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名道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说名道姓-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若水、沫水,郭沫若为抒思乡之幽情乃取此笔名以纪念。
    现代著名作家有不少出过洋,这在笔名中也有反映,如陈独秀有笔名“C C 生”,朱自清有“P S ”,茅盾有
“M D ”,郭沫若还有笔名“爱尔昂”,这在当时是极“酷”的笔名。
    还有人以“无名氏”、“佚名”作笔名。冯文炳就用过“废名”。
    发表作品本是光荣的事,可作者为何又要用笔名而不用真名呢?
    首先是环境所迫,比如舆论环境、政治环境等,都是很重要的原因。我国古代小说、话本、笔记杂著等等体裁的作
品,就被文人视为旁门左道,不能登大雅之堂。文人们为避闲言碎语,就用开了笔名。文学名著《金瓶梅》,作者署名
“兰陵笑笑生”,这个“兰陵笑笑生”到底是谁?怎么考证也是一无所获。这个作者的真名,可能要永远埋没于历史的
尘埃之中了。
    艺术家自己取的名就叫艺名。艺名与笔名实质是一样的,只是使用者有点儿区别。
    被称为“活武松”的盖叫天,原名张英杰。早年从师于京剧大师谭鑫培父子,谭家父子艺名分别是“谭叫天”、
“小叫天”,张英杰取艺名“小小叫天”。后来为了表达一定要努力超过谭氏父子的决心,改艺名“盖叫天”。因刻苦
训练,努力学习,加上这艺名的激励,终于成为一代京剧大师。
    旧时演艺界艺名,有的按辈排名,如当年“富连成”京剧科班,所用的艺名就是按喜、富、连、盛、世、元、韵这
样的字排辈分的,马富禄、谭富英,这是“富”字辈的;马连良、刘连荣,这是“连”字辈的。这一点与笔名有些不同。
但现在已经没人用这种辈分字了。
    16世纪后半期至17世纪初,英国上层社会爱看戏,可是却把写剧本、演戏看成一件十分可耻的事情,这使得不少剧
作家只有隐姓埋名。大文豪莎士比亚在世时,谁也不知道他是谁。后来,莎士比亚是谁成了大难题,有人说是培根的化
名,有人说是与他同龄的马洛,有人说这个人就是女王伊丽莎白。但最后的结论:莎士比亚就只能是莎士比亚,并不是
别人,但他原名叫什么,可能永远是个谜了。
    再说政治环境。鲁迅先生是最典型的例子,在“惯于长夜过春时”的黑暗之中,虽有勇敢的战斗精神,却不主张赤
膊上阵,为了保全自己,进行“韧性”的战斗,他不得不经常以变化着的笔名,以逃避国民党新闻检察机关的检察。
    用笔名取代真名的又一个原因,大概是因为“羞涩”,比如,初涉文道、志向高远的青年作者,有了最初发表作品
的机会,心里没底,用笔名题著作品,以免日后名震文坛时,不至于因从前的稚嫩而受人指责。另有一种人,明知自己
所写的东西不能登大雅之堂,甚至鄙俗不堪,但为了各种不可告人的原因或目的,依旧拿去发表,不写真名,胡乱取个
笔名。现在,有些人写些低级下流、不堪入目的东西,用笔名发表,怕的是让熟人知道了,背后吐唾沫。
    有些笔名只不过是文人的雅好,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有的作者创作时寻觅一个遂心如愿的笔名,就谈不上事出
有因。许多作家一旦获取佳名,便不好更换,就是自己想换,读者也不答应,最后笔名不胫而走,名声远播,真名反倒
被人遗忘了。
    笔名不是中国作家的专利,国外作家用笔名的历史比中国作家要长得多,“笔名”这个汉语词汇,本身就是外来的,
英文笔名写作“Pen name”即“钢笔名字”,简译为“笔名”。
    国外鼎鼎有名的作家,很多是以笔名流芳百世的,但是他们的笔名与中国人的笔名有些不同,说得清楚一点,有的
应该叫“笔姓”才对。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他少年生活十分艰难,小小年纪就四处漂泊,干过学徒、搬运工、
面包师、杂役等各种工作。1893年,他发表自己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回想起自己经历过的重重磨难,
笔名用了“高尔基”,“高尔基”意即“痛苦”。
    “愿你平安”是乌克兰犹太人的一句常用祝福语,乌克兰犹太人肖洛姆。拉比诺维奇迁居美国,成为大作家,取笔
名肖洛姆。阿莱汉姆,就是“愿你平安”,表达了作家对家乡下层民众的诚挚情感和深切祝愿。
    智利著名诗人巴勃罗。聂鲁达,原名里加尔多。雷那斯,197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年轻时即写下了大量诗歌,但
他父亲对诗很不赞同,里加尔多不想惹父亲生气,又不愿辍笔,他就用笔名发表诗作。因为读过捷克作家杨。聂鲁达的
一篇小说,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智利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捷克作家,于是他就干脆冒用“聂鲁达”作了笔名。后来人们
才知道,这个人是加尔多。现在这个假聂鲁达的名声远远超过了原来真的聂鲁达。
    司汤达本名亨利。贝尔,在长期的写作过程中,他曾用过许多化名。司汤达是他出版游记《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
伦萨》时使用的笔名。后来,他选定司汤达为惟一笔名,连先前发表的著作上也一律改用这个名字。而这“司汤达”本
是德国著名美学家文克尔曼的家乡,一个普鲁士的小村子。
    勃朗特一家三姊妹都是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写了著名的《简。爱》,艾米莉。勃朗特写下《呼啸山庄》。三姊
妹虽然都写小说,但当时英国女子写作还是很另类的事,所以,《简。爱》出版时,夏洛蒂用的笔名是“柯勒。贝尔”
;《呼啸山庄》出版时,艾米莉用的是“艾里斯。贝尔”。作品问世后,引起读者们很大兴趣。但对于作者,人们却不
知道作者是女子。
    乔治。桑本名奥罗尔。杜班,由祖母抚养,在农村长大。1831年,她带着子女离开丈夫来到巴黎。为谋求生计,她
开始尝试创作。她身着男装,叼着雪茄,一副男子派头。她最初与桑多合作,写作时取了个男性的名字“乔治。桑”。
    欧。亨利本名威廉。西德尼。波特,出生于美国一个医师家庭。在药房当过学徒,后来做过会计员、土地局办事员
及银行出纳员等。1896年,银行短缺了一笔现金,波特为避免受审,流浪到洪都拉斯。妻子病重时,他回国探望时被捕。
在狱中,他认真写作,希望以稿酬补贴狱外女儿的生活费用。1899年,他发表了第一个短篇小说,并署笔名欧。亨利。
他的手稿是托一名看守带出去的,这个笔名就是狱中那个看守的名。
    马克。吐温本名萨缪尔。兰亨。克里曼斯,曾在密西西比河上当轮船领航员,“马克。吐温”本是当时密西西比河
上的水手术语,意即水深“十二英尺”,轮船可以安全通过。用这个笔名是为了纪念一位老船长。

6。为什么偏让悟空姓“孙”

    为什么偏让悟空姓“孙”要知道悟空为嘛姓“孙”,先听个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的故事。
    那是1840年的一天,戈日朗收到巴尔扎克的信,说是第二天下午见面。对时间极为吝啬的巴尔扎克约朋友出来,一定是有重大的事。到了地点,巴尔扎克告诉戈日朗:正在写一部中篇,各方面全都满意了,就是主人公的名没有想好,这个名已经折磨他好几个月了,现在只好请朋友帮忙想想办法。戈日朗想了半天,说:“大街上有写着各种姓名的门牌,也许从中能找到合适的人名。”于是两个人在巴黎大街小巷转开了。花了3个多小时,跑了20多条街,看了3000多个牌子。终于在一扇门前巴尔扎克停下了,他跳了起来,“有了有了!马卡,马卡,就是这个名!”当晚,巴尔扎克睡了一个好觉,因为他为自己的小说主人公找到了一个恰当的名。
    巴尔扎克每天写作17个小时,3天就用光一瓶墨水,时间对于他就是黄金,可是他在一个人物的名上付出这么多的精力,可以看出,作品中的人名,对于作家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岂止是巴尔扎克,每一个优秀的作家都曾为自己塑造的人物取名而费尽了心机。
    书归正传,还是说说为什么偏让悟空姓“孙”。孙悟空何许人也?这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鲁迅认为孙悟空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猴样水神,叫无支邪。胡适则说:“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郑振铎说:“孙悟空的本身似是印度猴中之强的哈奴曼。”孰是孰非,由专家争下去好了。关于老孙的姓名,在元代已经有了一折杂剧叫《齐天大圣》,这时已经有了“齐天大圣”。元末明初说书人的话本中,这猴子已经姓孙了,称为“孙行者”,更加人格化了。原来这“孙”字源于“猢狲”,“猢狲”是猴子的别称。取其“狲”,去反犬旁,成为“孙”。“孙”作为姓,对猴子也是恰如其分了,这就更像是中国的了。到了明代中叶吴承恩给老孙起了正式的名“孙悟空”。当然,这“悟空”只是法名,老孙从小没爹没娘,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也就没有乳名、学名、字号之类的东西了。
    猪八戒可是纯粹的国货。传说,吴承恩的家乡江苏淮安有个二流子,名叫朱八,又懒又馋,又爱偷偷摸摸的。吴承恩觉得朱八这种人经过磨练才能变成好人,世人应以朱八为戒,别学朱八。这才结合野猪精的故事,取名猪八戒。
    悟空、八戒的得名,说明了作家选用人名用意是极深的。
    我国古典文学的巅顶之作《红楼梦》,“一姓一名皆具精意”,全书写了975个人,其中有姓有名的732个。这700多个人名,个个有讲究,个个凝结着作者的心血。
    出场最早的贾雨村和甄士隐,他们虽非主要人物,但二人的姓名却是《红楼梦》的主旨所在。“贾雨村”谐音“假语存”,“甄士隐”谐音“真事隐”,假语存焉,真事隐去,“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已经通过两个人名暗示给了读者。霍启,这个人物一出现,果然“祸起”,甄士隐丢了女儿,继遭火灾。甄家丫环娇杏,偶因一回顾,便为人上人,“侥幸”做了贾雨村的夫人。英莲自幼被拐卖,她的一生确实是“应怜”。小乡宦之子冯渊,平白“逢冤”,被薛蟠活活打死。贾府的清客詹光,单聘仁、卜固修,则是一帮沾光、善骗人、不顾羞的家伙。而粮房书办是詹会(沾惠),贾芸的舅舅干脆就叫卜世仁(不是人),贾化是满嘴“假话”。单这些名字,就勾画出一幅群丑图。而贾家的四位小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则是“原应叹惜”。第五回中有首诗“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从字面上看,“子系”就是“你是”,是谁呢?是迎春的丈夫孙绍祖。“子系”合起来,正是繁体的“孫”字。第五回又有一首诗“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桃李”隐“李”,“完”与“纨”同音,“兰”指贾兰。这首诗是说:李纨年轻守寡,教子贾兰读书,最后却是一场空。薛蟠是个不学无术的花花公子,他过生日宝玉准备送他一张画,薛蟠笑着说:“你提画儿,我才想起来,昨儿我看人家一张春宫,画的着实好。上面还有许多的字,也没细看,只看落的款,是‘庚黄’画的。真好得了不得了!”宝玉听后不觉大笑。原来薛公子把“唐寅”念成了“庚黄”。真是个大草包。
    宝玉、黛玉、宝钗、妙玉,这四个人是《红楼梦》中最为关键的人物,这四人的名,更是独具匠心。“宝”、“玉”二字,将四个人的名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矛盾,相互依存。
    鲁迅是使用人名“大做文章”的高手。
    《孔乙己》中写道:“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做孔乙己。”特意让他姓孔,名乙己,已经将矛头对准了封建礼教。
    《故乡》中的闰土,“闰月所生,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迷信、老实、命运不济的农民希望用名字消解灾难,得到幸福,结果,幸福却总是越来越远。
    《祝福》中的祥林嫂,没有姓,也没有名,“大家都叫她祥林嫂,没问姓什么,但中人是卫家山人,既说是邻居,那大概也就姓卫了。”因为她的死丈夫叫祥林,她只能至死被叫成祥林嫂了。旧中国妇女身上比男子多一条绳索——夫权。祥林嫂的名就是例证。
    小说《药》中的人物有华老栓、夏瑜、夏四奶奶,“夏”与“秋”相对,“瑜”与“瑾”相对,夏瑜就指明了是秋瑾。夏四奶奶,正是当时四万万中国人的代表。华家与夏家的故事,正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