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余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余烬- 第1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啊!”围观的百姓不由自主地惊呼失声,高君羡、封浩等人目瞪口呆,封寒月更是芳心紧紧揪在了一块儿,眼都不敢眨一下。

    “铛!”得一声。

    李倓的全力一击砍在一个硬物上,发出金石般的声响。

    刘稷单手抓着连鞘的刀身,牛皮制成的刀鞘被长刀砍断,他将对方的招势架开,欺身上前,横身一个肘击打在李倓的胸前,将他打得连连后退,同时空着的右手搭上刀柄,“嗖”得一声,将横刀从只剰下一半的刀鞘中拔出,整个动作连贯自如,一气呵成,顿时招来一片喝采声。

    “小心了。”

    刘稷在谩天的喝采声中,挥刀疾斩,逼得对方拿刀去挡,而他刀刀都砍在长刀的刀身上,一刀未尽一刀又起,让对手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长刀本就沉重,这么横着去架对方的劈砍,极为吃力,终于李倓的手上一麻,长刀脱手而出,掉在了地上。

    “这就不成了?捡起来,咱们继续打。”

    刘稷并未上前,而是提着刀,冷笑着说道。

    李倓又羞又恼,脚底一挑,将长刀挑起执在手上,抢先出招砍去,刘稷在刀光及身的一瞬间,闪身避过,又是一个靠山肘,打在他的胸口,李倓只觉得胸口上血气翻腾,不由自主地往后退去。

    刘稷的刀光再次追斩而至,依然是同样的打法,刀刀硬砍,逼他去挡,李倓慢慢回过味来,对方的招势全都冲着自己的刀子,他就是想闪都闪不掉,很快,手上又一次吃不住劲,再度掉到地上。

    “捡起来。”

    李倓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红,心知再来也是枉然,此人虽然年轻,劲道却是极大,又是身形敏捷,打法怪异,他哪里还会自取其辱。

    “捡起来。”刘稷再次催促道,见他站在那里不动弹,干脆背过身去,双手高举,面向围观的百姓,他的行为就像是得胜而归的勇士,顿时挑起了百姓们的热情。

    “捡起来!”

    “捡起来!”

    随着百姓们的起哄声,李倓的脸色愈加难看,这种场面,完全出乎他的预料,已经变成了骑虎难下的局面,眼见那些护卫都在跃跃欲试,就要变成一场群殴。

    就在这时,一行人骑着马冲了过来,挡在前面的百姓纷纷避让,为首的男子在马上大叫着:“且慢动手!”

    高君羡和封浩首先松了一口气,因为那是封常清来了,他的身后,是许光景等乾坑戍一干将士,瞥见站在人群当中的戍主,齐齐跳下马来,拿着连鞘的横刀一路分开人群,在他的身旁站定。

    高君羡和封浩则迎上了封常清,悄声向他介绍了对方的身份,又简单说了一下事情的起因。

    封常清上前一拱手:“小女无知,冲撞了郡王殿下,下官在此为她陪个罪。”

    李倓一听那个俊俏的男子居然是女儿身,顿觉有些郁闷,这一下,纨绔子弟的名声算是坐实了,还是当着这么多百姓的面,不由得冷哼了一声,背转身去。

    刘稷将手中的横刀扔给许光景,反手一握,将一只柔软的小手握在了手中,回头看了一眼那对饱含担忧的眸子,微微一笑,手上暗暗用力捏了捏,示意她无须担心。

    方才的一番打斗,之所以没有下死手,除去对方的身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事情透着蹊跷,太子府是个什么情形,至少在天宝十五载之前,他们都应该是夹着尾巴,过着战战兢兢的日子,自保还不及呢,哪会主动挑事?

    高君羡之前已经报上了自家的父亲,对方却没有半点息事宁人的意思,反而变本加厉,挑衅自己?为什么。

    更关键的在于,这个李倓恰恰是李隆基众多无能的子孙中,还算有点出息的一个,他若是本性好色不奇怪,但会是这般。

    愚蠢么?

第八十章 冲突(三)() 
    对方这种毫不理会的态度,让封常清的心中一沉,事情怕是不能善了了。

    这种事,若是自己的儿子所为,他会毫不犹豫地抓来逼他认错服输,以求息事宁人,就算丢了面子,怎么也不能再闹大,可那是刘稷。

    且不说,事情是女儿惹出来的,刘稷是为了保护她才强出头,让心爱的女儿出头露面,当着这么多百姓的面服软,他做不出,也绝不会去做。

    场面上一时间僵住了。

    李泌等得就是这个机会,在封常清出现的那一刻,他已经举步下楼,以东宫属官的身份佯装偶遇,为双方搭起一个台阶,顺势平息事件的同时,借此与封常清搭上线,为后续的手段埋下伏笔。

    可谁也想不到,有人比他还快,看到此人的一瞬间,李泌马上隐入了百姓当中,生怕为人认出来。

    因为那是一个女人,而且是长安城中最不能得罪的女人,没有之一。

    刘稷转头看去,只见原本堵在街道上的百姓,就像见到了什么猛兽一般,纷纷向两旁避让,避不开的,也尽量缩紧了身体,将街道让了出来。

    传说中的自带清道光环?

    “呦,我当是天竺来了新鲜玩艺,怎么全城的人都挤了这里,原来是两只猴儿在打闹,倒是奇了。”

    在一群锦衣豪奴和彩衣侍女的簇拥下,身着一身紧身胡服的杨玉瑶娇笑着走过来,一头青丝梳成简单的倭堕髻,被一枝明晃晃地金钗束着,钗头上的宝石随着她的步子,璨璨生辉,她的一双妙目在双方的人群上各扫了一眼,当看到刘稷和他身后的女孩时,稍稍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看向李倓。

    “这不是建宁王殿下么,怎么今日不骑马改乘车了?打算出城游猎么。”

    李倓显然也没想到,这个女人会突然出现,无奈地朝她一拱手。

    “男倓见过虢国夫人。”

    对于一个天子都要以“姨”呼之的女子,区区一个二字王,还真摆不上台面,不要说他了,天子最宠爱的公主,在杨氏姐妹那里也没能讨到一分好,他纵然心中不忿,也不敢有丝毫显露,因为那是给太子惹祸。

    “下官见过虢国夫人。”

    封常清自然听过她的大名,同样上前见礼。

    杨玉瑶对他的相貌愣了一刻,突然想到了在天子那里看到的奏疏,和天子闲聊里的描述。

    “哎呀,你便是封常清?这可有趣了,你们还打不打,适才不是打得挺热闹么。”

    封常清还不适应她的风格,不敢贸然接话,李倓却明白了,她是为对方出头,不得不挤出一个勉强的笑脸。

    “原来是封中丞,小王一时未能认出令爱,生出了些许误会,莫怪。”

    “令爱?”

    杨玉瑶眼珠子一转,瞥向刘稷二人,露出一个会意的眼神。

    “既是误会,那就打不起来了?”

    封常清赶紧向刘稷使了个眼色,后者会意地放开少女的手,推开许光景等人走上前来。

    “的确是误会,殿下见我等自安西来,一时手痒,就切磋了几招,让诸位见笑了。”

    杨玉瑶一动不动地盯着他,直到刘稷的心中有些发毛,才转过头,对李倓说道。

    “噢,是这样么?”

    “是,我见他有些本事,便想试试,不防惊动了国夫人。”

    “可惜了,我还没看够呢。”杨玉瑶一点也没有可惜的说道:“既然没热闹瞧了,不如去我府上喝酒,也算是不打不相识么。”

    李倓哪里会去,歉意地一拱:“请国夫人恕罪,倓已经约了人要出城,改日再登门拜访。”

    杨玉瑶当然知道他只是在推托,掩嘴一笑。

    “这么急,又不骑马,怕是佳人有约吧,我可不能作恶人,去吧。”

    等到李倓一行人离开,围观的百姓也知趣地散去了,偌大的街道只余了杨玉瑶和封常清两伙人,后者也不想与这位声名着著的放荡女人扯上什么关系,有心找个托词推却。

    “有劳国夫人出面,本该。。。。。。”他的话还没有出口,杨玉瑶恍若未闻地直奔刘稷的方向,在后者不解的神情中,越过了他的身边。

    许光景等一干军士,见到一个盛装美妇款款走来,拦也不是不拦也不是,脚下都是下意识地让开,只见她走到封寒月的面前,上下打量了她一眼。

    “这位莫非就是中丞的令爱?”

    封寒月睁着一双大眼睛,溜溜地看着这位不拘一格的丽人,不防双手被她执住,嘴里更是夸赞有加。

    “妹妹生得好模样,怪道让人一见难忘。”

    封寒月何尝被人这么当面说过,脸色微红地说道:“姐姐才是倾国之姿呢。”

    “是么,难怪我总觉得有种一见如故的感觉,来来,随我一块儿,咱们上了车辇,慢慢说话。”

    一边说,一边牵着她走向自己的队伍,根本不容她推却,封寒月有些不知措地回望了一眼,刘稷一个箭步,挡在了她们的前面。

    “怎么,你还要挡我的道?”杨玉瑶朝自家的护卫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们不必紧张。

    “放开她。”

    刘稷冷冷地说道。

    “我又不会吃了她,你为何如此着紧,不要忘了,方才是我替你解的围。”

    杨玉瑶似乎一点也不着恼,反而兴致盎然。

    “那是另一回事,先把人放开,有什么事冲我来。”

    “好,你说的,放开了她,你随我走。”

    杨玉瑶当真放开了手,封寒月想要跑到刘稷的身边,被人拉了一把,封常清瞪了她一眼,自己却上前与刘稷站在了一块儿。

    “国夫人容禀,不是我等推托,实是府上有事,他的父亲刚刚得了朝廷的封赏,正在家中等着呢。”

    “噢,这倒不好办了,父子人伦,我也不能不顾,那就明日吧,本夫人在府上宴请宾客,你与他都要到场,还有。”

    她回身一指封寒月。

    “她。”

    到了这一步,封常清也无可奈何,只得一拱手答道:“定当叨扰。”

    杨玉瑶走过刘稷的身边,用两个人才听得到的声音飞快地说了一句:“我等你。”

    刘稷微微一愣神,她已经风情款款地走入了自己的队伍中,只留下一阵香气,若有若无地萦绕鼻间。

第八十一章 冲突(四)() 
    李泌回到楼上雅间的时候,一眼就看到坐在桌旁的李俶,手中拿着一个空盅子,脸阴沉。

    “想不到人算不如天算,竟然让杨氏撞破了。”

    看到他上来,李俶恨恨地说道。

    “咱们虽然无功,却也不算毫无所获,下回再想做什么,至少有了一个说辞,不至于太过突兀。”

    李泌在桌边坐下,拿起酒壶为他倒上。

    “殿下不觉得,那虢国夫人来得过于巧了些么。”

    李俶慢慢地饮下一口,想着方才的一幕,有些回过味来。

    “先生是说,她是有意如此的?”

    “只有这个解释,才能说得通,否则封家也好、刘家也好、甚至是高家,都与她毫无瓜葛,她又为何要强出头?就连适才封常清断然拒绝随她回府,都没有半点脾气,以杨氏的娇纵,殿下可曾见过?”

    “她是为了杨国忠,招揽封常清!”

    李俶陡然一惊,要说这种事情,杨氏可以做得大大方方,他们却只能是遮遮掩掩,本就不在一个难度,而以杨氏的手段,只怕很难抵挡,他不禁失出了一种挫败感。

    李泌不动声地打量着他的表情变幻,心中暗自叹了一口气。

    “封常清今日的态度,已经表明了他不欲卷入这趟混水,如今看似咱们势弱,可殿下不要忘了,太子的正统,已经深入人心,这便是最大的优势,但凡有志者,都不会不考虑这一点,封常清若是不识大势,这样的人不要也罢,若是聪明的,自然该知道怎么做,而殿下要做的,只是等待,某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比这更容易?”

    “那先生今日的设谋?”

    “一石二鸟,成则多一助力,不成,也能看看谁会跳出来,杨氏如此急切,未必不是一种讯号。”

    “请先生明示。”李俶郑重地说道。

    “目前朝堂上最大的变数,就是右相空悬,杨国忠回京已近一月,进宫了多少次,至尊却一直没有见他,原本某以为是考验其心性,现在想来,其中或许另有玄机也不一定。”

    “至尊所虑者,已非一个朝臣首席之位,而是大唐未来的走势,吐蕃这个百年大敌一朝覆灭,不唯百姓没有想到,就连朝堂诸公也是一般无二,他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确认了消息的准确性,又用了一个月来讨论处置的结果,如今已是年末,依然没有一个定论,这说明什么?朝廷上下根本没有做好一旦大唐失去这个强敌的准备与后续。”

    李泌口若悬河,侃侃而谈。

    “那是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