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4-跟着电影去旅行-中国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224-跟着电影去旅行-中国卷-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姐》开头,刘三姐划着竹排,唱着山歌悠然现身的场面就在这里拍摄的,公园尽头是阳朔福利乡渡头村,《刘三姐》中刘三姐的家就在这里,银幕上,刘三姐就在这里用清茶、山歌接待远方的乡亲。大榕树是阳朔高田乡舍宝河畔的一棵高17米,树围7米,覆盖面积近千平方米,相传植于晋代,有1300多年的历史,传说刘三姐曾在大榕树下与阿牛哥对歌定情,电影《刘三姐》定情一幕也是在此拍摄的,因为有了这样一种传说,它才能在遍布广西的古榕树中成为一枝独秀,引来无数的游客,每年,游客接待量近百万人,桂林山水只是一种秀丽的山水,她犹如“养在深闺”的少女,没有在大众面前流光溢彩,随着电影《刘三姐》的拍摄与放映,桂林的风景就深深地打动了世界各地的人们。  广西是喀斯特地貌,上天给了广西一笔天然的财富,山美、水美、洞奇,有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广西远处不桂林”。在广西的旅游资源中,关于刘三姐唱歌成仙的传说、遗迹遍布广西各地,贵港有刘三姐唱歌成仙的唱歌山,唱歌石,伏船山,脚石、方竹等,宜州下枧河的悬崖上留有刘三姐砍柴的扁担石,中枧村中有刘三姐的家,柳州峰山有刘三姐成仙的塑像,桂林七星有她与白马郎对成仙的对歌台等等。根据对刘三姐传说和电影《刘三姐》的研究,我们了解了宜州下枧河是刘三姐生长的地方、柳州柳江是刘三姐传歌的地区、桂林漓江是刘三姐文化发扬光大获得世界影响的地区。


《跟着电影去旅行—中国卷》 生命中最纯净的寻找桂林:水映《刘三姐》山歌山水美(2)(图)

  资讯补给站  交通:  来阳朔一般都是先到桂林,然后从桂林汽车总站或火车南站搭乘客车来阳朔,需要注意的是,从桂林汽车总站搭乘的是桂林开往阳朔的直达快巴,票价为13元/人,而从桂林火车南站开往阳朔的客车为中巴客车,票价为7元/人。  阳朔距离桂林市仅63公里,二级水泥公路,行程1小时左右,阳朔交通依托桂林而辐射全国。  特注阳朔现以开通了至桂林的直达快巴,票价为13元/人,阳朔站的发车点是阳朔汽车总站,桂林站的发车点是桂林汽车总站,行程约1小时20分,每30分钟一趟。  阳朔西街:  这是一条宽仅八米,长约五百米的小街,由本地产的带有槟榔花纹的大理石铺就而成,经历几百年的践踏,依然暗青油亮,路两旁是清代遗留下来的老式砖房,飞檐、青瓦、白墙、红窗的特色透露出南方小城镇独有的风韵和岭南建筑的质朴典雅。西街是阳朔最有历史的街道、是中西文化的接触和融合点、是中国最大的英语角、还是孕育跨国婚恋的温床。这条有着中西文化和谐氛围的街道,如今已是享誉世界的名街。暮色降临的时候,阳朔酒吧街便呈现在眼前,浓郁热烈的阳朔酒吧街在光影与音乐中婉转流动着,带着一种异国情调。阳朔的夜晚确实很迷人!  电影链接  刘三姐(ThirdSisterLiu)  主要演员:黄婉秋(饰刘三姐)刘世龙(饰阿牛)  张巨光(饰老渔夫)贺汝瑜(饰莫管家  导演:苏里  本片创作于1960年,是当时国产音乐片创作的鼎力之作,是我国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影片影响久远!后来在港、澳及东南亚放映时,被誉为“山歌片王”。在马来西亚被评为世界十部最佳影片之一。在1963年举办的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评选中,获最佳摄影奖,最佳音乐奖,最佳美工奖和最佳男配角奖。黄婉秋凭它夺得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第三名,而这最佳男子表演奖30年过去了,长映迄今仍无第二人。  本片讲述僮族歌手刘三姐被恶霸地主陷害落水,被老渔夫救起。她用歌声歌颂劳动,讽刺地主老财。恶霸地主莫怀仁妄想禁歌,三姐设计和莫怀仁对歌,把请来的三个秀才个个击败。莫怀仁施毒计反三姐抢到家中,三姐在阿牛和群众的帮助下连夜离开莫家,又到新的地方用山歌鼓舞群众斗志。


《跟着电影去旅行—中国卷》 生命中最纯净的寻找贵州青岩:寻寻觅觅且《寻枪》(1)(图)

  一个边陲小镇的警察马山,一夜梦醒,发现自己的配枪神秘失踪了!于是马山沿着青石板路开始了一段寻枪之路……小镇弥漫着重重浓雾,马山的内心感到了一种莫名的恐惧与绝望,因为这只枪维系着小镇的安宁与平和!一夜之间,熟悉的小镇变陌生了,充满了危险诡异的气氛,熟悉的人、街道甚至自己的家庭都变得陌生了!命案的发生、危险的靠近使得马山深深地陷入黑暗……这就是由青年导演陆川导演的故事影片《寻枪!》  总觉得自己在寻找什么。最可笑的是,不知道那是什么。  说实话不知道这是可笑还是可悲,甚至是可耻。有时候,心情好些,寻觅就变得具体。比如逛街买衣服,上网搜文章,看电影的时候找一张明星的脸。然而,仿佛有个周期似的,郁闷也喜欢轮回。一段时间之后,寻寻觅觅,重新茫然,不知道寻找什么,更不知道能不能找到。  《寻枪》用高超的环境与心理环境的描写给了那些滔滔不绝讨论电影的社会责任感的人一个大耳光:真实是什么?每个人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真实。而我们今天所要寻找的是那把枪到底丢在哪里。查了很多的有关资料,才知道这枪丢在了贵州花溪青岩镇,一个不大不小的风景区中的古老小镇。丢枪的事件,惊动了地方首脑和百姓,也惊动了这里山水的寂静。姜文饰演的马山,忠于职守,一路追查。随着他的奔波,山韵水趣一一展开。  大概《寻枪》中的情绪如果说简单,就是以上所描述的这种吧。所以,每个人都拥有过。  姜文是我们派出的代表,冠上一个“马山”的代号,穿上警服,丢了一只枪。  那是电影的开头。那是个早晨,宿醉之后。他是边陲小镇的普通警员。我们看到他有一个不漂亮,也看不出什么温馨气氛的家,一个挺漂亮的但早已人老珠黄的妻子,一个不争气的儿子。就这样,这天早上,马山找不到自己的枪了。  枪里有三颗子弹。  在马山的脑海里面,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派出所自己的小柜子里,但是,当然,枪不在那里。  那么在哪儿?  前夜,是马山妹妹的婚礼。  在生命的历程中的这一站,马山遭遇了绝境。  灵魂好像坠入了黑暗恐惧的深渊。  山峦围绕,一条公路通往繁华世界……雾气飘渺……小镇……  马山参军,参战,负伤,退伍,结婚,生子……随后如愿地当上了一名小镇民警。  然后妹妹结婚了,马山喝酒了。  然后昨天,他的枪丢了。  手枪其实从来没有用过。  手枪不翼而飞。  马山先必须隐瞒,必须欺骗,然后,如同一个焦虑的幽灵走遍了镇上的每一个角落。妹妹,妹夫,做小买卖的人,有钱人,有过交情的,不熟悉的,甚至自己的儿子……所有的人,似乎都有偷枪的可能,所有的人,都似乎有用到枪的可能——去杀另一个人。一夜之间,危险凸现。而且,小镇,忽然之间,变得陌生。  目光所至,都是危险所藏之处。  这时候,李小萌出现了。她是马山十几年前初恋的女人,随后的一个深夜,李小萌突然暴死。  马山丧失了性能力。由于恐惧,由于疑虑。并且,他成了嫌疑犯,被关了起来。被脱下了警服,被剥夺了自由,还有清白。虽然是暂时的。虽然,只是暂时的。  封闭的牢房里面,浓雾却似乎飘远了。马山居然在这里顺藤摸瓜,并且,他站到了偷枪贼的面前,用身体挡住了那个枪口。  杀人的理由是复仇,因为有人为了钱财,害了人;这小镇上,钱财是那么重要;而亲情,仇恨,又是那么强烈。马山觉得了眩晕还是清醒?  总之,他让一颗子弹在阳光下,穿透了自己。然后,不再焦虑,然后,有了时间思索,他从血泊中怀抱着手枪走向远方……  电影的结局,我们寻觅到了事情的真相;而马山寻觅到了解脱和超越。  并且这一瞬间,我们也明白了自己要寻觅的东西,那是一种结果,一场结局,或者一个时间,一处地点,一样东西,一份心情——无论如何,是一种同时的得到和失去,然而是最终的自由和真正的快乐。


《跟着电影去旅行—中国卷》 生命中最纯净的寻找贵州青岩:寻寻觅觅且《寻枪》(2)(图)

  电影旅行  《寻枪》拍摄地是贵阳花溪附近地区一个叫青岩古镇,在这里一个有陈年遗迹的派出所周围,搭建了拍摄所需要的外景。然后这里的奇山异水和阴郁天空一次次契合到故事中来。影片画面更多是灰灰的,并不亮色,配合着主人公的灰色遭遇,急促的寻枪步伐,像导弹一样前行的钥匙头,跟镜头的拍摄颇有“噩梦”之感。影片之中还有多处空镜头的运用,滴水的屋檐、灰蒙蒙的天空……强烈地表达着导演的主观意识。还记得“马山的家”,就是青岩古镇的一个由小合作社的仓库改建成的,屋子是贵州古老的原木结构,散发着一股木头的清香。  贵阳的乡间,也有另一种情调的风景。在野外,放眼望去,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那是翡翠一般让人心醉的绿。使得同来者大发感慨,希望能“终老此地”,诸位同仁都点头称是,个个闭眼伸臂作陶醉状。《寻枪》中有场追车戏就发生在该地。姜文扮演的刑警马山在寻枪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小偷职业本能使他紧追不舍,二人一前一后,骑着自行车在起伏有致的稻浪中飞驰而过,经摄影师谢征宇的〃捕捉〃,展示在监视器上的是十分“养眼”的画面。  青岩是贵州有名的文化古镇,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部城区的花溪区。它有一个怪名字:四只把。老人们传说,四只把,就是人们用四肢从大山里扒出来的地方。是否如此,已经是不能找到答案了。但是可见它的小,可见它的周围都是山,可见,有这个镇,是多么的艰辛。  青岩镇初建于六百多年前。明王朝统一中国后,为控制西南局势,在这附近建了一些要塞,青岩的周围都是少数民族村寨,而且主要是今天布依族的先民。汉族主要是远来屯军的大兵和家属,以及部分渐被“夷”化的早先来到此处的汉族手工业者。  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青岩设置土司官。土司官班麟贵,是布依族,家就住青岩,先辈为族人首领。因为立了战功,受了明王朝封赏,得以建城,命名青崖(岩)。当地少数民族又叫它“王形”城。按布依族当地语译成汉语,是“兵城”、“营盘”的意思。  来到青岩,越过一道古香古色的牌坊,首先看到的是书写着繁体字“定广门”的城门。城门两边绵延开的,就是古城墙。虽然早已失去了昔日的功能,但是那种沧桑却如同陈酒一般,迎面逼来。进入城门后,就可以踏上青石板的小路。青岩古镇有4条正街、26条小街和巷道。马山就是在这样的道路上进行着他的寻枪之路的。不知道我们走一回,可以寻觅到什么?  青岩镇里面布满了古建筑,包括耸立于四面八方的八座石牌坊(今仅存3座)和分布东西南北的几十处楼、台、亭、阁、寺、庙、宫、祠、塔、院及名人故居等等。青岩城东、南、西、北四门耸立8座石牌坊,“文革”中被毁5座,现尚存3座,即“赵彩章百岁坊”、“周王氏媳刘氏节孝坊”、“赵理伦百岁坊”。这批石牌坊雕刻精巧,造形各异,雄伟壮丽,剔透玲珑。其中,赵理伦百岁坊的南北两面石狮护柱,画家刘海粟发现它的造形非常特殊。因为一般石狮均为坐姿,而这对狮子则是从空中跃下,是难得一见的。  有360多年历史的青岩城,古建筑比比皆是,除以上八牌坊外,在这样小的地方,竟还有九寺:龙泉、慈云、观音、朝阳、迎祥(又名斗阁)、寿佛、圆通、凤凰、莲花;另外还有有八庙:药五、黑禅、川主、雷祖、财神、孙膑、东岳;有五阁:奎光、文昌、云龙、三宫、玉皇;有二祠:班麟贵土司祠,赵国澍祠;有赵状元(以炯)府、青岩书院、万寿宫、水星楼。  看这些的楼,听这些的名字,在边陲从来不遥远,中原从来不亲近,历史从来不离去,记忆从来不清晰。混沌但是明确,处处是人生。  其实小镇有特色且有着深厚历史背景的建筑还有很多。爬上镇边一侧不算太高的山坡(当地人称黄家坡)可以鸟瞰小镇的全景,由于小镇并不是建造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建造在高低不平的山坡面上,所以从高处望去,整个小镇的格局给人一种在别的古镇中难以看到的立体美感。寺庙、城门,这些主体建筑在袅袅炊烟缭绕中屹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