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日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国崛起-日本-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地税改革确立了近代土地所有制。封建生产解体,日本的农业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由于政府奖励开垦,日本的耕地面积在十六年中增加
  了22%。
  大久保利通政权建立以后,内务省在劝农和采用农业新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实际的工作。政府开设了三田育种场、内藤新宿农业试验场,召
  开博览会、共进会,派出巡回教师普及先进农业技术,在19世纪70年代,各地豪农和地主自发组织起农谈会,开始普及良种和先进的农业技术
  。1881年,由政府出面,组织全国120位老农召开了全国农谈会,在当时的日本,船金传次平、中村直三、奈良专一这些老农,都是全国闻名的
  人物。此时日本的农业也得到一个“老农时代”的美称,日本政府依靠本国的老农,选育普及了米、麦、果树、蔬菜等优良品种。另外,经济
  作物尤其是桑蚕、茶叶、棉花、甘蔗也急速扩大,为日本的缫丝业的发展和纺织部门的飞速进步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主要粮食作物像水稻产量大幅增长,在地税改革以后,大米商业化了,可以源源不断供应城市。从明治初年开始,日本不仅没有从外国进
  口粮食,还向国外出口粮食。
  地税改革和殖产兴业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地税改革,使农民有了人身、移居和选择职业的自由,大量的农民开始流入城市,为城市工
  商业不断补充廉价的劳动力,日本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也从此开始。
  2,殖产兴业
  1872年,日本第一条从东京到横滨的铁路建成通车,当时许多日本人到东京的新桥观摩了通车典礼。1874年,大阪到神户的铁路建成。1877年
  京都到大阪线开通。东京到横滨的铁路是政府在伦敦发行100万英镑英币公债建成的。
  在明治初年担任铁路建设领导人的井上胜后来回忆说:“明治初年,日本没有学西洋式建筑的人,开始铁路创业的时候,从测量、计图、
  督工的技师,包括火车司机,都用的是外 
  国人,日本人懂英语的称为技手,跟着外国技师翻译给日本职工,日本职工干的都是土木工作。明治十年以后,外国人担任日本铁路的人有120
  名,给他们的工资很高。我在神户开始培养技术生,渐渐有了一些可用人才,就开始减少雇用外国人,节约铁路经费。到了京都大津铁路修
  建的时候,外国人就转任顾问了。这个时候隧道、桥梁的计划都是本国人做的,监督的时候不许外国人发言了,都适用的本国监理,以后的各
  条铁路,都是日本人施工,不再使用外国人了。而火车司机也和铺设铁路一样,渐渐用日本人。”

  日本的工业化就在这些基础建设的热潮中急速展开了。
  在岩仓使节团回国以后,殖产兴业就成为政府的当务之急,大久保政权决定以西方为样板,依靠国家政权全力推进日本工业化的步伐,并
  且雷厉风行地加以实施。1874年5、6月,大久保正式向政府提出《关于殖产兴业的建议书》,在这份具有历史意义的建议书中,他这样写道:
  “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物产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致力于工业与否,但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于政府
  官员诱导奖励之力。”
  早在使节团回国以前,主管经济工作的大隈重信首先注重的是发展内外贸易,大隈重信亲自创办了通商司,主管贸易、金融、海运和商业
  。1870年,鉴于大藏省和民部省权力分配上的争夺,大隈重信建议新建工部省,将工作重心从商业贸易转移到近代工业建设。工部省创办的官
  营企业主要为铁路、矿山和加工制造。其中铁路站了工部省兴业经费的40%。其工作目标是除铁路外,还要在日本建立一个由采矿—冶炼—机器
  制造等三个部门组成起来的近代化工业体系。
  大久保提出建议后,政府体制也相应作了调整,由内务省、大藏省、工部省组成三位一体的领导体制,大久保、伊藤博文、大隈重信分别
  担任三个省的首脑。大藏省主要负责之产兴业资金的筹措和调配。工部省继续主管铁路、矿山和机械制造。内务省经营劝农、畜牧和农产品加
  工这三大事业部门。中央各省在经费支持中,这三个省的经费支持占到了41%,人员占到整个中央政府的53%,可见,大久保政权为殖产兴业投
  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早在幕府时期,日本就已经开始兴建一批工业企业,从外国进口设备,这些企业主要以军事企业为主。明治政权建立后,陆续接管了这些
  幕府开办的大型企业,不断加以扩充,初步形成了近代化的军工生产体系。后来成为东京和大阪炮兵工厂,筑地海军工厂、横须贺海军工厂的
  近代军事工业的骨干企业,后来都分属于陆军省和海军省。在明治初年,由于日本尚未建立起独立的机器制造工业,这些军事工厂也为工矿企
  业生产了生产设备。
  大隈重信主张的工部省建立后,成为殖产兴业的中心部门。长崎制铁所和兵库造船所,除了生产船舶以外,还生产各种机器,包括农产品加
  工器械等百余种。工部省在深川工作分局生产水泥,在品川玻璃制造厂开始生产玻璃。
  明治政府实行矿山官有的政策,接管了幕府的佐渡、生野和小坂银矿,三池煤矿、大葛金矿、阿仁铜矿、釜石铁矿等矿山。工部省从西方
  国家购置了近代的矿山机械,聘请大批工 
  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改造。小坂矿山在德国专家纳乌德任总工程师以后,改造了冶炼法,产量迅速提高。在开发釜山铁矿的同时,从英国引
  进了高炉制铁技术。
  日本的民用工业原先只有萨摩藩开办的鹿儿岛纺织所,内务省成立以后,先后创办了千住呢绒厂、广岛纺纱厂、爱知纺纱厂一些列近代化
  工厂。大久保利通亲自倡议创办和发展本国的毛纺织工业。
  生丝是日本主要的出口产品。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生丝在整个出口中占了商品总值的一半左右。当时的日本和外国存在着巨大的贸易
  逆差,生丝成为赚取外汇的重要商品。但在明治初年,由于技术落后,在伦敦发生过数千筐日本生丝因为质量低劣被废掉不用的事情。日本的
  生丝声誉急剧下降。日本政府不得不聘请法国人筹建官营的生丝场,采用法国的机器和蒸汽机。在这座工厂建成以后,政府下令,全国的士族
  的妻子和女儿都要到厂里学习技术,以便在全国普及,在四年时间内,有2000多名女工接受了法国技师的培训。1873年以后,政府先后创办东
  京缫丝厂和新町缫丝厂。成为日本缫丝业的模范工厂。1873年在维也纳举行世界博览会时,福冈县生产的生丝,可以和欧美生产的生丝相匹敌

  。
  明治维新初年,西方国家的棉织品大量涌入日本,占到当年进口总值的四分之一左右。为扭转这种局面,明治政府大力发展近代机器棉纺
  工业,创办的爱知纺纱所和广岛纺纱所,成为模范工厂。当时有人计算,为了驱逐国外的棉纱,必须在日本建立250座纺织工厂。为此,内务省
  用创业资金从英国订购纺纱机器,出售给私人资本家,由此形成私人纺织工厂群体。
  1873年,日本从法国可以织出花纹的“甲卡”织机,这种机器可以将生产率提高三倍,5年后,日本就在国内劝业会上展出了自己仿制的这
  种织机。从奥地利进口了专门进行棉纺用的“巴坦”织机,也在国内进行了仿制,然后在日本各地得到推广。
  作为近代化的重要基础设施的通信,在明治初年得到了很快的发展。邮政和电报事业,首先是在政府的经营下。1871年,日本开始制定近
  代邮政制度,在东经、京都和大阪之间正式通邮,以后逐渐普及到全国。邮政的内容在1880年以书信为主,以后邮政明信片和报纸杂志的数量
  迅速增加。
  1870年,工部省开始架设电报网,1873年,东京和长期之间开办电报业务,在全国设置了24个电报局。1878年在铁路沿线设置了电报局,
  1880年主要的电报网全部开通,全国的主要城市全部连通电报。
  1876年.美国的贝尔实验成功电话。一年后,电话就传入日本。1888年以前,电话主要被政府部门、警察机构、司法部门在公务中使用。
  在一些矿山也假设了电话线,电话线假设的总长度已经达到1852公里。1889年,东京和热海之间开通了公共电话,电话用户增长以每年20…30%
  的速度迅速增长。
  3,初期工业化
  1881年年底,来自萨摩的松方正义担任大藏卿,在他主持明治中期财政的16年里,他给明治时代留下了一个“松方紧缩财政”的历史记忆
  。
  他面对的是极度通货膨胀的现实,为了开始殖产兴业,明治政府开动印刷机,大量发行不兑换纸币,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松方正义后
  来写道:“整个形势令人忧虑,政府的财政收入实值几乎减半,民间依靠公债利息、养老金及其他一定收入来维持生活的人突然陷入经济困难
  ,利息大大上涨,公债价格极度下跌,各种物价大大上涨·······商人迷惑与物价变动的剧烈,都热衷于猎取投机的暴利,毫不顾忌实
  业。因此,需要大工业由于利息太高竟无人计划创办。”为此他开始缩减开支,增加收入。减少纸币流通,提高税种,使政府在有了节余之后
  ,发行兑换银行券,全部收回纸币销毁,道5年之后才恢复货币正常流通。
  就在这段时间,日本的殖产兴业走到另一个阶段,将原先官营的企业出售给民间,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发展。
  政府原先开办官营企业,是具有临时性的,其目的在于“示以实利,以诱人民。”引进先进技术和培养了技术工人之后,政府就将他们改
  归民营。另外,这些企业在管理上由于官营,存在着许多问题,管理层薪俸很高,企业开支庞大。到了80年代初,除铁路、矿山以外大部分企
  业在经营上出现连年亏损。1880年,由于政府收入锐减,政府决定出售官产,一方面可以收回国家创办的资金,另一方面也可以免除巨额的补
  贴负担。
  在一开始,政府处理的亏损企业无人问津,因为价格定得太高。后来政府按照极低的价格和无息长期分期付款的方法,才取得成功。
  这次处理官产,也为后来日本的“财阀”形成打下了基础。政府首先将这些官产卖给一些与他们关系密切的大资本家和新兴资本家。著名
  的三井购买了三池煤矿,富冈制丝所。三菱从政府手中购买了长崎造船所,佐渡金矿和生野银矿。在购买这些企业时,购买价远远低于财产估
  价。有些企业几乎是无偿让渡。为了保护这些私人企业的发展,政府还给与他们经营补助金。向三菱公司,就是政府一手扶植起来的,其目的

  是使他能够和外国的蒸汽船公司竞争。1875年的时候,三菱有37艘轮船,23000吨的吨位,占有了当时日本所有的大型船舶,开通了上海航线。
  在竞争中击败了美国的太平洋邮政轮船公司和英国的半岛和东方航海公司。1885年,三菱和共同运输公司合并,成立日本邮船公司,共有船只
  58艘。到1893年,三菱公司已经达到11万吨的船舶吨位。
  1882年,有“日本资本主义之父”、一生创办500多家企业的涩泽荣一和大仓喜八郎、益田孝等财界名流以及21为前大名合资创办了“大阪
  纺织公司”。受这一潮流的感染,80年代中期,日本的许多商人投资建设近代化的纺织厂。日本早期的产业革命浪潮在很多产业部门都出现了
  。其中进展最迅猛的是以防治为中心的轻工业部门,短短十年时间里,近代化大工业便在纺织业奠定了统治地位。到1892年,从国内市场驱逐
  了进口的洋纱,开始向国外出口。
  1892年,日本的煤产量达到300万吨,比1874年增加15倍。
  1992年,日本的釜山制铁所成为年产7000吨生铁的大企业。
  1883年,日本的铁路只有182英里,到1893年,达到1900多英里,机车351台,货运204万吨,客运3253万人次。
  日本的企业到1892年已经达到5444家,工人人数达到38万人。
  日本的对外贸易,1892年出口达到9111万日元,进口7132万元。
  经过近十年的产业革命热潮,日本在90年代初期,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
  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