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清朝十二后妃:接近权力巅峰的女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正说清朝十二后妃:接近权力巅峰的女人-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乾隆在三十年第四次南巡时,还是要绕过济南,不忍心再进入让他抱憾终身的伤心之地,正像他在诗中所描绘的“济南四度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春三月昔分偏剧,十七年过恨未平。”这种刻骨铭心的真情,是不会被岁月带走的,虽然乾隆有一大群如花似月的妃嫔,但任何一个也不可能取代嫡后富察氏。    
    在乾隆十六年(1751年)孝贤皇后三周年忌日那一天,乾隆在悼亡的同时,竟然对长期被冷落的第二位皇后流露出些许歉意,所谓“岂必新琴终不及,究输旧剑久相投”即此之谓。    
    正是由于乾隆开始注意到乌拉那拉氏的存在,皇十二子于次年降生(乾隆十七年),紧接着乌拉那拉氏又生下皇五女(乾隆十八年),皇十三子(乾隆二十年)。    
    从表面上看,皇帝同第二位皇后的关系日趋缓和,实际上却是外松内紧。    
    乾隆对乌拉那拉氏的长期疏远,已经伤透她的心;而皇帝对她那种近乎怜悯的情感,也只持续了五六年,当她接近40岁时,皇帝的注意力就已转移到一批年轻妃子的身上。


乾隆继后乌拉那拉氏贵妃魏氏

    魏佳氏就是吸引乾隆注意力的一位妃嫔,她比乌拉那拉氏年轻9岁。    
    魏佳氏生于雍正五年九月初九(1727年),乾隆初年入宫充贵人,比乾隆小16岁。    
    魏佳氏的祖先原是汉人,隶内务府包衣。    
    换言之,魏氏的先人在清初是被掠为奴的汉人,编入满洲正黄旗,赐姓魏佳。    
    在乾隆的后妃中像嘉贵妃金氏、皇贵妃高氏都出自内务府包衣,编入满洲八旗,分别赐姓金佳、高佳。    
    后族抬旗赐满姓(原姓加“佳”),这并非乾隆首创,而始于康熙初年。    
    恒慕义主编的《清代名人传略》,关于魏佳氏的身世有如下记述:“有记载说,琰(即嘉庆)之母孝仪皇后原为苏州女伶,乃是掌管宫中娱乐的衙门升平署(该衙门当时还称之为南府,一直到道光七年才改称升平署)自苏州买来或雇佣者。    
    有人断言,升平署院内有一座小庙,供奉着一尊女神喜音圣母,圣母脚前一度立有琰及其子(即道光)庙号和谥法的两座牌位。”乾隆在十年册封贵人魏佳氏为令嫔,十四年册封她为令妃,二十四年册封她令贵妃。    
    从这一系列的册封中,可以看得出魏佳氏愈来愈引起乾隆的重视。    
    在皇后富察氏去世后,这位还比较年轻又深谙宫中礼仪的妃嫔正好弥补皇帝心灵上的缺憾,颇受宠幸。而从乾隆二十一年到乾隆三十一年,魏佳氏接连生下四子二女——乾隆二十一年七月生育皇七女,乾隆二十二年七月生育皇十四子,乾隆二十三年七月生育皇九女,乾隆二十五年七月生育皇十五子,乾隆二十六年十一月生育皇十六子,乾隆三十一年五月生下皇十七子。11年的时间生下六个孩子,这本身就反映出魏佳氏同乾隆关系的密切。    
    皇九女就是被乾隆许字兆惠之子的和硕公主。    
    出于对兆惠的怀念,乾隆把六岁的皇九女许字扎兰特,并在八年后——乾隆三十七年为皇九女和硕公主与扎兰特主持了婚礼。    
    乾隆四十五年,皇九女病逝,时年22岁,赐谥“和恪”,额驸扎兰特在乾隆五十三年去世。    
    魏佳氏频繁的生育,反映出从乾隆二十年起,乌拉那拉氏基本被皇帝遗忘了。    
    但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皇十七子出生的年份同皇十六子之间相隔了五年,而在此之前魏佳氏几乎是一年生一个(只有皇九女同皇十五子之间相隔两年),何以会出现五年的间隔呢?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伴随着清军对新疆的开拓、回部和卓氏的入宫,及其所带来的西域风情极大地吸引了皇帝,让乾隆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别说乌拉那拉氏了,就连魏佳氏也被撂在一边了。    
    也就是说从乾隆二十五年起,皇帝已经又有了新欢。


乾隆继后乌拉那拉氏“香妃”之谜

    在乾隆的40余名后妃中,并没有“香妃”的封号。    
    伴随着清军对新疆的开拓,回部的和卓氏出现在京城的皇宫。    
    流传在新疆的传说,对香妃的“香”字进行了不同的解释,一种认为她的教名是希帕尔汗,在维吾尔语里的意思是“香得很”,另一种则认为“由于她保持新疆维吾尔族妇女的生活习惯,头上爱戴沙枣花,身上有一种浓郁的沙枣花香”。    
    最先揭开“香妃”的面纱、指出香妃即容妃的是孟森先生。    
    关于容妃的家世,孟森先生认为:“自必出于和卓之家,但若为旧和卓之女,则与大小和卓为兄妹;若为大小和卓之女,则亦不能定其究为大和卓之女,抑小和卓之女。”至于和卓氏入宫的时间,在清代的官修史书中并未记载,孟森先生认为当在大小和卓发动叛乱之前,“盖两和卓由准得释时,以乞恩于中朝而进其女,非叛后以俘虏入朝也。妃以回部女子至中朝,为自古不通之域,高宗不以置之后宫,特营西苑中一楼,以为藏娇之所”。    
    总之在孟森先生看来,容妃同大小和卓有非常密切的血缘关系。    
    但《“香妃”史料的新发现》一文作者肖之兴却认为,和卓氏进宫在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之后,而于善普从故宫档案中摘取的资料则证明:“乾隆二十五年二月初四日新封和贵人”,而且还赏赐和贵人朝珠、金项圈、金手镯、东珠、正珠、红宝石、蓝宝石、红宝石坠角、蓝宝石坠角、万寿如意簪、花簪、葫芦簪、莲花簪、龙面簪、东珠耳坠。    
    在纪大椿的《喀什“香妃墓”辨误》及肖之兴的《“香妃”史料的新发现》两篇文章里都认为容妃的家族是和卓家族的另一支,大小和卓“是十七世纪白山派首领阿帕克和卓的后裔”,容妃的父兄却是“阿帕克和卓的弟弟喀喇码特和卓的后裔”。    
    这两位作者一致认为喀喇码特的儿子是墨敏,容妃是墨敏的孙女。    
    在墨敏一支中有爵位的四人,他们分别是玛木特(墨敏长子木萨之子)、图尔格(墨敏三子阿里之子)、额色尹(墨敏第五子)、帕尔萨(墨敏第六子),问题的关键是容妃的父亲究竟是墨敏的哪一个儿子。    
    一种说法认为容妃是墨敏第三子阿里之女,一种说法认为是墨敏第六子帕尔萨之女。    
    关于容妃父系的说法尽管不一,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墨敏的子孙都反对大小和卓所发动的叛乱,至于在大小和卓发动叛乱后容妃家族究竟迁往何处、以何种方式参与平定大小和卓所发动的叛乱也是说法不一。    
    《喀什“香妃墓”辨误》及《“香妃”史料的新发现》两篇文章都认为容妃的亲属迁居到布鲁特人地区(即柯尔克兹族),而当清军援助被围困在叶尔羌附近黑水营的兆惠部时,图尔格、额色尹等联络布鲁特人“攻喀什噶尔,分贼势”。    
    参加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参赞大臣舒赫德在奏报中也提到这一点:“将军兆惠带领大兵抵达叶尔奇木(即叶尔羌)地方时,哈什哈尔(即喀什噶尔)一闻此信,大和卓木(即大和卓)带马兵三千,步兵二千往救叶尔奇木(即叶尔羌)。    
    小和卓木(即小和卓)带马兵四千,步兵六千,会同大和卓前来打仗,将我兵遮围三十余日。    
    因闻哈什哈尔所属英阿萨尔(今新疆英吉沙县)城市突被布鲁特抢掠,两和卓木俱仓促出营商谋堵御布鲁特之计。    
    是日晚间将军(指兆惠)带兵夺取和卓木等所筑围地方……两和卓木议称:看此情形,将军必与布鲁特约定,我等难以兵力相取,不如与将军议和,或可少息三四年。    
    “大小和卓所说的“将军必与布鲁特约定”,其实就是图尔格、额色尹等联络布鲁特人对清军解黑水营之围的策应。    
    “大和卓木因哈什哈尔现在告急,只留兵二百名,其余兵丁全行撤回”。    
    为兆惠从黑水营突围、进而摧毁大小和卓提供了有力的援助。    
    而于善普的《关于香妃传说的辨伪》、《香妃像、香妃墓、香妃其人》中一再重申容妃的哥哥因反对大小和卓起兵反清把全家也迁到伊犁,“到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闻知清军征讨霍集占(小和卓)已进抵叶尔羌,容妃的五叔额色尹偕同图尔都及其堂兄玛木特,配合清军作战,平息了这次叛乱。    
    不管容妃家族是避居布鲁特还是迁到清军占领的伊犁,这一支和卓子弟坚决反对叛乱并参加了平叛的军事行动,为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乾隆二十四年九月,和卓氏及其亲属随同凯旋的兆惠一同前往北京,翌年二月抵达京城。    
    和卓氏的亲属被安排在西安门外及东四北六条“现有官房二十二间”。    
    他们的居住区也称作“回子营”,所谓回子营实际是隶属正白旗的回子佐领。    
    为了照顾跟随和卓氏入京亲属的宗教信仰,乾隆特在北京他们居住地区营建一座华美的清真寺,其建筑风格融合维汉。    
    和卓氏生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九月十五,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二月初四被封为贵人时已经26岁。    
    如果和卓氏入宫前未婚,在盛行早婚的年代,究竟什么原因使得和卓氏到26岁仍然待字闺中?这的确是个谜。    
    如果和卓氏结过婚,那么她的第一次婚姻情况,也是一个谜。    
    据孟森先生考证,乾隆因和卓氏“言语不通,嗜欲不同,乃不与诸妃聚居,特隔于南海最南之地。    
    其地又临外朝之外垣,得以营回风之教堂及民舍,与妃居望衡对宇……”乾隆把和卓氏安置在建成不久的宝月楼(即今新华门),乾隆在二十八年就以宝月楼为题写了以下诗句“冬冰俯北沼,春阁出南城(自注:楼近倚皇城南墙)。    
    宝月昔时记(自注:向作宝月楼记粘壁),韶年今日迎。    
    屏文新绿,镜影大光明。    
    鳞次居回部(自注:墙外西长安街,内属回人衡宇相望,人称回子营。    
    新建礼拜寺,正与楼对),安西系远情。”此后乾隆经常以宝月楼为题写诗。    
    还有一种传说,皇宫内的浴德堂曾是和卓氏的沐浴场所。    
    浴德堂在武英殿的后面,在浴德堂的西侧有一座井亭,井口的北侧有一个水槽,水槽的北面同架起来的石板砌成的水渠相连,水渠长数米,从浴德堂后面的墙壁穿进。    
    在浴德堂后面的墙壁上还有一个低矮的方洞,据故宫的朋友讲可能是为水加温之处。    
    按照伊斯兰教的习俗,诵经前都需要沐浴,而且沐浴的水应是流动的,从石渠流入的水当然属于活水,的确符合穆斯林的标准。    
    但如果容妃住在南海的宝月楼,每天都要到宫内的浴德堂来沐浴也不现实。    
    更何况武英殿在康熙年间已经成为修书处,系外臣经常出入之地,再把毗邻武英殿的浴德堂作为后妃的沐浴之处也的确不合适,诚如孟森先生所指出的:即使是“昏秽淫乱之君”也不会“以爱宠就浴于朝堂之侧”。    
    另从提水的井绳在井口所留下的十几个二三厘米的深沟来看,以容妃在宫内的28年也很难留下如此多、如此深的沟痕。    
    对浴德堂西侧的水井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该处水井主要用于殿本书籍造纸,但从一些关于版本鉴定的书籍明确指出武英殿修书处所用的纸张是宣纸,并非由武英殿修书处自造。    
    总之这处水井也同容妃的身世一样神秘。    
    和卓氏入宫后的实际生活究竟怎样?一个在西域长大成人的女子在短短的几年能否流利地说一口汉话、能否准确无误地按照宫里的礼节行事都是一个未知数。    
    毋庸讳言,乾隆同比自己小24岁的和卓氏的结合虽然充满了政治色彩,但由于乾隆能熟练地使用维吾尔语、蒙语等语言,使得他与和卓氏之间可以无障碍地进行交谈,为了照顾她的饮食习惯,乾隆还给她配备了回民厨子,专门做“抓饭”、“滴非雅则”(以洋葱为主的菜),皇帝还经常把牛羊肉、鸡、鸭、羊肚等菜肴以及回子饽饽、自来红赏给和卓氏。    
    总之对这位来自西域的妃嫔及其亲属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乾隆都予以充分的尊重。    
    乾隆二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册封28岁的和卓氏为容嫔,在此之前的8年间,她一直穿着本民族的服装。    
    从乾隆二十五年之后,皇帝的心思都扑到和卓氏身上,哪里还有功夫顾得上徐娘半老的继后乌拉那拉氏!乾隆外出巡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