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清朝十二后妃:接近权力巅峰的女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正说清朝十二后妃:接近权力巅峰的女人-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同治情急之下反问恭亲王,如何知道自己微服私访是事实,恭亲王早有耳目跟在同治身边,马上把时间、地点一一道来,弄得同治狼狈不堪。    
    最后只好说,其他都好办,只有修园之事,要请示慈禧太后才能最后答复。    
    事后,同治诘问恭亲王,从哪里得到的消息,恭亲王告知是其子载。    
    同治大怒,马上决定报复。    
    他初下发谕旨,要革除恭亲王和载的一切爵位,并指责恭亲王“离间母子,把持政事”。    
    在文祥的求情下,才非常不情愿的将圣旨改为将恭亲王降为郡王,载革除郡王衔。    
    对于同治与恭亲王之间的唇枪舌剑,慈禧实际是坐山观虎斗,而当同治闹到要罢免恭亲王时,老辣的慈禧却把同治给痛斥了一番,如此处置。    
    慈禧自有她更深的考虑……同治这一系列的过激举动,阿鲁特氏既意外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皇帝虽然年近二十,但是自小备受宠爱,任性自负。    
    她很清楚,同治的反击,与其说是表达对停修园工的不满,不如说是发泄私生活的秘密被揭穿的难堪。    
    六条建议,无非六字:停园工,同治帝进药簿禁微行。    
    寻花问柳,即使是一般士大夫,也不是什么光彩之事,何况同治从小饱受儒家文化熏陶,非常清楚这不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君主当为之事。    
    十位大臣同时谏言,恐怕朝廷内外都已经知道自己的私密之事。    
    同治固然平日倦怠政事,但也非常爱惜自己的声誉,阿鲁特氏不禁感慨万分,同治虽然已经成人,但未经风雨,不禁做事鲁莽,也缺乏从谏如流的心胸……一旦有了微服私访的经历,就很难摆脱外面世界的诱惑;一旦有了第一次寻花问柳的刺激,皇帝的心就很难在回到后妃身上……同治帝还没有子嗣,无论如何,她要乘皇帝还没染上脏病给皇帝生下子嗣,现在已经不是“广圣嗣”的问题,而是皇帝不能绝后,阿鲁特氏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她必须利用皇帝心中对自己还残存的一点点情义,把皇帝尽量留在宫里,留在自己的身边……


同治皇后阿鲁特氏被逼而死

    修园的风波刚刚停息,皇上就病了。    
    开始只是说出红斑,御医李德立开了几服药也就好了,接下来,又传出皇上出天花了。    
    阿鲁特氏焦急万分,立刻带领六宫供奉“痘花娘娘”,日日为皇上祈福,不仅如此,宫中处处悬挂红布,希望能够为皇上冲喜。    
    据太医院所保留的“进药簿”记载:同治是在十三年十月三十日生的天花,到十一月十四“痘皮外剥,痂疤渐平”,脉相也是“喜险化平,惟余毒未尽”。    
    天花已经好了“惟余毒未尽”的诊断说明同治还有其他的病,而且是不能写进皇家病历的只能以“余毒未尽”含混其词,阿鲁特氏自然知道其中的潜台词,她心急如焚,不知道皇帝能不能挺过这一关。    
    由于“余毒挟湿,袭入经络”,同治腰部红肿、溃烂以至流脓,“外用拔毒膏”根本不起作用,余毒的蔓延使他的“牙龈黑糜”……阿鲁特氏恨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在病榻旁伺候皇帝,可慈禧不允许。    
    在慈禧看来,同治病到这个地步,都是皇后的错……阿鲁特氏终于有了一次单独看皇上的机会了,夫妻俩四目相望,千言万语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眼见曾经相敬如宾的丈夫已经病到万难康复的地步,阿鲁特氏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珍珠滚落下来。    
    同治心中更不是滋味,他强打起精神安慰阿鲁特氏说:“你暂且忍耐,总有出头的日子!”这短短的一句话却被慈禧的耳目听到了。    
    慈禧闻讯,勃然大怒,立即跑到阿鲁特氏面前,揪住她的头发,迎面就是一个耳光。    
    阿鲁特氏从未顶撞过慈禧,这次却不明就里地受到如此责罚,气急之下说了一句:“我是从大清门进来的,请给媳妇留一点体面。”慈禧太后是偏妃出身,不可能享受从大清门里抬进来的荣耀,皇后的话无意触到了她的伤疤,她决定给这个从大清门里抬进来的人一点颜色看看,立刻叫人杖责皇后。    
    只有出身低贱的婢女和太监才会使用杖责,现在慈禧却要用此责罚皇后。    
    同治闻讯大惊,顿时昏厥,这才让阿鲁特氏免除了刑罚。    
    本来同治已经病入膏肓,经此惊吓愈发衰弱,已经朝不保夕,他在死之前必须为皇后的后半生安排好。    
    病到这个份上,他最恨的就是自己的母亲,如果当初她不干涉自己的婚后生活,又怎会落得如此地步!是母亲给了自己的生命,但她也正是凭借儿子才当上太后的……同治设法把身边所有的侍从支开,偷偷叫来了阿鲁特氏和他最信任的师傅李鸿藻。    
    同治问皇后对嗣君有何考虑,皇后明确表示:“国赖长君,实不愿居太后之虚名,拥立稚子,贻误宗社”。    
    听了皇后深明大义的表述,同治如释重负,便向李鸿藻口述遗诏,立贝勒载澍为皇太子。    
    洋洋数千言的遗诏草稿拟好之后,同治要李鸿藻回去好生修改润色,拿出正式文本,第二天送回。    
    李鸿藻虽与同治有很深的感情,但他很清楚得罪慈禧会有什么后果,经过一番掂量,权衡利弊得失,他还是把遗诏草稿交给了慈禧。    
    慈禧见到遗诏,立刻将其扔到火盆销毁,她既恨同治不念母子之情,更对阿鲁特氏有说不出的仇恨。    
    若非阿鲁特氏的教唆,同治怎会撇开亲娘,来决定立嗣这种大事?而阿鲁特氏“国赖长君”的表态分明是冲着她慈禧来的。    
    慈禧只等同治一过世,就来处分这个冤家对头。    
    李鸿藻的一去不回头,使同治开始感到事态不妙。    
    他连急带病,不久就到了不能进食,不能入睡的地步。    
    可慈禧却在此时下达“尽断医药饮食,不许任何人入乾清宫的命令”,同治又熬了一天,终于怀着对皇后的无限牵挂驾崩了,时为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    
    慈禧给了同治生命,却又无情地摧残了他……而凭借儿子当上太后的慈禧,却在儿子死后依旧赖在太后的宝座上,继续垂帘听政。    
    在慈禧的主持下,清朝廷迅速立咸丰的侄子——醇亲王之子载为幼帝,年号为光绪。    
    当初支持同治册立阿鲁特氏为皇后的慈安也已经向慈禧屈服了。    
    实际上,伴随着同治的去世,慈禧已经没有资格再当太后了,但无论是皇室成员还是朝廷的官员,谁也不敢同慈禧去较真。    
    在慈禧的淫威下,同治皇后也就成为没有当太后命的女人。    
    在慈禧决定兄终弟及,立同治的堂弟光绪为君之后,崇绮曾试探地请示慈禧:如何安置同治的皇后?从慈禧的嘴里只蹦出两个字:“殉葬!”慈禧的话惊得崇绮目瞪口呆,但他也只能照办。    
    他送给阿鲁特氏一个空食盒,暗示女儿绝食而死。    
    阿鲁特氏当然悟出父亲的意思,也非常明白这就是慈禧的懿旨,摆在后妃五凤发簪她面前的只有一死,无论她愿意还是不愿意……就连父亲也来催她上路了。    
    同治的遗诏消失了,帝师李鸿藻出卖了同治皇帝和皇后,慈安太后更不会为同治皇后而得罪慈禧……阿鲁特氏并不是怕死,但在同治去世后她才知道自己已怀孕,的确像戏词中说的“娘怀儿一个月不知不觉,娘怀儿两个月方知有孕,娘怀儿三个月呕吐恶心”,从同治生天花去世一共是一个月零五天,正处于“不知不觉”之中;当她知道怀孕时虽然已经立了光绪,但她还是想把同治惟一的骨肉生下来,万一是个阿哥,大行皇帝也就有后嗣了;虽然慈禧已经给她断了御膳,但对于处在呕吐恶心状态的阿鲁特氏来说,她倒也无所谓,她相信太后一旦知道自己怀上同治的骨肉,起码也会让她活着把孩子生下来。    
    但阿鲁特氏想错了,慈禧对于惟一的儿子留下的遗腹子,也同样恨之入骨,惟恐阿鲁特氏生下皇子,名正言顺地当上太后。    
    如果自己心肠一软让阿鲁特氏生下儿子,即使事后再把她秘密处死,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自己的下场说不定还会像吕后那样。    
    汉代吕后所立的惠帝之子在知道祖母杀死了母亲后,愤怒地说:“太后立吾而杀吾母,吾长大必为变”。    
    儿子都指望不上,还想指望孙子吗?慈禧更加下定了让阿鲁特氏自裁的决心。    
    在阿鲁特氏已经能进食之后,慈禧依然不许给皇后进御膳,阿鲁特氏彻底绝望了……光绪元年(1875年)二月二十日——也就是同治去世后75天,饱经磨难的阿鲁特氏才吐出胸中的最后一口怨恨之气,带着未出世的孩子走了……《清代名人传略•;载淳传》中对阿鲁特氏之死有如下一段评述:“根据许多记载,皇后当时正怀有身孕,假如是个男孩,她当然会成为太后——摄政的皇太后无疑要防止此事发生……人们谈论起来都对孝钦(即慈禧)极为不满……”是的,在慈禧的心目中,权力永远比亲情更重要。    
    阿鲁特氏死后被封为“嘉顺皇后”。    
    既然她已经不能对慈禧的垂帘听政构成任何威胁,慈禧也以赏赐一点点哀荣来显示自己的宽宏大量和不计前嫌。    
    慈禧专门为已故的同治皇后下了两道懿旨,用来表彰她的嘉德懿行。    
    懿旨当中措辞恳切,似乎真为自己的儿媳选择殉葬而伤怀。    
    也许只有地下的“嘉顺皇后”最清楚,她的婆婆是一个怎样的女人。    
    阿鲁特氏,这个谨守妇德的皇后若不是卷进了同治的立嗣风波,或许不至于被逼死。    
    但是,即使她能够活下来,也绝对斗不过擅长权术的慈禧,虽然她是满腹经纶的状元之女。    
    阿鲁特氏死后与同治皇帝合葬于惠陵地宫。    
    在生前,他们的共枕而眠总是受到太后的干扰,如今在另一个世界总可以享受同穴而眠的恬静了……慈禧立光绪为嗣及阿鲁特氏之死,在政坛上所引起的惟一一点波澜就是吴可读的尸谏。    
    担任吏部主事的吴可读没有进言的权力,他虽然可以通过高级官员把自己的奏折转呈上去,但由于奏折内容是指责两宫皇太后(实际主要是指慈禧)搞兄终弟及、未给同治立嗣之事,话题太敏感,很难找到愿意为他承担风险的人,于是他决定采取自杀的方式来表达对慈禧等人的不满,以此要求慈禧把光绪将来的第一个儿子作为同治的子嗣……只有吴可读之死,才算是给死寂的政坛投了一颗小小的石子,但所掀起的浪花旋即消失。


同治皇后阿鲁特氏崇绮遗事

    阿鲁特氏死了,可是她家族的故事还在继续。    
    崇绮在阿鲁特氏死后不久,即被免去吏部侍郎的官职,外放出京,屡遭贬谪。    
    光绪十年,因朝中缺人,才回到京城,任户部尚书。    
    女儿的惨死让崇绮受到很大的刺激,再回京城,已是奇迹。    
    他从此更加小心谨慎,对允许自己回京的慈禧愈发感恩戴德。    
    光绪十一年(1885年)起,他在政坛再次崛起,历任武英殿总裁、吏部尚书、考试阅卷大臣等职。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政变,慈禧开始筹划废黜光绪,另立新帝。    
    第二年,她决定册立端郡王载漪之子溥为“大阿哥”,让他作为同治的继承人。    
    同治有后,即意味着同治皇后也有了子嗣。    
    光绪二十五年为乙亥年,因此史称“乙亥立储”。    
    惟慈禧之意是瞻的崇绮自然得到了慈禧的赏识,慈禧任命他到弘德殿担任师傅,专门教未来的天子溥读书。    
    慈禧计划于庚子年(1900年)的元旦废黜光绪帝,让溥继位,改年号为“保庆”。    
    光绪的“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是却赢得了开明士绅的同情。    
    各国公使出于利益的考虑也不希望“改元”。    
    舆论的压力使慈禧策划大阿哥登基的计划终未能实现。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让西方列强深为不满,但是慈禧对各国阻止她废黜光绪帝更是怀恨在心。    
    国家安危、百姓的生命,在她眼里远不如个人脸面来得重要,任何违抗她的人,都应该受到她最严厉的处罚,洋人也不能例外。    
    出于此种考虑,她明知“义和团”没有正规的武器装备,但还是半是出于侥幸,半是出于报复,决定利用“义和团”对抗英美等国。    
    究竟是否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