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妈妈和阿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爸爸妈妈和阿姨-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党的报恩思想,在不经意间践踏了母亲心灵的芳草地。这是男子中心社会的悲剧。人无完人,金无足金,我父亲不也有过类似的寻欢作乐吗?差别在于父亲还承担一份永不推卸的责任和坦诚的勇敢。    
    “你母亲看起来很柔弱,内心很坚强。”这是何慢伯伯说的,儒雅的何慢伯伯不会欺侮我母亲,会给我母亲一份真正的尊重与平等,然而却无缘在一起。我母亲这辈子曾收过许多学生,有像顾咪咪一样的相知,也有运动来时朝母亲抡巴掌的“革命者“,现实生活里什么样的人都有,我曾试图追随逝者的足迹一路寻去,然而有什么意义?死者已矣,荒唐年代的荒唐事我还能去怪罪谁呢?最后,我为母亲选择了长城脚下的“华人怀思堂”作为她的安息之地,那里有名动文坛的冰心、老舍等人的墓地。    
    12月28日清晨,我们包租的运输船缓缓行驶,雾锁淞江苍茫一片。船舱内回荡起沪剧院同仁演唱的解派唱段,弟弟将红布包解开,打开了骨灰盒盖子,我的手猛地一颤:骨灰并不是寒灰,而是细碎的石膏状块,硬硬的冷冷的,白灰灰的有一份质的沉重。    
    我抓起一把撒向大海,海浪很快就接纳了我的父亲,浪一涌就瞬间消失。一把又一把地撒下,泪水一次又一次模糊我的视线,心儿像被虫儿蛀空了似的虚无,有好多双手在我眼前晃动,江水滔滔,依稀记起一则传说:公元313年,印度洋漂来两尊绢丝般光润的石佛,轰动了荒凉的渔村。奇迹代代相传,梁简文帝作《浮海石像碑记》,敦煌莫高窟就留存西晋吴淞江石佛浮江的壁画。那壁画成了上海历史的一部分。    
    一个没有传奇的城市,再大也只能是大城市,不可能成为大都会。大上海每天都承载传奇,一百年二百年有谁说得清有多少个?帝国主义的乐园,冒险家的乐土,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曾是酝酿传奇的年代,我的父亲、母亲和阿姨都融入其间,成为上海滩传奇的一部分。海船还在慢慢行驶,船舷下的水急急地流淌,和着这起伏的水的节拍飘出我父亲黄钟大吕般的唱腔,那是《芦荡火种》中他饰演陈天民时在“开方”一折的一段唱:“壶中悬日月,笔下传奇方,赛华佗家住常熟迎春堂。三代祖传名儿扬,风痨痼疾疑难杂症,妙手回春指日可望。”    
    天边闪亮起一坨朝霞,它是海的尽头,是波涛的镶边,有谁在问“要不要留一点”?不要不要,父亲不要和任何人合茔!父亲要回归大海。弟弟手一松,江风将他手中最后的红绸一并带走了,我的父亲走了,永远地走了……    
    


第五部分尾声  荏苒盈虚育古今

    清明上坟的时候,上海龙华烈士陵园是那样喧闹,我的丁是娥阿姨和打下江山的英雄一起长眠于那里,上海的亲人每年都去祭奠;我父亲呢,魂追大江而去;我那可怜的母亲安葬在她曾经神往的首都。那个曾经是很亲切很有记忆的时代就这么一晃而过了,那些曾经追求的荣誉、曾经历经的苦难,还有那么多的是是非非皆已成为过眼烟云,爱么,恨么?以至于重新想起来也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变得模糊,如果以今天的眼去看昨天的事甚至会有恍若隔世的感觉。我的爸爸妈妈和阿姨都走了,但依然是妈妈一个“家”,爸爸一个“家”,阿姨另一个“家”,他们仨魂各一方……    
    《沪剧志》和《新编沪剧小戏考》里有他们的名字,大街上的光碟商店里,还能找到我丁阿姨的演唱专辑,曾经辉煌的他们渐渐沉寂。漫步南京路福建路一带,曾记得旧上海和他们有过“亲密接触”的大大小小的戏院和茶楼书场少说也有二三十家,而今浅浅地作一番盘点,仅能找到戏院三两家……    
    我们家的莉莉早已退休,星儿依然飘泊在澳洲,惠儿正面临事业单位的改制,小海仍在国营企业奋斗;我的珊珊姐呢,独子娶了洋媳妇,年年月月等到的只有电话,在繁华的大上海形孤影单,还有我爸爸、妈妈和阿姨的那么多弟子呢,天各一方,从事着各自该做的事。今天的大街上到处飘着染出来的金发红发和黄毛,一拨又一拨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了,他们从电视剧里理解旧上海的故事,连我也坐在家里,时不时地与电视、VCD及DVD结缘,只有在祭奠的时候,才放一段沪剧,让父亲金属般的嗓门亮起来,让母亲温宛的唱腔陪伴我,我也听阿姨的,我佩服我的丁阿姨,作为一个女人,能把自身的生命潜力挥洒得淋漓尽致,绝非凡人俗辈;我父母的生存活力和苦斗,也使吾辈难望其项背。    
    长期以来,我的偏见,我的幼稚和疏忽,给他们平添了许多烦恼和伤痛。大梦初觉,他们和我天人永隔,我连一声“对不起”都无处诉说……    
    思前想后,依稀觉得莫非人之初清亮之目光,极易受阻于五彩缤纷的花花世界。历史像一部循环往复、陈陈相因又代代出新的大戏;现实世界变幻莫测又一脉相承,每代人、每个人各有自己的迷惘和顿悟,而今我只需捧出我的痛,那像弹片一样深嵌于心房中的往事……    
    当我为了搜集资料走进天平路上海沪剧院院部的时候,美丽的小院安安静静,剧团的小金书记说,“上沪”已归属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下一步将面临改制,这让我想起母亲为之奋斗一生的三大目标:入党、进“国营”和演戏给毛主席看……    
    当初改制,为了改进国营去,今天改制是为了改变国有体制,此一时彼一时也,都一样是为了发展。戏曲从属于上个世纪的主要娱乐方式,市民通过戏曲认识社会,认知人生,并松松紧紧地与政治相连;而这个世纪却从属于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拉近了我们与外部世界的距离,也拉近了与作为一个社会人生存的基本渴求。华亭路依稀还是旧时光景,丁阿姨小楼外墙上的爬山虎仿佛感知了春天的气息,正一层一层地泛出新绿,在薄薄的夕阳里被和风吹得一闪一闪,这时,从里面走出一个高高大大的外籍女士,惠儿说她认领了一个孤儿,刚刚办妥手续。我去时她正忙于搬家:要去北京发展了!    
    从前华亭路是好地方,现在更是好地段,因而也许还会再搬进一个洋人……          
    


第五部分后记

    这本书几乎夭折,这本书几乎使我魂归离恨天。这不是夸大之词,而是事实。    
    写书之念,始于1982年。那时,我去上海探亲,看到丁阿姨的书稿迟迟不能结尾,就帮她完成余下的章节,这就是那本《展开艺术想象的翅膀》,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同时,我萌生了一个念头,也为我屈死的母亲写一本书。恰好,大学同窗正在策划一套《中国现代戏剧电影艺术家传》,约我写写自己的父母,于是我开始了采访和搜集素材。不久,两篇稿件完成,获得了同窗的肯定和赞许,我就想把文章扩充成书。与出版社联系,得到的答复是:每个剧种只出一个代表人物的传记。我的愿望受到了挫折。1988年,丁是娥阿姨遽然谢世,报章上铺天盖地的追念文章,促使我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有多少人真正了解丁阿姨?我自己是不是了解丁阿姨?因为我的内心一直拒绝她,而报章上却对她好评如潮。巨大的反差促使我去追寻丁阿姨的人生轨迹。我渐渐发现,我父亲、母亲和阿姨之间,居然有那么多使我怦然心动的故事。我生活在北京,他们的生活圈子局限于江南,搜集事实真相的工作极其艰难。我利用一切机会,采访了许许多多的人,几乎花了近十载光阴,渐渐理清了线索,希望通过他们三个人的身世来讲述沪剧发展史。数度春秋消磨,第一稿终归失败,我悟出自己无力驾驭一部史稿,决心重起炉灶,只写三个人物的命运和遭遇。因为是业余写作,拖拉数载,完成了第二稿。满心想在退休以后,来精雕细刻第三稿。谁知道,我仅完成了从楔子到第八章就颓然病倒。夜不成寐,日复一日,蚕食了我的精力和体力。我几乎觉得十数载的辛劳将付诸东流。浙江文艺出版社的资深编辑汪逸芳,也是我的好友,慨然允诺,为我完成余下的第三稿。因此,这本书是我们两人合作的成果,也是我们两人共同的心血结晶。私忖度,在一个浮躁的社会里,这样的援手襄助,会不会是当代出版史上的一支绝唱?    
    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得到许多人的帮助,首先,我要感谢冰心老人生前为本书题写书名。记得那是1991年8月15日,虽然立秋已过,北京仍溽暑难耐,我去冰心老人的家,她坐在书桌前,我奉上一本自己刚出版的《叶浅予传》,她说谢谢,她和画家不熟,但愿意看一看,我向她叙说下部书的打算,请她题写书名,什么时候等姥姥精神好时再题。她说现在就可以写,按铃后进来了一位陈姑姑。冰心老人要她拿纸题字,老人的字越写越小,老人说不好不好,再写再写。陈姑姑拿出一张较长的宣纸,我一字一字地念,老人一字一字地边写边重复,写到后面,我就喊大些再大些,于是就占了宣纸的一半。我说谢谢。老人连说不用谢不用谢。当时冰心老已经91岁高龄,手不抖,眼不花,片刻就写完了“爸爸妈妈和阿姨”这个书名,并且认真地落款盖印。这真是我最大的荣幸。    
    我还要感谢我的老伴程裕祯,是他把我零乱的草稿打印成清晰的文字,是他陪伴我、鼓励我与病魔作斗争;我要感谢年逾古稀的袁鹰同志,他自始至终关心着本书的写作,并为本书慨然作序;此外,我要感谢所有为我提供素材的人们,这里有我所尊敬的何慢伯伯,夏福麟伯伯,筱谷声叔叔,有年长的孔嘉宾伯伯,乔韦弦阿姨,白沉伯伯,有我的舅妈和她的儿子,有我的弟妹,还有我母亲众多的学生,甚至还有沪剧老前辈筱文滨先生和人称“沪剧娘舅”的周良材先生,还有当年区委的派团干部金志耕阿哥。我还从蓝流先生处看到了冯春尼整理的《沪剧笔记》,从上海沪剧院的档案室看到了杨美梅等人的回忆文章……特别是我父亲和丁阿姨的学生陈剑云阿哥及其夫人马佩华阿嫂,我与他们多次促膝长谈,他们倾情地对我叙说往事,甚至退休以后还帮我和上海沪剧院联系,去寻找有关的资料和照片。这里我也要感谢上海沪剧院党政领导的热情接待,特别应该一提的是,本书中有一些照片和资料由沪剧院和《上海沪剧志》提供,没有这些帮助,我很难完成此书。我不知道,我的这种努力,是否理清了他们三人之间的恩恩怨怨,是否捕捉到他们的心灵轨迹,我只是想把他们曾经有过的爱恨喜怒展现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曾经有过那样一种岁月,曾经有过那样一些人物,发现人活着是多么不容易。人生最难堪的是自己和自己作战。若是自己战胜了自己,你就是一个强者;若败下阵来,只能徒然换取友朋的叹息。    
     解  波    
     2004年4月于北京金台路    
    


第五部分戏曲小知识

    本滩改名申曲:1914年,进入上海市区的本滩第二代艺人施兰亭、邵文滨等发起组织民间艺人团体“振新集”,主张进行改良,遂把本滩改名为申曲。    
    申曲改名沪剧:1940年6月,大公医院院长顾耕眉寿诞,新光电影院经理夏连良借祝寿网罗十位申曲过房儿女,组织上海沪剧社,于1941年1月9日公演《魂断蓝桥》,从此申曲易名沪剧。    
    沪剧由滩簧、申曲发展而来,初以说唱形式流传于民间,上世纪初走入书场茶楼,30年代后迅速发展,内承传统,外借好莱坞电影的都市外壳,信奉拿来主义,成功地改编好莱坞电影,以及把社会新闻编成沪剧上演,成为上海市民最喜欢的土生土长的“西装旗袍戏” 。    
    沪剧曲调可概括为四大类:长腔类、簧腔类、缀腔类和小调类。    
    长腔类:分中板、慢中板、慢板、紧板等十种,其中赋子板最见实力,唱词容量大,少则十几句,多则百余句,一气呵成,往往用于大段叙述。    
    簧腔类:吸取了苏滩中的部分唱腔,与本剧的长腔类融合一起,成为沪剧的第二基本调 。有〔阴阳血〕、〔反阴阳〕、〔绣腔〕等五种,以〔反阴阳〕为代表,柔美纤细,舒展深沉,通常表现哀怨、悲痛、愤慨和怀念等情绪。    
    缀腔类:指插句性质的辅助唱腔。    
    小调类:多数来自江南民歌,节奏轻快,质朴委宛,富有浓郁的泥土气息。如:〔过关调〕、〔寄生草〕、〔月月红〕、〔夜夜游〕 等 。    
    祭台:焚香点烛,用猪头三牲和扭断活鸡头颈的鲜血洒在戏台周围,表示扫除一切邪腐,大吉大利。    
    暖台:农历腊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