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州江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宁州江山- 第2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说着,却见赵氏和石芙蓉捧着汤碗走了过来,妯娌俩现在很受优待,装扮一新,水色也好,赵氏本是大梁宫里得宠的宫女,美艳异常,气质也好,石芙蓉正值青春年少,少年习武,身材健美,眉宇间有一股权贵人家女子少见的英气。

    宁买昌眼睛一亮,倒像是活老猫见着了鱼,赶忙上前查看,围着她转了一圈,回身问李默:“姐夫,跟你商量个事呗。”

    宁买昌是看上了石芙蓉,用他的话说是一见钟情,他要讨了石芙蓉做妾。李默正想劝阻,文芫却抢话嘿道:“郡王爷,你可知她是什么人,她可不是一般的人,她有个杀神哥哥,你真敢要了她。”宁买昌就问她哥哥是谁,得知是石杜卜,便笑道:“我听说过他,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不过杀的都是萧梁的人,对王顺德是忠心的,这个无所谓,我是大夏的郡王,还怕他一个前秦的将军。”

    他瞅着李默:“要是卫国公瞧上了她,那小弟就当什么都没说过好了。”文芫道:“没有的事,叫她们妯娌俩来是想叫她们写信劝降石将军,可石将军是个忠臣嘛,他家主公让卫国公杀了,他如何肯降?”

    宁买昌道:“卫国公,这我就要说你两句了,有道是除恶务尽,王顺德已经授首,他的臣子当杀的只管杀了,你留着他们将来谁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是不是?至于这个石芙蓉,她哥哥是个逆贼,那她就是个做奴婢的命,一辈子也休想翻身。除非,你让给我。毕竟咱在长安,离天更近,但有方便自会替她去争,不至于委屈了她。姐夫你若肯割爱,小弟必有后报。”

    文芫道:“报答什么,都是一家人,只是她妯娌情深意厚,相依为命,这么大的兵灾都没有把她们分开,岂可因大王你而分开,不如大王开恩,把她们两个都收了吧。”

    李默喝道:“胡言乱语,赵氏在有丈夫的人!”

    文芫一时得意忘形,说错了话,被李默当众呵斥,脸上青一阵红一阵,有些挂不住。

    宁买昌瞅了眼赵氏,笑着说道:“我明白小嫂子的意思,要我好好照顾她是不是?放心,爱屋及乌,小王绝不会亏待赵氏的。”

    文芫赞道:“大王仁义,令人敬佩。”

    宁买昌当着杨怡的面讨了石芙蓉,把杨怡气的直哭。

    李默宽慰她道:“买昌年幼,不懂事,你应该多体谅他。”

    杨怡抹抹眼泪,诉苦道:“当年我跟我姐同时出嫁,人都说我嫁了个好人家,谁曾想,我的命会这么苦,跟着这样一个霸王,我的心都操碎了,又不知道何时是个头呢。”

    李默也不好宽慰她,当年杨欣嫁给宋蕴,杨怡嫁给宁买昌,以身份地位算,当然宁买昌更胜一筹,所以都夸杨怡命好,哪里知道这显贵背后的痛苦。

    赵氏和石芙蓉现在都是逆反之后,连李默也没办法替她们求情赦免,宁买昌说的也对,他离天更近,更方便为她们求情,一旦石芙蓉做了他的妾侍,虽然是待罪之身,但从此也就没人再敢拿她们怎么样了。

    这件事李默叫文芫去跟她们说,文芫真巴不得她们走呢。连哄带吓,两个人就答应了。

    临川王宁买昌见在东都洛阳做个闲官,这次奉调回京。半道接到父亲工部侍郎、赵王宁是真的家书才临时折转来潞州的。

    对外的理由是替老爹了解潞州城墙的修复情况。

    (本章完)

第370章 怪病() 
这当然是个幌子,宁是真打发儿子带着媳妇来潞州,其实是在向宫里发一个信号,他们这些柱国元勋都还在,互相之间都还在走动,都还有联系,请不要忽视他们的存在,其最终目的还是希望宁是勤、宁是敬兄弟有所忌惮,不要手足相残。

    所以具体的来说宁买昌、杨怡夫妇到潞州来也没什么要紧的事,四处游山玩水,逛了两天就带上赵氏、石芙蓉妯娌和石中破回长安去了。

    李默打发林哥儿率精锐卫士三百人护送二人回京,临行前又再三嘱咐杨怡回京后无比去找商小青一趟,让她熬一晚孟姑汤带回去。

    杨怡跟宁买昌成亲多年,一无所出,宁买昌已经在不同的场合咒骂她是不会下蛋的母鸡了。现在不仅被丈夫嫌弃她,在婆婆王夫人面前更是抬不起头来,日子过的很艰难。

    若是能借孟姑汤之力为宁买昌诞下一男半女,她的日子或者会好过的多。

    时隔不久,京中传来消息,姜鸢、宁樱在同一天先后给李默生下一个儿子,十天后商小青又给李默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

    李默立即写信给姜鸢,让她识大局,把长子的身份让给宁樱的孩子,这么做当然是为了两个孩子好。

    嫡长子继承家业,若再是哥哥的话,或者还可以照顾一下弟弟。

    妻妾同时诞下儿子,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李默现在却很苦恼,孩子满月的时候,他可以推军务繁忙不回去,但一周岁的时候,宁是勤一定会动员人叫他回京,那时候他如何应付。

    当然,若是到时候潞州周边发生战事他李默自然可以不回去,但这么做用意就太明显了,某人一定会不高兴的。

    思来想去,李默决心回长安一趟,化被动为主动。

    行前,李默做了周密的安排,尤其叮嘱徐文胜要提防监军使顾良,防止他乱来。

    大将回京,地动山摇。

    擒王灭国之功岂能慢待?自李默上表回京起皇家使者就往来于潞州道上,络绎不绝。

    宁是勤遣重臣在河中府、陕州、潼关和京郊迎接李默。

    潼关之后,更是由金吾卫大将军、魏王宁世检亲自迎接、护送。

    进京之后,皇帝赐宴麟德殿,亲自为李默把盏,满朝亲贵,齐来道贺,一起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大胜利。

    酒过三巡,就有人拿李默开涮,说他一炮三响,所向无敌。

    殿中少监束英则问李默有何秘方,李默道:“你问我,你跟下猪仔似的,一窝三四个,下了十好几个。你撑死的饱汉却问我这个饿汉?”

    束英笑道:“我这是田好,牛又能干,若是轮到田好牛不行的,你这方子可就派上用场了。”李默道:“大胆束英,你这是指桑骂槐,含沙射影,打量我听不出来吗?”

    束英嘿嘿,居然默认了。

    宁是勤膝下寥落,好容易才生了一个女儿,若是李默真有秘方,他不介意挖出来献给皇帝,立一桩大功劳。

    别的事李默或可成人之美,但这件事他哪敢乱说,一来查无根据,只是他的揣测,二来那碗汤药性太猛,以宁是勤现在的状态,这汤对他不是补药,而是毒药。

    一碗汤药死了皇帝,那他李默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饮宴已毕,李默大醉,皇帝留在宫中,令汪寿侗服侍。李默睡到半夜惊醒,得知自己身在禁宫吓出一身冷汗了,执意要回家去。汪寿侗报知宁是勤,宁是勤遂传他到勤政殿。

    饮宴之后,大臣们尽兴而归,皇帝却没有歇着,而是回到勤政殿,继续宵衣旰食,操劳天下。李默讨水洗了脸、漱了口这才起身前往。

    宁是勤询问了潞泽情况,问李默:“群雄未平,有人建议我南下,先取蜀,再取江陵,顺江而下拿下江都,然后再挥师北上解决河北,最后定河东。你有何见解?”

    李默道:“河东既迫近长安、洛阳,又威胁宁州,宜先平河东,再平河北,北方一统,挥师南下,一统河山易如反掌。反之纵然占有江南半壁,而放任北方坐大,也非国家之福。”

    宁是勤道:“你主张先打河东,是否是有意避开朕?”

    李默大惊道:“臣下不敢。”

    宁是勤摇了摇头,说:“你说你不敢,我说你敢。你在潞州做的那些事,你打量着朕不知道吗?你真当朕的查访司是白吃饭的吗?”

    李默不知如何解释,也就不解释。

    宁是勤发了一通脾气,就叹了口气,说:“你这么做,我不怪你,蝼蚁尚且贪生,又何况是人,好在你没听陈三的。”

    提到了陈三,李默悚然一惊,陈三几时成了宁是勤的人?!

    “陈三是朕的人,朕要他出去试探你们,结果让朕很失望,即便是你也一味的敷衍,至于其他人,甚至已经在公然背叛朕了。朕的江山……”

    因为激动,宁是勤忽然剧烈地咳嗽起来,一张脸涨的通红,手捂心口,喘不上来气。密室相会,他身边没有太监,只有门外的武士,而现在他连唤武士进门的机会也没有了,一张脸瞬息间憋的像块猪肝,眼睛勾勾地盯着案头的一个瓷瓶,神态十分紧迫,却说不出话。

    李默拿起药瓶,揭开盖子嗅了嗅,倒出一粒,掰成两段,用茶水喂宁是勤服下。只是片刻之间,宁是勤就缓过劲来了。

    李默取出自己的手绢奉上,扶他坐下。

    宁是勤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喝了口茶。

    李默出门唤汪寿侗上茶,宁是勤心思大定,一时对李默说:“国无长君,江山不稳,这是你们的担忧,何尝不是朕的担忧?所以,朕决心已定,在朕有生之年,一定要一统山河,不让子孙忧劳,至于你们所担心的也绝不会发生,宁氏子弟绝不手足相残,我会给他一个交代的。到那时候我看你们还有什么话说。”

    说到这宁是勤瞪了李默一眼:“朕把上党送给你,换来的是一颗小忠,朕若把整个河东送给你,可能换来你的大忠?”

    李默打了个冷噤,话到嘴边,终究没敢说。

    汪寿侗劝皇帝道:“夜深了,龙体保重。”

    宁是勤嘟囔道:“又是龙体保重,朕说过是保重龙体,总是记不住,猪脑子。”

    汪寿侗赔笑道:“谢陛下赐奴婢新名。”

    李默起身恭送宁是勤,注意到他的手在不停地颤抖,联想到此前那一幕,不觉出了一身冷汗,那个传言竟然是真的,皇帝真的得了怪病,似乎很严重。一个时日无多的皇帝,一个野心勃勃的皇帝,一个壮志未酬的皇帝,他将会作出怎样的疯狂呢。

    李默简直不敢往下想。

    皇帝走了,留下他一个人在大殿里,许久之后,他挺直胸膛,用袖子擦了擦自己的额头,冷津津的,全是汗。

    (本章完)

第371章 又是你!() 
回到卫国公府,李默没叫打搅别人,独自在听松阁歇了,也睡不着,叫了穆坤和两个贴身小校喝酒。天明之后见到了自己的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压抑的心情方才舒缓一些,宁樱和姜鸢生了儿子,自然开心,商小青生了两个女儿就有些不大开心。

    李默心里却想,怪只怪你这傻瓜嘴快性子急,若是不喝那半碗汤,这万千福分可岂不是归你一人独享了。

    所以造化这种事,真是不好说的,该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强求也没有用呢。

    儿子的名字是一早就想好的,宁樱的孩子叫李轨,乳名大虎,姜鸢的孩子叫李卓,乳名小虎,商小青生的两个女儿,大的叫李文静,乳名莺莺,小的叫李文殊,乳名悦悦。

    姜鸢嚷着说不公平,说李默偏袒女儿,给女儿取的乳名那么好听,儿子的乳名却取得如此敷衍。

    李默道:“女儿要贵养,从小就得给她们最好的,长大了才能志趣高洁,明通事理,不为外物所惑。儿子嘛,要贱养,要让他从小明白世道之艰,谋生之难,让他们学会去忍去争,才能在社会上立足。你们给他们请乳母,我不反对,但自他们懂事起就要让妇女们远离他们,让他们跟男孩子待在一起,我的儿子不要变成娘娘腔。”

    姜鸢道:“不做娘娘腔,也不做直男贼,我平生最恨那些打打杀杀的男孩子。拿粗鲁当有趣,无聊的很。”

    李默笑道:“小妮子连直男贼都知道,真是难为你了,我听说她们都母乳喂养,偏你找了乳娘,却是为何?”

    姜鸢道:“你好意思说,你这一走,这个家都落在我的身上,每天多少事,我哪有时间哺乳?”李默道:“我的错,我就不该多这个嘴。”问起家中情形,姜鸢道:“四处打仗,田庄的租赋全没了,商栈生意也不好,眼看就要揭不开锅了。”

    李默道:“会有这么严重。”

    姜鸢笑道:“这年头讲究哭穷,过的越穷越凄惨越好,否则就有人来找你捐资助国了。”

    李默道:“捐资助国是皇帝倡导的,咱们不争先也不要落后。”

    姜鸢道:“这还用你吩咐。”

    热闹了一天,李默本想犒赏几位功勋,宁樱道:“你还是去关照那两位吧,人家的嘴巴马上就能挂油瓶了,亏得都是知书达理的,否则还不跟你闹起来。”

    李默一瞧,汪竹韵的小嘴真的能挂起油瓶,李仙儿虽表面淡定,内心也是起了波澜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