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老子思想批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5老子思想批判-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子》一书的许多错误观点,就成了中国古典哲学嬗变的一个重要历史根源。如老子言道为恍惚之物,后人便猜测“道”是“气”,是什么道是“阴阳之气”②,“通天下一气耳”③。到了宋代竟形成了所谓“理气”之说…… 
  “道德”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术语,即学道而有心得,就谓之以“道德”。因此,“德”字就具有获“得”的涵义。故王弼言:“德者,得也”④。只是,学道之得,是无形的理论之得,与得到物质不同。因此,古人造字,也就将其进行了区分: 
  —————————— 
  ① 《老子·第二十一章》。 
  ② ② 《庄子·大宗师》、《知北游》。 
  ④  王弼:《老子·第三十八章·注》。   
  在甲骨文中,“得”字是手持货贝于街口的图形“ ”①,它所反映的,正是“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 
  易而退,各得其所”② 的历史情形,手持货贝表示的是有形物的获“得”。 
  而“德”虽其原意也是“得”到的意思,但它特指学“道”而有心得体会。由于这个“得”,所得到的并不是有形之物,而是一种博大精深的“道理”,其特点是看不见、摸不着、不能吃、不能穿、但却能使人变得聪明、能干,懂了道,有所德,就可以趋吉避凶、办事获得成功的机率就增高,它还是用之修心养性、使人行不越距,因而受人敬重的一种无形之得。那么这个与有形之“得”音同、义近、但字形须异,以相互作严格区分的字,就是“德”字。 
  中国的文字(今习称“汉字”)是写实性很强的、由线条简练的图案画组成,在形、音、义表示上十分明确的一种文字。这无形之“得”的字,又是如何来创造呢?首先,是保持了得字的偏旁,然后在有形与无形上进行区别:学道(哲学)首要 
  的就是要观察事物的变化规律,于是,就画出一只眼睛及其目光,这样就成了最初的“德”字了,如“ ”③。此后,大约是人们觉得学道而掌握客观自然规律,光有仔细的观察还不行,还必须要观察事物的目光专注,究其变化于始终。更要用心思索,也就是要有总结、分析,要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研究、体悟过程,才能学道而真正有所得。所以,又给“目光”上加 
  —————————— 
  ① 《前》八·一三·三、《京人》二一一三。 
  ② 《周易·系辞下传》。 
  ③ 见《京人》八七六及五一反面。   
  了一个“焦点”,如“ ”①。并且,此后又在“目光”之下还加上了一个“心”字:“ ”②,这样,学道而有心得体会的“德” 字,就与现在我们使用的“德”字基本一样了。 
  “德”字之所造,原本就是为与“道”字相联组成中国古典哲学上的一个专用词——“道德”而造,指学道而有心得。“德”者,学道而有心得体会之所谓。物得道而以生,事得道而以成,人得道而能聪明睿智,由此而能通晓事物变化之理,知自然之变,以与天地合其德,善与四时合其序,能够做到与时偕行。“君子以厚德载物”③,此之谓也;权出于法,法出于道,道蕴涵于物理自然。学道精,积德厚,方可以心正、言中、行为有理而不偏。心正、言中、行为不偏,乃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使天下治之安。 
  故,中国古典哲学,从其一开始,就把以“道理”为指导而修心养性,看成是第一要务。因为只有很好地修心、养性、正身,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才能够整齐家庭,才有可能去做好治国、安邦、平定天下的事业。关于这个问题,黄帝在以道立法,以道而有社会伦理道德的论述中,都说得非常清楚,道德的最高标准,就是一切符合客观自然规律。所以,中国自古就极其重视礼义道德教化的社会功能: 
  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四维张,则 
  —————————— 
  ① 辛鼎。 
  ② 毛公鼎、孟鼎、叔向父敦上的铭文。 
  ③ 《周易·坤·象传》。    
  君令行。……四维不张,国乃灭亡。① 
  德者,国家之基也。② 
  而老子则是对道德、礼义持以极其鄙视的态度,要坚决地“攘臂而扔之!”并言: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 
  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③ 
  这,就是离经叛道之说:学道才能有德,失道之后,德从何来?仁,是以事物阴阳互感、互引、互动、互交、互渗、互为依存、互为生命之本等诸种规律中引伸出来的社会道德,所以仁的实质性含义,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关爱,故言“仁者爱人”。失仁之后,其哲学、社会德义又焉能存在?其实,老子的一番违背逻辑性推理之语,就是要反礼制。中国最古之礼,是帝王选贤、礼贤、任贤之礼。因为自从夏禹以来,礼就逐渐朝着下级阿奉上司的点头哈腰方向发展。周代以来,只有在帝王的筑坛拜将仪式中,还残存着一点“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④的影子。 
  老子与孔子同处于春秋社会变革时期,老子所反对的,正是上者施礼于下属的文明礼貌之礼。不是真正懂道而知德,强以言“道”,必然千奇百怪的谬论很多: 
  提倡 “绝仁弃义”,“绝圣弃智”,“绝巧弃利”,“绝学无忧”,“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鼓吹“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是老子在讲道德么? 
  ————————— 
  ① 《管子·牧民》。 
  ② 《左传·襄公二四年》。 
  ③ 《老子·第三十八章》。 
  ④ 《论语·八佾》。   
  提倡治国走“小国寡民”道路,“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虽有舟舆,无所乘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这是老子在讲道德么?这是有益于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而进行可持续发展、更好更快地发展的“智慧声音”么? 
  喋喋不休地反对大有作为,而提倡无所作为,说什么“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这种要人们都听天由命,做到“不敢为”的书,就是“国际性的智慧经典”么? 
  所以,对于《老子》一书,光与《周易》、《黄帝经》等书进行比较,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以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理论为指导,对其作多方面的剖析,以指出其“理”之谬误,并说明其荒谬的思想根源所在,才有可能消除其2500多年来恶劣的社会影响。                    
第二节 偷换主、客观理论概念以言谬理 
  老子的荒谬理论,之所以能够长期流传而得不到清算,客观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理论体系不能够为后来的学者们所了解。在一种缺乏正确的参照理论,无法进行比较,因而无法辨别是非的情况下,使其得以长期流传,而人不能认识其谬误,此其一;中国自夏禹以来,其社会制度虽然学者们认识并不一致,但国家为帝王私利服务的君主独裁政治,四千多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而老子的一套绝学、绝圣、绝巧、弃智、不尚贤的愚民之术,正为统治者所需要,因而深得统治者的喜受,所以,历代统治者大加吹捧,使其广为传播,成为社会思想中的一部分,此其二;而最为重要的,则是老子之言,玩弄了一系列的文字游戏为障眼法,人们不细加研究、分析,就觉得他说得很神秘、很奥妙、似乎有些道理。这些,又在其被吹捧为“圣人”的名头之下,就迷迷糊糊地信了,这就是迷信。此其三。在三个原因之中,这第三个原因恐怕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在这一节中,我们就《老子》一书是如何偷换理论概念以欺骗世人,稍作一点分析。 
  例一,老子说: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① 
  这一段话,变为现在的通俗之语就是:客观自然规律本身是没想要有所作为的,但是它却无所不为。公侯王爷若能守以无为之道,你治下的万物就会自己产生变化。如果因为产生变化而欲有所作为的话,吾将镇之无名之朴的法宝。如此,因其朴也就会无欲望。人们没有什么欲望,天下自然就会安定无事。 
  这种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的话,其实是掩盖了一种错误而有害的慌言在其中的。其诀窍就是人们在不经意之间,偷换客观与主观的概念:客观自然规律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客观自然规律是因自然事物在特定条件之下,由其特定的事物性质所决定的。以空气为例,其特性就是受热膨胀变轻而上升,遇冷收缩密度变大而下沉。如此,在一定的地域上空,由于局部热空气上升、别处冷空气的补充,其过程就形成了一定的空气流动,这就产生了风。风随其出现的时间、地点、强弱不同,对于植物、动物、人类,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就存在着正、反两方面的不同作用。植物开花授粉季节,合适的习习微风,可以帮助花粉飘飞,因而增加植物授粉以结丰硕之果;风大又可以将植物吹倒造成灾害。人类的生产、生活,会因风力得以扬帆出海,得以发电,也会因风而使生产、生活受到损害。这就是说,自然规律并不是有什么思想,要有什么作为,它完全是一定的物理特性在一定的条件之下所起的作用。而人类,研究并掌握客观自然规律,如风的成因,就是要掌握在不同地域、不同季节、不同的阳光、植被、水蒸气含量等特定条件下,所形成的风向、风力特点性规律体现,作到趋利而避害,则恰恰是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以做到有所作为的。 
  ————————— 
  ① 《老子·第三十七章》。   
  老子在其上述言论中,就是将“人”之学道,也等同于自然规律而无思、无想、无欲,无所作为。人如果不是为了掌握哲学思想理论,使自己变得聪明智慧,以达到大有作为,还学道做何用场?学道如果不是像黄帝所说的那样为了很好地用道,谁还听你喋喋不休地来谈论甚么道之所德?然而,老子的谈道德,可绝不是为了“无为”!他是为统治者献上一篇“愚民”之术,而谈道的。并且,时不时地油然而生得意之色,以夸吾道大、吾将镇以无名之朴,天下就会安定,嘿!治大国就像烹调小鲜一样,易如反掌! 
  老子镇以无名之朴,指的就是他鼓吹的学道要作到“无为”的愚民思想。而且是重点劝说“侯王”们要“无为”而不是劝“帝君”无为。 
  例二,老子又说: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也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① 
  这段话不只是故伎重演,又用偷换主、客观理论概念以言谬理,而且又是冲着侯王们意味深长且又含蓄地说的:始定国家制度之时,你们就已经有了名份、地位(始制有名),既然业已有了这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名位,也就应该满足而知止了(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只有知止,才能以子子孙孙永保侯王禄位(知止可以不殆)!此语之中,老子还以黎民不能命令天降雨,而天自会均匀地降甘露以滋润土地作比喻。这位老子如此上心地劝喻诸侯王公不要不知止,恐怕不会是纯粹地做学问吧? 
  —————————— 
  ① 《老子·第三十二章》。   
  有学者言,老子的《道德经》是受周宣王之命,对古公亶父的《德》论进行修订而有的。我虽没有下功夫研究西周历史,但我敢肯定这个说法是不可靠的。虽然,我们细细读《老子》一书,总是隐隐感到老子有一种为巩固帝王独裁统治而呕心沥血编造愚民之术的感觉,但也很难说其就是受天子之命而为。周宣王死于公元前782年,若说《老子》之著是受周宣王之命而作,就是按周宣王临死时老子20岁计算,他就应当生于公元前802年。虽然传说老子高寿,但老子的出生亦绝对不会早于孔子250多年!关于老子的传说,历史上多有近乎于神话的说法。比如,有说《老子》五千言,是老子出函谷关时,受关尹之求一口气写下来的,就是一则很荒唐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