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心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塑心灵-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康男Чo仍须加上适当的声调﹑说话速度﹑手势﹑身体语言﹐甚至走动去配合。
提示语言模式的上的是与对方的潜意识沟通﹐把讯息直接让对方的潜意识收取﹐或是引导它抽出一些在意识控制范围中不能提取的数据。(例如﹐一个人意识地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把任何事情做好﹐于是引导他从潜意识里取得拥有这些能力的数据﹐或是引导潜意识去表达或者发挥一些它有的能力。)
对潜意识来说﹐文字本身并不是好的沟通工具﹐潜意识更在乎非文字语言。这更显出米尔顿-埃里克森发展出的这套语言模式的可贵。
几乎所有的检定语言模式的语式﹐都可以运用在提示语言模式之中。事实上﹐最容易做到提示语言模式的效果便是运用检定语言模式中的语式。

1“先跟后带”的说话模式
先说出你观察到的对方可以核证的行为﹐再把他带至你想引导他做的行为上。
例﹕“你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睛﹐缓慢地呼吸﹐开始放松自己。”前两点是“跟”(描述受导者的行为)﹐后两点是“带”(想受导者做的事)。
继续运用“先跟后带”的说话模式﹐把受导者带至你想让他做的行为上。刚才“带”的指示﹐现在已成为了“跟”的事实.跟着﹕“你这样缓慢地呼吸﹐身体越来越放松﹐很容易便想到一些开心的往事。”
在一个成功辅导的过程中﹐辅导者都能够用这种说话模式去带引受导者。

2“引导式”的用词
一些文字上的选择会做出受导者潜意识收到不同暗示和推动的效果。
1)“但是”与“同时”。“但是”否定了句子前面的意思﹐“同时”则肯定了句子前面的意思。例﹕
“你的工作表现很好﹐理应升级﹐但是。。。。。。”
“人生路程的上面﹐经常会有困难﹐但是我们所拥有的能力﹐足以克服它们。”
“人生路程的上面﹐经常会有困难﹐同时也有快乐和满足。”
“这个人的话你感觉到像尖刀一样在刺痛你﹐但是﹐你也感觉到一丝勇气在心中升起。”
2)“如果”与“当”。“如果”提供了可有可无的选择﹐而“当”则假设了某些条件一定会出现。例﹕
“如果你的新生意成功了﹐你会买一部名贵跑车。”
“当你的新生意成功了﹐你会买一部名贵跑车。”

3)“不能”与“不会”。“不能”是没有选择﹐“不会”有“会学”与“不会”两个选择﹐有选择便是有能力。
3“时间式”的用词用文字把事情的时间性改变﹐因为时间性改变了﹐事情的意义便会有所不同。以下的例子﹐都是在引导对方的潜意识注意到未来尚大有可为。

例                    子
对方的话 你把它改写成
1我不会游泳。 你是说到现在为止你还未学会游泳﹖
2我不知怎样做。 你仍未找到办法﹖
3受导者回答﹕是啊﹐没有办法。 你是指你知道的办法都没有效果﹖

4“隐藏指令式”的用词
说话的模式并不是一个直接的指令﹐但是受导者会跟随所说的话而行事。以下介绍3个模式。
1隐藏建议。例﹕
“很多人发觉把那些景象入在左下角感觉最舒服﹐不知你是否也一样﹖”
“我在想如果你。。。。。。会有怎样更舒服的感觉。”
“有个朋友试过。。。。。。”
2反面的提议。例﹕
“直到你感到足够舒服﹐才需要张开眼睛。”
“除非你已经很想找回那勇气﹐不要马上回忆那次。。。。。。”
“你不用经常记得这份良好的感觉﹐只要在需要的时间使它涌现便足矣。”
3隐藏指令。例﹕
“你一面听这柔和的音乐﹐一面感觉自己的身体更放松。”
“我们向窗外望去﹐见到小鸟飞翔﹐忙于觅食﹐它们是如此自由﹑如此开心﹔对面街上﹐小孩子在嬉戏﹑顽皮﹐同时开心﹔四处的人与事﹐都显示出烦恼﹐但也有开心的时刻。”
“我昨天见天一个朋友﹐他说已经进入2000年﹐他有很多计划﹐他会马上去做。”
5“双刀式”的用词
话中提供两个选择﹐这两个选择都可以达到同一个指令。
例﹕
“你想现在开始还是喝完这杯水再开始﹖”
“在离开这房间之前或之后﹐你会。。。。。。(改变)﹖”
“你想现在给他打个电话﹐还是回到公司后再找他谈﹖”
 
注﹕提示语言模式的配合技巧
1指令词之前和后稍停顿一下
2说指令词之前加大音量
3说指令词时改变声调﹐较高或较沉皆可
4说指令词时把文字拉长一些
5可考虑加上手势﹐每次说该词时都用同一手势
 
提示语言模式
请找出以下一段宣传文字中用了多少“提示语言模式”。
 
我不会告诉你这个课程是最好的﹐同时我不会说所有学员都告诉我们这个课程使他们有很大的收获。不要太相信我说的话﹐当你看到学员在过去课程中留下的评语时﹐你或会觉得应该考虑报读它。
不要急于缴费﹐除非你想确保你一定参加。你现在坐那张椅上﹐你在考虑这个课程是否真的适合你。你这样思考﹐心中追求的是智慧地运用金钱﹐同时使自己有很大的收获。你打算一次付款﹐还是利用我们的免息分期优惠﹖
 
注﹕注意第三行和末尾“有很大的收获”一句的重复。
 
12。9 定框法
 1练习指示
第一部分﹕先想一件近日有点困扰你的事﹐然后回答以下的问题﹕
1什么地方出现问题﹖
2为什么我会有这个问题﹖
3有了这个问题多久了﹖
4这个问题使得我哪个方面受困﹖
5因为这个问题﹐所以那些我想做的事都不能做﹖
6是谁令我有这个问题﹖
7这个问题使我最感辛苦的是什么时候的﹖
写下或思考过你的回答后﹐做一个深呼吸﹐注意一下这一刻你内心的感受。
 第二部分﹕仍然想同一件使你感到有点困扰的事﹐回答以下的问题﹕
1我想有怎样的解决﹖
2最快的解决可以在什么时候出现﹖
3我会凭什么知道事情已经解决了﹖
4当这件事解决后﹐我的人生的哪些事情也会得益﹖
5我拥有哪些对这件事会有帮助的能力﹖
6什么人﹑什么事能助我解决这件事﹖
7我可以开始做些什么﹐好使这件事早日解决﹖
写下或思考过你的回答后﹐做一个深呼吸﹐注意一下这一刻的内心的感受。

2定框法
首先依照练习指示内容做完练习。把两次测试的内心感觉做一下比较﹐哪一次的感觉好些﹖
第一部分的问题属于“埋怨”框架﹐它们都把焦点集中在“问题”身上﹐因而使我们的思路停留在局限和无奈里。这些问题总是要求你去解释为何你得不到想要的﹑不成功的原因(借口)﹐和什么问题的出现不是你所能控制的。结果是﹐大部人回答完这些问题后内心的感受很不舒服。
第二部分的问题属于“解决”框架﹐把焦点集中于事情未来的解决和能力资源﹐这使我们感到更有希望﹐事情更受控制。
以上显示出﹐即使是同一件事﹐我们也可以通过选用不同的思想框架来操纵内心的状态。经常抱怨的人习惯了使用“埋怨”的框架﹐所以经常都心情不好﹐因而影响做事的积极性﹑人 际关系﹐甚至健康。而懂得运用“解决”框架的人﹐在同样的事情中都能保持一种正面的心态和力量。
从上面的解释得知﹐我们思考所选用的语式﹐对我们人生的成功快乐有很大的影响。在一个沟通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语式框架而影响他人。
定框法是一个简单﹑容易掌握的沟通技巧。它的作用是把对方的思想和内心状态带至一个最能实现三赢的方向。只要你先想一想这次沟通的三赢目标应该是怎样的﹐你就会很容易知道怎样设计你的语式框架了。
 

第十三章 人际关系与沟通
沟通是我们每天都要做的事﹐在都市里上班的人﹐更会是经常做的事。可是﹐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接受到沟通方面的训练很少﹐往往只是家长或老师们没有系统地教导﹐或者是从实际经验里自己总结出来。
既然一个人不能远离其它人而成功地独自生活﹐与别人有效地沟通和建立良好的关系就是很重要的。这一章的主题就是针对这两点﹕沟通与人际关系。首先﹐研究沟通效果的基本因素和一些有关的技巧。
文字的运用﹐对话时所用的语言﹐当然对沟通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决定性。理查德德德…班德勒曾经说过﹕“It’s either information or intervertion。”他的意思是说﹕当你对别人说话时﹐你不是给他一些讯息便是在改变他。
的确﹐对于对方所处的心理和思想状态﹐我们说的话是很具影响力的。这里介绍数个说话的技巧。
接下来的部分处理我们对其它人的看法或者成见和因此而产生的人际关系上的问题﹐包括一些改善与别人的沟通和关系的技巧。
 
13。1  有效沟通的8点启示
以下的8点启示让我们了解沟通效果更好的途径。

1. 有效的双向沟通的先决条件是和谐气氛
沟通的方法有很多种﹐绝对不只我们一般用的对话﹑书信来往﹑传真电邮等。
吵架对骂也是沟通方式之一。不理睬对方也是沟通方法之一。因为“沟通”二字本身的意思是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讯息。吵架对骂中的声调﹑身体语言和所用的文字﹐是为了表达出不满意某些事情或者不能接受对方的一些言行﹔而不理睬对方是用沉默去表达出“我不愿意与你沟通”的讯息。
上面“沟通”二字的意思只强调了单向沟通。双向沟通是在一方有效地表达了自己的讯息之后﹐另一方对那份讯息作出响应。有效的双向沟通是我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讯息﹐而对方的响应是我所祈望的。在这里﹐我不是说对方一定会接受你的意见﹔对方虽未接受﹐但是乐意进一步了解你的意见﹔或者提出他自己的意见与你讨论﹐都是良好的响应﹐因为这些显示出对方是想与你有共识。
想做到有效的双向沟通﹐必须先有和谐气氛的存在。和谐气氛是使双方感到安全而无须启动自己的保护机制。在这个状态下﹐对方脑里前额叶的理性中心(掌分析思维﹑理解﹑解决问题和策划的部分)会更活跃﹐更能发挥其功能﹐因而能够导致良好的双向沟通效果。

2.沟通的方式不能一成不变
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没有一个人在两分钟是一样的﹐因此沟通的方式不能一成不变。每个人从出生到今天﹐所遭遇的人生经验不可能一样﹐因此凭人生经验所塑造出来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BVR)也不可能一样。而每个人都是凭借内心里的一套BVR去处理眼前的每一件事﹐所以﹐同一件事情出现﹐没有两个人的感受所产生的意义﹑情绪﹑思想状态和反应能够一样。
很多人都明白和接受这个道理﹐但同时﹐却又往往用相反的态度去处理一些情况。以下的说话会经常听到﹐不都是表现出这个道理的相反吗﹖
“真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接受了这个计划﹐他还是不肯接受。”
“人人都是这样做啦﹐他是没有理由拒绝的。”
“我们已经为他设计了对他最好的方案﹐不由他反对了。”
“我们都觉得这样最好﹐你还是同意吧﹗”
我们的BVR随着时间﹑随着我们的成长﹑随着每一件在生活中每天每刻发生的事﹐而有所改变。所以我们是在不断地改变中。例如﹐你看这本书﹐从开始看到这里﹐假定你花了一小时﹐无论你同不同意所看过的内容﹐你的BVR与一个小时之前相比﹐一定已经有所不同。这份不同﹐是在看每一页﹐甚至每一句的过程中慢慢产生的。同样地﹐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事﹐都会在我们的脑里做成BVR的变化。所以﹐没有一个人能够停顿下来﹐保持不变。

既然人在不断地变﹐我们与另一个人的沟通方式便不能一成不变了。你也许曾经有过这样的经验﹕在两个不同的时间同某人对你说了同样的一句话﹐两次你内心的感觉和反应是不同的。这便证明每一个人都是在不断地变化中。若想做到良好的沟通效果﹐不能只凭自己认为应该怎样说和做﹐或者过去这样说和做有效果﹐便闭上眼睛去说和做同样的言行。我们必须凭现场对方的状态去设计有效的言语和行为。

3.应给别人一些空间
一个人不能控制另一个人﹐也不能推动另一个人﹐每个人都只能推动自己﹐所以﹐应给别人一些空间。
不给别人空间就是“强人所难”。很多时候﹐我们凭着一些正面的动机﹐就以为可以代别人决定什么是对他最好的﹐不仅替他安排了事情﹐而且强逼他人接受。当对方不接受时﹐我们埋怨他辜负了自己的一番好意﹐甚至责怪他不爱惜自己﹑自暴自弃。这种现象最常出现于家庭中﹐对家人的一份爱心﹐往往使自己盲目而看不清什么才是对所有人最好的。
其实﹐每一个人内心的一套BVR﹐早已为他决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