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山寨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之山寨英雄-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翔宇,钱是什么,钱是王八蛋,光了咱们在去挣,可粮食不一样啊,这些粮食,是咱们东北老百姓,勒紧裤腰带省下来的。外一真打了水漂,我拿什么跟咱们治下的老百姓交待,到时候哭都找不到地啊!”

    “咱们上车接着说,跟你说说话这心稳当多了!”

    “主席,我们可以拿钱到美国买粮食吗?”

    “美国人就那么好心,你想买粮食,人家就买你,德国人又不是不会种粮食,一场大战,加上一场大瘟疫死了那么些人,人家粮食根本就不紧张!德国人的问题是出在金融上,德国的银行家和美、英、法等国的银行家合起伙来,剥削德国人。这就好比赌场里坐庄发牌的伙计,跟来赌钱的外人合起伙来坑老板,赌场老板又惹不起赢钱的外人,只好捏鼻子认赔钱。”

    “可是主席为什么还要向德国人提供援助呢?”

    “简单来说是为了赢得政府和德国人的好感!由于德国资本家的贪婪,使得德国政府财政非常紧张,人民手中的钱都被资本家和政府贬值成费纸一张,你用费纸能买到什么?

    其实要偿还法国人的战争赔款,并不会让德国用上拼命贬值马克的手段。以德国的工业基础,十到二十的年政府财政足以偿还这八十多亿金马克的赔款,说到底还是银行家的手段。很不幸我也是国际银行家中的一员!在这次马克贬值的大潮下,我也赚了近一亿美元!”

    周翔宇来到李长庚身边的时间不长,他前年在要去日本留学时加入的中国国家社会主义复兴党,随后没有去日本,而是被国社党组织派往德国留学,任国社党驻德国党部宣传委员,在留学生发展党员。由于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1919年被国社党评选为优秀党员,随后被李长庚看重,将其调回国内留在身边任机要秘书,这次随行出访被任为德语翻译。李长庚看了眼正苦思他刚才讲话的周翔宇,有种即兴奋又心颤的感觉,这可是未来的开国丞相,周公啊!

    感谢是金子吗兄弟的更新票,还有鱼囚兄弟的什么票都投了一点!

第一一六章 给德国将军们上课() 
虽然德国是战败国,北洋政府也毫不客气的没收了德国在华的各种产业。但做为老牌强国还是有自己的情报手段地,当艾伯特确定东北自治政府装船向德国运输的物资后,德国对李长庚的欢迎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德国人很实在,立刻由政府出面组成一个专家团,对鲁尔搬迁到中国,重新投产需要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进行评估测算。看到德国人的诚意,李长庚对艾伯特表示,第二批援德物资在一个月后将在次启运。到秋收的时候,东北自治政府向德国提供十万吨谷物类粮食和三十万吨薯类副食以及若干肉类,还有足量的药品。让德国人度过一个没有饥饿和疾病的冬天。

    兴登堡得知中国的物资援助后,亲自从庄园赶到柏林与李长庚会面,兴登堡在德国的威望远高于总统艾伯特,与李长庚会面后,两人谈判的内容非常宽泛而且更有实质性。

    两人会面后谈的主要方面多是军事,从军事人才陪养到军工体系,在到各军事兵种。李长庚表示,德国要想突破协约国的封锁在段时间内是不可能的;只有从外部突破,等待时机成熟,再找翻身的机会。

    目前来看中德两国合作拥有最好的各种基础。一、中国与德国在战略上没有任何冲突,在对苏俄的战略上两国是一致的。中国希望在亚洲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而德国在欧洲强国的围困之下,也只有突破重围扩大话语权这一条路。

    二、中国是一个大国,有着充裕的矿产和物资为德国提供补给,更可以进行隐秘的军事合作!

    三、中国在工业上并不是一穷二白,在基础工业上,中国虽然弱,但并不缺,少的只是管理经验和核心技术。与德国的工业情况正好形成互补。

    兴登堡也表示,他有可能弃军从政,参加1925年的总统大选。德国目前面临的困境,他也十分担忧,国防军被限制在十万人以下和一万多人的海军。陆军不得拥有坦克、火炮、重机枪,不得发展作何军用航空器。德国领土被割让百分之十三和失去了所有殖民地,人口减少了百分之十二,工业设备被拆除或停工半数,煤铁资源少了百分之十六。货币贬值到费纸一张。军事学院被关闭。战争赔款一百多亿英磅。

    虽然面临这么些困难,但德国人不会屈服于协约国的不公正。德国人看到了中国人的诚意,愿意尽全力支持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国防建设。

    李长庚见缝插针地表态,虽然协约国对德国在各方面进行了限制,但这种限制只能说明协约国对德国的恐惧,德国的军工科研人员还在,德国的技术工人还在,德国人脑子里的知识还在,只要有人在,就不可能真正意义上的限制住德国人的发展。

    德国这些被限制住的军事工业,可以与中国共同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对武器装备进行研发生产。凭着德国工人优秀的生产能力,只要打破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德国完全可以把与中国合作取得的成果,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规模化生产。

    兴登堡对李长庚的这个合作提议很感兴趣,德国人看着实在,但是精明的很。借鸡生蛋的法子,早就想到了,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本来将目标瞄准苏俄红军的,可现在看起来与中国的合作也许更有前景。

    没有德**事指挥人员的暗中帮助,红军在英勇,也不过是一群没有什么军事素质的老百姓和二流军队,怎么也不可能跟开了外挂一样,指挥出那么多漂亮的战役,把协约国和白俄军打得屁滚尿流。

    作为后世穿越者,李长庚对军事装备也有着超前的认识,当他与兴登堡元帅谈论陆军军事装备的时候,提出了黑龙江正在想办法使陆军军事装备;实现摩托化和装甲化这个话题时,引起了兴登堡的高度重视。

    兴登堡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家,对于军事话题的兴趣度远高于政治话题。加上李长庚对德国先进军事工业的渴望,两人聊得是越来越投机。

    对于一战双方的胜败得失,也进行了比较全面客观的总结,从战略战术谈到到武器装备,有时点头赞成对方的说法,有时摇头否定对方的观点,谈论的十分激烈。

    第二天会谈的时候,就不是两个人的会谈了,许多参加一战的德国将领也加入进来。面对一大群冯姓将领,李长庚颇有一种诸葛亮过江东,舌战群儒的感觉。与他随行的周翔宇,对眼前这位年轻党首在军事上的远见卓识,在心中充满了无限敬仰。在德国三年的留学时间,他对德**事实力有着充分的认识,一战德国可不是向二战那样在本土战败,而是在法国的领土上投降。说实在话,德国国内不革命的话,真凭军事能力互欧下去,不定败的是那一方呢。

    而眼前这位党首的军事言论却能让这些不可一世的德国将领,用小本子认真记录他的讲话,可见他的军事能力已经上升到学术思想的高度。

    在看李长庚一身戎装的挥舞着手中的白手套。高声演讲道:“坦克在这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以后,显示出很强的突击力。英国坦克军参谋长j。f。c。富勒首先总结了在这次战争中使用坦克的经验。他在1918年5月拟制的1919年计划中,提出了建立和使用机械化军队的新观点。我十分赞成他的这种观点!

    我认为坦克出现以后,陆军机械化是必然未来各强国争相发展的趋势,这将打破战壕战术形成防守一方的优势,今后的战争必将是一种纯粹的机械化活动。

    战争胜负虽然不完全在于武器的先进,但战场上机动性和攻击性强的一方胜利的机会亦多。我认为,未来战争中骑兵将退出战场,步兵降为辅助兵种,炮兵则需提高机动能力。

    有了先进的武器只是一个基础,更为关件的是作战时要从进武器演化出与之相配的战略、战术,我认为未来坦克作战,首先以坦克集群对敌方纵深进行出奇不意地打击,突破敌人的横向防守,答成以点破面的战术效果。同时以飞机轰炸敌方交通枢纽和补给系统,接着使用摩托化步兵和炮兵扩大战果,追歼逃敌,一次会战即夺取战争的胜利。”

    李长庚意气风发的盗用着后来德国的机械化战争理论。虽然不是很具体,甚至用错了一些军事名词,但这并不妨碍德军高层对他提出机械化战争理论的认可。也正因为他的军事演讲,将东北各军事大学与德国的军方合作拉到了平等交流的水平。

    新的一周开始了,五方厚颜求兄弟们收藏推荐啊!

第一一七章 世纪级的化学大师() 
除了对德国国防重工业的渴望,李长庚最感兴趣的还有德国的化学工业和机械工业。化学工业是现代工业的一个大范畴。又称化学加工工业,泛指生产过程中化学方法占主要地位的过程工业。包括基本化学工业和塑料、合成纤维、石油、橡胶、药剂、染料工业等。利用化学反应改变物质结构、成分、形态等生产化学产品的部门。如:无机酸、碱、盐、稀有元素、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染料、油漆、化肥、农药等。

    如果说德国工业,在那一方面能在全世界能首屈一指的话,那就只有化学工业。而在德国所有化工领遇,又最能拔得头筹的,那就是煤化工业。在石油化工没有兴起之前,煤化工是化学工业的最重要部分。

    在煤的各种化学加工过程中,焦化是应用最早且21世纪仍然是最重要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制取冶金用焦炭,同时副产煤气和苯、甲苯、二甲苯、萘等芳烃;煤气化在煤化工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用于生产城市煤气及各种燃料气(广泛用于机械、建材等工业),也用于生产合成气(作为合成氨、合成甲醇等的原料);煤低温干馏、煤直接液化及煤间接液化等过程主要生产液体燃料。

    在经过种种思考后,李长庚将德国的煤焦油加工技术作为重点争取对象。焦油加工的产品多达上百种,广泛用于制取塑料、染料、香料、农药、医药、溶剂、防腐剂、胶粘剂、橡胶、碳素制品等。也就是说没煤化工生产的催化剂,发展石油工业也是空中楼阁。加上李长庚本身就是学应用化学工业的科班出身,对化学工业最是极为了解的。

    当李长庚在德国最大的化学公司巴斯夫考查时,把随行的德国化学专家,问得哑口无言,这那是什么政治家啊,简直就是一名化工专家,问题实在太专业了,甚至有些问题随行的专家团都解释不了。虽然李长庚并不具备化工专家的水平,但毕竟多了一百多年的未来知识,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何止是专家啊,简直就是大师。当李长庚的在化学方面的牛x表现之后,被专家团反应到总统艾伯特耳中,艾伯特觉得这位李长庚有点太嚣张了,必须要打压一下,德国那些将军们是指望不上了,一个个都跟好学生似的,高级将领追着他讨论总体战,中级将领追着他讨伦机械化协同作战。

    于是艾伯特把世界闻名的德国物理化学家、合成氨的发明者,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弗里茨哈伯,请去与李长庚交流。当李长庚见到哈伯的时候彻底惊呆鸟,作为一个曾经立志要成为中国哈伯的李长庚,对眼前这位化学界的爱因斯坦,心中充满了无限敬仰。拉着大师的手,激动的久久不曾松开。

    似乎艾伯特觉得一个弗里茨哈伯的压力还不够,随后又请来了一位化学大家1920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能斯特大师。

    面对两位世纪级化学大师,李长庚无语了,德国人能挑起两次世界大战,把欧洲人打的屁滚尿流,人家真是有底气的啊。

    这两位大师的学术集中在热力学、电解、催化剂方面;在煤的气化领域更有建树。虽然这与李长庚想要的煤焦油工业有很大的出入,但李长庚为了表现出黑龙江化学方面的实力,也只好硬着头皮与两位大师讨论起来。

    这下李长庚的随行翻译周翔宇就有些应付不来了,三人的讨论涉及到大量的专业词汇。就是专业翻译也很难跟上三人讨论的思维,最后三人交流改用英语后免强应付得来。

    当艾伯特得知李长庚与两位大师在化学领域上的热烈讨论已从会议室转到实验室后,已经彻底被打败了,这李长庚简直就是妖孽般的存在啊!

    在哈伯给艾伯特的报告中提到,自己以前一直认为中国在化学方面毫无成就可言,但是经过与李长庚的交流后确认这样的看法是错误的,李长庚在应用化学方面的认识,远超过德国同行。德国柏林大学化学学院,决定向李长庚颁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