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州江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宁州江山- 第2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宁世书叹道:“东都难道就这么废了吗,多少人心里不服气呢。”

    李默道:“恕我直言,你也应该换换脑筋,一墙之隔,就是繁华的大街,热闹的不得了,你干嘛守着清冷的院子呢,出去走走,挺好的。”

    宁世书道:“没意思,没意思啊,默之,高祖的赫赫武功没了,现在是休养生息,可天下尚未一统,谁会让你休养,依我看休息两年就得了,缓过劲来,咱还得加油干。听说朝廷准备对蜀地用兵,真的假的?”

    李默道:“至少在我当兵部尚书的时候没有,现今是个什么情况,我也不知道。”

    宁世书道:“你啊你啊,让我说你什么好呢,总是退让,何时是个头。唉……”

    (本章完)

第431章 不宣之秘() 
李默道:“你要我怎么办,撸起袖子跟他们斗?没意思,一点意思都没有。不说这个了,你这宫里有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没有。”

    宁世书撇撇嘴,道:“你真想知道,那我就说给你听,你还别说,我这宫里稀奇事多了去了。你带你去见一个人。”

    李默一直觉得自己胆子很大,死人堆里爬过来的,这世上就没什么能吓倒他的。但宁世书带他见的这个人,仍然把他吓了一大跳,眼皮子狂跳,头皮发麻。

    这个人,如果还是人的话,简直无可名状,他浑身长满了白亮的脓疮,自头顶自脚心无一处完整的皮肤,那些脓疮层层叠叠,随时起随时破裂,流出令人作呕的脓血。

    他躺在粪水一样恶心的液体里,瞪着一双浑浊的眼睛望着天空,看到他,很容易让人想到地狱里的恶鬼。

    小七捂着嘴就吐了,再也不敢停留。

    李默也感到严重不适,就离开了地牢。

    “知道他是什么人吗?”

    “我说,你们也太凶残了,他究竟犯了什么罪。”

    “什么罪,弑君谋逆的大罪。”

    李默没有搭话,他望着宁世书。

    问:“为什么要跟我说这些。”

    宁世书道:“我不说恐怕以后就没机会说了,你别以为我现在这个样子是装出来的,我是着了人家的黑手,中毒之后变成这个样子的。”

    李默吃了一惊,但仍然没有说哈。

    宁世书咳嗽着引李默来到他的值房,让人关上了门,这才喘着气说道:“昔日大行皇帝东巡,在徐州行宫召见了你和许贤友,然后向东,我那时候是兖州刺史,接驾之后,送大行皇帝去行宫,他让我留下,说有话跟我说。那晚刮着西北风,大行皇帝让我陪他在园子中走走,我说风大,劝他回去,他苦笑着对我说‘隔墙有耳’。当日我便预料事情有些难办,哪知道没过几天他就出事了。我连夜赶到齐州,有人把药混在酒水里哄我喝下。”

    宁世书说着撩开自己的衣裳,露出左臂和左腿,露出两道骇人的刀疤。

    “亏得卢太医及时给我放了血,才保住性命,可陛下他,谁敢给他放血?只能用药物吊着,等到卢太医找到药方的时候,已经晚了。毒素攻心,神仙难救。”

    李默道:“你到齐州时大行皇帝可还健在?”

    宁世书摇摇头:“说我去晚了,但也有人时候我到的时候,大行皇帝还是清醒的,有人不想我见到他。”

    李默道:“大行皇帝在到徐州之前已经重疾在身,这个宋妃可以作证。”

    宁世书吃惊一惊,半晌方道:“怪不得宋妃要为他殉葬,原来并非她自愿,是有人在逼她,默之,你既然知道真相,当日为何不阻止?”

    李默苦笑道:“宋妃是在齐州自尽的,我那时候在长安,我拿什么阻止?”

    宁世书道:“如此说来,是我一直误会他了,谋害大行皇帝的不是他,是另有其人!其实我也知道他们是谁。”

    李默道:“他们已经浮出水面,这是好事,我这次出来,一则是为了避避风头,二来就是替他来看看你,你要保重身体。”

    “保重身体?”宁世书狞笑着摇了摇头,“我已经无所谓了。你能里我很高兴,能让我死前知道事情的真相,我死而无憾。”

    李默道:“你不要这么悲观,一些事现在看起来千难万难,但或者明天一切就都可以迎刃而解。对了,这个人倒是谁?”

    “证据!他就是谋害大行皇帝的罪魁祸首,我千辛万苦把他揪出来,可惜却被人下了毒,他现在这个样子看着恶心,其实是在救他。他体内的剧毒十分厉害,若不是用这种手段,他早就死了。”

    李默道:“他究竟说了什么?”

    宁世书道:“他说了什么我也不知道,我的人找到他后,他就被人下了毒,然后神智不清浑浑噩噩,审讯过他的人在回来的路上被杀了。卢太医用这个法子吊着他的性命,是指望有朝一日他能清醒过来,将真相公之于众。现在看,或者他也没什么用了。”

    李默道:“是非曲直总会有个了结,你不要急,我劝你回长安去,好好休养。”

    宁世书道:“我,你就不用管了,我心里有数。倒是你,要保重。”

    青州大都督傅有德闻听李默东巡,特意从青州赶到濮州相见。

    傅有德是宁州资深老将,资格比李默老,论亲缘又是长辈。

    所以说话的时候就直来直往,他抱怨说:“青州驻军进取心越来越差,当军官的敷衍了事,吃酒狎妓,做士卒的则游手好闲,没事做做小生意。长此以往,不要说收复江南,便是保住老本都是两说。”

    他问李默何时对南方用兵。

    李默反问他:“河北未平,收复江南,可行吗?”

    傅有德道:“河北三雄打的天昏地暗,此刻插手合适吗?不如让他们闹着,等他们打疲惫了,再动手不迟。江南萧敬腾已经监国,又在江州大败陈敏父子,深得江南土著的拥戴,此刻不取,将来一旦站稳脚跟,就悔之晚矣。”

    前次傅西山挂帅南征,闹的灰头土脸,连累老帅也抬不起头来,发此言论不足为奇。

    李默道:“老将军为何不给摄政王上书。”

    傅有德道:“书我自然要上,但孤掌难鸣,默之,你是开国元勋,功高盖世,你的话比我的有用。”

    李默道:“我会择机进言。”

    正说着门外有人嚷起来,李默询问,答有个少妇来告状。傅有德笑道:“默之,莫不是你做的?”李默道:“我今日才来,茶还没来得及喝一口呢。”

    喝命把人带进来。

    跪在地上的是一个二十六七岁的少妇人,姿色中等,气质不俗,磕头说要见朝廷来的安抚处置使李默。

    李默道:“我就是李默,你有何冤情,只管说来。”

    那女子道:“小女子徐俊,前秦州督军副使徐东升是我爹。”

    李默眉头一拧,吃了一惊。

    徐东升是前梁秦州守将,当日宁州起兵南下关中,吐蕃河西节度使、靠山王也亮趁关中有事意图东侵,危机时刻,李默与李德安组织西征。

    徐东升当日虽是萧梁将领,但为人忠诚,愿意与宁州合作,可惜秦州被叛将罗勒出卖给吐蕃,守将卢远道前往吐蕃军营谈判,被吐蕃扣押,副将徐东升为保百姓平安,向吐蕃献城,城中军民不肯屈服,举兵反抗遭到吐蕃人的残酷镇压,徐东升被腰斩。

    李默率军收复秦州后,营救出卢远道,徐东升因为降敌在前,虽死而罪不能赦,所以至今仍背着叛臣的恶名。

    他死后家眷皆被籍没为奴,一直到大夏立国,大赦天下,她们一家才得自由。

    (本章完)

第432章 劝进() 
李默简要地向傅有德介绍了徐俊的身份,傅有德道:“你起来吧,有何冤情有诉,只管说,卫国公为人刚正不阿,最能主持公道。”

    李默让穆坤给徐俊搬一把凳子,让她坐下说话。

    徐俊谢过,却不肯坐,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来,言道:“这是父亲临死之前的遗书,请大人替小女子伸冤。”

    这是一封用血写成的遗书,徐东升在遗书中说当日卢远道不顾众将劝阻执意去了吐蕃大营,旋即被扣留。城中群龙无首,战则必败,徐东升为了阖城百姓的安全被迫开门投降。但吐蕃人恨死了城中军民的抵抗,很快就食言翻悔。

    徐东升不得已率领军民起义,可惜被吐蕃人血腥镇压下去,徐东升和领头将领十八人被吐蕃虐杀,军民死亡八九千人。

    这封遗书是徐东升陷入绝境后写的,不仅叙述了当年城破之后的真实情况,更提到了一桩隐秘事实——被大梁朝和大夏朝树立为忠臣典范的卢远道可能在最后关头变节了,他去吐蕃大营不是谈判而是去投降的。

    徐东升提到一个细节:当日卢远道走后,城中群龙无首的时候,卢远道的儿子卢长宗忽然回来了,告诉大伙卢远道被吐蕃扣留,要求城中组织军队去救援,正是因为这次冒险,使得城中仅有的一点兵力也被歼灭,由此丧失了对抗吐蕃的最后资本。徐东升分析说这是卢远道献给吐蕃人的见面礼:起义失败之后绝大部分起义将领都被诛杀,但卢远道的儿子卢长宗却安然无恙。

    李默问小七是否认识卢长宗这个人,小七道:“现任刑部员外郎,很受重用。”

    李默对徐俊说:“事关重大,又是陈年旧账,我一时也无法剖断,你且回去,待我细细查访。”徐俊一脸的期盼顿时化为绝望,寒下脸道:“果然是官官相卫,一丘之貉。”

    傅有德道:“那女子,你这话就说重了,这案子时隔这么久,又牵扯到朝中大员,总得访查清楚才是。你要对卫国公有信心。”

    徐俊这便向李默请罪。

    傅有德对李默说:“卢远道父子都是朝中高官,事关重大,还请卫国公三思。不如就将她带在身边,也好细细查问。”

    李默道:“我巡视过程中带着她不方便,还请老将军将她带回青州妥善安置,待我回京后细细查访明白。”

    傅有德说:“这样也好。”便对徐俊说:“那女子,你告的这状子卫国公受了,日后必会给你个交代,眼下你随我走。”

    徐俊道:“多谢老将军,小妇人自有家回不劳将军看顾。”

    小七嘿然道:“别冒傻气了,你告的那个人果然是个奸细,你以为自己能安全,还是跟着老将军安全。”

    徐俊这才随傅有德走了。

    小七对李默说:“这老儿巴巴的跑来找你就是为了这事,这倒是有些蹊跷了。”

    李默道:“你也觉得蹊跷,那就应该去调查清楚,看看究竟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小七叫道:“谈何容易,过去那么久了,又都改朝换代了。”

    穆坤道:“可以把这件事交给范栗去侦办。”

    李默点点头,写了一封信交给穆坤,叫他赶紧派人给范栗送去。

    离开濮州后,李默又巡视了曹州和兖州,这一日来到了大海边的海州。驻守颍州的陈应人给李默送了一封信来,说有个叫徐思思的女子找到他,请他帮忙送她去长安找李默。

    陈应人问李默跟这个徐思思是什么关系,他是把人送到府上去呢,还是先找个地方安置一下?李默急忙向卫府参谋院情报处求证,获知的确是有这么回事,但不是徐思思主动上门找的陈应人,而是陈应人派人找的徐思思的。

    原来当日李默在寿州渡河北上时,徐思思私自溜走,偷偷潜伏家乡,但令她绝望的是她父亲已经不再认她这个女儿,对外说她已经死了。徐思思无路可走就渡河北上准备去长安找李默,路过颍州时病了一场,在城中养病。陈应人得到消息后就把她接到了督军府,然后给李默写了这封信。

    小七分析说陈应人为人谨慎,不干没把握的事,这个女子身份不明,他不敢贸然插手,担心以后被宁樱等人嫉恨,所以谎称是她主动找上门,这样既在李默面前卖了乖,又不会被宁樱等人嫉恨,可谓是一举两得。

    李默回复陈应人叫他把人送到洛阳,先找地方安置起来,等他回程时带上一起回京。

    巡视完海州,李默本想去徐州看看,却忽然接到蜀王宁世书去世的消息,宁是敬催促他尽快回京,暗示他路过洛阳时进行一番调查。

    宁世书死的很蹊跷,毕竟四十岁不到的人,有传言说宁世书在东都留守任上贪污纳贿,乱搞男女关系,被李默在东巡时发现,畏罪上吊自杀。

    谣言传的绘声绘色,李默责令当地卫府查访,终是一无所获。

    李默派人去留守府找那个刺客,也不见了踪影,不仅人没了影子,连关押他的地牢也被填平了,灌的是水泥浆,连开验的机会都没了。

    出京时是夏天,巡视归来是秋风正冷的时候。

    宁樱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