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州江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宁州江山- 第2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果然,陈家祖孙三代从此离心离德,直接把宁是敬的软肋给暴露了出来。

    当初为了拉拢李默,宁是敬被迫撤出卫府,转而一门心思的扶植访查司。他的手段显然比芮氏高明的多,他在扶植访查司的同时,却把李默抬了出来,用卫府来充当挡箭牌,他自己则隐身其后。

    不得不说这是一步妙棋,卫府和左寺坊的恩怨那可就远了,而且卫府也是地地道道的宁家势力,它跟左寺坊斗的争斗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得益的却是宁是敬的心肝宝贝访查司。

    李默肯定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他别无选择,他要想彻底拥有卫府就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所以他明知宁是敬在利用他,却也只能鞍前马后,竭尽心力。

    李默执掌下的卫府给了左寺坊以前所未有的冲击。

    为了摆脱李默的纠缠,他不得不下狠手杀了宁世书。

    宁世书的死是他咎由自取,人尽皆知的公开秘密,偏你要说出来。

    杀宁世书无疑是一次大冒险,他忽然陷入了被动。

    他破坏了宁家人内讧不见血的规矩。

    李默借机废掉了宁瀍,扶宁是敬上位,宁家人竟无人反对。

    自那时起,宁杨就知道他的大限到了。

    反对他的力量已经集合了起来。

    而他却成了孤家寡人。

    这逼着他不得不运作他们去打河北,借此拖延一下时间。

    王寅为什么敢挑衅大夏,这当然是有原因的,是他把大夏的虚实告诉了王寅,王寅有恃无恐。他这么做当然不是吃里扒外,他真正的目的只是让王寅出来折腾一下,分散一下他们的注意力,好让他有所布置,但让他没想到的是王寅这个蠢货居然把事情办砸了。

    河北的崩塌实在是个意外,估计宁是敬和李默也没想到会这么顺利的拿下河北。

    河北的意外让他陷入了更大的被动,他不得不竭尽全力促成南方三萧的联合,制造一个更大的漩涡,把反对他的人都陷进去!他不再从容,失去了耐性,甚至有些恼羞成怒了,他没有去认真考虑后面的结果,只是一味的蛮干。

    又是李默,关键时刻坏了他的好事。

    李默主动退避宁州,悬在三萧头上的剑一朝消失,三人立即迫不及待地撕扯起来!

    萧家三皇帝真是扶不起的烂泥,但幸运的是北方的局势忽然又变得风云莫测起来。

    草原吸引了李默的目光,而没有李默的撑腰,宁是敬是没有胆量向他开刀的。这就给了他相当的时间,他精心谋划,先阴李默,再离间他们,终于使得君臣之间有了嫌隙。

    然后他的机会就来了,碧蓝的北海上,他差一点就成功了。

    那是一次策划的极其精密的行动,失败是劫数,是天意,非战之罪。

    但他毕竟是失手了,宁是敬恼羞成怒,一门心思的要来找他决战。

    皇帝的戒心很重,不再信任任何人,孤身一人南下。

    这是他最后的机会,他当然不愿坐以待毙,他只得撕破脸皮,公开伏杀大夏的皇帝。

    可惜功败垂成。

    (本章完)

第454章 处决() 
“石佛”梅川。

    他只知道梅川是宁瞻基安插在他身边的眼线,却没想到他还有天下司的背景。一直到昨天宁杨才真正弄明白这个人的底细,梅川不姓梅,他的真名叫赵美川,是天下司苦心栽培起来派到宁州监视宁瞻基的,他很快取得了宁瞻基的绝对信任,然后就被宁瞻基安插到了左寺坊。

    宁杨当然知道梅川是宁瞻基的眼线,他小心翼翼地处理与梅川的关系,既不能被宁瞻基发觉,又不能被梅川探到实底,这种日子很煎熬。

    但自宁瞻基死后,他的好日子便来了。

    梅川是个聪明人,宁瞻基一死他就自曝身份改换门庭。

    他对这个人还是欣赏的,栽培他,重用他,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最关键的时候却倒戈一击要了他的命。

    不,倒戈一击这个词用的不准确。

    因为他根本就未曾效忠过他,梅川背叛了宁瞻基,石佛却没有背叛天下司。

    萧梁败亡,天下司首领邹正德选择归顺宁氏,邹正德能平安活到现在,难道不是因为他的手里有“石佛”这个筹码?

    这个筹码太重要了,乃至宁是敬拼了命的也要保住他。

    这些年他错杀了几十个疑似“石佛”的人,但真正的“石佛”却安睡在他的卧榻旁。

    是他大意了,还是这根本就是天意?

    总之,他没有再翻盘的机会了。

    一阵秋风吹过,银杏树的叶子纷纷飘散,有一片恰恰落在了他的头顶。

    宁杨紧了紧披风,带着那片叶子回到厅堂。

    前院的骚乱越来越近。

    他们来的好快。

    “义父,我回来了。”

    一名雄赳赳的武士跪在廊下,打开包袱,摆出一颗苍白的人头。

    “石佛”赵美川,昨晚让他跑了,但他还是没活过今天。

    只是这颗人头现在已经变得毫无意义了,宁杨甚至有些后悔杀了他。他是个聪明能干的人,有着美好的未来。

    “义父,我已经安排好了一切。我们还有机会。”

    “有吗?我怎么觉得穷途末路了呢。”

    这位忠心耿耿、追随他多年的属下忽然变得脸色苍白,他解散腰带,袒露胸膛,冲着宁杨磕了几个头,然后说道:“属下就此拜别,先走一步了。”

    他掣出匕首,毫不犹豫地送进了自己的心窝,但他的力道并不够。

    他瞪着双眼在地上抽搐,满脸的痛苦。

    宁杨微微叹息了一声:

    “你是我部最有名的杀手,杀自己应该跟杀别人一样的干净利索。既然决意要死,为何要迟疑手软呢。”

    他抓住匕首的手柄,用力地转动了一下。

    那武士呼出最后一口气,死不瞑目。

    宁杨拔出匕首。

    血溅了他一脸。

    院子的门被撞开了,访查司的大头领苏晋率部抢了进来。

    一名身手矫健的番子扑倒宁杨,夺下他的匕首。

    嘎吧一声,宁杨的一条手臂脱臼了,那番子倒剪他的另一条手臂,用脚踩着他的脖子,将他死死地按在地板上。

    苏晋拉了把椅子坐下,皮靴距离宁杨的脸不足三寸。

    “主上口谕,宁杨弑君,罪当诛,为保宁家之体面,赏他个体面。秦王,你是亲王,苏某念在咱们多年老对手的份上,赏你个全尸吧。”

    一个番子走过来,手里挽着一条弓弦。

    苏晋瞪了他一眼。

    健卒退下。

    苏晋示意将宁杨松开。

    宁杨挣扎着站起身,笑着对苏晋说:“你这把椅子坐着不舒服,我有一把更好的交椅我送给你,希望你能坐得稳当。”

    苏晋道:“那咱家就谢谢秦王殿下啦,请吧。”

    宁杨微微一笑,抬眼望向蓝天,深吸了一口气,从容掸去衣袍上的尘土,跟着访查司的番子走了。

    苏晋闭上眼睛,享受着深秋午后熏暖的阳光。

    喝了一盏香茶,他掼掉精美的茶碗,起身去了宁杨的书房。

    宁杨躺在靠窗的一张床上,那是他日常休息的地方,平日用一副屏风挡着。

    他已经咽了气。

    脸色很难看。

    一名番子正用干布小心擦干他的脸。

    苏晋看了看宁杨的手。

    一个番子柔声细气地答道:“起先是一动不动,后来也挣扎,被我们死死按住,然后就断气啦。”

    苏晋道:“把这收拾妥当,叫府里的人去宫里报丧。另外,把那张椅子给我带回去。”

    走出阴暗压抑的书房,苏晋抬头看了看天。

    秋天的长安,天高云淡,美的很。

    在苏晋奉命处决秦王宁杨的同时,李默也走进了大长公主府。

    谋害宁是勤的主凶是宁杨,同谋者中有宁崇玉的名字。

    她是宁氏纯正血统的终极维护者,她参与谋害了宁是勤,但从未参与刺杀宁是敬。

    “秦王已经走了?”

    李默点点头,苏晋做事麻溜,这个时辰宁杨不可能还活着。

    “我大他四岁,应该是我先死的。默之,你办事太拖沓了。”

    “谋害大夏太宗皇帝的人中有公主吗?”

    “有。”

    “谋害当今圣上的人中有公主吗?”

    “没有。”

    李默道:“您是当今皇帝的姑姑,太宗皇帝是当今皇帝的兄长,都是血脉至亲,皇帝闻公主谋杀先帝痛心疾首,却不忍再杀至亲骨肉。公主自今日起应出家避世,常伴青灯古佛,赎去前半生的罪孽。”

    宁崇玉深吸了一口气,泪水夺眶而出。

    李默拜退。

    在如何处置宁崇玉的问题上,宁是敬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李默决定放宁崇玉一马。

    只是元首可恕,底下的人难免要揪出几个来交差。

    李默选中了孟建山,不是出于仇恨,而是因为他够这个分量。

    小七却忘不掉孟建山当年谋害之仇,不肯原谅这个满头白发的老人,孟建山被带回卫府后小七亲自主持刑讯,一连给他上了十几道酷刑,眼见这个老人仍有力气骂人,就用杠子压断了他的脊梁。

    老人无法入眠,彻夜嚎哭。

    穆坤于心不忍,就把情况报告了李默,李默吧小七叫来,问道:“七十多岁的老人了,你这样折磨他有意思吗?”

    小七道:“我觉得有意思的很,你现在怜悯他,谁来怜悯奎四?谁来怜悯二胖?当年他俩差点被活活打死!我特么的居然被吓的拉裤子,我特么的又招谁惹谁了……”

    李默道:“冤有头债有主,他对不起你的,你一刀杀了他便是了,你这样用酷刑折磨他,让生者作何感想?”

    小七道:“是了,他主子怎么说,皇帝不追究啦,亲哥哥的仇不报啦?”

    李默道:“你别忘了,大长公主也是圣上的亲姑姑,清官难断家务事啊。”

    小七道:“好吧,你们都是圣人,擅于忘记仇恨,偏我一个是小人,好了,反正他也半死不活了,我不管了。”

    小七抹了把眼泪,含恨而去。

    他当年亲眼目睹了李道成和李道奎受刑的全过程,闭上眼睛就能想到通红的烙铁按在皮肉上发出的吱吱响。

    李默叹了口气,给穆坤使了个眼色:

    七十多岁的老人了,断了脊椎,再让他活着实在是种残忍。

    穆坤走进刑房,对孟建山说:“武定王赏你一个痛快,你怎么说?”

    孟建山笑着回道:“替我谢谢他,告诉他,当年我是真心想收他做徒弟的。”

    穆坤道:“我一定把话带到。”

    走上前,用手臂勒住他的脖子,孟建山笑道:“勒死太费劲,你拧一下我的脖子,我会死的快点,你也省点力气。”

    穆坤道:“承蒙指教。”

    双手扶定孟建山的头颅,左右一错,拧断了他的脖子。

    事情办完,李默去向宁崇玉回报。

    宁崇玉听闻孟建山的死讯,双手合十,领着费茗和董颚开始为孟建山诵读往生咒。

    李默给她磕了个头,再拜,告辞。

    (本章完)

第455章 泰和元年() 
回府之后李默方才得知文芫已经离家上了终南山普济寺,这是一座专门为贵族子女出家建造的寺院,堪称京城犯规贵族女子集中营,是当年曹皇后在世时倡议的。

    文芫走后,李默让商小青抚育豹头李保国,姜鸢道:“你这个做父亲的,孩子是文翠的,当然应该还给文翠。”李默道:“那贱婢因怕文翠夺走她的孩子,自幼向豹头灌输,把文翠形容的十分不堪,这孩子恨文翠如仇人,如何还能交给她抚养。”

    姜鸢道:“那还是我来吧,小青她太劳累了。”李默道:“你跟她斗了这么多年,小虎跟豹头能和睦吗,小青有两双儿女,多一个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姜鸢道:“你错了,我跟她斗来斗去,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却是顶好的。”

    李默道:“你真心要抚养他我也由得你,只是我把好端端的一个孩子交给你,你可要用心养好了。”

    姜鸢冷笑道:“你现在谁也不信任,我是那种恶毒的妇人吗?豹头说到底是文翠的孩子,我不看僧面看佛面,也要照顾好他。”

    李默嗯了一声,姜鸢又道:“我们这些人渐渐老了,多年未曾为你生育,前次皇后还关照夫人要为你多选姬妾,广大子嗣,我请示了夫人,决定为你添置二十个如花美姬,月内就接进门来。你意下如何?”

    李默道:“你们若想我多活几年,最好罢手。我李默果然有那个本事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