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非文学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亚非文学史-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诬陷,弟弟被迫和哥哥分离,弟弟前往据说是叙利亚的胶树谷。行前告诉哥哥,他的灵魂在那棵胶树所开的花上,他若一旦遇难,要哥哥找到那朵花放进一杯冷水中。弟弟在胶树谷定居,九位神仙给他塑造了一个女子伴他生活。后来这女子被大海追赶、吞没,她又被呈献给埃及法老。由于她的背叛,胶树被砍倒,瓦塔便突然摔倒断气。哥哥前来搭救,在胶树四周徘徊,寻找弟弟的灵魂,后来找到一粒种子,将它投进一杯冷水里。瓦塔复活了,兄弟两人高兴得互相拥抱。后来瓦塔变为一头公牛,又变为两棵贝尔赛阿树,最后投胎到王后,即九位神仙给他塑造的那个女子。法老得子,封他为一国嗣君。法老升天后传位给他。他召集大臣会议,也把王后叫来,当面审问了她。他封哥哥为一国嗣君,他当了埃及王三十年。他病故后,哥哥代替了他的位置。 
  在这个故事中,弟弟瓦塔是个善良、正直、本份的人物,他虽然多次遭到女人的陷害,多次变形,遭受种种磨难和屈辱,但最终正气得到伸张,他得以报仇雪耻。弟弟的形象影射了古代植物与水之神、自然界死而复苏之神奥西里斯。奸诈的女人屡次要置他于死地,他却如种子得水,复苏萌生。这说明正直、善良是任何时候也扼杀不了的,事物发展的趋势总是善良战胜邪恶,正直克服诡诈。这个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埃及人善恶是非的道德观念。这篇故事想象丰富,情节起伏,读来颇引人入胜。这个时期,其他著名故事还有《倒霉的王子》、《占领尤巴城》、《关于真理和非真理的故事》等。 
  新王国时期另一个突出的文学体裁是纪实的旅行记。著名的《威纳蒙旅行记》(一译《韦南门的航行》)完成于第二十王朝的末期,它叙述阿蒙神庙大祭司哈雷侯尔派威纳蒙前往腓尼基毕布鲁斯城采购木料的故事。威纳蒙在叙利亚的一个地方被窃,钱被人偷走;他虽然预先交付了款项,而毕布鲁斯的长官却不给他木材。在回来的路上他经过死里逃生飘到塞浦路斯岛,又被岛上居民抓住;他历尽千辛万苦,最后得以逃脱。当时埃及国力衰落,内外困难重重,因而威纳蒙的公务旅行充满了艰难,蒙受了屈辱和不幸。 
  许多埃及古代故事既有写实的一面,往往还揉进一些古老的传说,这些传说也是各国民间文学所共有的,它深刻地影响着埃及古代的和现代的民间文学。 
  总之,古代埃及文学源远流长,它是古埃及文明的反映。尽管它离我们年代久远,可供参考的史料不多,但它仍以雄辩的事实,说明古埃及文学取得了世界公认的成就,它丰富了世界文化,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C)中国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第二章 古巴比伦文学 
  第一节 概述   
  巴比伦位于美索布达米亚的中心地带,正当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接近点上,是世界人类文明最古的发源地之一。远在公元前四千纪,这里就先生出现了一些城邦,其中最主要的是苏美尔和阿卡德。公元前十九世纪初叶,来自叙利亚草原的一支游牧部落占据了巴比伦城,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十八世纪第一王朝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前1750年)在位时国势强大,出现了经济、文化、科学繁荣的局面。巴比伦城作为当时两河流域的政治、商业、文化的中心,一直持续了近两千年之久。 
  美索布达米亚,北部多山,南部为冲积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当地一年四季偏旱,农作物主要靠人工灌溉,但每年春季河水泛滥时又往往造成灾害。这种特殊的自然条件,对人民生活和文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巴比伦文学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的一部分。它的起源可追到远古的苏美尔和阿卡德文明时期。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曾创造了丰富的古代文化。苏美尔人用自己创制的楔形文字保存下来不少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渗透着浓厚的宗教观念,表现出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其中关于吉尔伽美什的英雄传说、关于大洪水的神话等,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对两河流域一些民族的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在我们能看到的一些古代巴比伦文学作品是苏美尔和阿卡德文学的继承和发展;它们也都是靠刻在泥板上的楔形文字记载下来的。 
  古代巴比伦文学是在人民口头创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人民生活联系紧密。就作品的内容来说,大都与宗教有关,许多作品都是把宗教神话、宗教传说、宗教教义赋以艺术的形式。留传至今的古代巴比伦文学作品有神话传说、英雄叙事诗、劳动歌谣、寓言、赞歌、祈祷文和箴言等。其中神话传说与英雄叙事诗取得了较高的成就。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宇宙起源、自然变迁、英雄业绩、善与恶以及生与死等问题的理解和探求。如《咏世界创造》就是一篇有名的创世的神话。这个神话原写在七块泥板上,它的内容主要描述宇宙和人类的创造过程,并着重于对巴比伦的主神马尔都克的颂扬。神话中讲,起初宇宙间只有混沌与化身为恶魔梯阿马特的太初深渊。后来梯阿马特生下诸神,这些神反过来要剥夺她的权力。梯阿马特准备惩治诸神,使诸神十分惊慌。这时代表世界创造力的马尔都克神起来与梯阿马特进行斗争,并战胜了她。马尔都克首先用梯阿马特的躯体创造了天和地: 
  主宰停下了,他观看她的尸体, 
  他切开了躯体,至圣者就想: 
  正象贝壳那样把她分为两半吧, 
  一半立起来当做天盖(穹苍)。 
  他上了闩,派守门人看守在那里。 
  ………… 
  马尔都克接着创造了天上的星星,规定了它们的运转秩序;最后又用粘土和神的血创造了人类。这个神话不仅反映了古代两河流域居民探索自然奥秘的努力,表现了光明力量战胜黑暗力量的思想,而且也通过对诸神之神马尔都克的歌颂,突出和宣扬了古代巴比伦城的中心地位。从这里可以看出神话传说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神话《伊什塔尔的下降》,描写的是女神伊什塔尔赴下界地狱中搭救坦坶兹的动人故事。故事中讲:种子和植物界之神坦姆兹落在下界地狱中受苦,他的女友爱神、司大地肥沃的女神伊什塔尔为搭救他而深入到地狱中去。她历经了艰苦,为通过地狱的七座门不得不把自己身上戴的一件件饰物留给守卫。然而地狱的主宰者不仅不放出坦姆兹,而且把伊什塔尔女神也扣押起来。由于两神都被禁闭,地上所有生物都陷入休眠状态,生长停止了,欢乐消失了。后来在诸神的援助下,他们才得以返回上界。从此春回大地,万物恢复了生机: 
  在坦姆兹升起的那一天里, 
  天蓝石的笛子和红玉髓的环子, 
  和他一起复活而响起来了。 
  哭泣者的哀歌和他一齐升起, 
  为了叫死者出来接受人们的香火。 
  这个神话传说以独特的形式表现了古巴比伦人对四季更迭、万物荣枯原因的朴素理解和探求。 
  《咏阿达帕的史诗》叙述埃阿神和凡女所生的儿子阿达帕的故事。他具有不平凡的智慧,以粮食、饮料、野味和鱼类供应埃利那的神庙。一次在海中捞鱼时,南风吹翻了他的船,他折断了南风的翅膀。天神阿努得知后要惩罚他,他据理辩护,结果不但没惩罚他,还赐给他永生的食物。阿达帕听从父亲的劝戒,拒绝了永生的食物,因而失去了长生不死的机会。由于这个神话只留下一些片断,很难全面地掌握它的思想内容,但仅从以上情节就可看出,它对永生问题的探求,对劳动以及对同自然斗争的赞颂。 
  在古代巴比伦文学中,表现宗教哲理的箴言诗也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这类箴言诗是格言和训诫的总汇,它往往通过论辩表现被压迫者和奴隶们的思想情绪和反抗精神。其中如《关于受难的虔诚的人的诗篇》,描写一个诚实、正直、始终按天神和统治阶级要求行事的人,却老是得不到好报。他试图寻求产生不幸的原因,但分析结果,他确信自己是正直的,找不出对神或国王犯了什么罪: 
  至于我,那么我热心向上天恳求、祈祷。 
  祈祷是我所关心的事,而祭祀是我的法则…… 
  我把国王的伟大称颂得比最高的还要高; 
  我教庶民敬畏宫廷。 
  我知道,这是神所欢喜的。 
  最后他对不曾倾听他祈祷的诸神是否“公正”,产生了怀疑: 
  我召唤我的神,但是他并不转过脸来向着我。 
  我向自己的女神祈求,但她甚至连头都不抬。 
  这个神话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天神和统治阶级对人约束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在《奴隶和主人的对话》中,描写一个奴隶如何大胆地嘲笑并回击主人的情景。奴隶主向奴隶说出许多彼此相反的愿望和见解,每一次奴隶都顺从地回答:“是的,我的主人。”奴隶主把自己的愿望说尽之后,对奴隶威胁说:“哦,奴隶,我要把你杀死,并叫你不得不走在我的前面。”这时,奴隶毫无所惧,平静而坚定地答道:“讲老实话,我的主人,我死后你也只能活三天。”这个回答充分显示了奴隶们不甘受欺凌压榨的斗争精神。这两篇箴言诗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代巴比伦社会的阶级压迫关系,具有一定的揭露作用。 
  古代巴比伦文学以其古朴和丰富多彩著称,在世界文学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对西亚地区各民族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辗转地丰富了欧洲文学的创作。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C)中国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第二节 《吉尔伽美什》   
  《吉尔伽美什》是古代巴比伦文学的代表作,是已知的世界文学中最早的史诗。这部史诗的基本内容早在苏美时期就已初具雏型了。它同早期苏美尔关于吉尔伽美什的英雄传说《吉尔伽美什和阿伽》等有直接的联系。吉尔伽美什的名字被保存在苏美尔最古老的国王名录里,可见史诗是有一定现实基础的。 
  《吉尔伽美什》大体上是古代两河流域神话传说精华的汇集。从它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来看,显然不是出于一人之手,而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在口头文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定型的。史诗共三千余行,用楔形文字分别记述在十二块泥板上;一些研究者认为第十二块泥板是后人加上去的。 
  《吉尔伽美什》大约最后完成于原始公社制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的初期。由于形成时间的漫长以及形成过程中所经历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再加上统治阶级和僧侣的窜改,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结构显得比较复杂,甚至有些地方是矛盾的。 
  关于史诗的情节,现代研究者一般把它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叙述史诗的主人公吉尔伽美什在乌卢克城的残酷统治以及吉尔伽美什与恩奇都的友谊。吉尔伽美什开始出现时是乌卢克城的统治者。他凭借权势抢男霸女,强迫城中居民为他构筑城垣,修建神庙,害得民不聊生,因而激起了贵族的居民们的愤怒。诗中写道: 
  乌鲁克的贵族在〔他们的屋〕(带〔 〕号者为泥板的缺损部分,其中的字句是史诗的译读者根据前后文情况加以推测补充上去的。以下同。)里怨愤不已: 
  “吉尔伽美什不给父亲们保留儿子, 
  〔日日夜夜〕,他残暴从不敛息。 
  ………… 
  〔吉尔伽美什不给母亲们保留闺女〕, 
  〔哪管是武〕士的女儿〔贵族的爱妻〕!” 
  人们祈求天上诸神拯救自己。天上诸神便令大神阿卢卢给创造一个半人半兽的勇士恩奇都与吉尔伽美什相对抗。恩奇都原为草莽野人,在神妓的诱导下来到乌卢克城。双方经过激烈的搏斗不分胜负,于是相互爱慕,结为好友。这一部分对主人公吉尔伽美什的批判成分大于赞美成分。 
  第二部分叙述吉尔伽美什与恩奇都结成友谊之后,一同出走为人民造福,成为被群众爱戴的英雄。他们先后战胜了沙漠中的狮子,杀死了杉树林中为害人民的怪人芬巴巴,又共同杀死了残害乌卢克城居民的“天牛”等等。其中同芬巴巴斗争的场面以及杀死“天牛”的场面的描写,比较精彩动人。这一部分实际上是史诗的核心部分,它的整个情调是高昂激越的。可是从这以后调子就转为低沉了。 
  第三部分描写吉尔伽美什为探索“死和生命”问题而进行的长途远游。恩奇都因得罪天神阿努,受到死的惩罚。好友恩奇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