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山寨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之山寨英雄- 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陆荣廷喝了口酒,他这才明白李长庚为什么把栗荣叫进来让他表演了一下记忆能力,原来是告诉自己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如果自己说了什么李长庚的坏话,或是要做对他不利的事情,肯定逃不过他在自己身边安插的眼线。能做到两广巡阅使的职位,自然头脑精明之辈,陆荣廷这才明白张作霖屏退左右就是告诉自己今后说话做事要小心。

    陆荣廷的心思又回到铁道兵总司令的职位上面,“雨亭老弟。四十万大军交给我管着,你们那位总司令就放心,在一个你们不会把我手下的广西军队都拉去修铁路吧?”

    张作霖见自己的一翻心思,陆荣廷领悟到了。也是暗自高兴,用李长庚的话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和聪明人做事事半功倍,和愚蠢之人做事事倍功半。“陆大哥,你啊,太看轻我那老兄弟的心思和胸怀了,他说过南中国最好的兵源一是广西,二是湖南。他要在广西组建两个常备师。一个山地师。广西基本的军事框架是没有变动的,不过你手下的那些军官可就要到军校在回遍炉火了。这一是为了广西部队改编的稳定,二是为了改编后的军队组成更加科学合理。老一套军队指挥已经不能适应了。

    至于用你当铁道兵总司令一职,一是信任你的能力,二是信任你的为人。好好干不就是四十万人吗,你一是别有压力怕带不好兵。二是别怕你这部队是二线部队不重视。三是别怕权利小。以后全国兵役制改革后,士兵都是义务兵,铁道兵复员后政府负责安排当工人,一辈子挣工资,到老还有退休金可拿!跟你说以后你这个铁道兵总司令今后可是个香馍馍,现在我那老兄弟可正反*呢,你可千万别撞枪口上。”

    陆荣廷知道张作霖能和他说这些有拉拢他的意思。但仍是很感激张对他的提点,要是没有张作霖今天和他说的那些话,作为一名官场沉浮几十年的老油条,陆荣廷可知道官场的黑暗,不了解一些事情,将来让人玩死怕都不知自己错在那了。陆荣廷端起酒杯敬了张作霖一杯后郑重说道:“按照前清的说法,今后咱们兄弟可就算是同朝为臣了,今天能听到雨亭老弟对哥哥说这些,足见咱们兄弟情谊,感谢的话我也就不多说了,将来咱们事上看!”

    “好有陆大哥这翻话,今天咱们兄弟这顿酒就算是喝明白了,你只要记住忠于委员长这一条就够了!刚刚我那老兄弟给我发来一封电报,让你先去东北四处去看一看,在去西安同他见个面,向你面授一下这个铁道兵总司令的机宜!”

    陆荣廷追问道:“见委员长大人可有什么避讳?”

    张作霖笑了一下,陆荣廷能有此一问,看为是被刚才那位情报参谋吓得不轻,“委员长还真没有什么避讳的,他就是比较爱听真话,不要跟他报喜不报忧,多跟他提些困难,他说不定会给你想出不错的解决办法。还有他比较喜欢谈论实事,越是具体的事情他越爱谈,你去东北一行,要多观察,多存些想法和点子。到时候你跟他聊起来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

    张作霖拉拢陆荣廷的事情,实际上是出于李长庚的授意,岑春煊在两广的影响力不可小视,现在使用岑春煊当广西省长,也是李长庚用来稳定两广的一个手段,但岑春煊这人野心不小,又是官场的老油条,扬言什么广西人治广西。没个在两广实力相当的人来制衡他是不能让李长庚放心的!陆荣廷是个比较合适的人选,未来铁道兵的主要建设任务就是西南铁路网,这样一来几十万大军在侧,岑春煊也就翻不出什么浪来了。

    正如李长庚所料,岑春煊果然不是什么老实人,在长安没呆几天就和刚刚回国的梁启超混在一起,拉拢一批人成天在报纸上吹捧国民代表大会和李长庚这个委员长的新政。

    吹着吹着这群人就开始抱成团了,一些官员也开始向这个小团伙靠拢。李长庚发现这个苗头后,打算借势玩弄他们一下,便给梁启超发了个请帖,约他和岑春煊一起来和自己聊一聊。

    接到李长庚的请帖,梁启超和岑春煊两人很是高兴,看来自己这段时间没白吹捧李长庚,两个老狐狸乐呵呵地来见李长庚。

    见面的地点还是在李长庚上次见岑春煊的那个会官厅里,李长庚上次见到梁启超还是几年前和蔡锷一同见的,那时候李长庚还想着傍梁启超的大腿,执的是后辈之礼,如今光阴飞逝,李长庚已经成为中国最有权势的人,自然是不会在对梁启超执什么后辈之礼,甚至李长庚连主位都没让。

    所谓居移体养移气,李长庚往那里淡然一坐,官威自益。见梁、岑两人进来,只是起身相迎了一下,便又坐回到椅子上,直到下人奉茶过后,李长庚才淡淡地开场说道:“听闻任公回国已经有些时日了,庚俗事缠身,不得闲暇前去拜访任公,还敢劳动任公一行,还望任公恕小子失礼之罪。”

    李长庚一口一个任公地叫着,不但没另梁启超感到亲切,反到被李长庚是那淡然的语气和官威压抑的很不舒服。虽然梁启超在中国名声很响亮,官确没当多大,更没真正掌过权利。但他对权利的野心和渴望那是一点也不小,如今这么卖力地吹捧李长庚和国民代表大会,未尝没有那么一点要官的心思。虽然梁启超不舒服李长庚的语气,但还是做足了热情的态度说道:“哈哈哈,委员长能记得老朽,已是老朽荣兴,何来失礼一说,我在国外时,听闻委员长带领东北军打败苏俄大帝国,并且扩疆万里,实是兴奋异常,当初你那一句中国的才是世界的口号,至今仍缭绕在老朽耳边。”

    岑春煊一听梁启超对李长庚这么谦卑的口气,鼻子都快气歪了,这老东西来之前还跟自己说什么气节,结果一见人家威风,别气节了,连骨头的都软了,害得自己摆了半天臭脸,即然你这老东西不要脸,哪咱们就比一比谁更不要脸!

    ps:

    感谢生与爱同学的打赏。感谢爱呢的月票!

第一六八章 百家争呜 百花齐放() 
不要脸这是中国官员必修的一个基本素质,官员老爷们口口声声地喊着,头可断血可流,气节不能丢,但实际上他们做的却是断别人的头,流别人的血的买卖。至于丢不丢气节,又有谁能在呼呢!只要官衣在身,官帽在顶,权力在手,气节这东西用过了,士大夫们将之放在那里早都忘记了。

    岑春煊掌握的官员基本素质那是相当的过硬。不等李长庚开口,他就说道:“委员长日理万机之中还惦记任公与我这等闲人,实在是让岑某感动,前些日子岑某听闻委员长一席说教,近日越是思考越是钦佩委员长经天纬地之才华,岑某当初竞还想着螳臂当车,阻挡委员长的统一大业,真是罪人啊!”话还没说完,岑春煊已是泪流满面,“扑通”一声竞然跪在地上。

    梁启超这时鼻子快让岑春煊的不要脸给气倒过来了,刚才来时谁他娘的说要为文人的嘴上争一争血性,宁可头不要了,也要言论自由!岑某人眼下的表现不是打算不要头了,这是打算不要脸了。

    李长庚也笑了,碰上这两位二皮脸,看来自己这会有得玩了,连忙起身几个健步走到岑春煊身前,双手如托金山般小心地将岑春煊扶了起来,郑重着神色说道:“岑先生这是如何,折杀我了——折杀我了!”

    梁启超在一旁说道:“云阶真是性情中人啊!这个礼委员长当得——当得!这些天云阶老弟常与我提起您对他说的那些话,老朽这些天思虑下来。深感以前是坐井观天啊!如今在把你著的大国崛起第六次出版重温一遍,才想明白当初委员长未立基业之时,便已是腹有乾坤啊!”

    李长庚身上的官威似乎嗖的一下就无影踪了,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对梁启超说道:“小子何德何能,敢当岑先生与任公如此夸赞,汗颜——汗颜!咱们坐下聊,都坐下聊!”

    三人在次落坐后,谈话的气氛融洽了许多,还是梁启超先开口道:“如今两广已经归顺,全国只剩下西南还在顽抗,不知委员长作何打算,老夫在西南还有些薄面,或许可免些刀兵之祸。”

    李长庚沉默了一下。随即笑面相迎地说道:“唉!任公的这份心意是好的。庚也领受了。只是现在西南军阀不同于两广。已经与土匪无异,国家若不下重手将这些军阀、土匪彻底铲除,怕是将来对西南三省遗祸无穷啊!当然西南三省也不全是坏人。好人还是有的,可惜松坡兄走得太早,不然何至于此啊!”李长庚不软不硬地顶了梁启超一句。

    梁启超不但不恢心,反到有了几分兴奋,李长庚这个表态说明什么,说明他希望西南的战事一直打下去,即能彻底消灭革、命党对国内的影响力,又能消耗直系的军事力量。看来自己的地位和权利就要靠和直系作对来获取。

    岑春煊到是不希望直系实力消耗得太快,因为有直系这块档箭牌在,李长庚就空不出手来收拾他们这些地方实力派。“委员长我看吴佩俘将军攻打四川十分吃力。如今两广已经归顺中央,我们何不从广西出兵,直接攻打云贵,如此一来,西南三省军队就不能首尾相顾了,滇、贵两军若是不回防本省,那我们就可以顺利地拿下这两个省,在与吴将军合围四川。如果滇、贵两军回防,却也容易被我们各个击破!”

    李长庚点点头心道岑春煊不愧是总督一方的封疆大吏,果然有些头脑,知道让直系当他们的档箭牌,这样的人用完了就要早日处理掉,留得久了定成祸患。梁启超的心思比岑春煊简单一些,他求的不过是地位和官帽子,如今正是向李长庚交投命状的时候,自然不会放过表现的机会:“委员长,云阶说的有几分道理。何不从广西出兵,打西南三省一个措手不及。”

    李长庚悲天悯人地摇头笑了笑,“岑先生、任公所言的确都很有道理,只是时机还未成熟。如果现在从广西一路打过去,确是破坏了我与子玉将军的计划,西南军力实则根本不是子玉将军的对手,实际上子玉将军对西南军队的进攻,根本没有尽力,不过是用添油战术,勾引西南那些军阀们,将自己全部地力量都赌进四川战场。大家都以为我是借机消耗直系的军力,但实际上这不过是我与子玉将军做的表象,以此引诱西南军阀觉得有一线生机,才肯拼命。

    我对列宁说过破坏容易建设难,如果从广西一路打过去,且不说山高路险,确不知这一路下去,不知要毁坏多少城镇。以西南军队的战力哪里会与我们野战,肯定会躲在城镇里面,让老百姓当人质,让我们放弃重武器优势。

    还有现在西南烟土种植已到了听人耸闻的程度,老百姓只知种烟土而不知种粮食,如今借着这场战机,彻底封锁西南烟土走私,老百姓卖不出去烟土,自然会想着种回粮食,若是我们一路打过去,特别是云贵两省的烟土种植户们,肯定不会拥护我们。硬手段不如软刀子,还是让这些西南烟土种植户们自己转变为妙!”

    梁、岑二人在笨也听出这是李长庚的推说之词,在往下说就没意思了。见这两人沉默下来,李长庚打破气氛说道:“岑先生善于治理地方,任公擅长思想,我希望岑生早日去广西赴任,梁先生能留在长安,国民代表大会刚成立一个国家顾问委员会,我想任公出任一个委员的职务,不知任公意下如何。”

    梁启超点点头没有说话,显然一个顾问委员的职务并没有打动他的心脏。但李长庚是不会给他实权职位的,梁启超其人。虽没有他老师康有为那般狂妄,但也不是什么好人。袁世凯对待梁已经足够意思了,可梁启超干了什么事,袁世凯还没称帝的时候。他上窜下跳地鼓吹君主立宪制,结果刚一受袁世凯看重,又觉得自己比不过杨度、杨士琦等人,鼓动他的学生蔡锷等人造袁世凯的反。其人反复无常的政治立场充满了投机思想,虽有才华却能力不足。袁世凯也是看透了他这一点,才没重用他,不想这种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从历史上看蔡锷的战功也是有限得很,无非是钻了北洋对云贵南控制不严的空子,在加上北洋诸位将领对老袁并未心悦诚服,才弄出一个护国战争的胜利。西南军队若真跟北洋打起来。实力民心上还是占了大赢面的。

    李长庚见梁启超不表态。脸色就冷了下来,坐在那端着茶碗一口一口的喝了起来。岑春煊到是机灵,立刻起身说道:“委员长公务繁忙。我就不多打扰了,下官离开广西日久,也是惦念不安,回去后这就准备赴任。”

    “嗯,有什么事情,及时向我请示汇报!”李长庚喝着茶水连头都没抬,只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