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郎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逍遥小郎中- 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忽然一个庞大的身影也挤进了屋子,铁牛水桶般粗壮的胳膊里,抱着一个被包成木乃伊般的小胖墩,刚才这话便是他说的。

    “呃,江湖救急,不值一提”柳风扯了扯嘴角,摆手说道。

    “大黑牛,我要做柳大哥的弟子,不要学你的功夫!”小胖墩对铁牛说道:“我本来就是前来参加永安医学堂的招考的!”

    铁牛挠了挠脑袋,瓮声瓮气的道:“小子,你知道你天赋有多高不?跟着俺练,以后没人能欺负你!”

    “我不要,那样我还不如回家去杀猪!”小胖墩连忙摇头,说什么也不同意。

    钱玉从怀中拿出一叠纸,递给柳风,叹气道:“这是这次招考的报名名册,如今你重伤在身,我看还是把考试延期吧。”

    柳风接过名册,随意翻了翻,报名的居然有一千多人,然而自己的录取计划只有五十人,这比例都快赶上前世公务员招考了,看来这香水的魅力真不是盖的。

    这么多人,其中不少是贫寒子弟,若是延期,恐怕要伤不少人的心了,这来回一趟误工费时不说,对新生的医学堂的信誉打击,也是致命的。

    扭了扭脖子,动了动手脚,确定了自己的伤情,柳风摇了摇头,说道:“还是按照计划开始吧!”

    

第106章 播种希望() 
凤凰山钟灵俊秀,半山腰处一群屋舍铺排开来,形成一个院落,占地颇大。

    其中一座广场上,人头攒动,身着各色服饰的年轻人,分聚成团,或是交谈,或是踱步,神色多有忐忑和期待。

    朱八九穿着一身满是补丁的俗家衣服,戴着一顶小帽,光亮的脑门依然十分显眼,看上去与众人格格不入。

    他虽然也曾经跟着师兄弟们下山化缘,但其实和陌生人的交流并不多,不善言辞,只好一个人讷讷的呆在一旁。

    “呦,戴兄你看,这不是个小和尚吗?怎么也来考试?莫不是动了凡心,看上了哪家小娘子,想要用香水赢得美人芳心呐?”

    “嘿,周兄好眼力,确实是个小和尚,和尚思凡,尼姑春心,要我说啊,恐怕未必是哪家小娘子,或许是看上了一个俊俏的小尼姑也说不定!”

    “言之有理,嘿嘿嘿!”

    两个长袖飘飘的年轻士子,像是忽然发现了什么好玩的事物,夸张的大笑起来。

    朱八九被说得满面通红,一时不知该怎么反驳。

    “周兄,戴兄,两位过了吧,这次招考也不曾说过,出家人不能参加,小师傅来此学医,悬壶济世也是不违初心的!”这时另一个穿着破旧长衫的学子走了过来,皱眉说道:“别丢了咱们东亭书院的脸面!”

    说着,这人又朝着朱八九行礼道歉,表情真挚的道:“小师傅别往心里去!”

    “呸,刘集,你这臭穷酸,还当时在书院里有老学究给你撑腰?少在这里做好人,要不是贪图那瓶香水,你能放弃学业来考这鸟学堂?”

    “就是,我们周家戴家读书的人多了去了,家主让我们来学医也不伤筋骨,你这穷胚,家里就一个瞎眼老娘,不考功名,终究翻不出花样,枉你学业年年第一,深得夫子厚爱,到头来还不是自毁前程!”

    锵锵锵!

    忽然,高台一侧的锣鼓被敲得震山响,同时一队穿着红色薄袄的军汉进入广场,指挥众人保持肃静。

    那周、戴两名士子还想出言讽刺刘姓士子几句,便被凶神恶煞的军汉们用短棍打得抱头鼠窜。

    在棍棒下,人群很快安静下来,在众人好奇忐忑的目光中,一个奇怪的侍女,推着一辆奇怪的椅子走上了高台。

    那侍女身形婀娜,眼睛也十分灵动,就是嘴上用一块白布包上,让人看不清模样。

    而她推着的椅子,两边有两只大轮,可以灵活的向前滑动。

    这椅子上坐着一个年轻人,看上去颇为英俊儒雅,手中拿着一把羽扇,轻轻的在胸前摇动,看上去一副羽扇纶巾的模样,不少考生,不免在脑海中联想到了戏文中那个智多近妖的身影

    望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想到半年前自己就是在这个高台上,在棋道上轻松愉快的碾压了苏大公子,柳风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台下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其中的五十人,在将来会成为“柳氏医学”的传人。

    而更其中的一些人,经过考察后,将会学习到医人之术以外的东西,他们将是柳风在这个时代播下的种子,埋下的希望。

    这并非是柳风心血来潮,也不是他有什么太多的野心,又或者他忽然立下宏远,想要改变这个时代,实际上,他的初心不曾改变过,只想做一个逍遥自在的小郎中。

    然而,某日,从一份被钱玉随手丢弃的抵报上出现的一个名字,让他彻夜难眠,寝食不安。

    这不是柳风杞人忧天,也不是他胆小谨慎,而只是因为,那个名字叫做孛儿只斤铁木真。

    或许是历史的惯性,或许是中原巨变对草原的影响实在有限,那个让大半个世界在他铁蹄下战栗的姓氏,依旧如期而至,在草原上刮起了腥风血雨。

    那天夜里,柳风的梦境如真,残垣断壁的钱塘府里,秋雨浇灭了连绵数日的大火,在废墟中冒出缕缕黑烟。

    留着古怪发饰,兽嚎着的矮壮男子,持着染血的弯刀,如同寻找猎物的鹰犬,狞笑着从破碎的砖瓦下揪出衣衫破烂的女子,丢上马去,一脸淫邪地拍马离开

    噩梦中惊醒,大口喘息着,柳风敲响了钱玉的大门,后者穿着丝绸睡袍,一脸震惊的看着穿着裤衩,满身汗水的柳风

    好不容易搞清楚了情况,钱玉伸手摸了摸柳风的额头,确定他没有烧糊涂了脑子,直说太小题大做了。

    自武帝北却匈奴,卫霍饮马北海始,草原的蛮族虽然多次南侵,可哪里成的了什么气候,多是侵扰一番,便被撵了回去。

    更何况,秦赵两国也不是易于之辈,武力冠绝六国,尤其是赵国,开国赵王便是戍边的将门出身,北拓数百里国土,诸胡避让,虽然三百年悄然而过,曾经的荣光已经暗淡,但也远没到了刀剑入库,马放南山的地步,区区一个新生的蒙古,实在不足为虑。

    在包括钱玉在内的不少庆国人看来,蒙古黑鞑根本不可能让秦赵伤筋动骨,而这次赵国国君血书求援诸国,怕也只是在打秋风,多要些钱粮而已。

    地主家也没余粮,除了与赵国联姻的成国,象征性的答应输运一批钱粮外,包括大汉朝廷在内,无一应援。

    说完这一切,钱玉砰的关上大门,任柳风怎么叫门也不打开了。

    区区蒙古黑鞑吗

    两年前,铁木真西征破数十国,大胜而还,如今集全蒙古之力,提十万虎狼之师南侵,这真的无法让秦赵伤筋动骨吗

    在另一个时代,西辽,夏,金以至于宋庭,接连覆灭于蒙古,中华大地第一次完整的陷入永夜的黑暗,而这个时代,一朝六国就能战而胜之吗?

    秦赵一隅之地究竟能不能抗衡人类历史上这场最具破坏力的灾暴,柳风不敢揣测,也不敢去赌,他必须要做些什么。

    摇了摇头,将这几日压在心底烦心事抛出脑后,柳风从轮椅后面拿出一只喇叭,扫视了一眼台下,高声道:

    “诸位,郡王殿下体恤军士,不忍保家卫国的勇士在沙场上出现无谓的牺牲,特命在下,钱塘著名医馆永安堂的馆主,秣陵王府的甲等医疗供奉,柳氏医术的第五代传人,前来筹办这所医学堂,尔等前来参考,想必也已经有所了解,此刻,我代表医学堂承诺,前期宣传中,入学后每年一瓶香水的福利绝不改变,同时,每个科目表现优异者,更有琉璃珠宝等各类赏赐,下面考试即将开始,请诸君努力!”

    

第107章 不值一提() 
“如今出了金风玉露坊,随手一倒卖,一瓶香水便能一百五十两银子出手,榜单上说,至少要招五十名学生,那岂不是每年光光这一项,就要投入七八千两银子,这医学堂真是有钱啊!”

    “呵呵,这位兄台是钱塘本地人吧?我告诉你,在金陵和襄阳,没有三百两银子,你别想买到香水,好在这玩意运输还算方便,不然呐,五百两都打不住!”

    “你们没注意到吗?这个自称校长的小白脸,啊不,小公子,不是说表现优异,还有琉璃等物赏赐,那可是异宝啊”

    随着柳风话语落下,整个广场上的考生们全都忍不住议论纷纷,即便是军士们拿着木棍也无法立刻让人群安静下来。

    刘集和朱八九也微微失神,相视一眼,从彼此的眼中看出了惊讶。

    “小师傅,据在下所知,这琉璃是你们佛门七珍之一吧?”刘集低声问道。

    “是的,琉璃是灵物,师父说,常戴琉璃能消病辟邪,获得健康之福缘,还能给人灵感和智慧,提高修行的悟性”朱八九点了点头,满脸通红的说道:“不过庙里太穷了,我从来没有见过。”

    “小师傅,努力考试吧,以后得了琉璃重宝,也好光耀师门啊!”刘集看出朱八九的窘迫,鼓励了一句,这小沙弥阅历太过浅薄,什么表情都放在脸上,难怪之前他说大和尚要让他下山历练。

    “刘公子,那你呢,你是为了香水而来吗?”朱八九抬起头,一脸好奇地问道。

    从刚才其他两名士子的话中,朱八九知道这位刘公子是一位钱途光明的秀才,如今报考医堂,显然是做好了放弃科举的打算,别人说他自毁前程,也不算是虚言。

    “是也不是。”刘集笑了一下道:“若这永安医学堂真有妙手回春的本事,那在下就是来求学的,若只是空言欺世的,那在下就是来求财的”

    在众考生的议论嘈杂之中,柳风坐着轮椅由马翠儿推下了高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年长的老者走了上来。

    那人约莫六十多岁,须发花白,穿着一身朴素的葛袍,精神矍铄,目光炯炯,看起来颇有气度。

    手中握着这被柳神医称为扩音喇叭的仙器,汪四海心中感慨万分。

    辞别拼搏一生得来的种种荣耀,舍弃高官厚禄,离开子女故友,和老伴两人孤零零的来到陌生的江东,若说没有一丝丝犹豫和担忧,那是决计不可能的。

    但是乘着牛车赶到凤凰山后,柳神医只用了一晚上,就打消了他的所有顾虑,在那个小屋中,他的所见,所闻,所悟,所感,完全颠覆了之前几十年的认知,也燃起了他追求泽被苍生的医学真谛的求知之心。

    医道无柳神医,如万古长夜,我汪某人能以耳顺之年,为柳神医牵马执缰,为永安医学堂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实在是吾之大幸!

    收拢了精神,老者举起喇叭,高声宣布第一场考试即将开始!

    台下众人连忙绝了交头接耳,纷纷凝神静气,仔细倾听考试的内容。

    原本在大多数人的预想里,医学堂招考取材,多半得考医理,因此都纷纷临时复习了一些医书,甚至还在袖中藏好了小抄,进入考场时,无人搜身也无人强调不可作弊,这让好些人心中窃喜,觉得自己把握十足了。

    另有一些人干脆就是冲着香水而来的年轻郎中,在他们看来,若是自己都进不了医学堂,这不成了笑话?因此也都成竹在胸。

    实际上,虽然柳风在前期宣传中反复强调了,医学堂招考不论医学基础,但这次来的绝大部分人,多少都懂些医理。

    毕竟在这个时代,许多读书人闲时都会看些医书,偶尔也会给人开些方子,但若说有多少道行,那就未必了。

    刘集便是如此,由于老母亲身体多病,她又执意要用家中那丁点银钱供刘集读书,因此刘集只能自学医书为母治病,活生生的成了半个郎中。

    而朱八九从前在山门中,也是经常跟着师兄弟们采药熬方的,给周围的穷苦山民看病,也是那座小庙为数不多的经济来源之一。

    至于像某个怀揣着杀猪刀的小胖子那样,纯粹是一拍脑袋,头脑一热跑来考试的,只是极少一部分人。

    因此当最终,大家听清楚了第一场考试内容,居然不是考医理,甚至都不用动笔,而是测试目力的时候,众人哗然。

    读书人用眼自然较多,不少人看远物都会糊涂,这比试目力岂不吃了大亏,街上拉个青皮来都比他们要强啊,因此纷纷闻言立刻叫嚷起来:

    “哪有学府取士还要测目力的,真是岂有此理!”

    “就是,我等夜夜挑灯苦读,自然目力有损,我就不信,你这老头儿目力能好到哪儿去?”

    “对啊,你这老头出这等题目,莫不是消遣我等,还有,你这老头是做什么的,凭什么做这判习?”

    看着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