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武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武周- 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唐冠气力大的惊人,直到众人列阵,他的号声还没有听,直到众人两耳有些发溃之感,只听砰的一声,唐冠竟然将那战号一脚踹下,摔个粉碎。

    “列阵!”唐冠深吸一口气大吼出声,话音一落,金属摩擦声响起,同时传来整齐的呼喝:“呼!”

    望着下方那令人心寒的黑甲,唐冠满脸醉意的笑道:“快不快活!”

    “快活!”

    “想不想更他娘的快活!?”

    “想!”

    就在这时,唐冠突然出声道:“你们他娘的算什么玩意!?还想更快活!?”

    此话一出,军团顿时鸦雀无声,只听唐冠继续喝骂道:“回答我!你们是什么玩意!?”

    “呼!”这一次狼牙死士们将兵戈在地上重重一撞,轰然响声回应着唐冠。。

    唐冠见状大笑道:“嗝,你们是人渣,是兵痞,是流氓,是强盗!”

    “我们是人渣!是兵痞!是流氓!是强盗!”听到这话,众人面现笑容,轰然响应。

    “哈哈!渣滓们!有人不想让咱们快活怎么办!?”

    “呼!”“砰!”兵戈撞地声惊坏了矿坑中的奴隶,唐冠见状指着一个方向喝道:“现在,外面有几万废物要来。。嗝。。要来不让咱们快活,怕不怕!?”

    “呼!”

    “你我今朝人间共饮此江水,他曰黄泉重聚挥师十万斩阎罗!”

    “斩阎罗!斩阎罗!斩阎罗!斩阎罗!”

    惊天动地的整齐吼声,伴随着金铁交击响彻起来,唐冠见状缓缓后退,仰天大笑起来。

    营帐前的万锋望到这一幕,轻叹一声,他真的成魔了,这无上的魔力令人着迷,良久后,万锋眼神一历,唐冠既然想成魔,那便成魔!()

第三百九十章:人间共饮此江水(二)() 
黄昏,高高的山岗之上,佝偻的老喇嘛匍匐在地上,眼前一片荒芜,尸骸被烧成灰烬是对吐蕃人最大的侮辱,天神之子,应该归于那蓝蓝天上。

    好不容易寻出几具尚且完整的尸身,几名老者小心翼翼的将尸身搬出,然后一刀刀将肉划下,让同胞回归天地之间。

    喇嘛晃晃悠悠的站起身来,哆嗦着嘴唇走在这个本来生机勃勃的部落,到底是什么样的恶魔,才会做出这种惨绝人寰的事情。

    他曾极力反对过国王滥用武力,也曾为一个个死去异族奴隶超度,小乘佛法度己身,大乘佛法度世人,长安那尊佛陀已经直言唐冠没得渡了,如今吐蕃的神佛也终于将五指伸出,佛也发火,怒目金刚。

    就如这个本来充满了智慧与平和的民族,他们的怒火已经熊熊燃烧,携带着雷霆万钧之势,断要镇压那毁灭的根源。

    。。。。。。。。

    岗下,无边无际的长龙无声挺进,黑压压的人头,看不清他们面上的真实表情,也许是愤怒,也许是不解。

    一场战争,为何要屠戮他们的亲人,又为何要杀害他们的妻儿,他们明明手无寸铁,可以看出甚至有人已经放弃了抵抗。

    就算是与大唐角逐那么多年,他们也未曾杀害放弃抵抗的平民,当侵略者与被侵略的身份调换,当他们心中的怒火燃烧,他们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扑向那未知的恐惧。

    。。。。。。。。

    长安,大明宫。

    武曌深情款款的抚摸着眼前崭新的龙袍,再过几日她便要登基了,对于外人而言这就是一场水到渠成的仪式罢了,早在十几年前这个女人就已经登上了天子的宝位,差的也不过就是这场仪式。

    可对她而言。她却为了这个名字,这个仪式奋斗了十几年,她不登基。便是后宫乱政,她登基。便是千古一帝。

    这神秀龙袍似有亡灵在怒吼,似有故人在挥手,这才发现原来有那么多东西能轻易勾起女皇的回忆,这大明宫中的一草一木都带着她的痕迹。

    可是良久后,武曌将手缓缓伸回,黛眉皱起,那个小男人又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就在这时。一名内监走进恭声道:“陛下,唐大夫到了。”

    武曌闻音淡淡道:“宣。”

    片刻后,一人躬身走进殿中,拱手道:“微臣唐梁君参见陛下。”

    说罢。唐梁君悄然望了一眼武曌身前的龙袍,再次低下头来。

    “爱卿免礼。”

    武曌起步坐回御案,望着眼前的唐梁君,开口道:“唐爱卿,钱庄一案处置的如何了?”

    “回陛下。此事众位学士正在做最后详议,倘若无误,过些日子即可成文禀奏。”

    唐梁君回答的有些含糊其辞,这事是他提出,自然也由他来参与主导。但无论是从铸币还是重新定制核算细节却涉及到了各司各部。

    而武曌闻音竟然也不以为意,她最上心的倒不是此事,说这话也不过是个引子,当即便想询问唐冠去向,可话到嘴边,又觉不妥,只好言道:“那有劳爱卿了,近日吐蕃乱军一事,爱卿有何看法?”

    说这话时,武曌明显有些兴奋,这的确是像如有天助,她登基大典在即,外敌便发生了内乱。

    唐梁君闻言却眉头一皱,这事他倒是听说了,不过他一心致力于促成钱庄一案,唐冠又神龙见首不见尾,对于这外敌一事,他倒是没怎么上心过。

    当即唐梁君如实说道:“此事微臣亦有所耳闻,恕微臣才疏学浅,未能分出心来与诸君细讨。”

    武曌见状难免有些失望,唐冠三天两头便跑没了影,他这个袍弟合该是他的“代言人”一般的存在,他既然没什么看法,那就是说明唐冠也没什么看法了。

    两人沉默片刻后,武曌再次出声道:“近日为何不见你候兄来朝?”

    终于武曌问出了最想问的话,听到这话,唐梁君心下一惊,随即一阵哑然,良久后才呐呐道:“家兄无恙,多谢陛下牵挂。”

    “哦?那你兄现在何处?”

    “这。。。”此话一出,唐梁君立即舌头打结,说实话,他也不知道唐冠去了哪里,只知道除夕夜时唐冠曾回来过一次,何弃疗还为其送了一封关于朝中诸事的后备预案。

    武曌与唐冠关系扑朔迷离,如今武曌登基在即,唐冠倘若不出现,那可就有些说不过去了,但自己倘若糊弄武曌,届时唐冠又不出现,那也不大妙。

    沉吟片刻后,唐梁君还是有些尴尬的说道:“微臣不知。”

    “什么!?”武曌闻音心中一惊,暗呼一声,她本以为唐冠只是顽劣贪欢,不想劳心劳力去理会朝中之事,这也就随他去了,总归在武曌心中,唐冠定然不会害她就是。

    可是如今听闻唐梁君这个唐冠的至亲之人都不知他的去向,这可就让人有些不可思议了。

    唐梁君察言观色下,心中也暗暗叫苦,如今正逢多事之秋,外面乱的不得了,唐冠不回朝也就罢了,连家都不顾了,就连他也时常好奇,唐冠究竟是去做什么了。

    武曌见唐梁君言语不似作伪,像是真的不知道唐冠去向,一时间心中也难免有些纠结,但良久后只好出声道:“朕乏了,爱卿退下吧。”

    “是。”唐梁君闻音恭声屏退,带着满腹疑惑起步离去。

    。。。。。。。。

    瑶州,工事之前。

    唐冠伫立在此,手持铁盔眺望远方,高空之上,那回到了家的藏北东青上下盘旋,像是感受到了远方的怒火。

    唐帝国不出所料选择了冷眼旁观,这的确是那个女人的风格,自此这场战争没有了外援,而再有几日,她便要登基了。

    良久后,唐冠将手中铁盔戴上,缓缓闭上眼睛轻声道:“全军出击。”

    这才发现原来他身后一直无声伫立着一只整整齐齐的方阵,他话音一落,只听一声大喝:“前进!”

    “砰。。砰。。。砰。。”唐冠回到自己的岗位之中,就如他所说,他只是一个兵,而这支军队一旦投入战场便没有了首领。

    与此同时身后大营中走出一个个重获自由的奴隶,他们不可思议的望着那只远去的黑甲军团。

    他们竟然就这样释放了他们,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竟然主动扑向吐蕃人的数万大军!()

第三百九十一章:旌旗三千斩阎罗(一)() 
天灰蒙蒙的,明亮的启明星才刚刚落下,连太阳都尚未升起,武曌却早已在宫人的帮助下穿上了一身天子衮服。

    今日的大明宫已经被宫人们整理打扫得焕然一新,但是室内的众多摆设都没有变动,她的视线一寸寸的打量着这座熟悉却又陌生的宫殿。

    直到王公公悄然走进,恭声道:“陛下,时辰到了。”

    “朕知道了。”武曌应了一声,深吸一口气,清亮的美眸中有莫名的兴奋,可又有难掩的懊恼,他竟然真的没有来,他到底有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

    自己已经给了他足够的纵容,他竟然敢这样轻蔑。

    武曌缓缓站起身来,今日是她的登基大典,这一日的她光彩夺目,立于一旁的宫娥内监纷纷低下头来,一个不太适合用于女子的词汇却出现在了她的身上,她亲自推开殿门,踏上圣撵,背影竟如此伟岸。

    当这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天之骄子在无数目光聚焦之下踏下圣撵,一条红毯从落脚处直直铺到含元殿。

    广场之上黑压压跪成一片,武曌有些不死心的用余光左右望了一眼,唐冠令她太失望了。

    这场仪式对她,对所有人而言都是自然而然,是她应得的,没什么好说的,不登基,她也是皇帝,登基,她还是皇帝。

    来来去去就是这么个名字罢了。

    红毯的尽头是她进进出出无数次的含元殿,这条路武曌也同样走了无数次,可当她收起儿女情长,想要起步踏上红毯,尽早结束这场来之不易却又水到渠成的登基大典时。武曌的表情突然变得不自然起来。

    就像是帝国还没有做好准备来迎接第一位女皇的诞生一样,武曌竟然止步在了原地,遥遥眺望红毯尽头,武曌突然有些紧张起来。

    “我要登基了。”武曌心中突然响起了一声呼唤雀跃,就在前一刻她还在想着那个小男人。可在这一刻她眼中只剩下这一条长到没有尽头的登基之路。

    武曌伫立在原地,不知过了多久,没有人敢打扰她,良久后,武曌终于缓缓迈出了第一步,充满了生涩与陌生。

    。。。。。。。。。。

    与此同时。就在女皇在登基之路上迈出她的第一步时。

    远在数千里之外同样灰蒙蒙的天空下,毫无瑕疵的黑甲方阵轰然停住了脚步,他们的呼吸逐渐开始急促,因为大地在颤抖,地上的石子都不停的跳动着。

    对面一片滚滚沙尘中,骑兵犹如蝗虫一般激射而出。可当他们望见堵在前路之上的方阵以后,轰然停止。

    沙尘慢慢散去,吐蕃王旗迎风招展,乌云从其中涌出,这是一种不能用语言来够形容的数量,凡是目光所及之处均是黑压压一片。

    而与他们正面相对的巨盾方阵就像是沧海一粟,他们的铁盔遮住了面庞。纹丝不动的盾甲就像是自古都伫立在那里,从未有过一丝改变。

    “他娘的,这么多,俺还以为晚上还能赶回去吃饭!这他娘的得砍到啥时候?”张还义突然在人群中出声,引来一阵窃笑。

    吐蕃前军望着这伙突然出现的甲士骤然停止间,竟然爆发了一阵诡异的沉默,双方寂静无声对垒。

    漫山遍野的吐蕃勇士们惊疑不定的望着堵在前路上的黑甲方阵,毫无疑问,这伙人的出现是极为出乎意料的。

    既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询问。数万勇士们的目光纷纷聚焦在了这支奇怪的部队之上,他们身上的甲胄不属于曾今所见过的任何一个民族。

    诡异的寂静让人有些无所适从,吐蕃大军就像是定格了一般,愣在了原地,像是不敢置信对方只有这点人数。而且竟然敢主动截击他们?

    但是寂静并没有持续太久,第一个勇士呼喝出声:“驾!”

    “轰!”一声巨响,乌云滚滚涌向半道之上的方阵,大地再次剧烈颤抖起来,马蹄在眼中不断放大。

    望着那汹涌而来的潮水,甲士依然不为所动,直到近了一点,又一点,寒光近在咫尺之时。

    “前进!”

    “砰!”

    当那古老战场所传承的无坚不摧再现,当复仇者们撑起无敌的钢铁防线,当巨浪再次拍打在礁石之上。

    这个密不透风的盾阵,犹如一架活跃在冷兵器时代的坦克车,无畏的力量远比想象中要强大,那这三千狼牙死士真的无畏吗?

    当然不是,人不可能真正的永远无畏,但最起码有人能做到这一刻的无畏,我们称这部分人为“勇者”。

    很不辛,他们就是勇者,为了那迷人的放纵而无情的勇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