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道德经三帝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1道德经三帝注-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此而得此,好彼而得彼,既雲如此,又有且信且不信者,猶豫,甚有全不信者,即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故下文雲跂者不立,跨者不行,亦再此也。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於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也。
  跂跨者,亦比也。且跂短足之人,一足不能立也,跨乃躍也,又跳也,又如跨騎未達鞍也。如此者,皆不行而不立,由人所好者孰焉。其四自字之說,有何難見也?不過使人毋得張聲勢耳。我盡作為,惟取自然而已。餘食贅形,亦誇也。爾既自誇,人誰不笑,所以君子不取,為此也。
  
  右第二十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以先天地無極之氣理言之,以比君子仁德之心未施之意,井井於心,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以其凝而不妄動,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不殆雲時時省悟其道,不致有亡,既不亡,安得不利濟萬物?若以此道利濟萬物,豈不為母哉?雖雲強為之名,即太極之道也,故曰大。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大曰逝,所以逝者,謂道成而給於物也。物得而道,仍歸於我,豈不反也?遠謂流行也。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謂天地同造化,王者法天地,執此道居兩間,若比天地王,豈眇然一人而已?何居四大之中一大,蓋其道理之鴻濛,王乃持之,故雲大。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此四法字,不過明四大也,是謂相繼而持大道焉。所以人法地者,君天下,當體地之四序交泰,以為常經而施政。地法天者,聽風雨霜露,以生實收斂物焉。天法道者,以無極之氣,自然徐成之也。道法自然者,和氣沖而物不敝是也,故能自然。
  
  右第二十一章。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持身之道如是,凡君子舉事,必先以身為重,然後度所行之事,可全身立名者,方乃施之。所以下重、靜、輕、躁四字,乃雲不欲胡為輕發,亦不許猶豫也。
  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
  終日行者,行道心也,不離輜重者,以此輜重比身也。其道理者,人心也。心乃神魂所棲之處,若神魂而妄懀秊椋共皇仄湫亩v其所欲,是為離輜重也。譬如帥師遠行而入敵境,豈有棄其軍糧而先行焉?先行則失糧,所以君子持身若是。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言守身之道甚堅如是,且吾有微寶齎持行途間,或曰他處有美玩者,欲與吾同往觀之,此所謂榮觀。君子但知守己之微寶耳,持心以靜,不欲他美者,故燕處超然是也。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此言因有發之矣,昔周穆王乘八駿而撸且病XM不萬乘之主以身輕天下?紂乃斫朝涉之脛,剖賢人之心,何止乎躁,其不仁甚也。故所以失君。不但天下失君,其紂亡其身矣。
  右第二十二章。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計不用籌策,善椋o關鍵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君子之道,行人不能知,以其無誇己之言。其又不自矜,既不自矜,何有妄言?妄言既無,安有瑕謫?吾心終日守之以理道,小人將欲窺侮之,其來既非理道,安得不為我所制?其為計乎籌乎?吾有天下,而守在四夷,民安物阜,君臣同心,軍民遂其生而同其志,吾雖無關鍵繩約而結者,孰能善可開而善可解?所以善椋平Y者,皆譬言道養天下之人,則天下之人為吾椋В鵀槲峤Y矣,解之乎?
  
  是以拢顺I凭热耍薀o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拢酥模瑹o善無不善,善者何?蓋謂道常善被於人物者,以其常道而常善也,所以無善者,其非理之人物自不善也。所雲無善人物者,拢宋磭L有心棄之,奈何人物自棄焉?所以不棄而常救者,常道也。若能從斯道者,是謂不棄也。襲明者,拢艘虼硕K古今承其明耳,故曰襲明。
  
  故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
  善教人者,不為人師,乃能使人為善。君子之所在,心善淵,身安乎?蕩蕩然與相處者,其有學乎?故不善人師,而人善也,所以無轍跡是也,汝知資乎?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知大迷,是謂要妙。
  不教人而習我,是謂不貴其師。不與人之物,而人得我之道,是謂不愛其資。如此者似乎無知,乃有機,是謂要妙。
  右第二十三章。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眩龤w於無極。
  白乃光明也,將甚必有虧,故先守其黑。黑乃明之先兆,是以存其光而不欲盡也。如此者君子可為式,但能用此者常,常有德之士,於心不忒,既不忒,當去其私欲,合精神為一,以存乎其中,如先天地之理氣然,即無極是也。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眩龤w於嬰兒。
  此務教人不尚強而尚柔,乃雲雄雌也,如此者,當以吾腹為天下長江大河,所以長江大河能容百川之波濤。故欲君子以心比之,則常有大德。大德既有,不可矜誇,眩粜簾o知之貌。又非真無知之貌,不過使心不妄為耳。故小兒不能妄為曰嬰兒。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穀。為天下谷,常德乃足,眩龤w於樸。
  既富而恐有所辱,守之以嚴,則不辱矣。如此者可為天下穀。谷乃大山深遠低處是也。既若大谷,大穀比心胸腹也。又雲若能如是,則常。常為之德,既有如許大德而不誇,當以心為淳樸。
  
  樸散則為器,拢擞弥瑒t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樸散而為器,則拢擞弥悖牢葱幸玻⒍鵀槠鳎啦家病B}人用之,則為官長,非官長也,雲人主是也。淳於此而畜於中,散而為道,周行聚則樸而混一,雖雲散,未嘗曾散,所以雲不割是也。
  
  右第二十四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也,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此老子自歎之辭,朕於斯經乃知老子大道焉。老子雲:吾將取天下而將行,又且不行,雲何?蓋天下國家,神器也。神器者何?上天后土,主之者國家也。所以不敢取,乃曰我見秩酥畤磭L不敗,然此見主者尚有敗者,所以天命也。老子雲:若吾為之,惟天命歸而不得已,吾方為之。
  
  凡物或行或隨,或呴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拢巳ド跞ド萑ヌ
  行隨,行乃先,隨乃後,先為不讓,後為能弟。又或呴或吹,呴,徐徐出氣也。吹乃急出也。所言急則乏疾,徐則有餘。如強羸二字,強勝羸弱,其強必有喪,其羸必壯。載隳之比,蓋以有載將有不載,有隳必又將興,故所以戒人,甚勿摺烀秊椋侨ド跎萏┲叾
  
  右第二十五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
  朕觀老子之為拢艘玻瑏児沤穸鵁o雙,夫何故?以其陰氪笱伞7驗槿顺颊撸粍找缘雷羧酥鳎藙丈斜鴱姡瑔嗜酥饕病.斂砂l兵而猶豫,致君不發,亦亡君也。雲其事好還者,乃非理之為,神天不許也。若有此無故損傷物命,非身即子孫報之,理有不可免者。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此又喻君臣焉,謂凶年者何?蓋為凡國家用兵,或轉輸邊境,轉輸則民疲用乏,是有凶年。或境內相爭,言境內相爭,農廢耕植,田野荒蕪,所以荊棘生焉。皆乏用,是為凶年。
  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是謂果而勿強。
  此專眩骶既粲鲎浼迸c可為,當疾便為之。為之而既勝,勿許聲張,即勿矜是也。強謂勿愈尚兵也。其勿伐、勿驕,皆誇大也。果而不得已,是為洠魏味鵀橹J侵^果而勿強,此雲為我不得已而為,豈我強哉?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此再喻用兵若過,是謂老。早已,是謂既老必不久也。大概不可每每無故尚兵強也。
  夫佳兵者不祥,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也。
  謂用兵得勝而歸,常常誇之以為能用兵也。才言能用,是謂不祥。物或惡之,言兵行處所,非損命則諸物不無被廢。物者何?錢糧兵甲旗仗舍宇津渡舟車及馬,無有不損者,故物或惡之。為此其上善度之,不處是也。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此言兵凶事也,左乃生氣之方,故君子居左,以其生氣也。右乃屬金,金主殺伐,故用兵居右是也。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
  兵本是兇器,洠魏味弥且跃硬坏靡讯弥v使大勝,不過處以尋常。所以尋常者,即恬淡也。是謂勝不美。
  美之者,是樂殺人也。樂殺人者,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
  若人誇善用兵者,是謂喜殺人也。如此等不可式天下也。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處左,上將軍處右。殺人眾多,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主之。
  古所以慎人命者,幽哉!蓋為不欲使凶事尚吉,重人命也。
  右第二十六章。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賓。
  道無名,言仁心大德是也。樸淳然於心似乎微,孰敢以為小?樸,真道理也,不敢臣,即不敢小也。若王主之,萬物將自賓。自賓是人物來臣貢也。侯庶能守,將名同天地,可賢也。子以侯王並稱,侯乃過矣。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
  言道之功理之妙如是,言甘露降,人莫之令,即不知誰人使令如是均,乃和氣自然而然。
  始制有名。
  德之造化如許,名乃雲甘露,是其名也。即前無名有名之說,所以有名無名,道理未施則無名,既施著物,以物為名,是謂有名。
  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謂其名因物而有之,乃當止之,何故?蓋謂令君子措事既成,勿再加巧,加巧則眩郑患忧桑侵^知止。既能知了足,可以不危,即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與江海。
  道在君子之胸中,能堅持不忘,則如長江大河之水一般。世間之雲雨興作,百川泛溢,本海為源,何以見之?海,太陰所集,陰升騰而雲雨作。如道之行,既行則溢江河,既溢江河,眩陟逗#说乐w用也。
  
  右第二十七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能知人者,有智。能知自己何如,是為小善。能善勝人者,雖不用力,是謂有力。自勝者是為強。強然如此,此數事皆能知足為當。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吾有己物,守之而不貪,於我物甚堅,故得當富。又強行者,言君子終日懀У啦幌ⅲ菫橛兄荆扔兄荆聦⒈爻裳伞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不失其所者久,謂此數事能常常守之行之,將名垂萬古而不朽,是謂死而不亡者。壽孰不知?釋氏雲不生不滅,即此是也。然猶恐人愚迷,特言虛無,此雲實行大道得如是。
  右第二十八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言大道大也,其理鴻濛,安可左右?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居。
  道之恩世間,萬物懀硕l生,既生萬物,道何言哉?言君子行道,務不誇為上,所以不誇,即不辭。所謂不辭,即事業成而不任己之能是也。
  衣被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矣。
  道如厚纊之衣被,被者蓋覆人物也。若言可名,道之德不欲使人名之,故止小也,即可名於小矣。
  萬物歸焉而不知主,可名於大矣。
  大道既施,萬物各得其所,吾不言能,而後萬物歸於我者,可為大,即可名於大矣。
  是以拢四艹善浯笠玻云洳蛔源螅誓艹善浯蟆
  拢松颇芾麧f物,又不自誇其功,是謂能成其大。因本身不以為大,所以成大,乃不成而成者矣。
  右第二十九章。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執大象者,即道理本體也。又王者大位而大名,政事是也。又王位民之大寶,持之以常而不妄,則天下歸焉。歸者從也,即天下往。既眾庶之服歸,加撫以勞之,則天下安和,即安平泰。
  
  樂與餌,過客止。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