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中国智慧+股神有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巴菲特中国智慧+股神有道-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阳公转的周期划上等号。反倒是,他建议至少以五年为一周期来评断企业整体的表现,若五年平均利得要比美国企业平均来得差时,便要开始注意了。就像Goethe所观察到的,到时要注意我们所提出的解释,万一要是失败了,解释的理由可能会有一大堆。投资者应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而不是股票市场的短期前景。


天ZN天N6网   每天进步一点点   txtpub



◎第四章当股神遭遇熊市(19)

     在下一轮股市暴跌时,请本书的读者务必记住巴菲特这位睿智老人的告诫:“当你购买股票的时候,要记住你正在购买公司资产的一部分,并且想去分享它的财富。不要相信投资就是股权证书不断易手的观点。”既然是购买公司的资产,那就和购买猪肉没什么两样了,价格跌得越厉害,对投资者越有利。因为价格越低,同样价值的东西就变得越便宜。因此,只要你对你所持有股票的公司充满信心,你就应该对股价下跌持欢迎的态度,并抓住这个机会增加你的持股。也许,想通了这个道理,你会和巴菲特一样,期待股市的暴跌。
     退一步来说,就算你不是像巴菲特一样的长期投资者,而是等着在某个适当的时候把这些股票换成你生活所必需的房子或者田地,手中所持股权下跌也没有任何理由让你悲观绝望。因为市场先生也许会在短时间内忽视企业的基本面因素,但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这些因素一定会在市场上反应出来。只要你所购买公司的营运状况良好,你对这些公司的销售收入、存货、资本负债率指标了如指掌,它迟早会涨上去的。
     在中国,还有一种极其荒谬的见解,一些过于愚蠢的评论家认为:由于股票市场掌握在这些投资大户手上,所以小额投资人根本一点机会也没有。
     巴菲特对这类谬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在他看来:不管资金多寡,这样的市场绝对有利于任何投资者,只要他能够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事实上由手握重金的基金经理人所造成的市场波动,反而使得真正的投资人有更好的机会可以去贯彻其明智的投资行动,只要他在面临股市波动时,不会因为财务或心理因素而被迫在不当的时机出脱手中持股,他就很难会受到伤害。
     (1)千万别亏本
     无论是1969年的离场还是1987年的减仓,在采取这些行动之前,巴菲特并没有100%的把握股市一定会跌,至少在短期之内不一定会跌。然而正是保本意识促使巴菲特谨慎地选择了离场或减仓。在那些熊市来临前的日子,一定有很多的投资者像巴菲特一样嗅到了危机来临的味道,然而他们却没有果断离场,因为他们没有把保本作为第一原则。在这些投资者心里,赚取更大的收益才是第一原则,他们总是陶醉在股市会不断上涨的幻觉中而无法自拔,这就是他们与巴菲特的区别。即使是经历了1987年的大股灾之后,美国一些共同基金公司的调查仍表明,很大比例的的散户依然不相信共同基金会发生资本损失,不相信市场会有高于10%的跌幅。另外一些投资者把损失看作是暂时的下跌,还有一些人出于一种心理保护机制而通过违背他们自己的原则来尽力避免损失:他们通过抛硬币来决定买进或卖出股票。


天6R天RF网   每天进步一点点   txtpub



◎第四章当股神遭遇熊市(20)

     (2)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巴菲特并不是仅仅把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作为一家纺织企业来经营,而是以它为自己的投资平台,进行股票投资和企业并购。纺织企业要投资厂房和设施,资金量需求很大。巴菲特一直想解决这个问题,他瞄上了奥马哈的一家保险公司:国家保险公司。国家保险公司是靠在大萧条时期为出租车提供保险起家的。它的主要拥有者林沃尔特生动地阐述了国家保险公司的经营原则:“没有糟糕的风险,只有糟糕的赔付比例。”通过良好的风险控制机制,国家保险公司设计出一系列范围非常广阔的产品,吸引了大批顾客,公司账户上积累着大量保费。1967年,巴菲特深有远见地以860万美元购入了国家保险公司以及另一家保险公司——火灾及海运保险公司的全部流通股。纺织企业是很消耗现金的,而保险公司能产生现金,债务可以在将来偿付。所以,保险公司的保费能够补偿纺织企业的支出,巴菲特还可以拿补偿后的剩余去投资基金,获得投资收益。巴菲特收购保险公司的意义非常重大,国家保险公司是巴菲特巨大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1968年,国家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000万美元,税后利润达到220万美元。从此以后,他有了一个源源不断的资金库,为他的投资提供了充沛的资金,而且他还能享受税收优惠。当时人们还未领略到保险业对于投资的益处,等到他们发觉过来,巴菲特已经捷足先登了。
     (3)微软就是再便宜也不买
     技术发展太快了,今天的领先者可能在一夜之间就被后来者超越,今年还是盈利的网络公司可能明年就会巨额亏损。巴菲特无法准确预测网络科技公司的发展前景,他不能投资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尽管现时状况是那么美好。他与微软创始人盖茨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问盖茨能不能确定10年后软件会是什么样,网络和电脑又会是什么样?盖茨说,我也不能确定,因为这个行业发展太快了。巴菲特诚恳地告诉盖茨,既然他作为公司董事长都不能确定微软的未来,他更不能违背自己的投资原则,投资自己看不懂的股票,所以他的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不能购买微软的股票。只是因为他们是朋友,巴菲特可以以个人的身份投资微软。连最出色的生意人所经营的最为强大的网络公司都不能够受巴菲特青睐,其他的网络科技公司更是可想而知,不可能获得巴菲特的投资。在整整5年中,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竟然连一股网络股都没有购入。
     六、在熊市的悲观氛围中做生意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
     白话文: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


天FT天T0网   每天进步一点点   txtpub



◎第四章当股神遭遇熊市(21)

     市场信心过于低迷,所有投资者都不愿意购买和持有股票的时候,往往是购入股票的大好时机。巴菲特本人也多次说,相比之下,他更愿意在熊市的悲观氛围中做生意。
     1熊市中的并购机会
     1977~1981年,美国经济陷入了滞胀,股市也徘徊不前,道—琼斯指数一直在1000~800之间波动,股市波澜不惊。在这几年中,趁着市场的低迷,巴菲特花费4750万美元购入了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大部分股份。早在1948年,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就收购了政府雇员保险公司50%的股份,并出任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董事。因此,巴菲特对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熟悉已久。政府雇员保险公司一直以低廉的产品价格著称,它的保险产品价格大大低于其他保险公司。低定价归功于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低承保成本,它的承保成本仅为13%,远低于行业30%的水平。政府雇员保险公司有巨大的竞争优势。然而在1976年,由于错误计算了客户索赔额,以及保险产品定价过低,政府雇员保险公司濒临破产,股票价格一落千丈,从每股61美元跌至每股2美元。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创始人利奥?古德温的儿子小利奥在接管公司后忍受不了这次股票的大幅下跌自杀身亡。但是,巴菲特仍然相信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整个竞争优势依然存在,而且他对新任首席执行官寄予厚望。于是他在低点持续买入了大部分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股票。从1977年起,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就成为巴菲特投资组合中最主要的部分之一。
     许多熟悉巴菲特的中国人都以为巴菲特只买保险和大众消费类企业的股票,真实的情况不是这样的。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巴菲特就一直在购买银行股。一般而言,银行类企业的确是值得投资的宝藏。让我们看看,巴菲特是怎样购买银行股的呢?在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银行业迎来了它有史以来非常艰难的时期。也就是说,银行股进入了大熊市,巴菲特开始大规模吸收银行股。M&TBANK则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为了生存,M&T急需一笔现金去完成两笔收购。财大气粗的巴菲特为它提供了这笔资金。最初巴菲特并没有直接购买他们的股票,而是借给他们4000万美元。以此换得一张票据,票面年收益率为9%。并且可以在5年期的任何时间内转换成股票,转换价锁定在每股78美元,外加按当时交易价20%的额外份额。1996年,在持有几年相当于9%利率的附息券后,巴菲特将它转换成了股份。它最初投资的4000万美元后来变成了6亿多美元。M&T是美国一家小银行,大家知道小银行的风险是非常大的。巴菲特是如何评估这宗交易中的风险呢?他把银行的借款用途作为衡量风险的信号灯。考察M&T银行具体情况时,巴菲特发现银行CEO本人持有350万股普通股,由此他断定,CEO肯定不倾向于采取任何过度冒险措施而断送了自己的身家。由此,一笔绝好的买卖成交。


天0X天XH网   每天进步一点点   txtpub



◎第四章当股神遭遇熊市(22)

     2搏击次级债风波
     对宏观经济问题感兴趣的朋友们也许都会关注美国最近一轮次级债风波。美林银行损失了80亿美元,眼看着CEO的饭碗都保不住。各金融机构收紧住房贷款的发放,住宅市场价格持续下跌。直至要威胁到美国的经济,美国总统小布什多次站出来说美国政府会采取行动,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宣布了50个基点的大幅度下调利率。整个金融机构乱成一锅粥,关于次级债的任何一点点风吹草动不仅成为《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媒体的头条新闻,欧洲大陆各大媒体乃至于中国的财经媒体的神经也被它牵动。人们心事重重,好像自己快要被美国次级按揭债按倒在地。
     巴菲特却对此兴奋不已,证券市场价格跌得越厉害,他越高兴。按他老人家的一贯逻辑,一般而言,当市场出现混乱调整时,真实的投资机会就会出现。虽然他也并不清楚市场的调整底部在哪里,调整何时会结束。随着美国次级抵押债务市场风暴正趋严重化,全球投资者信心严重受挫,纷纷抛售股票等高风险资产,唯恐避之不及,引发全球股市大跌。在普通投资者六神无主的情况下,巴菲特却气定神闲,因为他在市场动荡时看得更远,趁普通投资者退避三舍时,他考虑的却是如何在市场动荡中渔利。
     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的投资策略明显贯彻了他的这一思路。美国证交会(SEC)公布的文件披露,该公司二季度大量增持美国金融股,这在大多数市场人士看来是逆市场趋势之举。因为2007年以来的次级债动荡使得金融股表现不佳,标普500指数金融板块今年来的累计跌幅已超过了10%。巴菲特二季度增持了8700万股美银(BankofAmerica)股票,季末的市值为4253亿美元;他增持了2550万股的美国银行集团(USBancorp)股票;他还增持富国银行股票,目前的总持有规模为2577亿股,季末的市值为8396亿美元。
     4熊市中的套利机会
     巴菲特以价值投资闻名于世。提起巴菲特,人们总是联系到巴菲特的长期持有理念。其实,巴菲特也经常进行短期炒作。在1985年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年报中,巴菲特有这样一句原话:“当我们的钱比想法多的时候,我们有时会进入套利领域。”所谓套利就是买入一只股票并不打算长期持有,而仅仅是等着有人出更高的价格接手。
     在纽约证交所有一只叫DOV的股票,这是一家重工业企业,产品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从汽油泵管道、自动印刷线路板组装器,再到拖拉机牵引器,无所不包。由于和终端消费品距离很远,不仅普通的中国人不了解它,甚至连美国的专业投资者对它也知之甚少。但它没有逃出巴菲特这个老猎人的眼睛。整个20世纪90年代,这家公司的内部经营非常良好,并通过一系列的收购扩张了其收益和利润。但从2001年起,整个行业进入萧条状态,股价上不去,并于2002年开始股价不断下跌,到2003年初股价才见底。巴菲特从2001年1季度开始悄无声息地建仓,并在此后的两年内一路小跑前进,持续增加买入量。因为巴菲特从DOV多年持续增长和盈利纪录上嗅出,一旦萧条期过去,股价将会回升。果然,到2003年底,巴菲特开始卖出这家公司的股票时,股价涨到了历史最高点。


天H8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