔3〕:<<攝論?所知相分>>確實是以依他起性為中心討論唯識思想。而<<辯中邊論>>則是以「虛妄分別」為核心討論唯識學,可參見蔡伯郎,<<<中邊分別論>>中虛妄分別之性伲荆òl表於台北:枺阶诮虒W會,民國84年6月)。又可參見曹志成,<<<中邊分別論>>「相品」中「虛妄分別」與「空性」之關涉的探討>,即將刊於台北:<<國際佛學年刊>>。

〔4〕:關於唯識學最早典籍,一般認為是<<解深密經>>與<<瑜伽師地論>>,歸屬彌勒的其餘諸論則是較後出。有研究者認為只有<<瑜伽師地論?本地分>>才屬彌勒的思想,所以我們只在裕Ы庵杏懻摚迹艰べ煹卣摚繑z抉擇分>>的三性思想。關於<<解深密經>>與<<瑜伽師地論>>成立時間之討論可參見谷憲昭<瑜伽行派的文獻>,頁22,收於〔1〕之<<唯識思想>>

〔5〕:參見勝呂信靜的看法,同〔1〕頁121。

〔6〕:<<解深密經>>,大16; p。693a; L。15(這代表:<<大正新修大正藏>>第十六冊,頁六九三上欄,第十五行。以下皆如此表示。)。唯識的三性說是正對二諦思想和中道論而起,<<瑜伽師地論?本地分?真實義品>>就有離言自性(nirabhil?pya…svabh?va)和假說自性(prajnpti…v?ta…svabh?va)的思想。依他起性的提出就作為三性的樞紐而起統一的作用(參見呂澂,<<印度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社,民國七十六年七月再版)。後出的<<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聞所成慧地>>則發展出類似<<解深密經>>的三性思想:

諸法真如圓成實自性,拢撬校}智境界,拢撬墶!T法自性略有三種,一遍計所執自性,二依他起自性,三圓成實自性。
遍計所執自性者,謂諸所名言安立諸法自性,依假名言,數數周遍計度諸法而建立故。
依他自起性者,謂眾緣生他力所起,諸法自性非自然有故說無性。
圓成實自性者如前所說(大30; p。656b; L。…1)


這種主張與上引的<<解深密經>>完全相同。<<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菩薩地>>亦有大致相同的主張,只在圓成實性有所增加:

云何遍計所執自性?謂隨言說依假名言建立自性。
云何依他起自性?謂從眾緣所生自性。
云何圓成實自性?謂諸法真如,拢撬校}智境界,拢撬墸荒酥聊芰钭C得清淨,能令解脫一切相俊按种乜‘,亦令引發一切功德。(大30; p。703a。L。1)

圓成實的前半段正是<<辯中邊論頌>>所謂的無變異圓成實的真如,後半段則是無顛倒真實,這待<<辯中邊論>>時再作討論。<<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菩薩地>>更後的段落則引入<<解深密經>>的後七品(大30; P。713c; L。28… P。736c; L。12)。

〔7〕:<<解深密經>>,大16; p。696b; L。15

〔8〕:名、物、自性、差別這正是<<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菩薩地?真實義品>>四尋思、四如實智的內容(大30; P。490b; L。2)<<攝論?入所知相分>>(佐佐木月樵著<<漢譯四本對照攝大乘論>>,頁55,京都臨川書店,1981改訂新版發行。)當然更融貫地結合。<<攝論>>明確地提到,四尋思所觀正是遍計所執的內容(參見二種、四種、五種遍計所執,同上佐佐木月樵著<<漢譯四本對照攝大乘論>>,頁37。),如此尋思、如實知俗之妄而轉真,成真實。這是三性真理與唯識觀行實邸浜稀#迹冀馍蠲芙洠荆倦m也提到去除依他起上之妄執相即是圓成實,但解行融貫的思想到<<攝論>>才嚴密地組成。<<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雖也討論到修奢摩他、毗缽舍那所除遣諸相,但並未正對遍計所執相的名、義、自性、差別,只總就名、名自性無所得來說除遣。如經文所示: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修奢摩他、毗缽奢那諸菩薩眾由何作意?何等?云何除遣諸相?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由真如作意。除遣法相與義相。若於其名及名自性無所得時,亦不觀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大16; p。700c; L。17)

而且,經中於加行位亦未有<<攝論>>分四尋思、四如實智的次第。當然<<解深密經>>另有不同的方法(大16; p。702a; L。17),但終未與三性思想合論唯識觀之實邸@得待<<攝論>>。另外,<<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菩薩地?真實義品>>四尋思、四如實亦未結合三性思想。

〔9〕:同上,大16; p。694a; L。22 & P。696b; L。22 亦提到依他起性是「一分勝義無自性」。

〔10〕:<<辯中邊論頌>>漢藏兩傳皆認為是彌勒所造。藏傳另有<<辨法法性論>>(民國法尊自藏文漢譯)。這兩部彌勒的論典屬同一思想體系,前後二論各立虛妄分別-法、空性-法性(參見印順法師,<<辨法法性論講記>>,頁175,收於<<華雨集>>冊一,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82年4月初版)。文中只討論<<辯中邊論頌>>。關於這兩部論的梵文及譯本的資料請參見本啟祥?松長有慶?田熙文編著<<梵語佛典的研究Ⅲ論書編>>,頁334 & 339,日本:平樂寺書店,1990)。

〔11〕:葉阿月著<<唯識思想的研究>>,<資料論>,頁19,枺簢鴷袝1975。

〔12〕:G。M。 NAGAO; madhy?ntavibh?ga…bh?sya; p。16; 枺衡從緦W術財團,1964。玄奘譯為:

但有如是虛妄分別即能具攝三種自性。頌曰:

唯所執、依他、及圓成實。境故、分別故,及二空故說。

論曰:依止虛妄分別境故,說有遍計所執自性。依止虛妄分別性故,說有依他起自性。依止所取能取空故,說有圓成實自性。(山口益編<<漢藏對照辯中邊論>>,頁6,枺衡從緦W術財團,1966)

玄奘譯文大體同於梵文本,而於遍計所執性處多出「依此虛妄分別」,更清楚地以虛妄分別依他起性為中心統一三性。

〔13〕:同〔10〕,<<辨法法性論講記>>,頁182。

〔14〕:同〔12〕之梵本,頁17。

〔15〕:本論 SK。 & Tib。 大致嚴分??nyat?(ston pa nid 空性)& ??nya(ston pa 空)。雖彌勒Ⅰ。13ab曾以??nya作為??nyat?,而世親釋則一致地使用??nyat?。世親亦曾铡茫浚縩yat?作為??nya(同〔12〕之梵本,P。26; L。15)。藏譯雖大致嚴分ston pa nid 空性 & ston pa 空,但也曾出現以ston pa譯空性(見〔12〕,山口益本,P。3; L。9)。因為梵本之彌勒與世親用語即不完全一致,而藏譯本也不完全對譯。所以,仍須從義理上判斷。空乃針對二取而說,空去二取即是空性。所以說,空性是以空去二取為體性。二取的無自性即是空性。此義奘師正確譯解如下:「以無性為自性,故名無性自性空」(見〔12〕,山口益本,P。21; L。4)。漢譯本則更無明確用法,奘譯與諦譯均未嚴分空性與空,大致上皆譯為空。諦譯則常以真空譯空性。 nya空,漢本譯也成無。Ⅰ。5cd dvaya…abh?va(二無),奘譯二空、諦譯二無。非空即是有(Ⅰ。1)(玄奘的世親釋,譯非空為有,見〔12〕,山口益本,P。4; L。4),指有空性與虛妄分別。

〔16〕:同〔12〕之梵本,頁19。

〔17〕:同〔12〕之梵本,頁18。

〔18〕:同〔12〕之梵本,頁21。

〔19〕:<<解深密經>>也有七種真如之說(大16; p。699c; L。13),<<辯中邊論>>梵本在解釋頌文時就更明確地吸收之(參見〔12〕梵本,頁43,note8),但<<攝論>>於此並無發展。

〔20〕:同上山口益編<<漢藏對照辯中邊論>>,頁52。

〔21〕:佐佐木月樵著<<漢譯四本對照攝大乘論>>,頁36,京都臨川書店,1981改訂新版發行。

〔22〕:同上。

〔23〕:大31; p。186c; L。13。

〔24〕:<<攝論>>又曾主張「圓成實自性亦有兩種,一者自性圓成實故,二者清淨圓成實故」,世親釋三家譯皆以「有垢真如」釋「自性圓成實」,「無垢真如」釋「清淨圓成實」。大31; p。188b; L。27、大31; p。288b。L。8、大31; p。342a; L。2。無性釋也相同,大31; p。404b; L。8。

〔25〕:同〔21〕,頁41。又參見印順法師著<<攝大乘論講記>>,頁271對四種清淨的討論,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79年5月12版。論文對自性清淨的解釋如下:「謂真如、空、實際、無相、勝義、法界」(同〔21〕,頁41)。這六義正是<<辯中邊論>>的空性及其五種同義語(〔12〕之梵本,頁23)

〔26〕:同〔21〕,頁21。

〔27〕:同〔12〕之梵本,頁27。

〔28〕:印順著<<攝大乘論講記>>,頁270。

〔29〕:大31; p。137c; L。29。

〔30〕:大31; p。139a; L。26。

〔31〕:同〔28〕,頁234。

〔32〕:大31; p。139c; L。3

〔33〕:大31;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