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后期科技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古代后期科技史-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解到书中的主要内容:第1卷包括序文、总目录、用药禁诀等;第2卷至5 

卷为内科杂病方;第6卷论述伤寒、温热病之证治;第7卷是妇人方;第8 

卷为少小方;第9卷详论服石所致疾病之证治;第10卷记述了外科疮疡骨折 

损伤;第11卷记本草;第12卷为针灸。本书已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如对内 

科疾病类的瘿病 (地方性甲状腺肿)、脚气病(包括现代医学所谓维生素B 

                                                                           1 



缺乏症)已有较深刻的认识。陈延之采用分科论述的方法,高度概括了当时 

医学各科常见病的证候和治疗方法,堪称独树一帜。 

     另外,北魏北齐时的名医徐之才,对中医方剂学的发展也颇有影响。 

     徐之才出身于六代以医相传的极有名望的医学世家。他医术精湛,治病 


… Page 87…

多有奇效,尤其在药物方剂配伍原则和方法的研究上,造诣很深。他总结和 

发扬了中医学“七方十剂”中有关“十剂”的理论和经验。所谓“七方”。 

即“大、小、急、缓、奇、偶、复”等七方;所谓“十剂”即“宣、通、补、 

泄、轻、重、滑、涩、燥、湿”等。指出了功用是方剂的主要分类原则,如 

宣剂,宣可去壅,生姜、桔皮之属;通剂,通可去滞,木通、防已之属;补 

剂,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等等。采用这种按功用分类的方法,并结合 

陶弘景按药物功用分类的“诸病通用药”,不仅给处方用药带来很大的便利, 

使中医学在临床处方的药物调遣和配伍原则的掌握上,有了可遵循的更为科 

学的新规律,并为后世医家广为采用。对方剂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7)《刘涓子鬼遗方》与医学外科的发展 

      《刘涓子鬼遗方》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外科专著。成书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475—502年间),该书作者为晋末刘涓子,后经南齐龚庆宣整理、编 

次为10卷。据龚氏序可知刘涓子为随军医生,曾随同宗武帝北征,夜射“黄 

父鬼”而得其所遗医方书,故名《刘涓子鬼遗方》。刘涓子用书中处方治病, 

 “千无一失”,并称“有被创者,以药涂之即愈”。该书充分反映了当时外 

科方面的主要成就和发展情况。其中包括战伤、痈疽、疮疖、瘰疡、疥癣、 

汤火伤等内容。在理论上以《灵枢·痈疽》为指导思想,提倡早期治疗。在 

此思想指导下,书中特别强调痈疽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但病灶部位已形成脓 

肿时,则应及时进行切开引流手术,并科学地论述了手术切开之部位。卷 1 

收录金疮、出血、骨折、肠出等创伤外科的脉因证治,因医方疗效显著,所 

以历代金疮科著作纷纷转录,成为中国较早的军阵外科专著。卷2至卷5记 

述了多种病证的诊治和预后判断等内容,尤其是较全面的收录了止血、止痛、 

解毒、收敛、镇静等治疗技术。所录的外治法医方140多个,其中,用黄连、 

雄黄和汞等清毒药物配制成的软膏治疗痈疽(y#ng j&,毒疮)有较好的疗效。 

突出地体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创伤外科的治疗原则,这一创见在后世的 

医学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魏晋时期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先天性畸 

形,医术也有显著的进步。据《晋书·魏咏之传》记载,咏之先天性唇裂(兔 

唇),曾往殷仲堪帐下名医求治,术后唇裂弥合。反映出中国古代整形外科 

医术已达到很高水平。当时还能实施目瘤摘除术,头部巨大肿瘤切除手术等, 

其医术高明令世人叹服。 


… Page 88…

                      八、世界古代后期的建筑科技 



     世界古代后期,是建筑史上成就突出的一个历史阶段。古罗马建筑在继 

承古希腊建筑成就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达到了西方古代 

建筑的高峰。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空前发展的时代。秦统一六国 

后修筑长城,营造阿房宫,构建始皇陵,开辟了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先河, 

并在西汉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建筑高潮,木架建筑技术已趋于成熟; 

砖石、拱券技术有较大发展;都市建设、庭院式园林建筑,融合前代的建筑 

技术、绘画艺术和花树裁培于一体,取得了举世睹目的成就。魏晋南北朝时 

期的宗教建筑和石窟雕刻技术,更获空前发展,谱写了中国建筑史上的光辉 

篇章。 

     美洲、日本及古印度等地区,在建筑技术方面也都各具风格和特点。 



                         1。古罗马时期的建筑科技 



     古罗马建筑继承了古希腊建筑的成就并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上广泛 

创新,形成了一种自成体系的建筑形式。公元前3世纪到前1世纪,是古罗 

马建筑的极盛时期。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于1世纪成书的《建筑十书》则 

是对古罗马建筑技术的高度概括和科学的总结。 

     建筑类型多是古罗马建筑的一大特点。罗马万神殿、维纳斯和罗马庙、 

黎巴嫩巴尔贝克的太阳庙,属于宗教建筑形式;皇宫角斗场、浴场、广场、 

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凯旋门、水道等,属于公共建筑形式。它们的形 

制相当成熟,能满足各种复杂功能的要求。古罗马建筑的技术特征也很鲜明。 

一是高水平的拱券结构,开辟出宽阔的内部空间,形成一种立体布局的壮伟 

风格。到了1世纪中叶,又出现了十字拱,以覆盖方形的建筑空间;二是发 

展了古希腊的柱式构图,创造出柱式拱券的组合技术,增强了适用性;三是 

集中采用拱券结构,在建筑物上组成平面。当时采用这些新技术建造的罗马 

帝国皇家浴场;古罗马城广场东侧的君士坦丁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分 

布在帝国各地的凯旋门;罗马郊外的哈德良离宫等建筑,无一不成为西方建 

筑的精品而闻名于世。 

     公元4世纪下半叶,古罗马建筑渐趋衰落,但到了15世纪以后,经过文 

艺复兴、古典主义和古典复兴,尤其是19世纪初法国倡导的“帝国风格”, 

又将古罗马建筑技术及其艺术风格树立为样板,一直持续到20世纪的20至 

30年代。 

      (1)罗马城与城市广场 

     罗马是古代西方著名的都城,可与希腊时代的亚历山大里亚城相媲美。 

     罗马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但那时规模一直很小。到公元 

2世纪时,该城已突破了13。86平方公里的奥留良城的范围,帝国时代的许 

多建筑,如哈德良离宫及众多的坟墓、庙宇、军事设施、体育运动设施都建 

于郊外。到3世纪时,全城人口已超过100万。 

     城内有位于巴拉丁山上的皇帝宫殿,用地紧张狭小,建设也相当混乱; 

还有规模宏大的跑马场、剧场、斗兽场、浴场等,仅马克西玛斯跑马场即可 

容纳25万人,卡拉卡拉浴场占地达209875平方米(575米×365米)。城中 


… Page 89…

的街道较弯曲,直道甚少,最宽仅6。5米,一般宽为4至5米,但不窄于2。9 

米。反映全城建筑成就的广场群和建筑群集中在中心地区,布局零乱,未形 

成完整的系统。 

     城市的广场群由共和广场和帝国广场组成。共和广场只在一角,主体长 

134米,宽63米,广场周围集中了大量的宗教性和纪念性建筑物,又有会堂、 

检阅台、凯旋门等。公元4世纪因建君士坦丁会堂,广场东移,并增建了第 

度凯旋门。整个广场的建筑物十分注重突出个体特点,但与整个广场不甚协 

调。从共和广场的轴线中段向西北延伸约300米左右的地方,即是帝国广场。 

这里恰是一块山间的空地。奥古斯都广场和图拉真广场是帝国广场的两座主 

体建筑,加上恺撒广场、韦伯芗广场、乃尔维广场,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建筑 

空间。奥古斯都广场建于公元前42年至前2年之间,长120米,宽83米, 

周围有高达36米的围墙,里面有战神庙和讲堂。该广场已没有社会和经济活 

动的意义,成了纯粹为皇帝歌功颂德的所在。图拉真广场建于公元109至113 

年间,广场成轴线对称,有多层纵深布局,三跨凯旋门;长120米宽90米的 

广场两侧敝廊各有一座半圆厅,广场中央轴线交点上有图拉真骑马青铜像; 

在长24米、宽16米的小院子中央,有一高达35。27米的记功柱,左右两侧 

是图书馆;围廊式院内有崇拜图拉真的庙宇,它是广场建筑艺术的精华所在。 

整个广场建筑旨在通过一连串的空间纵横、大小开间变化,营造出一种神密 

威严的气氛来神化皇帝。帝国广场的建筑物从属于广场空间,即由方形、直 

线形、半园型的空间组成,皇帝的广场建筑群,在用地布局上彼此垂直相交, 

以多个彼此相交的垂直轴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而柱廊既把各种空间联系起 

来,也使各个空间的过渡更为合谐自然。这种设计手法,使相隔时间较长的 

建筑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秩序。这是有别于共和广场的地方。 

      (2)罗马角斗场 

     罗马角斗场又称罗马圆形剧场。是一种平面椭圆形的建筑物。这种角斗 

场主要是用来表演奴隶角斗和斗兽的。角斗戏是风行于罗马社会的一种野蛮 

娱乐。充任角斗士的奴隶或彼此格杀、或与野兽拚斗,以此满足奴隶主、贵 

族们的欣赏欲望。这种建筑最早在公元前80年的庞培古城出现。以后便日渐 

增多。角斗场的中央为表演场,四周为看台,逐排升起;一般没有屋顶,有 

也是临时的。最具代表的角斗场当属罗马大角斗场,位于罗马广场之南,是 

同类建筑中的巨头,故有“哥罗赛姆”(Colosseum,即庞然大物之意)之称。 

它建于公元1世纪70年代,公元80年完工,基址原是尼禄在皇宫花园里所 

开挖的人工湖。 

     角斗场呈椭圆形,长轴188米,短轴156米,周长527米,高48。5米。 

中心表演区为椭圆形舞台,长轴86米,短轴54米。表演区的周围有5米多 

高的围墙。可表演奴隶角斗,斗兽,也可注水表演水战。关兽的兽栏,角斗 

士的预备室、排水管道都设在表演区的地下。表演区周围为观众席,约 60 

排,以近40°的坡度升起;并被严格地分成4个区。最前面的也就是最低处 

的区域为贵宾席,中间为骑士席,后面是平民席,最高处也就是最后的一区 

是一圈柱廊,也可供人观看,但多用作管理人员休息的场所。整个观众席可 

容纳5万人。支承观众台的是3层放射式排列的筒形拱和沿外圈回环的拱顶。 

每层都有筒形拱80个,与此相对应,在立面上周圈一律形成3层券洞。底层 

的券洞为出入口,观众可由此处对号进入,顺着设在放射形拱内的楼梯登上 

预订的座位,散场后各区观众可由不同券洞走出,互不干扰。门面各层分别 


… Page 90…

采用3种券柱作装饰:底层为朴实的多利亚式,中层为秀逸的爱奥尼亚式, 

上层为华丽的科林斯式。底部显很坚实、冠盖透着华美。它大量采用了拱门, 

券洞口立雕像。上层是实墙,最上面的檐口有垂直孔洞,木杆通过孔洞立在 

插座上,木杆的上端缚缆绳,用来张挂蓬顶。立面采用灰白色的灰华石、其 

次用砖或其它较软的石头。拱顶和上层的承重墙用天然混凝土 (用火山灰制 

成),骨料里面添有浮石,前3区的观众席用大理石做成,最后一区为木料 

构筑,以减轻对外墙的推力。整个建筑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规模庞大、壮 

观宏伟、它的形制,对现代的大型体育场建设仍有影响。其工程技术达到了 

古代世界的最高水平。 

      (3)罗马万神殿 

    屋大维统治时期,罗马建筑的发展速度很快。屋大维为了显示政权的强 

盛,不仅修复古庙,还建造了很多新的庙宇及公共建筑。在神庙中,最出色 

的是供奉朱庇特等神的万神殿。万神殿又称万神庙或万神祠。位于罗马城中 

心。该殿的建筑年代,通常认为始于公元120年至125年,直到哈德良统治 

时期才修成,历时150多年。 

    万神殿建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