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州江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宁州江山- 第3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保国救出韩江上,欲保其返回大营。

    韩江上笑道:“你我的兵加在一起不过一千多人,这徐州城内外有两万多人,难道真的要浴血杀出重围?不,不必如此!去大都督府为刘大都督办理后事。”

    两部人马合在一处,返回徐州大都督府,驱散守卫,开始为刘沛办理后事。

    徐州兵见此,方知刺死刘沛的不是韩江上,一时纷纷前来谢罪。

    韩江山转危为安,大喜,问李保国何来。

    原来李保国随韩江上出兵向东,为郎将,主司押运粮草,这日送粮到军中,得知韩江上孤身入城,大惊,遂带本部骑兵八百人赶去接应,正巧救了韩江上一命。

    刘沛的死让徐州城乱了一阵,但大局已定,到底没能翻出多大水花。

    韩江上上表为李保国奏请一等功,李默不同意。

    裴如卿谏道:“赏功罚罪讲的是一个公平,而今立功的是上馆镇郎将李保国,可不是你的儿子。”

    李默道:“不是我儿子,难道是你儿子。”

    裴如卿笑道:“当我儿子我可不敢,做我女婿还差不多。”

    李默于是哈哈大笑。

    (本章完)

第596章 山海平静() 
    占据徐州之后,李默便将矛头对准了割据山东的大大小小军阀们。

    各路豪强中地盘最大、实力最强的当属青州大都督谭政森,其次便是割据登州的关德侯。

    李默以韩江上为帅,率主力走北路,目标是青州;以胡志庸为帅走南路,经略海州、密州,目标是解决登州关德侯。

    韩江上率两个甲种镇和六个乙种镇出徐州向北连克兖州、曹州、濮州,又下郓州,然后挥师向北屯兵于博州对岸,吓得王寅急忙遣使到韩江上军中询问状况。

    韩江上谎称欲借道攻打被谭政森占据的德州,王寅满口答应出兵协助朝廷平定谭政森之乱,德州、棣州由魏州兵来平定。

    韩江上这么做并非是要向魏州借兵,也不是真的信任王寅。

    王寅跟谭政森私下授受不亲,李默是知道的,韩江上当然也知道这一情况,他再三也不会傻到去求助王寅。他这么做只是为了稳住王寅,不让他在背后捣乱。

    果然,王寅得知韩江上的目的不是渡河打魏州,顿时松了一口气,为了不刺激韩江上,主动把江防部队撤回去了一部分。

    同时为了给韩江上制造一点小麻烦,他有意向谭政森透了一点风。

    谭政森惊恐万端,急忙将主力集结于青州和淄州一带,以护住腹心之地。

    早前谭政森的军队分驻于所占各州,韩江上担心一旦攻破了青州解决了谭政森,下面这些军队将会群龙无首继而沦为盗贼,到时候河北三雄一定会从中作梗,那么山东之乱就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平息的了的了。

    山东之乱不能平息,会极大牵制李默的精力,一统山河的进程势必会被打乱。

    所以他才借王寅的嘴说服谭政森来自投罗网。

    现在一切条件成熟,韩江上立即挥师向东,七日后攻占了齐州。

    齐州之战只是击溃了守军,斩获并不丰富,仗赢的有些勉强,这让谭政森看到了希望,大名鼎鼎的韩江上原来是徒有虚名,不过尔尔,只要他认真备战,是完全可以战胜对手的。

    所以淄州城下大军云集,士气高涨,准备与来犯之敌来一场龙争虎斗。

    这时节胡志庸已经攻破海州,收服海盗三百人,又攻破沂州,斩贼酋伍罗。

    世人传言胡志庸将和韩江上合击青州,慌的谭政森急忙从德州、棣州撤军拱卫青州大本营。

    王寅看到时机成熟,立即挥兵东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德州和棣州,然后率部渡河窥视青州方面的动静。

    谭政森跟王寅一直相安无事,基于唇亡齿寒的考虑,没想到王寅会在关键时刻背后插刀,心里只是叫苦,却也无可奈何。

    这时间韩江上已经休整完毕,以两个甲种镇主力直取淄州。

    这是本次东征以来战况最为惨烈的战斗,近十万军马鏖战于淄州城下。上馆镇郎将李保国关键时刻再建奇功,阵斩谭政森麾下第一猛将张子贵,严重挫伤了青州军的士气。

    韩江上趁势猛攻,大破青州军,斩杀五千余人,俘虏两万人,击溃五万以上。

    谭政森苦心营聚至此毁于一旦。

    无奈只得弃城逃往青州。

    王寅见有机可乘,率主力直取青州。

    这些年谭政森在山东横征暴敛,可着实弄了不少好东西,这些不义之财不拿白不拿。

    韩江上见状冷冷一笑,即以李保国为主将率两千兵马渡河北上,抄袭魏州军后路,自统帅主力东进与王寅会师于青州城下。

    王寅约韩江上饮酒,韩江上欣然前往,席间谈笑风生,喝的酩酊大醉,王寅谋士劝王寅杀韩江上,王寅考虑再三终究不敢。

    韩江上回营,王寅接到密报,说李保国袭占了德州和棣州,顿时心疼的要哭,大骂自己混蛋,应该杀了韩江上。

    韩江上一觉醒来,得知王寅已经撤军,笑对左右说:“王寅有妇人之仁,难成大器。”

    李保国轻兵北上,袭占德州和棣州,守备尚且不足,若王寅来攻只能弃城,但王寅盘算再三终究没敢讨要德州和棣州,吃下这个哑巴亏后回魏州去了。

    韩江上围城十日,李保国从德州归来,韩江上问他破城之策,李保国建议用重炮轰塌东门箭楼以示恐吓。

    韩江上以为有理,当日连发四十发炮弹,轰塌东门。

    韩江上问李保国是否可以攻城了,李保国说再等等。

    次日天明,众人发现谭政森连夜将缺口堵上了。

    报告韩江上,

    下令再度炮轰。

    缺口再次被轰开,

    但李保国仍然建议再等等。

    次日天明缺口再被修复,于是再发炮轰击。

    反复再三之后,城中再无抵抗意志,谭政森出城向韩江上投降。

    韩江上道:“你能保全阖城百姓,善莫大焉。”

    谭政森道:“保全阖城百姓的是将军,在下糊涂,险些酿成大错。”

    韩江上道:“你不必谢我,成全你的是李将军。”

    得知李保国是李默的儿子,谭政森赶紧俯首认罪。

    韩江上有意成全李保国,驻守青州不动,让他率一个甲种镇向东与胡志庸会师,合击关德侯于登州。

    关德侯海盗出身,趁山东大乱袭占登州,自封刺史,开府办案,居然也把登州城打理的仅仅有条。胡志庸、李保国五万大军兵临城下,且有重炮。

    关德侯想也没想就出城投降了,他声称自己熟悉海战,希望能进京见李默求个一官半职。李保国让他展示一下他的水上力量,关德侯便请李保国登临他的旗舰。

    众人皆劝李保国不要上船,免遭不测,李保国不听。

    关德侯见李保国如此信赖自己,大为感动,遂领着李保国横渡大海到张公岛上检阅了自己的全部力量。

    关德侯拥有大小舰只近百艘,以登州和张公岛为基地,纵横万里海疆没有敌手。

    李保国大喜,遂与关德侯一起回京见李默。

    李默对关德侯已经关注很久了,尤其对他麾下的海上力量,所以李默对关德侯的了解比李保国还要深。

    李默问关德侯想当什么官,关德侯说他想做海军水师统领。

    李默道:“你于兵荒马乱中保全一州百姓,单凭这份功劳,你就有资格进京做个太平官,为何还要出入于惊涛骇浪之中,值得吗?”

    关德侯道:“天下不平,哪来的太平官。我自幼在海上讨生活,颠沛流离惯了。真要进京安稳下来,只怕活不过五十岁。”

    李默大喜,当即授关德侯登州刺史,所部改编为登州水师,由关德侯兼领,另外要他在登州创立海军学堂,训练储备人才。

    关德侯请求让李保国为水师统领,他在一旁协助,李默不准,仍以关德侯为统领,让李保国一旁协助。

    (本章完)

第597章 当家难() 
    李默旋即以胡志庸镇守青州,安抚山东,震慑河北,而以韩江上镇守徐州,威慑江都。

    除了河北,李默已经基本恢复了大夏鼎盛时的版图,下一步需要休整,整理内务,休养生息,训练军队,尤其是新军。

    政事堂正在组织整理天下的版籍,清查登记户口,重新丈量田亩,拟定税赋,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经过多年战争,人口大量逃亡,土地大量撂荒,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黄河屡屡泛滥成灾,大夏的经济一直在崩溃线的边缘徘徊。

    丈量土地,清查户口,轻徭薄赋,尽快恢复经济,这些都需要钱,钱从哪来?

    印钞是一杯毒药,喝的时候很爽,喝完之后死的很快,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去尝试。

    那么就开源节流。

    “国朝每年各项开支共计一万万两千万贯,租赋收入合计四千七百万贯,盐铁收入一千九百万贯,商业税收九百万贯,公办商栈收入八百万贯,屯田收入四百万贯,合计八千其百万贯,缺口三千三百万贯。过去一直靠借债维持。”

    “皇庄每年收入多少?”

    “皇庄,主公,这……”

    “多少?”

    “各处皇庄每年收入一千四百万贯。”

    “还差一千九百万。”李默点点头,对陈河阳说:“你核算一下,皇宫每年用度最少要多少,不算皇庄收入在内。”

    陈河阳道:“主公,这样做虽能解决燃眉之急,但——”

    李默阻止了陈河阳说下去,微笑着说:“这不是燃眉之急,而是长久之计。此外,盐铁收入方面统计有误,你要重新核定,屯田和公办商业企业的上缴比例也可以适当调整一下。”

    陈河阳道:“现今私盐走私严重,亟需打击,否则财源白白流失。”

    李默道:“你说的是,我已经责成卫府严厉打击,半年之后就有效果。但盐铁收入之所以疲软根子不在走私上,所以你要重新核定一些事。”

    盐铁行业有暴利,也是各方势力交汇的地方,陈河阳当然不想去碰,只是李默决心已定,也非他能劝说的了的,便只好应了声是,退下了。

    李默旋即把徐文胜、张伯驹叫了过来,对他们说:“有人说我们没有抓住东二院,所以对贪官污吏就束手无策,这话你们怎么看?”

    徐文胜道:“他们贪腐的资料都在我们的掌握中,只要一声令下,随时可以杀猪取肉。”

    张伯驹道:“杀猪不难,难的是怕猪儿们炸圈。”

    李默道:“猪们会炸圈吗?”

    张伯驹道:“杀疼了就会。”

    李默微笑道:“不,你担心的事不会发生。我们现在只是肚子饿,只要几头最不得人心的肥猪杀来填饱肚子即可,不必搞到炸圈那么严重。”

    张伯驹道:“我明白了。”

    徐文胜道:“事关重大,还是请主公亲自审定要杀的猪,免得他们造反。”

    李默点头。

    杀猪取肉,又不让肥猪们炸圈,这需要很高的机巧,杀了这些肥猪,非但解决了肚子问题,还能提振士气,所以应该做,而且必须立即去做。

    但这件事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如徐文胜所料,东二院的那帮人果然公开阻挠这件事,所以一度进展非常缓慢。

    要杀的猪圈定了,家伙什都准备齐全了,水都烧开了,却有人拒绝抓猪,这可真是当面直接打脸啊。

    天色已晚,李默回到晋王府,汪竹韵已经在听松阁等候,脸拉的老长。

    见到李默就过来帮忙更衣,李默笑道:“谁得罪你了,拉这么长的脸?”

    汪竹韵道:“我哥哥什么罪过,你要把他撵回家去闭门思过?”

    李默笑了笑:“你为了这事,是他叫你来的?”

    汪竹韵道:“哪敢,他现在闭门思过都来不及呢。”

    陈河阳奉命核定了公办商业企业的上缴利润比例,汪竹明名下的商栈每年因此要多交四百万贯,汪竹明不服,因为拒绝把利润上缴给公库跟户部闹了一场,搞的影响很不好,李默为了息事宁人,就撤了他汇通商栈总裁的职务,让他回家休息去。

    这对汪家当然是一个重大打击。

    汪竹韵私下受兄长所托来向李默求情。

    李默当然明白这一点,但他没有回答她。脱下袍服,洗了把脸,擦了身体,又让人端来一只水桶,把脚放进水桶里泡。

    汪竹韵一旁插不上手,只得站着。

    李默把脚伸进木桶,舒舒服服地躺下来之后这才对汪竹韵说:“天下未定,四方多事,老想着自己的小家子,却不顾大家,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