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笛无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短笛无腔-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走向未知



  鲁迅《野草》中的过客永远走向未知,日将暮,他问老翁,前面是怎么一个所在,老翁答是坟,坟之后呢?不知道。但女孩说:不,不,不的,那里有许多野百合,野啬薇……
  我同意这样的观点:艺术创造不是追踪源头,而是探索未知。
  我曾经是,依然是过客。听老师的话,我临摹传统绘画,从未知到知之,一经知之,何苦重复古人的脚印。对西方未知,于是飘洋过海,探向西方,探索了几年,我所未知的其实别人早已知之,离去,回来探寻古今中外的未知,生命在未知中。
  六七十年代开始走荒径,过独木桥,用油画工具表达心底对自家山河的恋情,那种洋人和古人均未在画面中显示过的情,我必须不择手段揭示自己的这份隐私。依据构思、意境和视觉美感,我在现场写生中组建画面,我称之为边选矿边炼钢,竭力创造未知、未见过的作品。如此江湖生涯三十余年,陶醉在大自然中。其实,返国之初,我是想创作撼人的社会意义重大的悲剧色彩作品的,此路不通,逼上梁山转向风景。不久前我追忆当年曾构思而终未能分娩的作品,为此写了篇散文《死胎》,胎死腹中的母亲永远感到难言的沉重。
  当油画工具不能表达所思时,又求助于水墨,油画是我水墨画的基石,水墨是我油画的脉络,她们伴我终生,是我艺术整体的正、反面,或两个侧面。同样,色彩与黑白永远在我画面中相搏,相亲,经常此起彼伏,紧随着作者的喜怒哀乐。
  今天的中国人和外国人有距离,今天的中国人与古代的中国人距离更遥远。明天的中国人与明天的外国人距离将大大缩短,明天的中国人与古代的中国人距离更为遥远。在中、西之间,在古、今之间,我感到两面受敌,总须横站,横站生涯五十余年矣。传统这条长河不是顺流而下,而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从达·芬奇到马蒂斯,不知经过了多少次反传统,反反传统,反反反……传统。今天的西方现代艺术,早已是世界艺术的混血儿。
  博物馆的珍品是宝,文物是宝。我们尽力保护有价值的古建筑,但无法保存整个村镇,无法在古村镇中复活古人。为了保存古村镇作旅游点,村中居民结婚建了新房被强迫拆除,要求居民仿效古人生活,行吗?今人作画笔下追随古人之风不知将延续到哪个世纪。绝大部分的祖坟必将刨平,让位给新品种的庄稼。
  以上是我之所思,这思只能在自己的作品中探索,这探索永无终结,真是永无归宿的过客。走过的里程留下了脚印,今展出脚印,展出自六十年代至今的脚印,展出了一个人的心电图,根据心电图是否可测出未知,可贵的应在未知中。



文物与垃圾



  文物折射了历史、社会、思想的变迁、生活的隐秘……是可触摸到的消逝了的真实。人们依据文物再现前朝及远古的面貌。古猿人的头骨、恐龙的遗骸、鱼的化石,都成为稀世珍宝,因它们证实了宇宙发展的轨迹。如果这些头骨与化石之类遍地皆是,便不成其为文物,恐龙满地走,人类避之不及了。
  文物更多属人造之物,只不过是前人所造。缅怀祖先,恋念祖先之事事物物,珍视文物具有深层的感情因素。故宫、古民居、古桥梁,古人在建筑中用尽财力物力,更用尽心机。建筑不止实用,且力求美观,其原创时期便同时是造型艺术的起步。我们一向为项羽一把火烧掉阿房宫耿耿于怀,这个文盲土匪太可恶。近来考古发掘证实阿房宫并无焚烧迹象,且根本并未完成,我心里原谅了猛霸王。从希腊的柏得侬庙、罗马的斗兽场、巴黎的凡尔赛、世界各国的皇宫,到我国的长城、天坛及唐建佛光寺等等早已属被保卫的名胜,不在话下。如今最大问题是我国大量的民居,面临着拆与保的命运,争吵不休,无法解决。生平忙丹青,踏遍青山,我偏爱古树、老屋,她们确是非常之美。安居乐业,能乐业者必讲究安居,参观那些老屋大宅,门廊庭园,亭台楼阁,可了解房主的生活水平与享乐品位,但让今人居住,则照明、供暖、通风、防潮、防暑……均须彻底改造了。中国人、洋人、一批批的参观者均觉得古民居美,有情趣、稀罕,都赞赏那久远年代便创造了当时美好的生活。但参观后,所有的参观者便住到今天的宾馆酒店去了,谁也不愿留住在古宅里,古宅里的工作人员下班后也回家去了,古宅失去其宅的实用价值,已成为示众的巨大文物。联合国要选几处这样巨大的文物保护起来,必须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旅游收入大概可以满足需求。但大量老百姓的砖木住宅都朽了,要重建,重建就不能再建老样子,因那已不适应今天的生活,为了别人眼里的独特与猎奇,强迫老百姓就范,行吗?而新建民居如何立足当代,吸取西方和传统之优,这绝不是一个简单问题,这是科学与艺术的创造课题,我们呼吁专家,重视专家,这样的专家属国宝级。
  传统体现于感情,而非形式。
  中国人讲究光宗耀祖,要求子孙为祖上争光。同时,对身后声名与祖上的荣华同等重要,“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这种精神似乎比其他国家更鲜明突出。传统观念是家族观念的扩展,家族观念是传统观念的微缩,我估计中国人的家族观念当居世界首位,家谱也许是我国的特产,数典忘祖被认为是罪大恶极。五四运动打开了封闭的门户,梳理了传统,展拓了传统,救救孩子!创造新文化是子孙唯一的前途。今天重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那多样性,当指今日创造出的多样性,祖上的多样性已进博物馆珍藏,陈列,用祖上的成品同国际上去比今天的多样性,岂非显示了子孙的没出息,因文物不是今人的创造。有人买了件铜器,铜绿斑斑,此公却将之擦得光亮如新,别人嗤笑他的愚昧,鲁迅感到他不过还原了文物的本来面目。文物本是现实什物,时间将之涂抹成模糊的“文物”,它也就身价百倍地在人间穿来穿去,被人买来卖去。
  在现实生活中,总是糟粕多于精华,有幸被保留下来的“文物”,必然更是糟粕多于精华,出身糟粕,长寿而成精华,文物之幸也。若传统之事物统统长存,后人便无立锥之地。淘汰节选,新陈代谢,维护着人类的文明的繁衍不息。当代之事,立足当代,重在创造新生,新生不一定从继承而来,因未来是未知。若一味强调立足传统,要在传统基础上求发展,则将永远困于传统的基础之大牢,能越狱而出者凤毛麟角。而传统的历次大转变,大发展,都近似后浪推翻前浪的革命风暴。
  文物除文史价值外,其实体往往是具审美价值的艺术品,玩文物,玩艺术,扩展了文物市场。进入市场,良莠不齐,真伪混杂,垃圾多多。不久前一次大规模的工艺品拍卖会,据报导几乎全军覆没,统统卖不掉,有人怨因缺乏大师,而实质问题是落后的审美观制品已日益被当代人唾弃。那些陈腔滥调的黄杨木雕、牙雕、石雕,老艺人们虽终身爱其手艺,感叹后继乏人,连自己的孙子也不肯继承了,若遇上低水平的洋人夸他们的作品,便赋予了他们心灵的慰藉与希望。
  豪富大宅中的砖、木雕饰以繁琐为美,堆砌为美,导游讲解一派胡言,夸夸其谈其中从情节故事到表现形式之精妙绝伦。民间,因其地处偏僻,闭塞,贫穷落后,但聪明的艺人用泥、木、竹、纸、麦杆等最简单的材料制成巧妙的什物和玩具,确是极生动的艺术创作。雅俗共赏。
  民间艺术的价值诞生于智慧。
  民间的处境不断变化,城乡区别减弱,民间的涵义日益淡化,固有的民间艺术的样式不能永葆原貌,智慧不断发展,民间艺术必然在创新中变异,呈现新貌。旧情浓浓,人们对旧形式的过分维护,其实是断了她们的新生前程。
  文物进入了时尚,于是,并无文物价值的“文物”,伪造的“文物”,文物垃圾充斥市场,看来尚无鉴别与控制真假文物的有力机构。上海市宣言要拆除城雕垃圾,我闻而喜,鼓掌。改革开放以来,无数蹩脚壁画和城雕占领了城乡,污染了景观,丑化了国家文化的面貌,拆!拆!拆!毁!毁!毁!



厌旧与怀旧



  喜新厌旧,人之常情。活人如活水,不断流向未知,一路风景异。
  天天居家过日子,厌了,于是想旅游。乡下人要逛大都市,城里人想寻偏静山村,大家喜新厌旧。动物习惯于自己的生活环境,非无奈不肯搬迁,喜新厌旧的是人,是情。情是水,她永不停留,且多变,“水性杨花”是对情之多变者的贬语,然而易变却又是情之本质。人们不重视对情之培养,修剪,施肥,一味要求情之恒固,则如想堵住流水的前进,便违反了情之发展的必然规律。天长地久情不变的信誓其实只是一种自慰。
  当我在山野写生风景,一步步前行寻找新境,永远吸引我的是新貌,新的神秘。神秘一朝被洞悉,日久生厌,便又竭力探索别样的神秘。人的一生就这样为求新而耗尽精力,最终都留下看不到明天的遗憾。
  都说老年人爱怀旧。失意之人怀旧,得意之人也怀旧,绝大多数人对自己走过的路是怀念的,荆棘之路或鲜花之道虽已逝去,但都留下永远的怀念。并非只是老年人才怀旧,怀旧有时成为流行风尚,古装戏流行,今日唐装又成了时髦,人们怀旧,实亦是寻找新鲜。因为天天过的现实生活不新鲜了,又创造不出新鲜时,便以远去的古老充作新颖。怀旧与厌旧其实是一回事,怀旧是由于厌现实之旧。
  厌旧毕竟是创造的动力。



伴侣



  在北京植物园,有人卖小动物:白兔、松鼠、鹦鹉……都似天真稚气的幼儿。我特别注意到一对小鸟,小于麻雀,通体暖灰色,只小小的嘴和脚爪是粉红色,粉红色的点与线在跳跃,显得分外欢乐。妻说买下吧,我说我养不了,她说她养,于是买下了这对小精灵。回家后换了一个较大的鸟笼,笼里安置了小米、饮水、栖息的杆枝,眼看这对俏小的飞禽上窜下跳,有了很大的回旋空间,她们进入了欢乐世界。妻又不时投入一些新鲜的菜叶,她们乐于啄食。夜晚,她们睡了,相并着伏在杆枝上,红色的嘴插入了翅膀,身躯便像两个水墨点,只尾巴上有类似山鸡尾巴的几个黑白斑纹。有朋友来家,见到这对小鸟,说这叫珍珠鸟,很易养,并能下蛋孵幼鸟。我们很高兴,在我们家里给她们建造了新家。
  我作过一幅水墨画,通幅用淡墨挥写营造了寰宇的浩渺,其间只红、绿两片色块并肩冲游,我命题为伴侣;我画过一黑一白两只具象的鹅,相依偎着缩在遍野沙漠中,亦命题为伴侣;在海南岛植物园中看到一棵独一无二的树,通身灰白色筋骨,树顶只一丛黑冠,我用油画表现这棵树,但将它变作了相并的两棵,不是惟一了,也命题为伴侣。
  人间多伴侣,人海里隐藏着无尽的伴侣,人必须要寻找伴侣,尤其在荒漠中,在落寞时。这对珍珠鸟吸引我的,除了体形精巧之美,更缘其相伴之欢情。然而大约过了三星期,其中的一只匐伏在地不动了,只偶而抬一抬脖子,显然,她病了,另一只没有病的也总护在一旁,笼里没有了飞翔,空气凝固了。终于,妻从笼里取出了一只死去的鸟。另一只虽还在飞动,但羽毛显然凌乱了,失去了光泽,像一个不修边幅的落拓者。我看这只未亡鸟也活不太久了,我和妻商量放她出笼吧,但这么纤弱的生命,进入野地恐也不会有谋生的能力了。我们面对着失去伴侣的孤独者,我们喂养她,但喂养的却是孤独!



太阳



  昨天,小公园里撒满了阳光,孩子们、老人们,喜洋洋一大群。今天,太阳不见了,阴冷阴冷的冬天,像要下雪了。公园里消失了人群,只有一个人裹着大衣低头独自行走,太阳的消失没有影响他独自行走,似乎他心中本来就没有太阳。
  太阳与大家有关,人们跟着太阳起床,随着太阳的沉没而沉睡,等待明天的太阳。大家喜欢太阳,等着看日出,“日出的印象”是举世绘画名作,“夕阳无限好”是千古名句。太阳赋大自然色彩,太阳在人间创造了阴影。没有了阴影,也就看不清光明,有了阴影才认识世界原来是立体的。总是生活在阴影里不健康,生活中没有阴影也不健康,太阳控制着人们的健康,生死存亡。
  人们看太阳,观赏其红、光、亮。参照太阳,人创造了灯笼。有了电灯,还爱灯笼,因为太阳永远令人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