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州江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宁州江山- 第2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出京时是夏天,巡视归来是秋风正冷的时候。

    宁樱出城迎接李默,一起回城的路上宁樱就问起宁世书的事。李默道:“我知道你怀疑什么,别信他们。”宁樱道:“我现在还敢信谁,他一直好好的,你一去就死了,听说你们还见过面。他是东都留守,不在你的巡视范围内吧。”

    李默道:“你说的是,但这件事你应该相信我。”

    见宁樱眼圈红了,知道她的心里不好受,宁世书论亲缘同属宁雄之子宁椿这一脉,跟宁德胜、宁仁功关系是最近的。

    过去,宁世书得势时对他们这一房也颇多照顾,忽然就病死了,一时接受不了也很正常。

    关中匪患严重,宁是敬外出巡视西奉天布置剿匪事宜,李默在家休整了一日,便启程去西奉天见宁是敬。

    宁是敬道:“你回来好好歇着,何必急在这一时。”

    李默道:“蜀王的死与我无干。”

    宁是敬道:“他临死之前跟你说了什么没有?”

    李默道:“他死之前让我劝你及早继承大统。”

    宁是敬道:“默之,你怎么也说这话。”

    李默道:“大争之世,只争朝夕,青州傅将军说军心萎靡不可支持。我所见所闻,大夏国已经堕落了,强主不出,天下难定。”

    宁是敬道:“你不要说了,我不能做一个背信弃义之辈。”

    李默道:“你假仁假义,没有担当。”

    宁是敬道:“默之,我怎么没有担当了。我做个亲王好好的,你们非要我做摄政王,我做了摄政王你们又要叫我做皇帝,我宁是敬若是做了皇帝就是弑兄负侄的千古罪人。”

    (本章完)

第433章 交换条件() 
李默道:“你想做个千古忠臣,可你若败坏了宁氏得来不易的江山,那才是最大的不忠,你不做皇帝,就有人在背后兴风作浪,诋毁你,不停的内讧,新朝建立未久,江山尚未一统,怎么经得起这样的内耗。所以你必须站出来,忍辱负重,做天下的皇帝,这样才能收拾人心,才能一统河山,才能对得起宁家的列祖列宗,才不负宁家列祖列宗的一场辛苦。”

    宁是敬道:“这话又怎么说?“

    李默这才将遇见宁世书的所见所闻说了一遍。

    宁是敬大惊失色:“你的意思,皇兄他、是被人下毒害死的?”

    李默道:“当年你们兄弟剑拔弩张,若是将此事公之于众,你还能活着回到长安吗,大行皇帝把这件事压了下来,为的什么?他难道就不知道大争之世,国无长君的凶险吗,他难道就看不穿芮氏摄政不能长久,朝政终要归宁吗?他几次三番免我死罪,不过是希望他的子孙能平平安安,他最关心的是这社稷江山,他想的是大夏朝千秋万代的传下去啊。”

    宁是敬捂面而泣,他们兄弟纠缠多年,到头来还是手足情深啊。

    李默便又拿出徐东升的那份血书来:“卫府已经查明,卢远道的确是吐蕃人的奸细,只因也亮败亡,他没有了上线才隐匿多年。”

    卢远道归夏后先在鸿胪寺任职,后来被宁是敬提拔到兵部,又转任地方刺史,回朝后做了礼部侍郎,被视为是宁是敬的人,因为任用卢远道,很多前朝官吏对宁是敬的印象都非常好,若是查出卢远道是吐蕃奸细,宁是敬知人善任,宽宏大度的人设就彻底崩塌了。

    宁是敬痛心地问:“傅有德,他这是什么意思?”

    李默道:“你莫要冤枉了傅将军,这个徐俊四处告状,被小人利用,是傅将军将她半道截下,他这么做不是要跟你过不去,而是提醒摄政王,自古以来摄政王鲜有善终,今日不动手,他日悔之不及,若因一人生死而毁国家,你就成了千古罪人。”

    宁是敬道:“好吧,我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天,都说我跟兄长不对付,处处争执,其实我何尝不想安安静静地做个太平王,但我做不到啊。默之啊,你们把我害了呀。”

    宁是敬接受李默的建议,暂不回京,诏令许贤友回京,出宋驰伦为徐州大都督,召潞州大都督杨师群回京出任金吾卫大将军,启用前飞豹军将军马驯駲为西京兵马副使。

    控制了禁军之后,李默秘密回京,与傅西山、许贤友、杨师群、史陈良等人商议妥了,这才去见宁是谨、陈瑞安,说服了宁州权贵后,李默又找冯布等朝臣谈了,众人知道这一天早晚要来,倒也没说什么。

    一切准备就绪,李默来到西苑感念庵。

    早有应贞师太接待,李默道:“法师灾消难满,可以还俗了。”应贞道:“岂敢,应贞发过誓要一辈子陪伴太后的,难道新主要接太后回宫?”

    李默哈哈一笑。

    应贞本是宫廷女官白月,是宁是敬安插在太后芮氏身边的人,这个秘密是李默回京时才知道的。

    与青灯古佛相伴,芮雨晴清瘦了不少,不施粉黛,素面朝天,但面颊有红润。

    问李默:“你们打算怎么处置我母子,是暴死,还是出什么意外。”

    李默道:“太后怎么这样想?”

    芮雨晴道:“自古被废的君王哪个有善终?你若怜惜我母子,不如赐我一碗毒药,我母子分着喝了,也免得活着受苦。”

    李默拜道:“我在大行皇帝面前发过重誓,不使兄弟相残,皇帝虽然退位,太后仍是太后,皇帝不失亲王之尊,只要谨守君臣之道,自可平安无事。”

    “平安无事,凭你红口白牙,还是你这颗项上人头。李默,你未免太幼稚了,一旦君临天下,今日的承诺还做的数吗,人心嬗变,谁能把握。”

    李默道:“事已至此,太后就信李默一次吧。”

    芮太后道:“我信又如何,不信又如何,不过是砧板上的鱼肉,随你们摆布罢了。我只有一个条件,他需答应我除掉一个人,我是个女人,睚眦必报,心眼小,顺了我的意,一切好说,否则,莫怪我耍赖撒泼。”

    李默道:“我答应你。”

    芮雨晴眼睛一亮:“哦,你能做的了主?”

    李默道:“李默有负重托,必为太后报仇雪恨。”

    期门军大将军许贤友巡警之深夜,忽然得到消息说摄政王宁是敬已经回京,李默、傅西山等人前往城外接见,勃然大怒,破口大骂,骑了一匹快马,带着十余侍卫赶到城外接见。

    在光化门恰好撞见新任西京兵马副使马驯駲,马驯駲问道:“大将军哪里去?”

    马驯駲因罪被免职,在家赋闲小半年,三天前才被启用,据说是李默的推荐,因此被许贤友视为是李默的人,就没好气地回道:“出城打猎行不行?”

    马驯駲听他语气不善,便耐着性子劝道:“天黑路滑,猎物也要休息,大将军还是明日清早吧。”

    许贤友破口大骂道:“明日,明日我就成猎物啦。”

    挥鞭一通乱抽,喝令门卫开门。

    马驯駲咬了咬牙说:“卫国公有令,天黑之后任何人不得出城。”

    许贤友闻言勃然大怒,一马鞭抽过来,马驯駲的脸上顿时多了一道血痕。

    “我不知道卫国公何时管得着兵马司了,我堂堂的期门军大将军,先皇钦定的顾命大臣,就连城门都出不了了,马驯駲,输赢未定,你下这么大的赌注,我担心你输个腚光。”

    马驯駲强忍屈辱,咬牙说了声:“给大将军开门,给大将军送行。”

    城门打开,兵马司卫卒列队相送,许贤友提马而出,消失在夜色之中。

    他走出二三里越想越不对劲,马驯駲脾气火爆,一点就着,当年连高祖皇帝宁瞻基都敢顶撞,今日怎么如此忍气吞声,他最后那句话是是什么意思,给大将军送行。

    许贤友骤然打了个激灵,说了声不好,拨马就往回走。

    他心急如焚,走的慌乱不已,路过一片杂树林时,忽然马失前蹄,重重地摔了下来,左右卫士正要来救,临终忽然弓弩齐射,箭发如雨,卫士纷纷扑地。

    许贤友仗着甲厚,抓起一名卫士,以肉身做盾,且战且走。

    好不容易退出小树林,却发现前后左右围上来数十名黑衣人,手持利刃,虎视眈眈。

    (本章完)

第434章 换代() 
许贤友丢下手中肉盾,横刀问道:“藏头缩尾,你们究竟是什么人?”

    领头一人哈哈大笑,摘下面巾道:“大将军,久违了。”

    许贤友借着月光看去,疑惑道:“你是什么人?”

    那人答道:“关中‘朱双刀’的大名你都没听过,当真是该死。”

    许贤友道:“我呸,朱双刀是个女的,你冒充她究竟是什么意思。”

    那人森冷地回道:“没什么意思,收人钱财,与人消灾。许你强暴人家,就不许人家雇凶取你性命吗?”

    努了下嘴,四周刺客一拥而上,将许贤友斩成烂泥。

    李默与宁是谨、宁仁功、詹孝川、傅西山、杨师群、周和木等人密谋到深夜,忽然听说许贤友匹马出京,众人大惊,连忙派人查探。

    杨师群道:“这老小子莫不是要反?”

    傅西山道:“反,他有什么理由反,他反自己吗?”

    宁是谨道:“他手握重兵,不可不防,得立即让宋清、刘安仁接管期门军。”

    李默道:“情势未明,不宜轻动。”对周和木说:“立即封锁九门,无令敢擅出者,斩。”

    命令刚刚下达,兵马副使马驯駲就来了,脸上一道鲜明的血痕,手上、衣甲上也有血迹。手里拎着一个包袱。

    跪拜道:“期门军大将军许贤友不听劝阻,执意出门。”

    宁是谨大惊道:“你把他给杀啦?”

    马驯駲道:“末将不敢,大将军出城后末将下令封锁城门,两刻钟后,城外传来激斗声,末将带人前往查看,却迟了一步,大将军及卫士被人伏杀于城外小树林,人头悬挂于树枝之上。”马驯駲说着打开包袱,取出许贤友的人头。

    众人仔细辨认后,认定是许贤友的无疑。

    一时面面相觑。

    李默问:“他出城所谓何事?”

    马驯駲道:“不知,末将询问还挨了一鞭。”

    宁仁功让马驯駲下去疗伤,对众人道:“许贤友是畏罪逃逸,被咱们的人误伤了。”

    见众人不解,正要解释,宁是谨却挥了下手。

    宁仁功争道:“此处没有外人,此事应该说清楚。”

    宁是谨苦笑:“我不是信不过诸位,实在是这件事,唉——”

    昔日李默带兵进宫,逼芮氏退位,许贤友率期门军警卫皇宫,期间太后芮氏被人诱出宫外,失踪了有小半夜,事后查明人是被许贤友设计弄出去的,许贤友将她诱至西苑偏殿强暴。

    这件事一直被视为皇家耻辱,小心翼翼地隐瞒着。

    今日许贤友突然暴死,杨师群、周和木等人不明所以,宁是谨、宁仁功、傅西山却是知道底细的,大将横死,总得有个说法,宁仁功的这个解释合情合理。

    要想取得皇权的顺利过渡,必须征得太后芮氏的配合,芮氏一夜变得炙手可热,许贤友感到了危险,出京避难是很正常的,夜晚私自出京,被隐伏的警卫误杀也能说得过去。

    众人不疑有他。

    李默道:“许将军的死是个意外,此事暂时宜封锁消息。就依老师的主意,让宋清、刘安仁立即接管期门军。”

    李默起身道:“明日一早,摄政王就要回京,成败在此一举。”

    傅西山、杨师群、周和木、马驯駲等人齐声道:“愿听上将军调遣。”

    众将走后,宁仁功责李默道:“默之,你太老实了。杀一许贤友,要惹来多大麻烦。”

    李默低头不言。

    宁是谨道:“杀了就杀了,这种人目无君上,留着早晚是个祸害。”

    宁仁功叹息了两声,也就不再说什么。

    次日,太后芮氏下诏,以皇帝幼弱,不堪为天下主,决定禅位给摄政王宁是敬。

    凡三上三让,礼成,宁是敬在太极宫登基称帝。

    改元龙泰。

    封幼帝安王。

    仍尊芮氏为皇太后,避居大明宫。

    追赠许贤友为太保,赠安武郡王。

    以魏王宁世检为期门军大将军,宋清、刘安仁副之。

    宁是敬登基后即宣布大赦天下,于民休息,但同时颁布调集兵马讨伐河北。讨伐河北是出于被动。魏州王寅最近几年顺风顺水,兵强马壮,对大夏朝是越来越不恭敬,他眼见宁瀍被废,许贤友暴死,推测长安必有内讧,于是找了个借口砍了大夏派驻魏州的监军使,又遣使要求封他郡王爵位。

    宁是敬登基过程虽然顺利,但所承受的压力并不在小处,亟需一场对外战争转移一下舆论压力,顺便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