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度出现欣欣向荣景象。17世纪图林根、索林根与埃森发展成为德国武器工业 

中心,取代了16世纪奥格斯堡和纽伦堡的位置。此外,萨克森生产的钴蓝颜 

料,使荷兰的白釉蓝彩陶器名扬天下,而在齐尔恩豪斯和波特格尔通过一项 

发明复制出烧瓷的中国硬粘土后,1708年迈森生产出了欧洲最早的瓷器。法 

兰克福的书市,在17世纪下半叶展出的图书约4万种,比16世纪增加了一 

倍。 

     但总的来说,纺织和采矿、冶炼部门,由于人口减少和国外的竞争,出 

现了全面萎缩。相形之下,战后由于许多诸侯都致力于大规模的重建和扩建 

城市,在建筑工程上所耗费的巨资,促进了与建筑有关的手工业行业的发展。 

18世纪帝国直辖市法兰克福手工业行会组织的发达,说明了这方面的普遍情 

况。在土木建筑业总行会下,泥瓦匠和木匠有自己的专业行会,在热加工手 

工业者总行会下,至少有10个不同的五金行会。在正在形成的普鲁士王朝首 

府柏林,除了粗、细锻造业外,1713以后又有了钻、锯和工具锻造等专业行 

会。 

     18世纪后期,随着人口的恢复,德国工场手工业才慢慢出现了转机。这 

时期商业资本利用农奴化农民的困苦处境,收买他们的纺织品和以微薄的工 

资迫使他们在手工作坊中进行织物染色和最后加工。因此,在手工工场中大 

量使用农民劳动,成为这一时期德国工场手工业的特征。 

     同时,在一些较为发达的工业地区,陆续出现了一批新的手工工场。如 

莱茵区的纺织、玻璃、陶器,各种金属加工业,以及萨克森的银矿和铜矿开 

采、金属加工和纺织业,都有显著的发展。18世纪末,莱茵区已有了第一批 

机器。爱北斐特城于1783年安装了第一台水力纺纱机。1785年德国有了第 

一台蒸汽机。1786年,德意志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产值约达91亿马克, 

工人16。5万人。 

     18世纪,德国在重振工场手工业中,来自法国、荷兰的胡格诺派教徒的 

迁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移民中,绝大部分是熟练工人和商人,他们 

给德国带来了技术和资本。他们不仅很快建立起一大批毛织和棉织手工工 

场,还传播了麻织物印染技术。此外,18世纪普鲁士的兴起,几代开明君主 

的重商主义实践,也给德国工业的振兴起了很大推进作用。 



     (4)腓特烈一世和腓特烈大帝的工业政策 

     16世纪到18世纪中叶,西欧国家不约而同地实施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18世纪初兴起的普鲁士王朝及其经济政策,堪称是出现在重商主义晚期的一 


… Page 39…

朵奇葩。重商主义在普鲁士的别名是所谓“官房主义”。它与柯尔贝尔的法 

国重商主义相比,在名义上更着重于对内的财政管理。这种差别是由普鲁士 

本身的条件所决定的。 

     18世纪初,普鲁士还是帝国东北边境的一个纯农业国,本国的手工业非 

常薄弱。只是由于普鲁士奠基人勃兰登堡选帝侯腓特烈·威廉(1640—1688 

年)于1685年颁布了收容新教徒的法令,到1703年约有3。3万名流亡的新 

教徒迁入,为普鲁士增添了一批先进的手工业部门,例如毛纺业、麻织业、 

钻、锯和工具锻造业、法式刀具制造业和外科器械制造业等。腓特烈一世继 

位后,决心在已有的工场手工业基础上创办加工本国羊毛的毛纺织业,以取 

代进口。他不顾土地贵族的反对,下令禁止羊毛出口(多数是流入萨克森)。 

腓特烈一世的目的,是使普鲁士的剪羊毛全部由普鲁士加工。由于当时根本 

找不到有足够投资能力的企业,腓特烈一世便亲自掌管这件事。他在自己的 

柏林货栈为毛纺织业手工业者筹建了一个国营包买站。这一包买机构把羊毛 

原料一直储存到转给毛纺织手工业者,并把成品一直保存到被提走。同时包 

买站还从事手工工场经营,高档毛织品采用西班牙进口羊毛,自始至终由雇 

佣工人在货栈里用工场织机生产。这样,不仅全部羊毛的收益为本国的工场 

手工业所得,而且能大量安置尽可能多的纺织工就业。普鲁士这套办法之所 

以可行,是因为国家是个大顾主,它需要为军队士兵和军官提供各种粗细料 

子。此外,普鲁士还向俄国军队提供普鲁士毛织品。 

    其实,腓特烈一世工业政策的着眼点,与其说是国家经济,不如说是军 

队,他希望通过军队的扩大达到国家在政治上的独立自主。当时普鲁士人口 

约200万,却维持了一支8万人的军队。一部分家道没落的小贵族被强制培 

训为军官,农民则为军队提供兵源。尽管在普鲁士规定所有居民都有服兵役 

义务,实际上并不在城市征兵,否则那些年轻的手工业者就会逃之夭夭。于 

是,富国强兵的双重担子就落到农民子弟兵身上。军队成了普鲁士国民经济 

的一个飞轮,一大部分士兵直接参加工场手工业劳动,余下的人在军事训练 

之余,回到村里从事农业劳动。到后来,有愈来愈多的兵营,都成了工场手 

工业辅助劳动车间。 

    这位曾给后人留下“人比最大的财富都更值得珍惜”的名言,并有勇气 

在其生命的晚年承认自己国家贫穷的开明君主,最终还是没能使贸易达到顺 

差。他的继承者腓特烈大帝(1740—1786在位)为完成这项重大的使命,开 

始大力扩大已有的毛纺织业,同时引进一些先进的新工业部门。在夺取西里 

西亚后,普鲁士因有了那里欣欣向荣的麻纺织业,而具备了一门够上欧洲水 

平的出口工业。发展丝织工业的高档产品上,虽然作了种种努力,但仍未能 

摆脱外国的原料进口。但在棉纺织业和五金工业部门则取得长足的进展。到 

他执政的末期,上西里西亚的矿产也已经开始开发,政府创办了煤矿和铁工 

厂。 

    腓特烈大帝的工业政策,在胡贝尔土斯堡和约签订之后即转向了国家垄 

断。这样做并不是要使普鲁士经济走向全面的国家资本主义,而是因为私人 

经济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有那么一些经济部门转到了国家手中, 

其中包括造船木料出口业和国内烧柴贩卖业。同时将重要的矿井和炼铁厂归 

口到矿山管理局。对于一些因经营不善而破产的私人企业实行国家收买,如 

商人戈茨科夫斯基破产时,国家买下了他的烧瓷工场。 

    腓特烈大帝曾一再变换说法来晓谕他的臣民:“政府的各个部门(包括 


… Page 40…

经济政策)必须彼此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善的整体;这就是人们称 

谓的体系。”显然,他这是用政治体系同哲学理论进行对比。但如果政府有 

意识地要使每一项干预都导向一个明确的目标(富国强兵),这必须是一个 

体系。 



     (5)近代中期德国商业的衰落 

     地理大发现前,欧洲贸易主要集中在两个区域:地中海贸易区和北欧贸 

易区(北海和波罗的海地区)。意大利的沿海城市控制着地中海,以德意志 

西北部城市为基础的汉萨同盟控制着北海和波罗的海。之后,世界商路由地 

中海转到大西洋,荷兰和英国成了新商路的中心。世界商业中心也由意大利 

沿海城市和德国南、北部城市,转到阿姆斯特丹和伦敦。 

     人们往往过分夸大贸易区域的变迁对欧洲商业的影响。当荷兰的贸易总 

额达到最高峰时,在 1660年以后的数十年间,东印度公司的贸易额占尼德兰 

的整个对外贸易额不到十分之一。商业中心的嬗替以及商业同盟的没落,其 

更深刻的原因在于,重要的出口工业所在地发生了变化。 

     直到16世纪前半期,欧洲先进的工业地区,是低地国家南部、意大利北 

方和德国南方。16世纪后期以来,法国、尼德兰与英国的工业的兴起,使一 

些历史悠久的工业地区面临空前的挑战,并最终改变了欧洲的工业布局。德 

国在出口工业,从而也是商业竞争中损失最重的,是纺织业和冶金业,甚至 

一度享有盛名的铸炮厂,在英国与瑞典的优势面前逐个倒闭。 

     近代中期,德国商业的衰落,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三十年战 

争后,德国受《威斯特发里亚和约》约束,荷兰和法国控制了莱茵河下游和 

上游,瑞典卡住威悉河与奥得河在北海、波罗的海的出口,使德国处于四面 

被封闭的内陆国的不利地位。而在国内,战后分裂成300多个彼此敌对的独 

立邦国。在弗兰哥尼亚的484平方英里面积上,就分布有29个邦国。从17 

世纪下半叶到拿破仑战争,统治德意志领土的有9个大选侯,62个世俗诸侯, 

36个教会诸侯,100个帝国骑士,50个帝国城市以及一些特殊地区的领主。 

封建割据给流通造成重重困难。1730年,易北河从皮尔内到莱比锡一段不长 

的水路,就有32道关卡。境内关税壁垒,甚至没有相对固定的税制。度量衡 

和货币制度也随地而异,17世纪末各地使用的货币,多至6000种。在这种 

情况下,商业陷于停顿,利率最高达到3分,很多地区几乎处于自然经济状 

态。 

     在对外贸易上,德国因为没有统一的中央机构和关税保护政策,所以一 

起处于软弱地位。商人逐渐失去了主动性,德国的外贸实际变成了荷兰、英 

国和法国资本的业务代办所。昔日繁荣的手工业和商业城市科隆、汉堡等, 

实际变成了外国商品的堆栈。1695年,在汉堡就并存着10个邮局,分属于 

不同国家与城市的邮政部门。德国商人把工业原料和木材输往国外,把外国 

的廉价制品运入德国。德国经济陷入了手工业愈来愈缺乏竞争力,商业愈来 

愈萎缩的恶性循环。 

     商业绝不是整个社会经济中的一块“飞地”。很多人在分析德国这一时 

期的经济活动中,往往忽略了人口 (包括数量和质量)这一重要因素。奥格 

斯堡的人口变动,每年都有记载,从 1627—1635年,奥格斯堡人口减少了 

29865人,1635年的总人口(包括外国人)只剩下16432人。18世纪初,在 

德国的基督教区内,每1万人中有260人是乞丐,当时科隆的5万人中有2 


… Page 41…

万人是乞丐。如果说,德国这一时期的商业活动还有令人瞩目的地方,那就 

是受战争和富人的欲望刺激而发展起来的军火和奢侈品买卖,还有在广大乡 

村地区的包买商。 



     (6)普鲁士王国的商业政策 

     普鲁士在经历三十年战争破坏之后,根本没有起重要作用的商业。国家 

奠基人腓特烈·威廉和腓特烈一世,除了建设陆军以加强军事实力外,主要 

着重于工业。腓特烈大帝继位后,商业开始受到重视。他在商贸以及有关财 

税、信贷方面的政策措施,大致可归结为下述五个方面: 

     工场手工业资本利益优先于商业资本利益。普鲁士在商业上,可谓是白 

手起家。政府在发展工场手工业的同时,相当注意产品的适销性。官员们经 

常给企业寄样品和给予种种商业指导。为保护工场手工业资本利益,当时柏 

林的和波罗的海港口的进出口商,被强制只经营本国制品。由于普鲁士地处 

大河沿岸和入海口,过境贸易本是有利可图的事业,但只要外国制品有可能 

同普鲁士产品发生竞争,就要受到严厉限制。从而,普鲁士几乎同所有邻国, 

都处于持续的关税战之中。 

     垄断和专卖政策。国家对粮食实行垄断,定期收购大量粮食。在丰年运 

用其购买力,使价格不致下跌,在歉收年份,动用贮备以稳定粮价。在占据 

西里西亚后,粮食管理机构在波兰购进大批粮食,粮价已完全可由国家操纵。 

此外,国家垄断邮电事业、采矿业和木材出口。实行专卖制度的有烟草、咖 

啡等。 

     税收管理。1766年国家把间接税和关税从普通管理机构划分出去,成立 

了专门的税务机构,并任命法国人来担任领导。 

     海外贸易公司。腓特烈大帝选择新占领的有海外贸易传统的埃姆登,按 

照法国的模式,由国家参与并从阿姆斯特丹和安特卫普筹集资金,创办了第 

一家海外贸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