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大名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大名人-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本章完)

第15章 公主撒娇() 
太阳落山,陈稻麦扛着锄具哼着他自己都听不懂的小曲回家,一踏进家门他就愣住了。

    这。。。这是我家吗?

    陈稻麦看着收拾的整整齐齐的院子,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门了。

    陈飞探出半个身体朝外面喊了一声:“爹,怎么不进来?饭烧好了,快进来吃饭。”

    “咦?没走错屋子啊?娃子,这些都是你收拾的?”

    陈飞应道:“恩,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干脆把家收拾干净,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陈稻麦眼睛一亮,笑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话好,听着提气,我娃果然是要做大事的人!”

    陈稻麦洗了把手坐到桌子前吃饭。

    陈飞端出一盘野菜抄。。。肉末,放在桌子上,这就是他们今天的晚餐。

    虽然还是野菜,但起码能看到肉末了,实在是可喜可贺的进步。

    “怂娃!不是让你去买肉了嘛?怎么就弄了这么点?”陈稻麦脸色有点不好看。

    “爹,是买肉了啊,你瞧这不是肉嘛?我只烧了一部分,剩下的以后还可以吃。对了,我把肥肉炸猪油了,剩下的猪油渣可以下饭吃,这是用猪油抄的,尝尝。”

    老爹对陈飞懂得勤俭节约感到很欣慰,满意的点点头,接着。。。

    “这是个什么奇怪的菜?”老爹夹起野菜尝了一口。。。

    “嘶!”

    “怎么样怎么样?好不好吃?”陈飞期待的望着老爹。

    “这是怎么做的?我怎么从来没吃过这种烧法?”老爹说着,又往自己嘴里送了一筷子菜。

    “这是炒菜,就是用炸好的猪油炒的,对了,猪油还有多余,以后还可以这么烧。”

    唐朝比较流行的食物做法就是水煮或者直接放在火架上烤,还没有炒菜,显然,陈飞做的这道菜刷新了他老爹的认知观,一筷又一筷,根本停不下来。

    陈飞急眼了,菜都让你吃了我吃啥?

    于是他也立马拿起碗筷一边没吃相的扒饭,一边和老爹抢菜吃。。。。。。父子两相互比谁吃得快,一顿狼吞虎咽。。。。。。

    “怂娃!慢点吃。”陈稻麦放下碗筷,宠溺的看着还在扒饭的陈飞。

    论吃饭速度,陈飞明显和老爹不是一个等级的。

    “爹,你不吃了?”

    “吃饱嘞,不吃嘞,剩下的饭菜你可要吃完,不许浪费!”老爹端着碗筷走了。

    陈飞明白,这是老爹省下来给他吃的。

    哎!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咋还这么喜欢玩矫情呢?应该我玩才对嘛!

    陈飞也放下碗筷。“爹,我也吃饱了!”

    “兔崽子,锅里还有两口饭,必须吃完!你还在长身体,要多吃点!”

    “你不吃我也不吃!”

    “臭小子!又跟你爹作对,抽不死你!”

    。。。。。。。。。。。。。。。。。。。。

    太极宫,两仪殿内。

    一名颇为英俊的老帅哥端坐在殿堂正中,皱着眉头端看手上的奏折。

    他就是李世民,开创大唐盛世的李世民,古往今来唯一被称为“天可汗”的李世民!

    放下手中的奏折,李世民轻轻叹了一口气,揉了揉有些发胀的额头,轻轻咳嗽了一声。

    “来人。”

    一名宦官走上前跪在李世民面前。

    “去请辅机,玄龄来两仪殿,朕有要事与他们相商。”

    “是。”宦官匆匆退去。

    此时殿外传来一阵莺莺燕燕的声音。

    “万公公,父皇在里面嘛?”

    “回公主殿下,陛下正在批阅奏章,还请两位公主殿下稍等。”

    “啊?父皇怎么还在批阅奏章啊,说好的要带着我们出去玩的。。。”

    “高阳,不许胡说。父皇自然以国事为重,等他有空了,总有机会带我们出去玩的。。。。。。既然如此,父皇有空的时候劳烦公公来通报一声。”

    “哎!公主殿下客气了。”

    李世民从座位上站起来,蹲坐太久让他的腿脚有些酸麻,立马有一个宦官上前来扶住他。

    两仪殿外,高阳公主和临川公主无奈相视一眼,转身离去。

    高阳公主似乎不死心,又往两仪殿看了看,见两仪殿没有任何动静,不免的有些失望,凑到临川公主耳边:“姐姐,父皇每次都因为忙国事把我们忘了,你说父皇是不是不喜欢我们了?”

    临川公主在高阳额头上轻轻点了一下,笑道:“莫胡说,父皇怎么可能不喜欢我们?前几天父皇不是刚赐了你一块玉佩嘛?那时你还高兴了半天,怎么?这么快就忘了父皇的好?”

    高阳俏皮的吐了吐小舌头:“可是我都好几天没见着父皇了,我觉的他就是不喜欢我们了。”

    临川公主正待回话,忽然身后传来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

    “高阳,你在背后说什么坏话呢?”

    高阳公主被突如起来的声音吓了一跳,哭丧着脸转过身。“父皇,你又吓我!”

    临川公主则是捂嘴轻笑,盈盈朝李世民施了一礼:“孟姜见过父皇。”

    李世民看到自己的两个宝贝女儿,一个俏皮可爱,一个温文尔雅,不由得心花怒放,刚才的烦心事也忘得一干二净。

    “哈哈哈!来来来!都到父皇身边来,让父皇看看有没有长高。”

    高阳公主嘻嘻一笑,拉着临川公主蹦蹦跳跳的跑到李世民面前,抱住李世民的手嘟嘴撒娇道:“父皇,你说过要陪我们出去踏春的,再不出去春天都要过完了,我在皇宫里都待的闷死了。”

    李世民有二十一个女儿,最为宠爱的就是长乐,高阳,临川和晋阳三位公主。

    晋阳公主还小,才三岁,而且身体不太好,所以年龄较大的几个女儿里,除去长乐公主就属高阳和临川最得宠了,两姐妹也比较聊得来,关系自然是不用说。

    “高阳啊,最近国事繁重,父皇可能没有时间陪你出去玩了。。。”

    高阳闻言,小脸一跨,一把甩开李世民的手,开始生闷气。

    “哼!父皇又骗人!”

    临川性子比较平稳,见到妹妹生闷气,连忙安慰:“妹妹不要怪父皇,国事为重,想来父皇也是忙的脱不开身,你应该多多体谅父皇。”

    李世民赞许的点点头:“临川深得吾心啊。”

    接着他又和蔼的摸摸高阳的小脑袋笑道:“高阳乖,莫生气,父皇是真的没时间。”

    “我不听我不听!”高阳捂住耳朵,耍起了小性子。

    “父皇常常教导我们不能失信于人,怎么到了我们面前,父皇经常失信?我以后到底该不该听父皇的话?”

    李世民被这个宝贝女儿弄得哑然失笑,摇头叹道:“你这嘴皮子是越来越厉害了,父皇都说不过你了。这样吧,我派一支金吾卫陪着你们,你们自己出去玩可以嘛?”

    高阳立马转忧为喜,拍手大叫道:“好!父皇不许食言!”

    李世民溺爱的摸了摸高阳的小脑袋:“这次不食言,不过得说好了,不能跑的太远,宵禁之前必须回来,还有要注意安全。。。”

    “哎呀,知道啦知道啦!我已经十二岁了,不是小孩子了!都知道的啦!”

    。。。。。。。。。。。。。。。。

    恩,这几天加班到半夜才回家,更新有点慢,见谅见谅

    还有,这里说明一下,两位公主这时候还没有册封,应该不能称作高阳公主,临川公主,我这么写是为了方便描述,莫怪莫怪

    (本章完)

第16章 诗传天子() 
李世民对高阳和临川两个女儿实在是宝贝的紧,看着她们两个在他面前叽叽喳喳,李世民的笑容就没停过。

    “来,父皇来考考你们这段时间有没有好好学习功课,我来出一题,你们来作答如何?”

    “啊?又要考我们啊!早知道就快点溜了。”高阳苦着小脸,一脸郁闷,忽然瞧见身边的临川,嘻嘻一笑躲到临川身后。

    “父皇,姐姐念书好,你考姐姐吧,我就算了。”

    这个女儿还真是个机灵鬼!

    李世民哈哈一笑:“你别想跑,你姐姐是你姐姐,你是你,两人都要作答。”

    “哦!”高阳撇着嘴应了一声,等着李世民出题。

    李世民低头思索了一阵子,忽然想到刚才奏章上的内容,沉默了一会儿说道:“玄城(魏徵)曾经向朕纳谏‘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句,何以解?”

    李世民问的这个问题放在一千多年后,上过学的人都能说出个所以然。

    当然,在这个年代也不例外,因为这句话字面意思很简单,就算一向不好学的高阳也能说上几句。

    “我知道我知道!”高阳一听是这个题目立马跳出来,抢着要回答。

    临川性子温和,看到自己这个妹妹抢着想出风头,她只是轻轻笑笑,并未开口。

    “哦?高阳你知道那就说说吧。”李世民含笑看着高阳。

    兴许是高阳性子比较活泼,非常符合李世民的胃口,所以对这个女儿宠爱异常,笑容就没有停过。

    “父皇可是把这句话当做至理名言,天天挂在嘴边,我怎么能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父皇就好比是船,老百姓就是水,水既可以使船浮在水的表面,也可以将船打翻,对不对,父皇我说的对不对?”高阳蹦蹦跳跳的拉着李世民的手。

    李世民轻轻摇摇头:“你只理解了字面意思,只能算答对了一半,临川,你呢?”

    临川是所有公主中学识最好的,书法也是最漂亮,李世民常常夸赞她。

    闻言,临川微微一笑答道:“父皇这句话总结起来无非就是孟子所说的‘民贵君轻’四字。百姓是国家的基石,若是滥用民力,苛政重税,民不聊生,离国家灭亡也不久了,前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反之,君王勤俭执政,减轻百姓赋税,一心为民,百姓自然会爱戴他,民心所向,则国力强盛,国家可传至千秋万代。”

    “好!说的好啊!临川可谓朕之才女,若为男儿身可助朕治理天下!”

    李世民这句夸赞有点重了,兴许只是李世民一时兴起随口说说的,但是落在别人耳朵里意味可就不一样了。

    站在殿外的一个小宦官意外的看了李世民一眼,又立马低下头,目光不断闪烁。

    临川盈盈施礼:“父皇过奖了。”

    李世民望向一脸郁闷的高阳,笑道:“高阳啊,你要多和你姐姐学学,可不能天天胡闹了,将来要是许了夫家可没人会像父王这么宠你。”

    高阳不高不兴的拉着长音。“知~道~啦~父皇这么快就想把我嫁出去,果然是不喜欢我了,哼!”

    李世民哑然,就连临川也被高阳逗乐了,捂嘴轻笑个不停。

    “哈哈!看来今天是赶巧了啊,两位公主也在,巧好我有一首诗要送给两位公主。”

    庭院里漫步走进两人,老远就“哈哈”笑个不停。

    两人走至李世民面前拱手施礼。

    “臣,见过陛下。”

    李世民随意的摆摆手“辅机,玄龄不必多礼。”

    高阳和临川朝两人施礼“见过长孙伯伯,见过房伯伯。”

    两人正是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贞观年间著名的治世能臣。

    两人朝堂上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私下里又是李世民的私交好友,加上贞观年间风气比较开放,李世民也不太注重君臣礼节,因此两人在李世民面前也不拘谨,哈哈一笑,就像普通人家那样寒暄。

    诸如“陛下气色好好好”,“今天天气哈哈哈”之类的话。

    “嘻嘻,既然长孙伯伯和房伯伯来了,我们就不打扰父皇议朝政了,我和姐姐先回去了。”

    高阳虽然性子有些胡闹,可也不是不识大体的人,什么时候能和父王玩闹,什么时候该走还是分的很清楚的,见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到来,知道父皇必定有要事与他们商量,所以拉着临川就想走。

    “公主殿下不急着走,刚才老夫说有诗要送给殿下,不妨听老夫说完了再走。”长孙无忌见两位公主要走,含笑拦下了她们。

    “啊?不会是长孙伯伯又做了一首酸溜溜的诗来我们面前显摆吧?”高阳翘嘴吐槽道。

    又这个词让长孙无忌脸一黑,怒目瞪了高阳一眼,高阳却是无所谓的嘻嘻哈哈。

    李世民和房玄龄却乐了。

    “辅机前段时间可曾有做什么诗?不妨念出来让我们听听到底有多酸溜溜,哈哈哈”

    长孙无忌闻言顿时老脸有点挂不住,不断咳嗽以掩饰尴尬。

    “咳咳咳!这个。。。前段时间闲暇之余做了首诗随便念念,不提也摆,不提也摆。今天我倒还真有首好诗要送给两位公主殿下,公主殿下可得听好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