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国防军大本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德国国防军大本营-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豪辛格:也延伸到这里。
  元首:也许还更大些。但情况大体类似。唯一不同的是,敌人在这里有一条铁路。此外,还有另一条铁路,是意大利人修建的,正在修建中,还没通车。
  蔡茨勒:还没有修好。我想明天带一名铁路员工和总军需官,进一步商谈此事。
  元首:应该怎么看待整个的事情,其前提是要首先相信,全部历史并不会到此结束。总的来说,我要在这里投入1 个德国集群,以结束这段历史。下一次关键性的突击就靠它了。但能否实施,还要等着看,还有希望进行两面包围。但我们能否进行,还成问题。将兵团运到这里,是可能的,问题取决于我们能否修一条较长的铁路,保证供应,我们才能在这里组建两个装甲集群。我想,首先是将这条口袋撕碎,然后再进行这场酝酿已久的突击。我们朝着这个方向攻下去,敌人必将从口袋里撤走。但是我们能不能攻到这里。更多的就没有什么可能了。敌人显然是等待两件事。首先它期望我们从这里推进。因此,我认为应从南向北进攻,开辟整个局面,然后继续向东进攻。当然,这都是不现实的。首先应当做的是,为此解脱部分兵力的手脚。当然,非常关键的是,今天意大利人会怎么样。我只是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我从这儿继续走下去,你们能不能负起这个责任?约德尔,我现在取消一切活动。
  约德尔: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元首:这我承认。现在的事情总是一块儿来。我们离开专列后,什么时候取得联系?
  约德尔:一般来讲每2 小时联系一次,3 个小时没有一次联系的情况很少。一般都是2 小时一次,有时还更多。
  博登沙茨:只要无线电发报机能正常工作,就能取得无线电联系。
  元首:任何一种情况我们都能够利用无线电发报机得到吗?能做到吗?
  约德尔:做不到。
  海韦尔:只有在火车站可以用电话联系。
  元首:在每个火车站都行吗?
  约德尔:在临时车站没有在固定火车站上的效果好。在固定火车站上随时都可以取得联系。
  元首:如果我创造奇迹,我也就不去柏林了。我们走着瞧吧。
  蔡茨勒:以后的几天将是非常艰难的几天。
  元首:我看在这儿就有巨大危险,因为那儿什么也没有。现在好了,来了l 个团。这就是说,现在这儿的兵力多了一点。如果把第17 装甲师调走,这儿就没东西了。如果每条铁路都能搞运输,那么第17 装甲师就解脱出来了。舒尔特旅有21 辆现代化坦克,要比第17 装甲师的老式装备强得多。第17 装甲师怎么样?
  蔡茨勒:有5 个兵力强大的营,这是曼施泰因的主意。
  元首:我知道了。
  蔡茨勒:舒尔特旅还没有经受进攻战的锻炼,只能防御。他们有大量的反坦克炮,有50 门。
  元首:如果有可能或出现危机,可将第17 装甲师调过去,但无论如何要把舒尔特旅部署在米列罗沃地带,如果有必要,还可以把他们调上来。
  约德尔:这次进攻是否已决定由一支新部队担负?
  蔡茨勒:时至今日还没有报上来。
  元首:约德尔,您知道出现了什么情况。3 天后,这儿也会发生这种事。那些畜生已经把事干完了。他们向这里运送了2 个月的物资,最近几天又在运送部队。他们突然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旅。在这些旅的背后什么也没有,这实在可笑。如果我用三四个师进攻,我保证处于优势。
  蔡茨勒:他们今天必须作出决定。不论在这儿和在那儿都有危险。风险是必须要冒的。
  元首:他的部队拉过来了吗?
  蔡茨勒:第23 师今天早上从侧翼迅速向这里移动。因此,今天第23 师可以停止前进,第6 师继续前进。
  元首:随后来的空军部队怎么样?
  蔡茨勒:是的,他需要空军掩护才能继续前进。
  元首:没发生什么情况吗?
  蔡茨勒:没有,他首先是接过阵地。
  元首:这样,他又得了2 个兵团,在这里还有3 个兵团,3 个兵团中第29 师最强。我想第3 摩托化帅已经完蛋了。第297 师。。
  蔡茨勒:比较好,还过得去。
  元首:我认为他只能担负防御任务。
  蔡茨勒:第297 师今天应大受称赞,无可指摘。在报告中有一段较长的文字是描述这个师的。
  元首:是的。不久第306 师也将过来,但有1 个团将离开。这个师有3个团。
  约德尔:这个师百分之百满员,有9 个营。
  元首:是的,l 个团已经拉走。它装备有90—76 毫米口径火炮,当然都是自行火炮,是吗?
  约德尔:不,都是牵引炮。
  元首:这个师还有6 门炮,第22 师现在有18 门。
  蔡茨勒:是的,其余的都被炸毁了。
  元首:10—75,20—75 毫米口径火炮,火力太弱。已从第294 师抽走1个团,这里可没有预备队。
  蔡茨勒:我相信战役照样能很好地进行。
  元首:这儿会怎么样?
  蔡茨勒:机动和坦克,而且要挖战壕。
  元首:敌人一直在挖战壕,然后匆忙离去。
  蔡茨勒:他们会再次匆忙离去,战壕可以防寒。
  豪辛格:在这儿,敌人有16 个步兵师,2 个坦克旅和4 个骑兵师。
  蔡茨勒:形势会瞬息万变。以后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
  约德尔:对方不会在全线发动大规模进攻,只能进攻意大利人和这里。
  蔡茨勒:我说过,这是唯一的可能。他们只能是在这儿干一点,又到那儿干一点。这都是人们可以感觉到的。
  元首:什么时候做出决定?
  蔡茨勒:越早越好。
  元首:如果我们今天做出决定,至少可以看看那儿的进攻会怎么样。如果进攻顺利进行,就根本用不着派舒尔特旅到那里,否则,无论如何也得将这个旅送去。这个旅什么时候到达?
  豪辛格:首次列车今天开出,18 日到达。
  元首:舒尔特旅是不是都是摩托化部队?
  博登沙茨:是的,2 个营都是摩托化部队。
  元首:他们有可能从米列罗沃来。
  布勒:这是一支庞大的防御部队。
  博登沙茨:它有3 个连,共40 门反坦克炮。
  元首:这我承认。但是,我也可以把我们的警卫营加上去,它也经过进攻战的训练。它的21 辆坦克并不是为了防御用的,参加过许多地方的反突击。
  博登沙茨:那儿还有一支混编高炮营,编有3 个重炮连。这是一支庞大的防御部队。
  约德尔:有36 门重型反坦克炮和3 个装备有88 毫米口径火炮的炮兵连。
  元首:如果我们在那里有了这支部队,我就放心了。
  第47 号记录稿片断
  1943 年2 月1 日中午形势讨论会。
  元首:我再考虑一下。但是我要说:以攻势行动结束东线战争的可能性已不存在了对这一点,我们必须明白。
  蔡茨勒:是这样!
  元首:因为没有物资,我什么也做不成。我不能用人去抵挡。人我还是有的,但我没有物资。现在的问题,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东西。我们现在仅有5 公里宽的地段(指每个营的地段),但我能供给他们大炮和弹药。以后,我可能仅有3 公里宽的地段,但我却没有大炮和弹药了。如果认为在3 公里宽的地段上没有弹药也比在5 公里宽地地段上有弹药,能更好地战斗。这种计算是正确的。
  蔡茨勒;是的,这是个问题。现在还关系不大,但将来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元首:不!以后和眼前都是大问题。当前,全部的坦克装备计划已经失算。我们的全部坦克计划必须立刻停止,它依靠的是电炉钢。。还有火炮计划。我们每月生产不了600 门大炮,但可以每月制造150 门。庞大的弹药计划也必须马上停止。目前,它的产量不断下降,不是一般的下降,而是急剧下降。。。我从它那里什么也没得到。如果我要退却,我将会。。失掉这些,这是一场无可求药的混乱,而别人就会随之而来。我们可有过退却的教训。
  蔡茨勒:事情很清楚。但是,如果我们不退却,情况会更糟。部队必须从这儿退却,向南,撤到这儿的装甲集团军。
  元首:一开始我就说了:我很清楚,如果我不能在这儿成功,那么这里就只剩下2 个桥头堡了。这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象曼施泰因想的那样好,部队不退却,就好了,否则,一切都完了。如果我向曼施泰因让步,部队将永不复返。。,他将不会撤问装甲集团军,撤不回第17 集团军,一切都会土崩瓦解。。我一直担心他这么长时间呆在那里。。
  蔡茨勒:我还在考虑,在第4 装甲师之后,立刻把第337 师从法国调来,加上第78 师一部,我们就可以在这儿开始组建一支小的兵力集团。但必须以党卫队打先锋。如果我们把党卫队“帝国”师调到北面去,它肯定可扭转形势。但这要拖延很长时间。。我们在南面被牵制住了。
  元首:我们再看一青。这完全取决于第4 装甲师行动怎么样。第4 装师情况怎么样?
  蔡茨勒:有15 个排在途中。他们进展很慢,因为很多装备都被炸毁了。有7 个排今天应该到达。
  元首:如果第4 装甲师到达,我们就有了1 个兵团。随后还有第337 师,我们就又有了1 个兵团,后边还有第78 师,这样加起来,我们就有了1 个集群。也许依靠这些力量,我们就可以开始干了。就等着瞧吧,如果我们这样开始干。。(下面的话是关于俄国的一份报道。报道称保卢斯元帅及其他将军们,其中包括冯·赛德利茨将军和施密特,在斯大林格勒的南部包围圈内被俘。)他们完全是把这一地区拱手让给俄国人的。否则,他们可以组织在一起,组成环形筑垒阵地,用最后一颗子弹结束自己的生命。可以设想一下,一位妇女出自于自尊心,只听到两句侮辱的话,他便离开家门,毫无犹豫自杀了。而一个军人却被死吓倒了,甘心情愿去当俘虏。我看不起这种军人。
  蔡茨勒:我也不能理解。我总认为,情报不属实,他也许在那里受了重伤。
  元首:不,完全是真的。他们马上到了莫斯科到了国家警察局,他们还拼凑了一份命令,命令斯大林格勒北部的包围圈也该投降。施密特会在一切文件上签字的。他没有勇气走上在这种时刻每个人都必然要走的路,他也没有力量违抗这一切。他的心灵在受折磨。这唤起了我们更多的理智,却很少有不屈不挠的意志。。。
  蔡茨勒:还根本没有弄请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元首:您不要这么说!我这里还有一封信。。是贝洛收到的。我可以给您看。他(指从斯大林格勒来的一位军官)在信上说:我从其他人那里得出以下判断:“保卢斯:问号;塞德利茨:击毙;施密特:击毙。”
  蔡茨勒:我也听说塞德利茨情况不妙。
  元首:在德国,和平时期每年有18000 至20000 人选择自杀的道路,而且不是象在现在这种形势下。而今天,他看着他的士兵勇敢地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有4。5 万至6 万人献身,他怎么能向布尔什维克投降?啊,这真是。。!
  蔡茨勒:这仅是一点蛛丝马迹的消息,人们还没有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元首:我早就有所怀疑。在他被包围的时刻,他还问我,他该怎么办?将来,当一个要塞被包围了,司令官接到敌人投降的要求时,他应该问问自己,现在我该怎么办?。。他对这个问题处理得多么干脆!(此话似乎指乌德特在他任飞机总设计时,因工作失利而自杀。)还有贝克尔,他在运载武装弹药时出事了,事后便自杀身亡。他做得多么干脆!手枪确是一件份量很轻的东西,但是在它面前胆小鬼也会被吓倒!哈!还不如活埋!在这种形势下,他应当非常清楚,他应用他的死为坚守阵地树立榜样;如果他做出了这样一个投降的榜样,那就不要指望其他人再继续战斗了!
  蔡茨勒:他没有任何托词可寻。他必须在精神失常以前自杀。
  元首:如果说精神失常,他唯一不正常的就是他对自己说:我可永远不能自杀。人们可以这样说:过去的统帅,当他们看到自己的事业无望时,也会拔剑自刎。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就连瓦卢斯还能命令他的奴仆:现在杀死我吧!
  蔡茨勒:我总是这样想,他们也许是自杀了,俄国人却故意宣称他们被俘。
  元首:不!
  恩格尔:如果我可以说的话,我认为他们没有投降,保卢斯是受重伤后被俘的。他们明天也可能说,他伤重而死。
  元首:有没有关于受伤的详细消息?悲剧已经发生,它应该成为一个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