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月26  日,第18—19 页;《红星报》,1970 年3 月5  日,第4 版;南斯拉夫通讯社消息,1971 年2 月 17 日(见《苏联动态》,1974 年5 月9  日,R6—7);《苏联动态》,1974 年6 月17 日,R19—22 ;《每 日电讯报》1974 年6 月15 日;《巴尔的摩太阳报》1974 年8 月5  日;《明报》第103、104、105 期(1974 年7、8、9 月)上刊登的黄辰时(音)等人的文章;《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75 年4 月23  日。 ③ 《纽约时报》1970 年2 月3  日、5 月19 日,1971 年11 月1 日;《苏联动态》,1974 年3 月20  日,V1 。对苏联军方的能力和战术 (常常是进攻性的)做出判断,所以它不得不增加军队的数量,调整其部署,并改进其装备。这很快就使中国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文化大革命的期限被迫缩短;解放军必须既承担行政和工业企业的管理工作,又负起训练和保家卫国的职责;不得不把对巴基斯坦和北越等盟国的支持放到第二位,而把抵御苏联的威胁放在第一位;为避免两面受敌,不得不在台湾问题上对美国作出让步。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虽不及苏军的先进,但在数量上与苏军不相上下(尽管他们直到1972年,即苏军开始集结后的第①                           ②四个年头,才向边界地区增派了大批军队)。他们增加军事预算, 派大批③城市青年前往北方和西部各省,补充新组建的生产建设兵团, 强化民兵组④织,开始进行应急性的民防活动,其中包括众所周知的在各大城市大挖防空⑤洞的活动,对省界作出一系列的行政调整——包括把内蒙古的很大一部分划①归邻近各省(据说是为了防御)。到1974年,这些变化已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1969—1976年军事力量的不平衡。
  同样重要的是,中国仍在继续进行研制核武器和导弹的计划,不过其主攻方向已有变化。这表明苏联的威胁增大了,而美国的威胁减小了。为抵御苏联的威胁,中国特别重视短程和中程导弹,把它们分散部署在各地半坚固的地下发射基地中,放弃了原定的部署洲际导弹的计划。中国仍在继续实验和生产核武器。由于原来就有喷气式轰炸机,加上生产能力有所增加,故而②中国的空中运载力量有了很大提高。由于此类飞机散布在离中苏边界较近的 ①  《中共研究》第3 卷第7 期 (1969 年7 月),第9 页;《纽约时报》1969 年7 月6  日,8 月17 日、30 日,9 月12 日,11 月30  日;《经济学家》1969 年9 月21—26  日;《纽约时报》1970 年4 月12 日;《远 东经济评论》1970 年9 月4  日,第359 页;米克舍:“苏联:红色中国”,《国防与经济》(1974 年10 月);《世界报》(德国)1969 年7 月10 日;《纽约时报》1972 年7 月25  日;《每日电讯报》1974 年7 月15 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74 年11 月7  日。 ②  《红星报》1972 年2 月25  日,第3 版(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第24 卷第9 期 〔1970 年3 月29  日〕, 第1 — 4页;《纽约时报》1972 年2 月26  日);《新时代》(莫斯科)1972 年11 月30  日,第16 页;《远 东经济评论》,1972 年8 月5  日,第23—24 页;《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73 年3 月23  日;《中国动态》, 1973 年12 月13 日,A4—6;《远东经济评论》,1974 年3 月11 日,第33 页;《中国动态》,1974 年4 月8  日,A12—13 ;《苏联动态》,1974 年7 月16 日,C1。 ③ 据1970 年10 月17 日的《远东经济评论》(第35—36 页)报道,新疆的生产建设兵团有60 万人,内蒙 古有20 万人,黑龙江有20 万人,青海有10 万人;《纽约时报》,1969 年7 月6  日,11 月7  日,1970 年 1 月28  日,3 月1 日,7 月22  日;《中国动态》,1969 年9 月30  日,G1;《北京周报》,1972 年6 月23 日,第22—23 页,1973 年6 月2  日,第14—15 页;《远东经济评论》,1975 年3 月26  日,第5 页。 ④  《纽约时报》1969 年7 月6  日,11 月30  日;《远东经济评论》,1971 年1 月16 日,第46—47 页;《中 国动态》,1974 年5 月23  日,K1—7;《每日电讯报》1974 年7 月15 日;《中国动态》,1974 年8 月5 日,K1、L1;《远东经济评论》,1974 年11 月29  日,第30—32 页;《中国动态》,1975 年2 月2  日, 第61—62 页。 ⑤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72 年11 月16 日;《纽约时报》1969 年11 月21  日,12 月28  日;《远东经 济评论》,1969 年12 月4  日,第485—486 页,1970 年1 月22  日,第4 页;《纽约时报》,1971 年1 月 4  日,6 月5  日;《远东经济评论》,1973 年4 月9  日。 ①  《纽约时报》1970 年6 月21  日,7 月5  日、20  日;布拉德舍:“蒙古的苏联化”;1972 年1 月22  日的《远东经济评论》报道了许多细节;《纽约时报》1973 年7 月5  日,1974 年1 月2  日。 ②  《纽约时报》1969 年9 月13 日,11 月2  日;《红星报》1970 年1 月21  日,第4 版;《远东经济评论》大约200个中国空军基地中,即使苏联先发制人,亦不能确保彻底摧毁中国的报复能力,确保苏联的任何一个城市(或一小部分城市)不被中国摧毁。
  因此,到70年代中期,沿边界地区核力量的不平衡已得到了部分的但意义重大的弥补。
  对苏中两国军队部署的详情,我们很难作出描述与估计,因为详情是双方都严格保守的秘密。部队的构成也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例如,据说到1975年苏联共调集了45个师的地面部队,其中包括驻在蒙古的2—4个师和隶属于大贝加尔湖军区、可以迅速增援边界地区的一些师。这些部队中,只有大约1/3处于最高战备状态。但是,考虑到苏联自1969年以后在后勤供应、建筑和武器装备的贮存方面投入了巨量的财力物力,调集的部队肯定远远超过45个师。中国方面的情况大体相似。到1975年,沈阳军区和北京军区约有50个师,兰州军区有15个师,新疆可能有8个师。和苏联一样,并不是所有的部队都承担了守卫边界线的任务,不过,遇到紧急情况,更多的部队会被迅速从其他地区调往前线。两国都保留了一定数量的军队以应付其他地方的事态发展:苏联要关注东欧、西欧和中东;中国要留意南亚、台湾海峡和朝鲜。两国 (特别是中国)还保留了大批部队以担负国内的任务。因此,在不知详情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对双方的军事力量做出准确的估计。
  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俄国和中国军队的部署计划,也是导致莫斯科和北京采取不同战略的重要因素。由于俄国在西伯利亚和远东部分的人口大都集中在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又由于这条重要的交通大动脉距中苏边界不远,所以莫斯科不得不把大部分部队和武器装备部署在铁路以南靠近边界的地方。北京当然把这种部署视为对新疆、甘肃、内蒙古和黑龙江的一种威胁。由于俄国人在北方除了冻土带和冰 (或者滨海地区的海水)之外,别无退路,所以莫斯科只能采取这种策略:防止中国军队入侵,拒绝中国提出的双方军队都撤离边界线的建议。这种情况的严重性对海参崴和伯力而言尤为突出,伯力与中国提出领土要求的岛屿隔江相望。
  中国军队不敢过于靠近边界,因为如果靠得太近,就有在新疆、甘肃和内蒙古的沙漠中被苏军摧毁或包围的危险。此外,中国的居民绝大多数都生活在离边界很远的地方。生活在边界附近的是少数民族,他们与苏联一侧的居民有血缘关系。他们 (如新疆的哈萨克族)试图与对方重新合并。中国的战略和军队的部署情况是:主力部队留在后方保卫重要城市(如北京等)和军事基地(如罗布泊和双城子的核武器和导弹发射基地等);向边境地区迁徙大量汉人以监视和压制少数民族,这些汉人同时又是阻挡苏军进攻的准军事人员。他们通过散布各地的农业移民,形成了一道抗击侵略者的长城;一旦苏军入侵中国,军队和人民 (大部分是公社社员)将联合起来,利用正规防御战术和游击战术(即“人民战争”)来抵御俄国人。随着移民活动的发展和军事力量的不断壮大,中国军队可能推进到了距中苏边界更近的地方。 1972 年2 月26  日;《经济学家》1972 年5 月6  日,第49 页;《纽约时报》1972 年9 月10 日;《基督教 科学箴言报》1973 年9 月14 日;《世界报》(巴黎)1970 年9 月5  日;《洛杉矶时报》1974 年6 月21 日;《经济学家》,1973 年8 月4  日,第36 页;《文学报》(苏联)1974 年5 月15 日,第9 页 (见《苏 联动态》1974 年5 月21  日,C1);《苏联动态》1974 年8 月7  日,C1—2;《纽约时报》1974 年9 月29 日;《远东经济评论》,1974 年5 月6  日,第30—34 页;哈里·盖尔伯:“核武器与中国的政策”,第 13—17 页;拉尔夫·克拉夫等编:《美国、中国与军备控制》,第140—143 页。与此同时,边防部队增加了具有挑衅意味的巡逻和监视活动,这也许是为了预防入侵或对苏联可能的进攻给予警告。
  中苏两国战略的中心是双方均拥有大量的核武器。莫斯科的核武器很多,足以对中国的任何入侵活动给予严惩。然而,1969年的边界冲突发生之前,这仅仅是一个背景因素,而且,即使在1969年以后,核武器的使用在通常情况下也并不是一种可行战略,只有在最严重的关头方可使用。尽管可以谈论苏联会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打击中国的核武器生产和实验场所、火箭①和核武器贮存处及空军基地,但实际上这是不大可能的。不过,一旦苏联的地面部队全面展开,中国军队的整个防线就会从战略和战术上都受到威胁,因为苏军各师都配备有战术核武器,且受过在核战场上作战的训练。当时,苏联有能力先发制人,摧毁中国几乎所有的核武器和导弹基地、空军基地、海军基地和地面部队,占领大片中国领土,包括首都北京在内。数以亿计的人将遭到灭顶之灾,其中包括邻近国家的许许多多人。但是,由于核战争会使邻国遭殃,加上苏联因此将会在战略上远逊于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各国肯定会形成反苏联盟,上述惨景出现的可能性非常小。然而,中国人必须高度重视这种可能性,并相应地调整其军事和外交立场。
  北京还得面对另外一些情况,其中最严重的是苏联可能介入中国国内为争夺毛的继承权而展开的斗争,支持军方的某一派别,帮助建立一个亲苏联的政府。如做不到这一点,苏联军队也可能乘领导层争夺继承权时期中国虚弱之机,侵入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新疆、黑龙江等边界省区。虽然苏联方面认为不存在这些可能表1中苏两国军队的数量(1969—1971年) ① 基辛格: 《白宫岁月》,第183 页。军队总数  陆军总数 师总数                              边防军年份                                  步兵师 机械化师 空降师a(百万)    (百万)    (个)                            (万)苏    联1969—19703。30  2。00 147 90                            50       7       251970—19713。30  2。00 157 100  50                                7       231971—19723。38  2。00 160 102  51                                7       301972—19733。38  2。00 164 106  51                                7       301973—19743。42  2。05 164 107  50                                7       301974-19763。52  2。30 167 110  50                                7       301975—19763。58  2。32 166 110  49                                7       30变化                          +0。28 +0。32 +19 +20  …1     +0        +5中    国1969—19702。22  2。50 118b108                          8         2       301970—19712。78  2。45 118 108                          8         2       301971—19722。88  2。55 120 110                          8         2       301972—19732。88  2。50 130 120                          8         2       301973—19742。90  2。50 130 120                          8         2       301974—19753。00  2。50 136 119  11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