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清- 第12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九十六章 探囊取物耳!() 
不过,俺法兰西帝国大军,摆出的,本就是堂堂之阵,排兵布阵什么的,你看的清楚也好,看不清楚也罢,对俺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这个“摘星塔”,便再高些,又如何?

    这个山西城,最终还是俺们的囊中之物!

    哼哼!

    一切侦查完毕,对于中国人的路数,阿尔诺虽尚小有疑惑,莫雷尔却已是欣然色喜:他娘的,这个仗,实在是太好打了!

    先看城北:中国军队的阵地,既完全在我军舰炮有效射程之内,其防御工事,又远较城头山的简陋。

    再看城东:其阵地虽为我军舰炮所不及——可是,俺还有合成炮兵团呢!而且,城东的地势,同城北一般的平坦,非常适合炮兵发威!

    至于防御工事,城东、城北,一般的简陋!

    你说,这一仗,还有什么悬念吗?

    城头山一役,之所以未竟全功,最重要的原因,并不在俺的步兵,而是进攻之前,炮火准备效果不彰!——一方面,因为天气的原因,合成炮兵团未能参与炮火准备;另一方面,江心距离城头山巅太远——中国军队的阵地,几乎超出了舰炮的有效射程!

    这一回,大不同了!

    照俺看,单靠进攻前的炮火准备,就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了!——炮火准备一停,一个波次的冲锋,就可以彻底结束战斗了!

    哈哈!

    “哈哈”什么的,只是莫将军的内心戏,台面上,当然不能说“这一仗实在太好打了”啥的,不然,岂非自己减低了自己的功劳的含金量?

    自己的功劳?

    是滴,莫将军再一次主动请缨:

    以第四十七团一部、合成炮兵团一部,佯攻城东,牵制城东敌军,使其不能北援。

    与此同时,城北方向,发动真正的攻击,由第五十九团主其事,在海军和炮兵的配合下,一举突破敌城外阵地,直薄城下。

    阿尔诺原先的计划,是右路纵队——第五十九团以及第四十七团一部,主攻城北;左路纵队——混合步兵团,主攻城东;城北的炮火准备,由“联合舰队”和“西贡—升龙”分舰队负责,城东的炮火准备,则由合成炮兵团负责。

    莫雷尔的建议,第一,虽还是城北、城东两个方向同时进攻,却是北实而东虚;第二,这个计划将左路纵队——混合步兵团排除在外了,对山西城的攻击,成了左路纵队——也即第一师一家子的事情了。

    不过,莫雷尔的理由,听起来,也颇为充分:

    第一,山西城北、城东地区,就海拔而言,确实非常平坦,不过,城东偏北一带,有两条长长的沟壑,由西南而东北,将山西城东偏北地区,分成了三块狭长的条状地带。

    这两条沟壑,应该是红河及其支流的“故道”以及残存的河堤共同形成的——天禄村的所在,其实就是其中的一条“河堤”。

    不管这两条长长的沟壑是怎么来的,反正,山西城东偏北地区分为三块狭长的条状地带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混合步兵团有四个营的建制,可算是一个“加强团”了——如此之多的兵力,是很难在这种特别的地形上同时展开的。

    “另外,”莫将军侃侃而谈,“我认为,混合步兵团的长处,在于‘机动作战’、‘散兵作战’,这种强冲硬打的活计,本来也不大适合混合步兵团——咱们应该扬长避短,不好弃长就短嘛!”

    顿一顿,“我认为,将进攻计划调整为——以第四十七团攻城东、以第五十七团攻城北,就很合适了!”

    好嘛,您不但请了自己的右路纵队的缨,还把左路纵队的活计,也一并包揽过去啦!

    “可是,兵力上头——”有人略表疑问,“不论城东还是城北,会不会都略显单薄些了呢?尤其是城东——参加山西战役的,只是第四十七团之一部啊!”

    “这个兵力嘛,”莫雷尔说道,“城东这一块儿,确实是略略的少了些——”

    顿一顿,“我看,若做如下的进一步的调整,就不存在兵力多寡的问题了——城东的攻击,改为佯攻!目的:牵制城东的敌军,使其无暇北援!——只要做到了这一点,第四十七团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再一顿,“如是,城东方向的兵力,虽只有四十七团之一部,也尽够用了!”

    啊?

    “我认为——力备则分!”莫雷尔睥睨诸将,“我们并不需要在城北、城东两个方向同时取得突破!——只要集中力量,突破一点,大功便告成了!”

    “力备则分”是对的,“集中力量,突破一点”也是对的,不过,您这个“力”,其实只是第一师一家之力,您集中的,只是第一师一家的“力量”,这个——

    “如此部署,还另有一个重大的好处!”莫雷尔掷地有声,“城东方向,因为是佯攻,并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火炮,则合成炮兵团之大部,尽可调到城北!则城北方向,进攻之前的炮火准备的力度,将得到大幅度的加强!”

    顿一顿,“更加充足的炮火准备,除了能够为战斗增加更多的胜算之外,我步兵发动进攻之时,其伤亡率,也会更低一些!”

    这——

    嗯,好像说的还是比较有道理的。

    莫雷尔虽然强调炮火准备的重要性,不过,不论炮火准备多么猛烈,军舰和大炮也不能去占领敌人的阵地,战斗终结者的角色,最终还是要靠步兵来扮演的,因此,并不虞海军和炮兵抢走或分薄了第一师的功劳。

    反倒是,若未按照其建议“调整”相关部署,而第一师进攻不利,莫雷尔就可以将责任推到“炮火准备不足”、“力备则分”什么的头上了。

    可是,如果照您的建议“调整”相关部署,那么,拿混合步兵团来做什么用呢?

    做预备队呀!

    预备队?

    是呀!诸位都晓得滴,预备队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滴——可是,照原先那样部署,咱们就没有足够的预备队用啦!

    呃好吧。

    阿尔诺反复权衡,到底还是觉得莫雷尔的计划略胜自己的一筹,他是最从善如流的,只不过,将混合步兵团派了预备队的差使——

    哎,热雷米上校,对于莫雷尔将军的这个计划,你有什么看法啊?

    热雷米耸耸肩:“我没有任何意见。”

    好吧,那就介么定了。

    *

    

惭愧,惭愧() 
第一,请假一天,见谅,谢谢。

    第二,真正忙昏了头了,8月15日晚上的那一更,居然给漏掉了,如果不是书友在本章说和书评区吐槽,狮子还懵然不知——这个就不敢说“见谅”了,只好反复“惭愧,惭愧”了。

    账是一定要还的;只是目下到月底,狮子不论工作还是家庭,都是一个后脚赶前脚的状态,该还的账,只好往后推——不过,无论如何,9月10日之前,一定“平账”。

    敬请监督,谢谢。

    *

    乱清惭愧,惭愧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乱清平板电子书网全文字更新;牢记网址:。

    

第九十七章 我TM掉坑里头了!() 
法军的炮火准备开始了。

    陆上,合成炮兵团的数十门火炮,分成前后两排;水上,“联合舰队”、“西贡—升龙”分舰队诸舰,侧舷对岸,首尾相衔,一字排开。

    合成炮兵团首先开炮;于海军,陆军的炮声便是开战的信号,诸舰船随即次第发炮。

    炮兵阵地上、河面上,很快便皆白烟弥漫了。

    炮声惊天动地,每一个法军士兵,都觉得自己脚下的土地,在不断的颤动着。

    山西城北的中国军队的阵地上,无数泥沙、碎石被高高抛起,炮火是如此之密集、猛烈,半空中的泥尘、硝烟混合在一起,愈来愈致密,渐渐的,就像从地底下钻出来一朵巨大的乌云,将整个阵地,都笼罩住了。

    炮兵阵地后头,莫雷尔满意的点着头,“好!好!”

    他放下了望远镜,指着中国军队的阵地,大声说道,“你们看!一颗炮弹落地——实心弹也好、开花弹也好——是不是就像一朵死亡的毒蘑菇在怒放?”

    “还真是挺像的!”第五十一团团长厄德有心凑趣,隆隆的炮声中扯着嗓子,“开花弹尤其之像!”

    顿一顿,“还有,这个‘蘑菇’的颜色也很有趣——白蘑菇、灰蘑菇、黄蘑菇、黑蘑菇……五颜六色啊!”

    莫雷尔大笑,“对!我看,打过了这一仗,我们就可以在山西种蘑菇了!——海军和炮兵已经把地给翻过了,直接撒种子就好了!”

    “呃……毒蘑菇?”

    “是啊!卖给中国人嘛!”

    “对!哈哈!”

    “哈哈哈!”

    炮火准备持续了四十五分钟,终于停了下来。

    至此,皆本卷第九十一章《并肩子上啊》“山西一役前半截”之谓——“还是颇为顺利的”。

    可是,一俟第五十一团开始发动正式的进攻——“山西一役后半截”正式开始,事情就不对劲儿了。

    因为前有北宁一役失利之殷鉴,法军的推进,还是很小心的,可是,已逼近中国军队第一道工事六、七十米的距离了,工事后头,依旧没有什么动静。

    莫雷尔心想:莫不成,都死光了?

    不过,这一轮的炮火准备,虽然十分猛烈,其威力似乎也到不了这个程度吧?

    抑或,如丹凤大坝那般,中国人经已做了鸟兽散?

    可是,没见到穿蓝军装的四散奔逃的景象啊!

    刚刚“可是”完,中国人开火了。

    炮火覆盖的烟尘尚未完全散去,望远镜中,朦朦胧胧,具体情形,看的不是十分明白,不过,枪声是听的清清楚楚的。

    这个——

    不对劲儿啊!

    什么不对劲儿?

    密度!枪声的密度!亦即对方的火力密度!

    一般来说,防御工事之后——或之中——的士兵,彼此间隔的距离,必须适中,不能过宽,也不能过窄——

    过宽,火力输出密度不足,挡不住敌人的冲锋,这不必说了。

    过窄——

    第一,火力输出,不论左右方向还是前后方向,都是讲究层次的,只有形成交叉火网,才能得到最大的打击效率,士兵间隔过窄,则弹道重叠过多,于打击效率而言,其实是严重的浪费。

    第二,会增大己方的伤亡——既包括自于敌人的攻击,也包括来自同袍的误伤——的概率,如果发生殉爆什么的,就更加精彩了。

    因此,有丰富战斗经验的军人,战斗开始之前,就能够根据敌军的防御工事的面宽、走向,对敌军的火力输出密度,做一个大致的估计——只要敌军是一个正常的排兵布阵。

    莫雷尔就是这样一个“有丰富战斗经验的军人”,而听这个枪声,中国人的火力密度——

    较之我的估计,没有什么变化啊!

    嗯?这不是正正说明了莫将军洞见若火吗?有啥不对劲儿的?

    嗐!我的“估计”,是对炮火准备之前的中国人火力密度的估计啊!

    呃——

    明白了!您是说,承受了一轮如此猛烈的炮火打击之后,中国人的火力密度,竟然……没有什么变化?

    是啊!

    也即是说,中国人……并没有多大的伤亡?

    是啊!这不是……邪门儿了嘛!

    呃,这,还真是挺邪门儿的……

    作为对以上内心戏的注脚,在斯潘塞连珠枪那种特别的密如炒豆的爆响中,第五十一团的士兵,一个接着一个,栽倒在地。

    山西城北的地形,远较城头山的平坦,进攻方的通过速度,原本要更快一些,可是,正因为太过平坦了,不比城头山有大量的树木和大石可以作为掩护,第五十一团的士兵,无遮无掩的暴露在密集的弹雨中,很快便支持不住了。

    城头山一役,几乎每一次的进攻,都攻到了中国人的防御工事跟前,其中的两、三次,相当数量的士兵,甚至攻进或越过了中国人的防御工事;这一回,距中国人的防御工事还有十几米的距离,法军士兵就开始纷纷掉头了。

    无数的子弹,从后头追了上来,加快了第五十一团的撤退或者说溃退的速度。

    第一次进攻,失败了。

    阿尔诺、莫雷尔以及厄德,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

    进攻失败固然令人失望,更令人失望的是——

    怎么败的介么快?!

    城头山一役,每一次的进攻,都是把弦儿绷到了最大的程度,眼见就要绷断了,才往下撤的;这一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