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山寨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之山寨英雄- 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庚在应用化学方面的认识,远超过德国同行。德国柏林大学化学学院,决定向李长庚颁发博士学位,并聘请为名誉教授,并与黑龙江大学化学学院建立人才交换配养机制。并提议政府与中国政府或者说是现在的东北自治区,合作建立化工实验室。

    艾伯特脑子里现在都是李长庚的身影,刚刚柏林军事学院也送来邀请涵,希望由政府出面转交李长庚,请他去给教员们演讲,虽然学校已经关停了,但教员们还在。同时也授与他博士学位和名誉教授头衔。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怎么天才也不可能在多个领域都取得建树,看看军方对他的评价,当我们还在研究传统骑步兵战争的时候,李长庚已经将战争的眼光瞄准到了未来机械化战争,空地一体战、大纵深突防战略、总体战,这些战略战术;这就好比是冷兵器和热兵器的差距!我们庆兴的是,在这种战争模式和思想刚刚在萌芽状态的时候,就碰到了他来给我们指明道路。德**方一致认为与中国合作是最好的选择。

    李长庚在德国的一个月时间,完全获得了德国人多方面的信任与好感。一项又一项合作工程的签属,专利转让,军工转移。有些是高调宣传的,有些则是密秘签属的。

    李长庚在德国的种种行为,自然瞒不过英法在德国的眼线,英、法等国媒体,不无嘲笑地讽刺李长庚是最会捡便宜的中国人。虽然有种种迹象表明李长庚可能与德国在工业、军事方面达成了某些秘密协议,但这并没有引起英、法两国高层的警惕。他们也不相信中国有接受德国工业的能力,也不相信德国会向中国转移多少先进的工业技术。

    用英国首相乔治对邱吉尔的话来说就是,德国把造战列舰的技术转给中国人了,甚至将造船的工厂也转给中国人了,中国也造不出战列舰。因为生产战列舰的配套工厂就要几千家,中国人在有二十年也不具备这些。这也是所有欧洲政要任凭李长庚在德国搞风搅雨而不去理会的原因!

    李长庚这些天幸福的直哼哼。一百多项重工业购买、合作项目的签属,意味着中国将在五到十年的时间实现工业化的腾飞。这可要比当年苏联援助中国工业的156工程实在多了。搞定了重工业项目,轻工业自然也不能放过,三转一响一咔嚓。这玩意也该动动脑筋弄到手里了!

第一一八章 红军背后的德国人() 
1919年8月在别拉亚河上,堪称高尔察克精锐之师的几个军官团被图哈切夫斯基指挥的缺乏给养、装备极差的红军部队歼灭了;战线左翼遭到伏龙芝指挥的南线红军大反攻,无法打通和安东伊万诺维奇邓尼金的战线联系。从此,白军一蹶不振,节节败退。

    李长庚这些天从德国将军们面上的笑容大概确定了,苏俄红军的确有德国人参与。在一次与兴登堡闲聊的时候,“李长庚突然说了一句,我们中国人有个学科叫物候学,老百姓常说玉米皮穿了厚衣,就会有寒冬的到来,从今年玉米皮的厚度来看,西伯利亚会有一次大的寒冬。在我想来这场寒冬就是红白俄双方分出胜负的关键时期。白俄败的太快不符合和我们中国的利益,红俄胜的太快想来也不符合德国人的利益。”

    兴登堡听完顿时楞了一下,打量了李长庚好一会,才说道:“李主席怎么发现的?”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我想任何给协约国添堵的事情,德国人都愿意做的。我不认为托洛茨基凭着那点可怜的军事知识能指挥苏俄红军打出如此漂亮的大反攻战略。而实际指挥作战的图哈切夫斯基,从一名被德军俘虏的连长,只用两年的时间就成长为红俄第一集团军司令,就算他是天才的军事指挥家,从连长到集团军司令的转变,这个跨度也是不可能的。唯一的解释就是,红俄的军队里面有大量的德军中高级指挥官,在为红军制定做战计划或者亲自指挥作战。这样一切就解释得通了!”

    “李主席果然是位智者,不错,红俄方面一直得到德**方的暗中帮助,才能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德国需要一个欧洲世界的敌人,列宁有成为这个能力成为欧洲各国的敌人,只有一个强大的**红俄出现在欧亚大陆上,才能另英、法重视起德国国防军在欧洲大陆存在的必要性,所以德**方在不遗余力的帮助红俄战胜白俄,建立一个强大的**红俄帝国。”

    啪啪啪,李长庚一边鼓掌一边说道:“这是我听到最大胆,最出色,也是最可行的国家战略布局。真想不到德国人能在举国投降的情况下,依然能制定出这样漂亮的国家战略。”

    “李主席认为这个战略可行?”

    “从现在协约国手忙脚乱的情况下就可以看出——可行!”

    “哈哈哈,这是我听到最真诚的赞美!红俄方面希望通过我向李主席提出议和建议,交还沙俄时期侵占中国的领土,废止清俄之间的所有不平等条约。”

    “沙俄时期侵占中国的领土,我们中国东北联军已经收回,这不存在废除这么一说了。如果红俄真有诚意谈判的意图,那么就要尊重事实,以鄂毕河和额尔齐斯河为两国分界线,托木斯克归中国所有!”

    “李主席,这样的划分有些超出俄国人的底线了!”

    “兴登堡元帅,中国人有句老话叫做养虎为患。红俄帝国一旦取得了巨大的战略纵深,在想控制就太难了,北极熊会成长为德国的大敌。猫捉老鼠的前提是老鼠不能大过猫!至于说俄国人的底线,我觉得列宁先生的底线是很深的,他们可是很大方的割让给俄国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欧洲土地。这些可不是寒冷的西伯利亚和远东所能相比的。以中国和德国的关系未来只会更加紧密,我们可以在东西两个方向控制住这头北极熊。我相信德国人的战略目光是能看到这一点的!”

    兴登堡沉思了一会,点点头,“我会将李主席的话转答给列宁先生。我想他也会跟据实际情况做出理智的判断!”

    实际上李长庚与兴登堡在这次短暂的谈话中,都对对方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李长庚高估了德国人对红俄的影响力,而兴登堡也高估了李长庚的判断。阴差阳错之下,李长庚的言语被德国人强硬地转答到红俄方面,甚至对于红俄还做出了要撤回军官团的威胁。

    俄国内战,使得红俄方面能够得到外界的信息非常少,红俄根本不知道中国的东北联军已经打到鄂木斯克和新西伯利亚。当列宁听到中国人已经打到了那里,加上德国人的威胁,红俄方面顿时慌成一团。于是他们十分着急地想了解中国方面的情况,怎么一个大弱国,突然跟列强争夺起地盘了呢。

    亏得前段时间列宁同志通国第三共产国际,发表归还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的声明,自己还奇怪怎么没有收到中国人的回信呢。原来人家早就收回地盘不说,连利息都涨过本钱好几翻了。中国人竞然想要从鄂毕河和额尔齐斯河为两国边界线。这等于把沙俄的领土直接划出去一半,虽然西伯利来和远东不是什么好地方,都是流放罪犯去的地方,可那也不能便宜中国人啊。

    于是红俄绕过德国,通国各种渠道联系到了第三国际的中国支部,另红俄方面惊讶的是,中国支部不但向红俄出卖了东北联军的大量情报,甚至还表示,原意在国内对东北自治政府的侵略行径进行批判。

    红俄方面得到内奸的支持,态度立刻强硬起来,坚决不与中国人进行谈判。并且回绝了德国人的调停!这另德国人备感失望,也肯定了李长庚的判断,红俄不是他们控制的住的。

    李长庚收到德国人的传话,只是轻笑了一下,“即然战争不可避免,那就让它来得更猛烈些吧!本来我也没想着和红俄谈判。”

    大红色的飞艇,飞行在蔚蓝色的海洋之上,李长庚一行人踏上了归程。望着窗外久久不语的李长庚突然回头对吴佩孚、曹汝霖和随行人员说道:“有一些害虫是到了该清理的时候了!”

第一一九章 穷兄弟 富兄弟() 
1919年8月16日李长庚回到哈尔滨,与此同时,三艘从法国驶来的万吨级巨轮,也停舶在海参崴港口,自从有了海参崴之后,许多东北自治区的官员才明白,这个海口有多么重要,从海参崴卸下来的货物,沿中东铁路可以直接运到哈尔滨、甚至西伯利亚最前线。自从有了日本出海口,黑龙江的海运外贸出口货物轻松多了。

    而感触最深的是生活在海参崴的中国老百姓,以前他们在这里只能小心的活着,从事最辛苦的体力劳动,如今数千名俄军战俘虏取代了他们的工作,将无事可做的中国人被政府集中起来,进行技能培训。

    孙福顺以前在海参崴是一名装卸工,不到三十岁的人,腰已经被压弯了,如今他接受政府技能培训,学的职业是电力架线工,今天突然接到政府命令,以前所有从事装卸工作的工人重新回到码头,因为政府从法国购进一批精密机械,必须要熟练的装卸工人才行。

    孙福顺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还是咱们中国人自己的政府好啊,每天培训不光能领工钱,学得好还有奖金,啥时候政府把咱们老百姓这么当回事了。

    和孙福顺在一个装卸班组的是他的老伙计吴大楞,两人年纪相仿,吴大楞人如其名,力气大心思却不多,干活有力气,却总是顾前不顾后,说话也冲,没什么朋友。但却最听孙福顺的话。孙福顺小时候得过重病,身体始终不是太好,干活力气也不大,却很心巧,在难搬运的物件,都能想出对付的办法。如果孙福顺不是为了和吴大楞搭伙计,港口是想留下他,学开港口起重机的。

    见轮船靠岸还有一段时间,孙福顺拿起烟斗点了一锅,弓着腰蹲在地上,示意吴大楞也蹲下。吴大楞扑嗵一声坐在他旁边的地上,孙福顺也不见怪笑了一下。“哥,给我也抽一口呗!”

    孙福顺用袖口擦下了蜜蜡烟嘴上的口水“你先抽一锅吧,完了我在抽。”

    “中,我可先抽啦,快着呢,两三口就到底子了!”说完吴大楞狠狠地吸了一大口烟,只见烟杆的铜头火光一闪,果然下去半锅。孙大楞有些心痛却也不见怪,这傻兄弟就这样,干啥都楞了吧叽的。

    “大楞兄弟,咱们东北这两位大当家的,都是了不起的人啊,张教员说这次从法国运来的货物,都是活生生地拆了人家德国人的工厂运到咱们这里的。有了这些机械咱们东北的工业产能又能上升一个大台阶。”

    “哥,张教员说的啥意思我也没听懂,你给我在说叨说叨呗!”

    “我也不懂!可我明白,咱们东北这两位大当家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听和张教员一起从那边过来的山东老乡说,东北那边现在老富了,人人都能吃饱饭,人人都能穿新衣,家家户户都有砖瓦房住。”

    “哥,那是啥日子啊,真要那样,你给我说个媳妇呗!”

    “你想媳妇啦?你想啥样媳妇?我看看你个大楞子够不够种。”两个兄弟疯闹了一阵,才停下来。

    孙福顺从吴大楞手中拿回烟杆,重新装了一锅烟,看着马上就要靠岸的巨轮出了会神说道:“大楞兄弟,在等等,听张教员说,等咱们完成了技能培训,政府就能给咱们统一分配工作,听说是进什么电业局,那时候咱们就和厂子里的工人一样月月拿工钱,过三年政府还给分房子。有这么好的条件,你还怕找不到媳妇。这事我给你想着,看着相当的就给你说和一个。”

    吴大楞听完乐得后曹牙都看露出来了。“哥,我可要大脸盘子,大后腚地!不像你看上的那个,小头鸡脸的,一看就不能生男娃!”

    孙福顺脸一下就黑了下来“滚!”

    吴大楞吓得一激励却也不在呼,真的在地上滚了一圈,才爬起来,“哥,我是不是滚啦!”

    孙福顺见吴大楞的样子,也生不起气,正色道:“大楞兄弟,以后别在跟我提那个女人,用张教员的话说,人家是高高在上的天鹅,咱们是池塘里的癞蛤蟆,天差地远。”

    “这话我可记住了,人家张教员说的是,虽然天差地远,但只要癞蛤蟆不放弃,癞蛤蟆照样吃天鹅肉!”

    “算了,你个楞小子懂什么!没有两位大当家的想着咱们穷人,你我就是个码头上出苦大力的苦哈哈,我们赚一年的钱还不够那个女人卖一双鞋的。吃到天鹅肉又能怎样,不怕撑死吗?”

    吴大楞用他那粗的不能在粗的嗓音,学着女人的声音:“顺子哥,你为什么总是这样犟就不能和我一块去见见我爹,他也是苦出身,只是这几年在李督军手下包工程才发的家。你别想这么多,我们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