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文学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当代文学史-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沙曼诺夫,却摆脱不了浪荡青年的纠缠,也拗不过庸俗的父亲,答应了一桩 

没有爱情的婚事。最后,沙曼诺夫只身回城去,瓦莲京娜仍在默默地修破损 

的门。 

     万比诺夫认为环境影响个人,而环境又是由个人的行为构成的,因此每 

个人都应自问:我有什么东西影响了别人?瓦莲京娜是以善影响环境的典 

型,虽然这种影响显得缺乏力度,况且她自己在生活的浊流里也难以掌握自 

己的命运,但她不放弃自己的信念。瓦莲京娜的形象所透射的是作者对人的 

道德状况深切关注:人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如何保持人的善良本性,使人生不 

致失却精神价值。 


… Page 96…

                           八、日本与亚非文学 



                                  1。概述 



     战后的日本,由于军国主义枷锁的解除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文学出现了 

空前繁荣的局面。久负盛名的一批老作家重返文坛,揭露和抨击侵略战争及 

其造成的恶果。德永直的《妻啊,安息吧!》和《静静的群山》,正宗白鸟 

的《战争受害者的悲哀》,谷崎润一郎的《细雪》,野上弥生子的《孤》, 

志贺直哉的《灰色的月亮》,井伏鳟二的《遥拜队长》和川端康成的《雪国》 

及高仓辉的《箱根风云录》,山代巴的《板车之歌》是其代表,戏剧界有村 

山知义、久保荣、岸田国士和森本熏等人的剧本。 

     这个时期以 《近代文学》和《综合文》杂志为基地的“战后派”逐渐成 

为有影响的文学流派。这批作家比较年轻,又经历过战争,并深受西方现代 

派作品影响,在创作上有非现实主义倾向,主要有野间宏的《真空地带》和 

 《脸上的红月亮》,梅崎春生的《樱岛》,大冈升平的《俘虏记》和《野火》, 

中村一郎的《在死亡的阴影下》和椎名麟三的《深夜的酒宴》等。 

     战后的现实主义文学继续发展,有吉佐和子的《非色》,佐多稻子的《树 

影》、山崎丰子的《白色巨塔》和《华丽家族》,石川达三的《金环蚀》, 

山本茂实的报告文学《啊,野麦岭》,西村寿行的《追捕》和西村京太郎的 

 《温柔敦厚的诈骗犯》,以写实的手法表现民族民主运动,或揭露战争遗患、 

社会黑幕,或描写下层人民的悲惨遭遇,或抨击病态和畸形的社会现实。有 

的作品侧重表现经济繁荣背后的新的社会问题——生态平衡与环境污染问 

题,老人问题等,如井上靖的《榉树》和《方舟》,吉佐和子的《恍惚的人》, 

水上勉的《海的牙齿》等。 

     五六十年代戏剧出现复兴局面,文学座、俳优座、民艺剧团、新协剧团 

及东京艺术剧场自战后初期就很活跃,注重文学性的新剧已成为主要剧种之 

一,涌现出一批有成就的剧作家,如木下顺二、宫本研、安部公房、水上勉 

等。木下顺二以民间故事剧《夕鹤》享誉剧坛,他的《蛙升天》、《被叫做 

奥托的日本女人》从正面揭示现实社会的问题,也有一定影响。60年代中期 

以后小剧场运动兴起,到70年代形成高峰,造就了一批新的剧作家,其中别 

役实和以他为代表的“不条理戏剧”最有成绩。别役实曾深入钻研过卡夫卡 

的小说和贝克特的荒诞派戏剧,他的作品着力揭示当代生活“幽默背后的哀 

伤,笑声里的恐怖”,又保持着良族风格和生活气息,以其独特的魅力对日 

本社会的“不条理”现状进行了剖析。 

     70年代以后,作家的人生价值取向和艺术追求更趋多极化,内向派文 

学、“太阳族”、“透明族”文学相继出现。60年代末70年代初,川端康 

成获诺贝尔文学奖后自杀,他在晚年创作的超越伦理道德、赞美性欲与人体 

美的《山音》、《睡美人》等作品继续流行。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三岛由纪 

夫1970年自杀,他的宣扬“肉体的魅力”的唯美主义小说在日本国内外都声 

誉不减。同时注重社会责任和伦理秩序的作品不断涌现,如加贺乙彦的《宣 

告》,山口瞳的《血族》等。多元共存是文学发展的基本趋势。 

     亚洲和非洲近代以来受西方殖民势力侵害极深,二战以后,绝大多数国 

家相继独立,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上出现复兴局面。但由于历史渊源、文化 

传统、民族和社会情况的不同,其文学的发展也很不平衡,日本由于上个世 


… Page 97…

纪已放弃闭关锁国政策,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上向发达国家 

看齐,而且始终将提高国民素质放在第一位,因此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 

却能在经济上迅速起飞,成为傲视欧美的经济巨人。文学也有长足进展。中 

国文学自80年代出现复苏局面,一代新的作家正在成长,在他们身上蕴含着 

与世界一流作家公平对话的潜能。朝鲜诗人赵基天的长诗《白头山》在中国 

和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流传。 

     印度1947年独立后,老作家安纳德、拉·克·纳拉扬、拉贾·拉沃、阿 

格叶耶、沃林达沃纳拉尔·沃尔马继续写作,年青一代也陆续步入文坛,巴 

巴尼·巴达查里雅的小说《饥饿》(1947)、《骑虎的人》(1954)和《黄 

金女神》(1960)等关注社会现实、针砭时弊,产生了一定影响,勒努的《肮 

脏的边区》写乡村生活和风土人情,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被称为“边区小说”, 

风行一时,在西方现代派影响下,诗歌和小说方面都出现了探索性作家与作 

品。诗歌方面以拉尔、道姆·莫雷斯和尼辛·伊齐基尔为代表,小说方面以 

尼勒默尔·沃尔马和莫哈姆·拉盖什为代表。他们的作品多以孤独无依,彷 

徨歧路的人为主角,注重人的自我意识、自我心理的冲突,人与人、人与世 

界的隔膜,创作方法上多用象征、意象组合和意识流方法。 

     非洲是世界上开发较晚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都相对滞后,当代数十 

年间又灾祸不断,战乱频繁,但非洲有独特的地理和文化,并且以各种方式 

与西方社会保持着联系。非洲的作家往往能以世界性眼光审视非洲的现实, 

发现这块土地上的最具个性的特质,在艺术表现上既不拘泥于本民族本地区 

的传统,也不生吞活剥西方文学的程式,而是用宏取精,自辟蹊径,他们以 

独创的精神产品丰富了当代世界文学宝库。从1986至1991年,先后有三名 

非洲作家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非洲文学后来居上,已成为当代文学中最具活 

力的因素之一。 



                              2。战后派文学 



     战后派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在1946年至1950年间最活跃,此后则日见 

消歇。战后派作家都是《近代文学》(1946年创刊)同人,主要有中村真一 

郎、野间宏、椎名麟三、梅崎春生、花田清辉、加藤周一等人,一般称之为 

第一批战后派。这些人全部经历过战争磨难,当他们从东南亚的椰林荒岛和 

中国大陆的平原山岗死里逃生回到祖国时,“大日本帝国”已化为一片废墟。 

他们开始以新的眼光来看这个帝国的过去和现在,并以自己的作品对这场战 

争进行展示和剖析。因此战后派作家有几个特点:(1)他们都是战争的亲身 

经历者,遭遇过生死劫难; (2)都以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为题材;(3) 

他们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持否定态度,对战争的野蛮、残酷和荒诞进行揭露 

和嘲弄,用写实手法再现血腥的战争场面。 

     在第一批战后派之后登上文坛的有安部公房、岛尾敏雄、大冈升平、三 

岛由纪夫、堀田善卫、井上光晴等人。他们在选择题材和表现手法上同第一 

批战后派有一致的地方,被称为第二批战后派。 

     战后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有以下几位: 

     椎名麟三 (1911~1977),原名大坪升。当过学徒、厨师和售票员,参 

加过日本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他以中篇小说《深夜的酒宴》引起文坛注 

目。主人公是个孤独冷漠的男子,住在一所由仓库改建的房子里,靠摆小摊 


… Page 98…

过活。周围都是贫病交加的人,在他看来,生活“真是无聊透了”,“既没 

有回忆,也没有光明的前途,有的只是一堆难堪”。他幻想着世界能大变一 

下,变成“极乐净土”,但他这点衷曲只能透露给四邻所不齿的妓女加代, 

他所能做的则是醉卧在被他看做母猪一样的加代的床上。作品重在以形象表 

述自己的哲学,在心理刻划、矛盾的展开与冲突方面较以前日本的“私小说”、 

 “心境小说”更具力度。他的主要作品还有《在浊流中》(1947)、《深尾 

正治的手记》 (1948)、《永远的序章》(1948)几个短篇和《这一天前》 

 (1949)、《红色的孤独者》(1951)、《邂逅》(1952)、《美女》(1955) 

几部中篇。另有长篇小说《在自由的那一方》(1953—1954)。他受萨特影 

响很深,是日本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 

     梅崎春生 (1915~1965)的短篇《樱岛》(1963)写一个应征入伍的知 

识分子,他在阳光明媚的樱岛忍受战争与死亡的威胁,对生的留恋与对死的 

恐惧使他黯然神伤,忽然传来战争结束的消息,不禁流下了眼泪。他的小说 

还有《日落》(1947)、《发疯的风筝》(1963)、《幻仙》(1965)等。 

     中村真一郎(1918~       )的五部曲长篇小说《在死影下》(1946—1947) 

以意识流手法写牧歌式田园生活和城市的灯红酒绿背后的死亡阴影和主人公 

的惶恐不安与消沉。多年以后的《夏》继续写人对死亡的恐惧。 

     花田清辉(1909~1974)以犀利的文艺批评享誉文坛,是“前卫艺术家” 

的代表。他作有剧本《小偷论语》(1958)、《爆裂弹记》(1962)和小说 

 《平家的故事》(1967)等。 

     野间宏 (1915~1991)是战后派文学的最卓越代表。他的反战小说在战 

后初期独步一时。 

     中篇小说《阴暗的图画》(1946)写进步青年在民主运动中的奋斗,遭 

受挫折后的苦闷和失意,背景贯穿战前、战时和战后初期,作品的时间与空 

间则主要集中在暮秋时节的一个晚上。其结构和象征手法别具一格。 

     短篇小说《脸上的红月亮》(1947)写从战场归来的士兵的精神创伤。 

主人公北山年夫从情人仓子脸上的一粒红斑联想到战场上的红月亮,想到自 

己对死难战友应负的责任而深深负疚,于是和她分手。 

     在小说《崩溃感觉》(1948)中,战争梦魔般的阴影不仅笼罩了日常生 

活,而且深深刻入人的生理感觉和心理活动中,使人“感觉崩溃”。《真空 

地带》 (1951)把日本法西斯军队比做丧失了人情人性的“真空地带”,是 

严峻的现实主义笔法。 

     野间宏的代表作是1949年动笔、1971年最后出齐的五卷本长篇小说《青 

年之环》。这部200万字的宏篇巨制视野开阔、气魄宏大、人物众多、情节 

错综复杂,中心人物是矢花正行和大道出泉两个革命青年,前者在险恶的环 

境中坚持从事民主运动,后者则信奉“腐败哲学”,处于腐败的时代,以腐 

败的肉体在腐败中求生,又在腐败中毁灭,他最后自杀身死。 

     野间宏认为,要写出一个人的真实面貌,需要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 

面来观察,从精神、肉体、社会三者结合的角度写人的成长状态,这即是他 

所倡导的“综合小说论”。《阴暗的图画》、《脸上的红月亮》和《崩溃感 

觉》中已经开始运用这一创作方法,在《青年之环》中则已成为创作的基本 

原则。作品开头,大道阳子在舞场翩翩起舞,她的肉体与动作之美是从恋人 

矢花正行眼中流露出来的,矢花由恋人的形体引发生理和心理反映,传达出 

他微妙的情感世界。在市政府办公室,他又须扮演社会角色。他感到政治热 


… Page 99…

  情为时势所阻,情感追求为家庭所羁绊,惟有昔日的恋人阳子能给他慰藉, 

  而他对阳子的恋情又笼罩着政治迫害和战争的阴影。作者正是在多种因素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