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州江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宁州江山- 第2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默道:“你们若想我多活几年,最好罢手。我李默果然有那个本事把你们都照顾好,也就不会出这种事了,家门不幸,我李默能辞其咎?”

    姜鸢道:“好啦,你也别太自责了,这件事已经过去,阿枝交由四娘抚养。对了,这么久了,你为何不去看望四娘,你恨她?你不该恨她,她有她的苦衷。”

    李默道:“我知道她有她的苦衷,可她应该相信我,一个女人跟你隔心隔肺,你就不觉得寒心,箠青的死她有责任。”

    姜鸢道:“说到责任,我倒要问问你,她为何信不过你,你自己先检讨,然后再去怪别人。”

    李默道:“你——”

    想了想,却说:“好,这件事怪我,是我李默自以为是,以为什么都摆的平,其实是眼高手低,满罐不响,半罐哐当。你去替我向她道歉去。”

    因为这桩变故,李默心情一直很抑郁,这个年过的冷冷清清。

    元旦日,宁是敬下诏改元泰和。

    年后,李默辞去宁州大元帅和北都留后、兴元府府尹,阴山大都督之职,只保留了一个西北经略使的头衔。在长安也不愿意担任重要职务,除了卫府,什么都不想管。

    但他毕竟已经站到了山巅,东西南北风,哪阵风都有可能刮到他。

    开春之后,傅有德出任宁州大元帅,临行前登门拜访,讨教机宜,期间就问到了尚铁牛的事。李默唏嘘道:“腾龙年间,他孤军镇守阿拉善,那年北地奇寒,冰雪覆原,粮道断绝,他所部七千人冻死了一半,来年开春,匈奴人攻打阿拉善山口,累番激战又损失了一半。到次年大军北伐分兵前去接应时,七千兵马只剩下八百人。却筑起了一座城。”

    傅有德道:“是啊,这些年他真的很苦,所以我决定把他撤回来。但他未必肯听我的。”李默道:“他现在隶属期门军,调防需要禁中下旨,但阿拉善城太过重要,爵爷倒是可以奏请主上增派一军协同驻守。”

    傅有德听了默不作声,许久方道:“六安王要求随老夫出镇宁州,郡王以为如何?”

    六安王宁买正是宁是敬的嫡长子,真元皇后所生,一直都是世子的不二人选,但自宁是敬登基之后却忽然失宠,至今仍是个郡王。

    而宁是敬的次子宁买道却于去年年底封了相王,今年年初又入吏部判事,很受重用。朝中风传他将取代宁买正为太子。

    受了打击的宁买正现在情绪十分低落,随傅有德去宁州,这若是宁买正主动提出来的,则代表着在皇储之争上他已经高悬白旗,主动认输了。

    皇储之争历来血腥,宁买正果然愿意主动退出,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只是这件事如此敏感,傅有德跑来跟自己商量是什么意思?有黑锅一起背,也太客气了吧。

    李默笑着说:“草原虽平,北境战事未了,大皇子此刻北上,有大把的功勋可以建立啊。”

    傅有德听了这话,举茶当酒敬了李默一碗,告辞而去。

    傅有德没有带宁买正北上,北方形势果然如李默所言,还是不带的为好,一个失宠的王子若在你的手下立了功,将来这账怎么算,你能说的清吗?

    泰和元年上半年,四方风调雨顺,处处平安,边境上的那些刺头被一个个拔出,北部边境迎来了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万里疆土没有战火,百姓安居乐业。熊倪儿山以北的匈奴深陷匈奴王暴死后的混乱,加之有阿拉善城的拱卫,在可预测的时间里,匈奴尚不是大夏的威胁。

    南方三萧又开始内讧,彼此攻伐,打的死去活来。

    正当这个时候,河东的僵局也出现了一丝曙光。

    与宁氏缠斗多年的萧健病倒了,正当大夏朝廷紧急讨论对策时,他又挂了。

    他这一死,本来已经摇摇欲坠的河东局势瞬间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幽州大都督兼判云州大都督事宁全忠奏请天子四路出兵解决河东,一举平定北方。

    宁是敬有些心动,急召朝中三品以上在勤政殿议论。

    结果是一边倒的建议立即发兵解决河东,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宁是敬决心遂定,以傅有德为西路军主帅,由宁州镇东县渡河东进,宁全忠为北路军主帅叩雁门关南下,以王世安为南路军主帅,由绛州北上,周湛为南路军副帅,出潞州取太原。以赵破阵为东路军主帅,率部过井陉,攻击河东的东面。

    以李默为太原行营都统,节制四路大军,合击太原。

    诏令一下,各方兵马一起行动,兵发二十万直取太原。

    四路大军中傅有德行动最快,泰和年以来,四方安宁,唯独宁州尚有战事,军队一直处于战备状态,接到诏令后迅速拔营,由镇东县渡河东进。

    只是镇东以东崇山峻岭,处处关隘,行军速度很慢。

    所以傅有德是起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东路军还在崇山峻岭里磨叽的是时候,北路军宁全忠部已经在雁门关下干的热火朝天了。

    几乎是同时间潞州大都督周湛也率部北上。

    而南路军主帅王世安则态度消极,这其实也怪不得他,王世安这段时间足疾严重,不仅不能走路,连马也骑不得,只能让人抬着走。

    主帅虽不必亲临战场,冲锋陷阵,但脚疼肯定影响心境。

    所以斟酌再三后王世安就把南路军的指挥棒交给了周湛。

    (本章完)

第456章 挖墙脚() 
王世安的如意算盘是河东即便是打下来,也跟他无关,要不落入李默之手,要么被宁全忠侵占,甚至傅有德和赵破阵都有机会,唯独他王世安什么都不可能得到。

    辛辛苦苦为他人做嫁衣裳,这种蠢事他才不会干呢。

    萧健死后其子萧森继位,但这位储君地位并不稳固,只做了三天晋王就被一场兵败撵下了台,取而代之是不被薛家认可的萧隼。

    萧健早年间依靠河东大户薛家在太原站稳脚跟,自萧梁覆灭后,他就逐渐胡化,转而疏离薛家,专一宠信羯胡族女子为他生的萧隼,他病死之后萧森在薛氏的辅助下顺利登基,但太原的守旧势力并不乐意,以大将阿史那摆百合为首的胡化势力不满萧森当政,所以策划了这场兵变,萧森被杀,萧隼继位。

    太原的公开分裂,给了大夏千载难逢的机会。

    三路大军里除了东路进展缓慢,其他几部都很顺利。泰和元年秋,李默来到绛州,组建太原行营,奏请傅有德、王世安为副都统,裴如卿为参军长,萧震川为粮料官,六安王宁买正为护军使。

    宁买正来行营是李默的意思,他并不想带他来,但又不得不带。泰和元年夏季,长安城出了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一段时间内,许多百姓家的幼童莫名其妙的失踪,虽然最后都被找到,但这些孩子变得痴痴傻傻,失魂落魄。

    一些得道的高人便说这是被妖孽吸走了精魂,三魂七魄不全,故而如此。

    天子脚下出了这样的事,宁是敬勃然大怒,诏令京兆府、卫府严查。两司的查访结果,一切线索皆指向六安王宁买正,很多证据表明,搞出这桩恐怖案件的正是六安王的王妃刘氏。

    刘氏是镇州刺史刘胜的女儿,入选王妃三年,一直未有生育,四处求医问药不成,就生了邪念,以巫蛊之术获取幼儿精魂,以此招徕子孙。

    证据确凿,刘氏被赐死,宁买正被勒令闭门思过,地位岌岌可危。

    他求告到宁胜德门下,苦苦哀求,宁胜德既不愿见宁氏子孙骨肉相残,又不愿惹祸上身,一时左右为难。李默将他带出长安,无非是为岳丈分忧,却让自己陷入极大的被动,京中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趁机宣扬李默力挺宁买正,公然介入皇储之争。

    自萧健胡化之后,河东便分裂了,此次王位之争更是激化了这一矛盾,强敌压境,河东内部非但未能停止内讧,反而加快分崩离析。

    李默命西路军加快进军速度,镇东渡河后是连绵的山地,并不利于大军行进,但傅有德声名赫赫,麾下又是宁州劲旅。

    河东因此将其作为重点关照对象,集合重兵予以围困。

    这却正是李默所希望的,用傅有德的声名来吸引河东主力,布设一路疑兵,而让南路军来唱主角。

    之所以把主战场选在南方,李默当然有他的考虑,太原之南是薛家势力,自萧森死后,薛家已经跟河东离心离德,更容易让他们屈服,而太原之后的忻州、代州则胡化的很严重,驻军效忠于萧隼,用兵不易。

    这是于公,于私,李默想独取太原为根据地,当然要从南方进军。

    南方主力大军在周湛的统帅下,兵分两路,李文喜率偏师攻打汾州,汾州驻军亲薛氏,此一路为配合。主力则由周湛亲率,出其不意地出现在了太原城下,架炮攻城,昼夜不歇。

    汾州方面,三万人打了十天,城池岿然不动,李默召来河东降将郑顺,叫他进城谎报军情,只说太原已经陷落,阿史那摆百合护着萧隼北逃。

    汾州守将赵是信以为真,留郑顺在城中,入夜,赵顺城中放火,砍开北门放李文喜进城,彻夜激战,二日天明,城池陷落,俘虏河东大将赵是、豆卢奇和薛琼英。

    攻破汾州后,李文喜率部驰援周湛,两部合击太原。

    阿史那摆百合护着萧隼在城中放了一把大火仓皇出逃。

    李默令大军进城救火,没有穷追。

    得知李默在太原得手,雁门关外的宁全忠彻夜攻打,三日后雁门关失陷,宁全忠幽云铁骑绕过代州不管,直奔忻州而去。

    这个时候萧隼兵力已衰,任由宁全忠攻打忻州,势必不保。而忻州若失,太原也不安稳,李默明白这一点,宁全忠也明白这一点,傅有德也明白。

    宁全忠有七万兵马,兵强马壮,李默的手里只有三万军马,而且需要镇守太原等地,争夺忻州显然是李默处于下风,他虽然是太原四面都统,但宁全忠仗着有皇帝和皇后的撑腰,又岂会真的将他这个都统放在眼里。

    所以李默倍感压力。

    张显给李默出了个主意,收纳颜氏,让他们出头在宁全忠的背后捅上一刀。

    李默即遣徐文胜秘密造访西路军的颜家营。

    十天后,西路军中的颜家营突然偏师向北,直奔云州而去。理由是他们得到准确消息,大青山下的羯胡人起兵南下,准备救援忻州,他们去云州是替宁全忠断后的。

    宁全忠虽然兼着幽州大都督,但幽州是邱家父子的地盘,他的影响力有限,所以占据云州后宁全忠苦心经营,欲将这打造为自己的大本营。

    得忻州而失云州不啻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当然不划算,宁全忠明白这是李默在背后捣鬼,颜氏跟他有仇,占领云州后能不向他背后捅刀子?

    宁全忠仓皇撤退,忻州城依然坚不可摧。

    而颜氏毕竟实力有限,只能纠缠宁全忠一时,等宁全忠巩固了后方后,极有可能再度南下,而李默若强攻忻州,即便能得手,也势必损失惨重,届时怎么抵抗宁全忠的明争暗夺?

    怎么办,李默想到了河东薛家。

    一道军令下去,李默以薛氏附贼,要将薛氏一门斩尽杀绝。

    小七大惊,跑来向李默求情,求李默放薛琼英一马。

    李默道:“薛家附贼,无可赦免。兄弟,这次我帮不了你。”

    小七道:“你容我两天时间,看我怎么睡服她。”

    汾州是李默用计攻破的,薛琼英是俘虏,关押在战俘营,小七得知消息,亲自去将她提出来安置在自己的营里,花言巧语,亲亲我我,把李默交代她的事忘到了九霄云外。

    眼看忻州事急,李默也懒得跟他罗嗦了,小七若拿不下薛琼英,他就砍了她。

    (本章完)

第457章 硬气的三娘子() 
第二天,小七兴冲冲的跑来报告李默,说他已经成功说服了薛琼英。

    李默召见薛三娘子。

    薛三娘子性情暴躁,卫士们恐其撒野,没敢撤除她的镣铐。

    薛琼英对此十分不满,疑心小七跟李默联手糊弄他,心里极其抵触,见面时傲立不肯跪,左右厉声断喝,她只是冷笑。

    李默摆摆手,让人给薛琼英搬了把椅子,薛琼英却不肯坐。

    小七要来钥匙,一面给她开锁,一面劝慰道:“你就别犟了,萧健死了,临死背叛了薛家,你想想看若是没他的默许,阿史那摆百合怎么敢发动兵变害死你的外甥?”

    薛三娘子冷笑道:“国破家亡,唯死而已,李大将军趁虚而入,不算是英雄。”

    李默道:“你不服?”

    薛三娘子高扬头颅,傲然道:“你敢不敢跟我单挑?”

    李默道:“你有没有想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