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大名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大名人- 第5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世民为此大动肝火,却又偏偏无可奈何。因为这两个国家完全就是强盗国家,骑着马,奔跑速度奇快无比,你根本追不上他们。

    而且他们也不和你正面交战,常常几百人为一伙,找到商队就进攻,抢掠,常常在一刻钟内结束战争撤退,这点时间,遇到抢劫的商队根本连消息都来不及送出,又怎么可能拦截这些抢劫的人。

    为此,朝廷上下大感头疼。反倒是李治出得注意让满朝文武眼前一亮。

    他提出了“以战养战”的理论,用来抵御西突厥和阿拉伯帝国的劫匪行为。所谓“以战养战”,就是指用战争来制止战争。

    目前国内粮草储备充实,那何不将多的粮草运送到安西都护府,让安西都护府征集本地的百姓,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转门巡逻在丝绸之路上,以此来抵御敌人呢?

    安西都护府本就资源匮乏,粮食稀缺,如果能用这种方式,既能抵御外族,又能解决当地百姓吃饱饭的问题,简直是一举两得。

    李治的这番言论得到了朝臣的高度评价,他们非常惊异李治居然能有这番眼光,加上其太子的身份,更是得到了许多赞扬,就连李世民看向他的时候都面带微笑,露出满意的神色。

    只有李治自己感到有点心虚,偷偷看了眼陈飞的方向,见到陈飞混在人群后面在打瞌睡,他又放心下来。

    李治的提议得到了满朝文武的一致赞同,李世民当即下令,调用粮草发往安西都护府,且由安西都护府自行招募当地百姓组建军队操练。

    就这样,刚平静了一年半载的西域,气氛又逐渐紧张起来。不过对于西域大部分百姓来说,他们是乐意接受这道命令的。

    因为西域土地资源有限,粮草十分紧张,如果能参军以换得粮食,他们还是觉得很划算的,即使拼上自己的性命!

    西突厥也察觉到了大唐的动作,他们害怕大唐事后的报复,暂时潜伏起来,袭扰商人的次数大大减少。毕竟他们领教过大唐的军事实力,知道这个强大的邻国不好惹,而且看看近几年得罪过大唐的那些国家,一个都没有好下场,不是被灭了国就是被赶出了原来的地盘(西突厥自己),所以西突厥人还算是有自知之明,并没有做的太过火。

    然而阿拉伯帝国并不知道大唐有多么厉害,他虽然听说唐朝灭了周边许多国家,不过在他看来,那些国家不过都是小鱼小虾而已,并没有怎么放在心上。

    当他的盟友打退堂鼓的时候,他反而变本加厉,并且想趁机把西突厥挤走,自己独占这么大一块肥肉。

    贞观十八年年末,阿拉伯帝国内遭遇了一场大规模的饥荒,大批百姓无处可去,流落荒野,饿死沙漠。迫于压力,阿拉伯帝国不得不往外扩张,寻找肥沃的土壤,让他们的子民可以吃饱肚子。

    于是他们将目光放到了大唐,在他们眼里,那是一个非常富庶地方,遍地都是黄金,遍地都是可口的粮食,只要能攻占大唐帝国,那么他们将不再害怕饥荒。

    同年末,阿拉伯帝国十万铁骑入侵安西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当即组织士兵抵抗,并且向朝廷求援。

    不得不说,李治当初的一个建议,在战争到来的时候起到了非常关键的效果。

    经过一年的招募,安西都护府已经有了一支不弱的军队,虽然还缺乏操练,但经历过几次血战,不都是啥都不懂的新兵蛋子。

    面对阿拉伯帝国的进攻,安西都护府率兵奋力抵抗,死守城池,并且用城池内储存的少量霹雳火抵抗防御。

    阿拉伯人没见过霹雳火,初时确实被霹雳火给吓住了。不过很快他们就发现霹雳火威力虽然大,但是唐军并没有多少存货,很快就用完了。于是他们又嗷嗷叫的攻城,好几次差点攻下城池。

    幸运的是,安西都护府的士兵都非常英勇,硬是扛住了阿拉伯帝国的进攻。

    贞观十九年初,程咬金,牛进达,李道宗率领援军抵达安西都护府。初一交手就击杀了敌人数千,阿拉伯帝国被唐军战斗力所震慑,退后十里,对峙七天以后撤军。

    虽然阿拉伯帝国暂时退却了,但是所有人都明白,两个帝国之间的战争不过才刚刚开始!

    (本章完)

第997章 初提航海() 
    贞观十九年年中,阿拉伯帝国再一次东侵,不过这一次东侵的规模较小,更类似于打家劫舍,有点像之前薛延陀人的做法,几万人闯入安西都护府界内分散开来,各自抢掠,等到安西都护府士兵赶到的时候,他们已经跑的没边了。

    如此无赖的行径,让朝廷感到头疼不已。由于不清楚对方的军事实力,且路途实在是遥远,因此朝廷也不能轻易派兵西征。只能加强防守,从长计议。

    陈飞趁机向李世民上书下西洋计划,向李世民描绘了海上丝绸之路,并且将改进的司南上贡给李世民。有了这款司南,就不怕船只在海上不辨东西。

    现在陆上的丝绸之路不通,李世民对海上的丝绸之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详细询问了陈飞一些细节。

    陈飞见李世民来了兴趣,二话不说将他从【宝箱系统】里得到的宝船图纸展示给李世民看。

    而且他曾经几次派出商队出发去往西域,对西域的风土人情十分了解,凭借【宝箱系统】的查询,和这辈子去过西域的人的描述,他硬是画出了欧亚非大陆的版图。并且将现存的国家都标注在上面。

    李世民看到这幅地图的时候,真的震惊了。在他的概念里,出了大唐国界再往西去,那里都是蛮夷不说,地界也应该不大。没想到陈飞的地图上,虽然大唐确实是是最强大的国家,但疆域却是这片大陆的一角,还有大片的疆土等着他去开拓。

    外面的世界,比李世民想象的要精彩的多!尽管他已经不再年轻,但是心中对征服的渴望从来都没有退却过。

    秦皇汉武?我李世民,已经创造出了一个比你们更辉煌的盛世,接下来,我要去征服更遥远的地方!创造更传奇的神话!

    “子诚!你说的都是真的嘛?可没有欺骗朕?“

    陈飞看到李世民眼睛掩饰不住的征服欲,就知道现在李世民心里已经动摇了,只需要他再轻轻一推……

    “陛下,臣对天发誓,今日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大唐的外面还有更旷阔的天地,而且那些地方居住的都是不开化的民族,物产资源却极其丰富,只要征服了他们,才算是征服了天下!”

    “好!朕信你!”

    陈飞还来不及欢喜,李世民的态度却又来了一个大转折:“不过……虽然这几年收成不错,国库充足,但是边境时有战争发生,国库随时有可能需要调动。建造一艘宝船需要的钱粮不是一个小数目,何况还是需要大规模制造宝船,恐怕朝中的一些大臣不会同意。“

    陈飞……说了半天都是废话,原来这最后一句才是关键:要的钱太多,朝中大臣不同意,等于没用!

    “这个……陛下,出海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准备好的,如果计划真的要执行,我们还需要招募水军训练,寻找会造船的工匠。所以此事不必着急,我们大可以徐徐图之。“

    “徐徐图之?呵呵,朕老咯,再等下去也不知道要等几年,还有没有朕能看得到那一天。子诚啊。“

    “臣在。“

    “朕许诺,先拨钱粮,造出三艘宝船,如何说服那些大臣,就看你的了。“

    陈飞心中狂喜,应允道:“臣…遵旨!”

    他抬头的时候,忽然看到李世民头上的白发,又想到历史上李世民逝世的时间,不知道怎么的,鼻子一阵酸楚。

    生死离别虽是人间百态,但是伤心也同样避免不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陈飞已经将他看作是自己的长辈。想到几年以后……他就感到一阵难过。历史上像李世民这样开明的皇帝真的不多,能穿越到他所治下的唐朝,真的是自己的幸运。

    李世民瞥见陈飞发愣,顿时不悦的哼了一声。“小子,你在想什么呢?”

    陈飞赶紧回过神来,摇摇头道:“臣,失仪,还请陛下赎罪。”

    “罢了罢了,朕没那么小心眼,走吧,去你府上,看看朕的两个小外甥。”提起陈飞的两个孩子,李世民露出了喜爱的笑容,他对这两个孩子实在是喜爱的紧。欢喜程度甚至超过了对自己一些儿女的喜爱。

    陈飞刚配李世民走到门口,忽然一道倩影快速跑了过来,一眨眼就扑到了李世民的怀里撒娇道:”父皇!父皇!你要去哪里?明达也要去!”

    李世民摸摸李明达的小脑袋笑道,“哈哈!明达别闹,父皇要去你姐姐府上看看玉儿仙儿。”

    一听要去看玉儿仙儿,李明达顿时一蹦老高:“父皇父皇!我也要去我也要去!玉儿仙儿已经会说话了,上次仙儿还叫我姐姐!”

    “胡闹!”李世民在李明达小鼻子上刮了一记,责怪道:“你比仙儿打了一个辈分,怎么可以教她叫你姐姐?乱了辈了。”

    “不嘛,我比仙儿打不了几岁,就要叫姐姐。”李明达在李世民怀里不断撒娇,李世民没辙,只有应了这个宝贝女儿。

    陈飞打量了一下李明达,嗯,小丫头已经八岁了,标标准准的小萝莉一枚,而且从小到现在就没长残过,还是那么漂亮,可以看得出来将来也必然是个大美人,

    最最重要的是,几年前她大病一场,服下陈飞呈上的,加上孙老神医的救治,她的病好了许多,一直到现在都没听说过再犯气疾,似乎已经被治愈了。在那以后,陈飞也偷偷给李明达吃过几次,看来这玩意还真的有效果,指不定她的气疾已经彻底好了。

    历史上李明达只活到了十二岁,就因为身体虚弱,疾病多发早夭了。李世民也因为失去爱女伤心过度,一病不起,不久后也撒手仙去。

    这一世,因为陈飞和【宝箱系统】的出现,或许会改变这一历史结局。看到他们父女俩小手拉大手欢快的走在一起,陈飞忽然感到心情无比放松,就好像……造了十四级浮屠?

    (本章完)

第998章 “跨步”() 
    帝王开口,一言九鼎。李世民果然说话算话,从陈府回来以后,当天晚上他就召集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宰相,商业海上丝绸之路的事情,并让陈飞向他们描绘了异域风情。

    次日,朝堂上就初步通过了打造海上丝绸之路的提议。

    贞观十九年年末,冬天飘落第一片雪花的时候,座落在扬州的江南造船厂正式完工,明年春天,将会有第一批木材运送过来,同时,会大批量招募船工,开始建造宝船。

    不管怎么说,海上丝绸之路计划算是踏出了第一步,陈飞相信,只要这第一步迈得顺利,大唐帝国的航海时代必定会来临!

    当然了,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船厂才刚刚建造完毕,等道舰队成行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现在他要做的还是努力推动大唐的工业水准。

    没有错,这段时间陈飞惊喜的发现大唐有从农耕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的迹象!

    虽然说踏入工业社会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出现,现在陈飞也不会造什么蒸汽机。但是,大唐的手工业是越来越发达了。

    随着地瓜,玉米,土豆等高产量的作物在全国推广,新品种的杂交水稻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大唐的百姓再也不用为粮食发愁。

    粮食产量过剩,不为粮食发愁,农民也不满足于天天过着种地的日子。尤其是陈记创办起来的一座座加工作坊,听说里面的工人薪水都非常可观,弄的外面的人心痒痒,不少人都拼命的托关系,想到里面去工作。

    那些在作坊里工作,拿着可观薪水的人迅速富裕起来。他们拿着赚来的工钱,去酒肆或者去市场消费,带动了其他产业的消费。

    其他产业效益上来了,自然也是想学着陈记的样子,想让自己的生意做大,因此也效仿陈记,开办作坊,扩大市场等等。这就吸引了许多进不了陈记的农民到他们这里来就业,他们也获得了相对可观的收入。当然,没有陈记那么高的薪水。

    就像是一个循环,大唐的商业和农业相互依存在一起,滚雪球般越扩越大。那些小的私人作坊,像是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尤其是长安城周边,几乎成了小作坊的天下。小一点的作坊里有四五个工人,大一点的有十几个工人。

    虽然与后世的工厂根本没法比,但这已经是一个极大的进步,陈飞相信,只要能保持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大唐必然会提前踏入工业社会。

    而且陈飞开的图书馆里面不仅仅开设了识字课程,相应地还有算法课程,他更是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