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名道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说名道姓-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礼记》中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这里说的是古人的一种礼俗,那时候,小孩子生下来3个月由父母命名,男子到了20岁,由父亲在宗庙主持冠礼,把头发束起来,在头顶盘成髻,这表示可以娶媳妇了,有资格参军与参加祭祀了。然后由身份高的老人根据男孩的名取字。有了字的男人,才算是成年男子汉。女孩子到15岁举行笄礼,取字。所谓笄就是在头发上插簪子,这表示女孩可以找婆家了。过去说的“待字”就是待嫁,“未字”就是未嫁,“字人”就是出嫁的人。
    原始人认为,名代表人的灵魂,不能随便被别人叫,这种对人名的禁忌后来演变为礼俗,人们认为直接称呼别人的名是不敬的行为。《礼记·檀弓》:“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尊长者对晚下者可以称名,但晚下者对尊长者、平辈之间不能称名。只有表示轻蔑时,才可以真呼其名。有名不能叫,那怎么办?这时字就有了用处,以字相称可以避免称名。这样字就起到了避讳称名的作用。唐朝大诗人杜甫在成都时,曾作严武幕僚。一次醉酒后,杜甫竟当着严武的面说:“不谓严挺云乃有此儿!”因为失言,他竟直呼出严武父亲的大名。这下可把严武弄火了,他顿时暴跳如雷:“杜审言之孙敢捋虎须乎?”杜审言是杜甫祖父的大名。严武回骂又升一级,而且还加上了公开的威胁,可见当时长辈的名真是叫不得。
    一般认为,中国的避讳制度起源于西周初年,取字的习惯也是从这时开始的,西周之前还没有取字的。周灭商后,建立了严密的宗法制度和繁褥的礼法,字的产生是与之相适应的。一般而论,名是留着自称的,对人称自己的名,是一种谦虚与礼貌。比如,在《论语》中,孔子为显示自己“圣人”的谦让有礼,在学生面前常自称“丘”。再如,曹丕在《与朝歌令吴质书》中说:“五月十六日,丕白……”
    古人的字中,常有伯、孟、仲、叔、季这几个字,这些字是表示排行的,伯与孟是老大,正妻生的称伯,偏室生的称孟。仲是老二,孔丘字仲尼,过去称他“孔老二”,就是因为这个“仲”。班固字孟坚,班超字仲升,一看就知道,班固是哥哥,班超是弟弟。表示排行的还有长、元、次、少、幼。汉代人爱用尊老的词或各式各样的赞美词嵌入字中。如张禹字长子,杜友字季子,羊祜字叔子,承宫字少子,这些“子”只是对男子的赞美词,而长、季、少、叔是排行字。在字中加入美辞的习惯从汉延续到隋唐。这些美辞包括:尊老美辞如周瑜字公瑾、黄盖字公覆、杨仪字威公的“公”;称谓美辞如苏武字子卿、司马相如字长卿的“卿”;身份美辞如庞统字士元、陆晔字士光的“士”;形容美辞如诸葛亮字孔明、陈琳字孔璋的“孔”,刘表字景升的“升”、山涛字巨源的“巨”;德性美辞如杨修字德祖、张飞字翼德的“德”,魏延字文长的“文”;行为美辞如吕布字奉先的“奉”,陈寿字承祚的“祚”。
    因为“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字是解释、阐发名的,所以名与字之间必然有意义上的联系。正如《白虎通》中所说:“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名字之间一般有同义、相关、相对等关系,还有名字共同用典故、析名为字、名加修饰词语产生的字。名与字的关系大致有下面这些:
    一、名与字互相解说。杜甫字子美,甫与美都是美好的意思;孟郊字东野,郊与野是同义词;张衡字平子,平、衡意思是一样的;诸葛亮字孔明,明就是亮,亮就是明;周瑜字公瑾,瑜、瑾都是美玉;孙权字仲谋,权、谋是同义词;鲁肃字子敬,肃与敬同义;朱元璋字国瑞,瑞与璋原义都是玉器;孔尚任字聘之,聘、任是同义词。

2。名与字相联表达意义

    二、名与字相联表达意义。孔丘字仲尼,丘是小山,尼是这座山的名;李渔字笠翁,渔翁常戴斗笠;赵云字子龙、陆云字士龙,全是由云联系到了云中的龙。元戏曲作家马致远字千里,骏马与千里相连;辛弃疾字幼安,无疾与安相连;唐诗人李贺字长吉,贺与吉相连;岳飞字鹏举,飞与鹏相连;扬州八怪之一的仇英字实父,英是花朵,实是果实,果实相连;明文学家谭元春字友夏,春与夏相连;张岱字宗子,泰山又称岱宗,岱与宗相连。
    三、名与字意义相对、相反。朱熹字元晦,熹是明亮的日光,而晦则是昏暗;赵孟字子昂,是低头,昂是仰头;唐代诗人王绩字无功,绩是功绩,字却是无功;元代画家曹知白字又玄,白玄是相对的颜色;现代戏剧家洪深字浅哉,深与浅弄到了一起。
    四、名与字共同取自诗文典故。曹操字孟德,取自《荀子》“夫是之谓德操”;唐诗人陆龟蒙字鲁望,取自《孟子》“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东山就是蒙山,主峰叫龟蒙顶;《琵琶记》的作者元末戏曲家高明字则诚,取自《礼记》“诚则明矣”;被称为茶神的陆羽字鸿渐,取自《易经》“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徐谓初字文清,取自成语“泾浊渭清”,后改字文长;钱谦字受益,取自《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
    五、利用汉字特点,拆名为字。这样的例子有:宋末诗人谢翱字皋羽,明大文豪章溢字三益,另外,范珏字双玉,郑重字千里,尤侗字同人,毛奇龄字大可也是这种取字方式。
    六、名加词合成字。例如,孔子的学生公冶长字子长,李白字太白,杜牧字牧之,曾朴字孟朴,谢安字安石,颜延之字延字,范宣字宣子,谢奕字无奕。
    周代贵族男子取字,有时在字后面加上“父”、“甫”等表示男性的词,如仲山父、仲尼父。有的在字前加上“子”表示敬意,如公孙侨字子产,卜商字子夏,颜回字子渊,冉求字子有,伍员字子胥。有的时候,这个“子”可以省去,直接称颜渊、冉有。有的以排行为字,如,管夷吾字仲,范雎字叔。名字一起用时,先说字后说名,如,孟明视,孟明是字,视是名;叔梁纥,叔梁是字,纥是名。这些名、字,很容易让人搞错。
    现代人称古代人,多依现在习惯称名不称字,但对有一些名人,人们却称字不称名,以致人们把字误认为是名。
    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原”就是字而不是名,他的名叫“平”,依现在的习惯可以称他为“屈平”,但很少有人这么用,还有许多人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名是“平”。下面这些人都是字“著名”而名退二线的,姜子牙,名尚字子牙;伍子胥,名员字子胥;项羽,名籍字羽;张仲景,名机字仲景;施耐庵,名安字耐庵;唐伯虎,名寅字伯虎;纪晓岚,名昀字晓岚。
    现代人也有少数以字称于世的。文学家郁达夫,名文字达夫;瞿秋白,名霜字秋白;沈雁冰,名德鸿字雁冰;著名教育家叶绍钧,字圣陶;诗人刘复,字半农。
    取字是适应周代的礼法产生,也适合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礼教,所以它是中国的特产,“字”要译成外文是很困难的,因为除了中国,别的国家没有用字的。“五四”以后,随着封建礼法的消失,字也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历史问题”。现在的人完全没有了取字的必要,仅有一些国画家、书法家还爱用字。
    人的名字中,有些是多音字,让人不知该怎样读才是,了解了名与字之间相关联的关系,有些字就可以读准了。
    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字叔重,这个“重”可以读两个音,在这里应该读zhòng,因为慎与重是同义词互相解释,现在还有“慎重”一词。五花八门的号姓道名MINGSHUxingdao说
    五花八门的号几乎每一个人都能说出诸葛亮号卧龙,苏轼号东坡。什么是号?它与名、字有什么区别?其实,号就是正式的名、字之外的又一种名。叫一声“卧龙先生”只有诸葛亮一个人应声,这就说明号完全有名、字的作用。但号到底还不是名,也不是字。首先,名与字一般是父母、师长给起的,表达的是长辈的思想,自己取名的毕竟是少数,而号则是自己取的,是本人思想、特征的反映与概括。第二,名与字一般场合都可以用,而号的使用则需要特定的环境。第三,古时名和字几乎人人都有,跟着人一辈子,而号并不是人人都有的,而且只在一定时间内使用。明代有个大哲学家叫王守仁,王阳明、王伯安、王余姚、王新建、王文成这些名全是他。这其中除了伯安是字外,其余的全是号。
    中国历史悠久,号也特别发达,种类特别多。
    像卧龙、东坡、青莲,只是其中的一种,这叫自号或别号,此外还有法号、谥号、庙号、年号、室号、尊号、郡望号、职官号,等等等等。这么老些,听起来挺吓人的。好在有些现在已经作古了,已经没人用了,就是当时这些号也并不是人人全有的。然而,要了解中国的过去,继承中华文化传统,必须有一些号的知识。有个电视剧,叫《欧阳修巧断龙泉案》,剧中的欧阳修自称为“文忠”,这就是一大笑话,“文忠”是谥号,是人死后才有的,让活着的人自称谥号,这简直是骂人。为了不让这种事发生在我们身上,应该看看号是怎么回事。
    我们通常说的号,经常指文人的自号,就先说说自号。
    自号,是文人根据自己的志趣取的。有了自号,再取个号,叫别号,是号外之号。从自号之中,最能看出文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状况,是了解古人生平的重要线索。
    李白爱莲花,他认为莲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自号青莲居士,反映了他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莲又是佛家钟爱之物,也反映出李白对佛教的崇尚。
    陆游晚年报国无门,忧世愤俗,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对抗社会,被权贵们讥笑为不守礼法者,他干脆顺势自号放翁,表示对权贵们的蔑视。
    画家朱耷本是明朝皇族,在明亡后自号八大山人,“八大山人”这四个字的草体连写,似“哭”非“哭”,似“笑”非“笑”。寓意故国破亡,哭笑不得。
    民主战士秋瑾,为抵制社会对女子的偏见,改变中国妇女柔弱的积习,自号“鉴湖女侠”。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自号“了了”,这个号很怪,别人听不明白。他曾写一副对联,解释这个号:上联“不得了”,下联“了不得”。别人更不明白了。他又解释道:“成功便了不得,不成功便不得了。”
    横刀立马大将军彭德怀,也有个鲜为人知的号,叫“石穿”。彭德怀少年离家求生,一次躲进岩洞避雨,见洞顶的滴水,因年长日久竟把石板给溅出个深坑,从中有所领悟,自号“石穿”,以自勉自励。
    南宋画家郑思肖在南宋亡后,自号“本穴”,“本穴”二字,合写就是“大宋”,表示不忘宋朝。
    前面说的王守仁又称王阳明,这“阳明”就是自号,他曾在家乡余姚阳明洞讲学,自号阳明先生。
    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欧阳修自号醉翁,杜甫自号少陵野老,蒲松龄自号柳泉居士,吴承恩自号射阳山人,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齐白石自号老木工,邹容自号革命军中马前卒,这些号全是有故事的。
    最后要说的是曹雪芹。“雪芹”是号不是名,也不是字,他名,字梦阮。极少有人提他的名、字,只当是姓曹名雪芹。雪芹之外还有两个自号:芹圃、芹溪。三个号中全有“芹”,这也是一绝。他的“芹”,并不是芹菜的芹,而是一种叫水芹的草药。曹家境不好,曾当过“兼职”郎中,他看病,最擅用芹,这药又贱又易得,疗效又好,曾救了不少乡亲。这事让曹极为得意,故自号雪芹,后又号芹圃、芹溪。
    自号中常见“居士”、“山人”、“野老”、“处士”字样。居士本是不出家的信仰佛教、道教者,山人、野老、处士是隐居不做官的人,文人用这些表示自己鄙夷功名,回归田园的处世哲学。其实我们常说的东坡、青莲、少陵,只是简称的自号,说全了应该是东坡居士、青莲居士、少陵野老。
    知识分子思想多变,命运多舛,自号也多变,不少文人有好几个自号,苏轼号东坡之外,还有峨眉先生、苏使君、西湖长、坡仙、谪仙人、狂副使等30多个号。近人苏曼殊自号也达数十个。有人戏谑地说:“一人数十百名号,从此阎王捉不来。”清初大画家石涛对中国画有杰出贡献,而当时却名声不大,原因之一就是别号太多了。正如郑板桥所说:“石涛,法名弘济,又曰清湘道人,又曰苦瓜和尚,又曰大涤子,又曰瞎尊者,别号太多,翻成搅乱。”别号太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