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中期宗教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古代中期宗教史-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部派、宗派所规定。古印度时期多为与佛陀有关的仪式与节日,除出家与 

  授具足戒外,重要者有以下几种。 

       ①葬礼。据传释迦牟尼去世后实行火葬,这是古印度的习俗,其骨灰(舍 

  利)分别置于众多的佛塔中。这一仪式为后世佛教所继承,比丘去世后,一 

  般实行火葬,骨灰置于石塔或瓮中。 

       ②布萨。布萨日为Upavasatha之音译,意译为“净住”,是一个地区佛 

  教僧团的定期聚会日,举行忏悔仪式,相当于基督教的礼拜日。据说,此聚 

  会是在摩竭陀瓶沙王建议下实行的。他向佛陀建议说,其他派别的信徒均有 

  固定的日期举行集会,佛陀的弟子亦应如此。经佛陀同意后,以每月初一、 

  十五、以及此两天后的第8日为布萨日。在布萨日,所属地区内的僧众均须 

  参加忏悔仪式,主持者宣读有关错误的条文,每念完一条,三次询问众僧, 

  是否有此事?未违犯者不答,违犯者则应说明自己违犯的情况,众僧讨论如 

  何处理,依情节轻重给予申斥、停止僧籍、甚至开除教籍。居士亦要求去寺 

  庙参拜、守斋或向别人忏悔所犯罪过。 

       ③放焰口。焰口为古印度传说中饿鬼的名称。据传佛陀弟子阿难夜见饿 



① 滤水器非为使水洁净,而是将虫蚁滤出,以免杀生。 

② 十戒为①不杀生;②不偷盗;③不邪淫;④不妄语;⑤不饮酒;⑥不超过规定时间饮食;⑦不唱歌、跳 



舞,也不观听;⑧不涂香脂;⑨不坐高广大床;⑩不蓄金银财宝。 


… Page 68…

鬼,名焰口,曾向佛陀请求免除其苦难。佛陀教以经咒,以解除其痛苦。此 

后,称此佛教仪式为放焰口,传入我国后加进了祖先崇拜的内容。 

     ④盂兰盆会。盂兰盆为ullambana之音译,意译为“解倒悬”。即超度 

亡灵倒悬之苦。据说,佛陀弟子目犍连之母死后成为饿鬼,目犍连为此向佛 

求教。佛陀指示可在众僧夏季安居的最后一天(7月15日)供养众僧,即可 

解救。佛教徒据此举办盂兰盆会,广施众僧,举行放焰口等活动。 

     ⑤佛诞节与成道节。佛诞节是纪念佛陀诞生的节日,据传释迦牟尼诞生 

时有巨龙喷水浴身,故在佛诞日举行象征性的仪式,以水清洗佛像,故在我 

国又称浴佛节。是日,佛教徒祭拜佛祖,布施众僧并举行其它纪念活动,关 

于佛诞节的日期,各地有所不同,我国汉地佛教为农历四月初八日。成道节 

是纪念释迦牟尼得解脱、成道的节日,我国于农历腊月初八纪念此节日,以 

多种米、果煮粥敬佛,俗称“腊八粥”,象征米、果来自百家。 

     ⑥涅槃节与敬佛节。涅槃节是纪念佛陀辞世的节日,由于南传与北传佛 

教对其生卒年月不一,所以节日的时间亦不同,北传佛教认为佛陀逝世日为 

公元前485年农历2月15日,故于是日举行涅槃节,诵经拜佛。南传佛教将 

佛陀诞生、成道与涅槃集中为敬佛节,每月5月的月圆日举行。 



                                 8。耆那教 



     耆那教是公元前6~5世纪在古印度兴起的一种苦行主义宗教,被佛教列 

为百家争鸣中的“六师”之一。“耆那” (Jaina)之意为战胜(情欲)者, 

因该教之教祖称为“耆那”,且为该教信徒修习与追求的目标,故名。由于 

该教极端苦行主义的僧侣实行裸体,称天衣派,故佛教经典称他们为“裸体 

外道”、“无惭外道”、“尼乾外道”等。 



      (1)大雄与耆那教的兴起 

     耆那教的奠基人为筏驮摩那 (约公元前599—前527年),成道后被信 

徒尊称为大雄,意为伟大的英雄。他与佛陀是同时代人,但较其年龄为大。 

据耆那教传说大雄仅是该教的第24代教祖(即耆那)。其历代耆那均出身于 

刹帝利种姓。神话传说其第一代耆那名利沙婆是阿踰陀国的王子,生卒年代 

不可考。其第23代教祖巴湿伐那陀为历史人物,据耆那教经典记载他生活于 

大雄以前250年 (约公元前9世纪),亦为一小国王子,青年时代曾充武士 

与羯陵伽人作过战,于30岁出家为苦行僧,得道后,允许僧人穿衣服并提出 

四戒,即不杀人,不妄言,不偷盗,不蓄私产。所以佛教与耆那教经典均未 

把大雄说成是创教者,而仅是复兴者与改革家。佛教经典仅认为耆那教是一 

种著名的外道,亦未说它是一种新宗教。 

     大雄在汉译佛经中称其名为尼乾陀·若提子,意译为解脱  或不受束 

缚者,约于公元前599年生于古印度拔祇 (又译弗栗特)国首都吠舍离附近 

的村庄。他是该国坦特罗部族的王子,刹 帝利种姓,曾结婚生有一女。其 

父母均为虔诚的苦行派,大雄30岁时,他们经苦行双双饿死,遂立志出家 

苦行。他开始在西孟加拉漫游,衣服破烂后,即裸体行乞,忍受了许多迫害 

与侮辱,在困难的条件下苦行修道12年,于42岁终于获解脱成道。此后他 

以耆那的身份传教,并组织教团,对传统的苦行派进行改革,游方传教 30 

年,据传有11名大弟子。在此期间他与当时的国王,如瓶沙王、阿阇世有所 


… Page 69…

接触,亦与佛教徒进行过辩论,但从未与佛陀相会。约公元前527年,他逝 

世于王舍城附近,终年72岁。 



      (2)教义与学说 

     耆那教的世界观是自然神论与万物有灵论,他们认为神并非宇宙的主 

宰,亦非创世者,原始物质与个体灵魂均自生不灭,唯有抑制情欲,过苦行 

生活始能得到解脱。同时又认为不仅人,而且各种动植物以及无生物均有灵 

魂,灵魂与实体结合在一块,但其居所由其“业”决定上升或是下降,所以 

唯有苦行禁欲,始能得到解脱,其教义即围绕此论点而展开。 

     耆那教的教义为“七谛说”,即灵魂,非灵魂、注入、束缚、排斥、寂 

静、解脱。该教认为,宇宙万物由灵魂与非灵魂构成,灵魂分两类,一类受 

物质的束缚,一类不受物质的束缚,亦即获得解脱的灵魂。受物质束缚者又 

分为活动的灵魂与不动的灵魂。活动的灵魂有六,即人、兽、蜂、蚁、虫、 

植物,其顺序依感觉器官之多少排列。为防止杀生,所以耆那教信徒出门时, 

需带一把扫帚,扫去地上之虫蚁,口罩纱布,防止飞虫进入。不动的灵魂存 

在于地、水、风、火四大元素之中。该教信徒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即达到灵魂 

不受束缚,进入永恒的、自由的境界。 

     该教认为“非灵魂”分为定形的物质与不定形的物质两类。定形的物质 

由原子及其复合体构成。原子是永恒的,不可分割的实体,其活动能造成性 

质不同的物体,并能相互整合而成复合体,成为形状不同的宇宙万有。不定 

形的物质包括时间、空间、法与非法。时间与空间是原子及其复合体活动的 

场所;法是活动的条件;非法是静止的条件。耆那教的这种灵魂观说明其宇 

宙构成模式尚处于蒙昧状态,将精神与物质均视为实体,并且一切物体均有 

灵魂,所以人不能伤害一切物体。 

     耆那教也继承了婆罗门教的“业报”思想,通俗的说“业报”就是人的 

行为及其对灵魂所产生的影响。该教还提出“业”是一种特殊的微小的不可 

见的物质,它能依附于人的灵魂,成为获得解脱的障碍,此依附性称为“注 

入”。“业”为前生所定,并“注入”人的灵魂,决定着今生的一切,并随 

人的灵魂而移动,从而形成了对灵魂的“束缚”。人欲获得解脱,应阻止业 

 “注入”灵魂的方式,即不作引起“注入”的行为,并“排斥”“注入”。 

所以达此目的最好的方法是自我克制,不仅可防止新业报之“注入”,而且 

可摆脱旧“业报”之“束缚”。 

     耆那教修行的最终目标是达“寂静”,获“解脱”,所以要“排斥”“业” 

的注入与束缚。达此目标的方法有二,即“五戒”与“三宝”。“五戒”为 

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奸淫、不存私财,这是最低的要求与戒律。其 

获解脱的积极方法为持“三宝”,即正信、正智、正行。正信是完全相信大 

雄及其教义;正智是对其教义要           有正确的理解;正行,除严格遵守五 

戒外,还要持守禁欲主义,要求放弃一切人生之享乐,实行严格的苦行主义。 

内在的苦行包括         忏悔、谦恭、打坐及抑制情欲;外在的苦行包括各种 

自我克制,以  达“寂静”,灭情欲,获“解脱”,从而悟“七谛”,成 

为觉悟者。外在的自我克制的形式要求极为严格,有些近似体罚,对衣食住 

行均有苛刻的规定。如不剃头而将头发拔光;举手站立或一足站立;睡于荆 

棘之上或牛粪堆上;在饮食方面除不吃鱼、肉外,有的苦行僧还吃牛粪、鹿 

粪、树根、树皮;在衣着方面有的完全裸体,有的仅着革、树皮或着鹿皮。 


… Page 70…

总之他们认为,只有苦行才能有望排斥“注入”,解除“束缚”,以达“寂 

静”,获解脱。 

     七谛说概括了耆那教的教义、修行方法与追求的目标,也阐明了其宇宙 

观与人生观。在大雄之后尽管多次分裂,但其教义与苦行并无根本分歧,正 

是由于其苦行主义的特征,使一般人难以接受,以致在传播上受到局限,而 

以中道思想为中心的佛教则受到了较普遍的接受。同时,它彻底继承了婆罗 

门教的灵魂转世、因果报应、轮回业报的思想,并将禁欲与苦行视为获解脱 

的最后途径,这不过是一种悲观厌世、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 

     但是耆那教的教义的产生与流传有其积极的一面。他们反对祭司贵族居 

最高等级的种姓制度与婆罗门教,以反对杀生对抗其祭祀万能,以耆那教经 

典否认吠陀经的神圣,以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至上的等级制度,认为四种姓 

是人为的划分。这些思想打破了婆罗门教所公开宣布的人与人不平等的观 

点,和佛教一样,在人类思想史上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宣扬了人类的平等观。 

同时,该教也是最早提出原子论思想的宗教之一,肯定了相互对立的原子运 

动是构成其复合体的动力,复合体的外表与性质的不同又成为千姿百态的宇 

宙万物。这一朴素的唯物论打击了婆罗门教的种姓说。从而启发了人类认识 

世界的新途径。 



      (3)天衣派与白衣派 

     在大雄时代及其逝世后,耆那教内部,由于对裸体与着衣的看法各异, 

以及对大雄七谛说的具体理解不同,逐渐发生了分裂,先后经历了约600年, 

直到1世纪,始有经典与文献说明,耆那教最终分裂为两大派,天衣派与白 

衣派。 

     实际上,这一分裂早在大雄时代,即存在着分歧。大雄在世时曾以裸体 

行乞为生,但有些僧团认为裸露全身是不道德的,而加以非难,并且提出, 

耆那教的第23代教祖巴湿伐那陀允许其信徒穿一条下裙和一件上衣。所以很 

可能在大雄在世时即存在两派。大雄去世后,其第二代弟子贾姆布即不实行 

裸体行乞之规定,改穿白衣,由此出现天衣派与白衣派的迹象。此后数百年 

间,由于地区、传承之不同,对戒律理解的分歧,最终导致了分裂。白衣派 

对大雄的戒律在执行中较为灵活,允许僧人穿衣,可保存14种生活必需品, 

不歧视低种姓及妇女,在宗教上人人平等,不出家的世俗人也能得拯救等。 

而天衣派对此均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大雄主张“不存私财”的含意是一切 

物品,包括衣服在内都不应持有,应以天为衣,以地为床。但在其它教义方 

面,两派仍保存一致。目前多数的天衣派僧侣亦穿普通服装,仅少数苦行者 

仍裸体,但在外出时,也以一大块布包住身体。 

     耆那教除有教派之不同外,尚有僧人与世俗信徒之区别,以上戒律主要 

是对僧人的要求,至于一般信徒并不要求全部遵守,对他们的要求是不杀生、 

不妄语、不偷盗,第4戒不奸淫改为不邪淫,第5戒不存私财改为不贪婪, 

可以有私有财产。但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