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山寨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之山寨英雄-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而在此之后的第二天,李长庚在次发表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完了,整个民国文坛被李长庚这种疾风骤雨般的打击,弄得哑口无言,不带这么玩的,四天六首诗刚刚硬的诗词,即有新体诗又有旧体诗词,尤其是卜算子咏梅,几呼是自陆游那首卜算子。咏梅之后的又一力作。看似平淡却是暗藏锋芒,大气磅礴。

    在文坛一片哑然之后,李长庚又在自己的书房里写起了评论文章,题目是何来新旧,何来中西,文学要有方向性。

    有人说中好,就有人跳出来管这叫抱残守缺,有人说西好,也有人跳出来管这就叫崇洋媚外,这是什么狗屁不通的逻辑。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家庭,要想兴盛,因噎废食的事情不能做,但也不能什么都想吃。一个人最要紧的是懂得自己能吃下什么,想清楚东西吃到自己肚子能不能消化得了。世人皆知,吃下好的东西能充饥管饱强壮身体,吃下坏的东西轻则肠胃不适,重则毙命。

    所以要学会看清别人,也更要了解自己。拿我们身边的事来说,桌椅床塌,那一样是汉人的发明,可现在谁又能说这不是中国人的东西?我们吃的小麦原产自西域,我们吃的玉米、甘薯原产自美洲!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这些食物是好的东西,它们填饱了中国人的肚子,说明在这个世界上谁也不能孤立的存在。

    可有人说西方国家发达,我们全盘学习西方国家吧,这就像说咱们改吃牛肉得了,我觉得说这种话的人是不长脑子,是一种缺乏世界观的幼稚,是的这样也饿不死人,甚至可以改善中国人的体质,可中国是农业国家,那来的牧场,把牛杀了吃肉,用什么去耕田。好吧,你可以说把田毁掉变成牧场我们就有牛肉吃了,那你要问人民答不答应。

    文学作品我认为不管中也好,西也罢,首先服务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而不是那一小撮人,或者说是那一部分人。文学作品即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即要有传统性,也要有先进性,即要有高尚性,也要有民俗性。

    大家争论文言好还是白话好,我认为这没有意义,新的时代就要有新的气象,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未必都是糟粕,西洋传进来的也未必全是文明。革新的目地不应该是打倒谁,而应该是强大这个国家,强盛这个民族,这才是目地!

    文学作者是把自己的思想广泛传播出去,所以说话写文章,要讲实事求是,要符合逻辑,也要有科学依据,有些话不要乱讲,有些事不能乱传,有些人觉得在报纸上弄个笔名,可以不用负责任的随意攻击别人和某种事物。这样的做法非常坏,即然要写文章,就要负责任,就要有道理,就要讲道德。不讲这些就是在坑害老百姓,就是在危害这个国家!

    李长庚写到这时,杨度敲门走了进来,手中扬着一本书笑道:“李督军好消息,你的著作大国崛起这本书,已经正式被商务印书馆发表了,这是第一版,第一本书。蔡元培先生让我把这第一本书交给你做记念。”

    杨度轻轻的把书放到桌案上,李长庚拿起看了看,的确是自己的原版,一点删减都没有。笑着把书放回到桌案上,然后拿起自己刚刚写好的文稿递给杨度。

    “皙子看看这是我刚刚写好的文稿,你帮我看看那里还需要修改,在帮我想想是发在申报上,还是咱们的黑龙江日报上”

    杨度快速的看了遍摇头道:“督军大人这是要给文化界套上紧箍咒啊!我看还是发在申报上为好,毕竟申报的影响更大些。黑龙江日报上也可以发表一下,让下面的官员和学术界学习领会一下督军大人这篇文章的意图。”

    “是啊,皙子先生说的对,要给那些没事乱说话的人带上个紧箍咒,这些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政府做了好事,被这些人要么忽略掉,要么说成是别有用心,政府做事稍有纰漏,就把小事放大,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宣扬,这样长此发展下去,将会诋毁政府的公信度,很多好的政策推行不下去。让老百姓仇视政府,甚至会威胁到政府的统治,和国家的安定。”

    杨度连连点头,手中拿着的几张轻轻的稿纸,却有如泰山般沉重,不停的提醒自己要冷静,以后说话写文章一定要千万注意,因为他很清楚的发现,眼前这位心里对文人有多么愤恨,手段有多么狠辣。

    看着杨度离去的背影,李长庚心里暗道:“就是要吓吓你,敲打敲打你们这帮自以为是的文人。这个国家有文化的人,说话的太多,做事的太少。”

    -----------------------------------------

    走过路过的朋友帮帮忙,点下收藏或是推荐,不知是不是收藏推荐太少,这本书三周没有被编辑推荐了。五方在这里谢谢兄弟们了。

    另外一个小女生在女频开了一本重口味的小说,未世奶妈向前冲有兴趣的朋友去捧下场子。

    p:///mmweb/3034164。aspx

第八十章 黑龙江的这三年() 
三年的时光一晃而过,这三年的时间对于东北来说,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李长庚的经济政策被强硬而又血腥的执行下去,李长庚的东方工业集团通过一战的财富积累,已成为一个真正另人畏惧的超级托拉斯。

    这天哈尔滨刚刚建成的东方大厦,三十三层顶楼的办公室里,李长庚站在这个可以俯视整个城市的最高点。默默的一个人抽着烟。

    一阵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路,掐灭了残余的半支烟头,从熟悉的敲门声中判断应该是自己的秘书长杨度。“进!”一个单调的字眼,权事了李长庚的权威。

    门被士卫轻轻推开,杨度脚步稳健的走了进来,“督军礼堂已经准备好了,广播电台也已就位,就等你去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三年的政治磨砺李长庚早已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从当年那个才华横溢的纨绔大少,彻底变成了一个合格的政治家,随着城府的加深,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冷漠,只有身边熟悉他的人,或许从他的表情或是举止上能判断他心情的好坏。

    杨度也早已没有了当年在袁世凯身前的随意,在他心里李长庚才是真正的虎帅,这个刚刚到三十岁的男人身上,有一种从骨子里透出另人畏惧的威风。或许他的这种态度在外人看来是一种狂妄,但身处其中的这些人却根本不会这么看。杨度能有今天的沉稳已属不易,在他心里有一杆称,在他若干次的称量当中,李长庚要远比袁世凯要更向一个统治国家的领袖。

    “皙子三年了,这三年咱们取得的成就,你说老百姓会咱们打多少分?”

    杨度楞了一下,小心的回道:“黑龙江乃至整个东北的所有百姓都在感激你的恩德,不说别的,就说这三年黑龙江百姓生活的变化就足以说明一切。要说打多少分,我想应该是满分。”

    李长庚骄傲的抬了抬头,却又摇了摇头:“皙子的话,有几分道理,却又全对,我以为刚及格而已。咱们治下的老百姓生活却实有了极大的改变,可做为一名执政者,却不能满足于现在的一点点成就,俗话说人无外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老百姓对我们满意的一点是出于这三年来政府财政的富余,随着欧战的结束,这种富余也就到此为止,所以咱们整个治下的地盘都将面临着一次经济大转形。成功了,我们将继续辉煌下去,失败了我们将失去现在的所有。”

    “督军的话言重了,度相信就是没有欧战,在你的领导下我们依然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无非是时间的长短而已。”

    “皙子你还是不够警惕啊!老百姓是水我们是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舟若不能顺水势而行,就要逆势而亡,今天的成就不能代表明天。你要清醒,不光你要清醒,政府的官员都要清醒,想躺在功劳薄上享受的思想是要不得的。谁不清醒,我们就要让清醒的人上来。”

    杨度听完楞了一下,但脑筋极快的反映过来,李长庚这句话是另有所指,小心的问道:“督军的意思是要拿下一些不守规矩的人?”

    “嗯,现在我们当中有那么一些人又走回到前清的老路上,这些人自以为盘根错结的关系,我李长庚不敢动他们,行事越来越嚣张,越来越肆无忌惮,他们小看了我李长庚,也小看了我们这些为理想而奋斗的人们,这些人曾经是我们的战友,我们事业的伙伴,如今却成了我们事业的绊脚石。”

    听到这里杨度已然明白,李长庚话中所指的绊脚石就是现任黑龙江省长杨士琦和督军府参谋长许兰州等人。心中不自觉的冒出一个词“好黑!”杨度明白这是到了自己站队的时刻,犹豫不得,立刻表态道:“度这一生能遇督军大人这样的名主,定然鞠躬尽瘁,誓死追随大人。”

    “好,有皙子这句话,庚也定不相负!我跟你说这些是让你做好准备,接下更重一些的担子。省政府的一些事情你要做好担当的准备。另外,整个东北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起草委员会,我是委员长,我想推荐你为秘书长,你也要上上心。”

    “度明白,定不负督军栽培!”

    “嗯,你先下去吧,我要休息一会,讲稿我还有些不满意的地方。”

    杨度出门的时候脚步已然失去了进来时的那份沉稳,一身冷汗的他明白,三天前就已定好的讲稿为何要在这个时候修改,肯定和自己的这次谈话有关。

    当杨度关门离开的时候,唐龙幽灵一般的出现在李长庚的身后,语气冰冷地说道:“大人!”

    “就让杨度这个聪明人试试吧!”听完李长庚简短的话语,唐龙就悄无声息的离开房间。

    在热烈的掌声中李长庚走进大厦二层的大礼堂,会场全体与会人员起立,以长达六分钟的掌声,将李长庚欢迎到演讲台上。

    李长庚激情地挥了下手,掌声戛然而止,众人悄悄坐下后,他满意的看了下到会的五百多各级官员,这次演说的听众可不止是在坐的官员,李长庚引进了美国弗拉斯特广播技术,又在这基础上,结合了从百科全书中弄出来的长波发射塔,在结合各地接收站连线的广播大喇叭,他今天的演讲可以说整个东三省的老百姓都能听到。

    在运酿了近一分钟的演讲情绪开口道:“黑龙江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所有国民,大家晚上好,今天是公元1919年6月6日,在三年前的今天,中国民国的第一任总统袁世凯离开了我们,他是一个另我学习和敬佩的人,他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崛起奋斗的一生,他的**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却留在了我们心中。

    这三年来,我们黑龙江取得了另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在实现了人人有衣穿,家家有饭吃的基本生活需求之外,完成了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人口达到了全省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建成了以哈尔滨为主的城市工业圈,煤炭产量是全国产量的两倍,合理开发了鸡西、鹤岗两大煤矿,钢铁产量是全国的五倍,东方钢铁集团已完成年产五十万吨生铁,年产五十万吨钢的投产目标,机床产量是全国产量的十倍,发电量是全国的二十倍,等黑吉辽三省共同投产的小丰满水电站建成后,发电量将在翻一倍,可以满足整个东北地区的生活工业用电。农业产量达到惊人的300亿斤!黑龙江刷新了中华民国无数个工业第一,第一个火车制造厂,第一个飞机制造厂,第一个内然机厂,第一个拖拉机厂,第一个汽车厂,第一个

    在一切可喜的成就面前,我们也同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众所周知,黑龙江的繁荣是来自于欧战大量外需的基础上,而随着欧战的结束,外需减少之后,我们该如何调整对外对内的经济政策来继续保障现在全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发展势头。

    成就属于过去,面对未来我们政府依然存在着大量问题,有些问题已经严峻到刻不容缓的地步,其中最大的问题那就是**问题,去年黑龙江的财政收入是一亿二千万龙元,相当于三千万两白银,可真正的政府支出还不到八千万龙元,我要问那四千万龙元,一千万两白银到那里去了。三年清知府雪十万两,这些人比那满清官员还要黑心,还要胆大,当我看到这些数据的时候,吓得我心惊肉跳,几呼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座在台下的杨士琦正满面红光的听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