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窃密泄密案纪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内窃密泄密案纪实-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系的人来帮她引进资金项目,工作成绩可是考核干部的重要标准啊。
  拿到资料的林女士很快离开了该县。
  不久。从境外回来的林女士再次住进黄兰兰的家。
  “大姐,谢谢你。你给的资料我派上了大用场,能不能再提供一些具体的最新
的内部政策,这样更有说服力,有可能会引来大项目。”风尘仆仆的林女士刚一安
顿下来,就迫不及待地提出了新的要求。
  “真的,太好了!我再找找。”黄兰兰不敢怠慢,回办公室。           打开文件柜,选择了一些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红头文件和资料,
复印后,装到自己的小包内带到家来。
  见到国务院秘密文件、省委红头文件、内部资料。一份、二份、三份……林女
士欣喜若狂。“天上真的会掉馅饼!上次得的奖金太少了,这回非得弄个大数。”
见黄兰兰进了厨房,林女士忙关上房门从柜中拿出照相机,“咔嚓、咔嚓”,一会
儿功夫,一个胶卷拍完了。
  一天,县台办的领导问起了林女士的事。
  “黄兰兰同志,林女士还住在你家吗?”
  “是呀。”
  “对外接待工作很复杂,在热情接待,加强感情联络的同时。
  也要注意政策界线,内外有别。“
  黄兰兰有点听不进去。
  “放心吧,我又不是才出校门的小青年,这‘内外有别’还不懂吗?我每年写
工作总结时,这四个字不知写了多少遍。”
  她朝主任笑了一笑,拿起开水瓶走了出去。
  看到黄兰兰没有丝毫警觉,得寸进尺的林女士想:干脆把黄兰兰拉到我们的队
伍里,这样会更方便。
  “大姐,到你的办公室去打个电话可以吗?”
  “可以啊。”此时的黄兰兰对林女士已经没有丝毫的戒心,更是将外事纪律和
有关规定抛到了九霄云外。
  黄兰兰带着林女士来到县委大院,带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你的办公室打扫得真干净,这盆花太漂亮了。能让我看看你的毕业证书吗?”
  “噢,可以,可以,你看当时拍照的傻样。”
  “不错,不错,挺秀气的,我这相机非常好,你这么好的身材,来,就在这儿,
我给你拍几张,老了后翻翻挺有意思的”。
  “咔嚓、咔嚓”,连拍几张后,林女士开始导演起来。“手拿毕业证书拍一张
吧,精神点,拿证书双手做上升动作拍一张。”为什么要拍这种姿势的照片?“黄
兰兰不解地问。”闹着玩吧。洗出来我们一起欣赏欣赏。“林女士边收拾相机边回
答。
  已是深夜十一点了。黄兰兰还在床上辗转反侧,对办公室拍照一事百思不得其
解。
  “喂,醒来有事对你讲。”她伸手拍拍睡在一旁的丈夫。
  “什么事,半夜三更把人吵醒。”从熟睡中醒来的丈夫问。
  “下午……,,黄兰兰把拍照的情节向丈夫叙述了一遍。”这是不正常的,马
上把胶卷曝光,少跟她来往。“
  “嘘……”黄兰兰指指了隔壁。
  “哼,还把人带到家中来住!叫她搬走。”
  第二天,黄兰兰一下班就向林要照片,正巧,她刚把照片取回来。黄兰兰那张
拿着毕业证书的照片看起来很别扭。
  “大姐,这张照片拍得蛮有意思的。”林女士没话找话地说。
  “不好,太难看了。”黄兰兰拿过照片迅速地撕成了碎片。
  林女士感到非常意外:“大姐,你干吗把它撕了呀?”
  黄兰兰强笑着:“一点也不好看,留着干吗?”
  黄兰兰的态度让林觉得不踏实,她决定赶紧出境。然而,林做梦也没想到,就
在她准备出境向自己的主子邀功的时候,安全局的干警出现在她的面前……
  只认错不认罪
  黄兰兰对自己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行为起初并不以为然。以为自己的工作职责
就是为台胞服务,牵线搭桥提供些文件、资料也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不是为个人谋
私利。当其被有关部门依法收审后,她简单地认为,只要说清楚就没事了。办案人
员曾问黄兰兰:“你提供的文件上有密级标志,身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该知道这
是不能擅自提供的。”她说:“林向我要这方面的资料。
  我就找了些文件送过去了。“此话从身为国家工作人员,一名受党教育多年,
且又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人口中说出来,令人意外,令人震惊,其保密意识、法律
知识是何等淡薄。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黄兰兰对自己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她说:“我对不
起党的培养,组织的信任,给国家的安全带来威胁,给亲人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
希望政府给我悔过的机会,我保证今后认真学习国家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利益,
自觉履行公民义务。”或许她的忏悔是发自内心的,但是,触犯了法律的黄兰兰却
仍然天真地认为,她的问题是只要认个错就行了的,不会被判刑,也不应该被判刑。
  然而,法律是神圣的、无情的,谁触犯了法律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
  面对法律的审判,黄兰兰表情木然……8 年,将在高墙铁窗的陪伴下度过,这
长长的8 年啊,2920天宝贵的时光!因丧失警惕而付出最珍贵的自由,这是多么深
刻的教训。
  当前,类似黄兰兰这种法制观念、保密意识淡薄的人不在少数,他们认为在科
技含量如此之高的当今世界,已进入了“无密可保”的时代,卫星整天头上转,根
本不需什么保密。但实际上,保密与窃密的斗争一刻也没停止过,保密意识听起来
很虚+ 关键时刻却实实在在地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假如黄兰兰能有起码的警惕,
也不会落到今天的地步。在狱中,干警曾问林,她索要文件时心情是否紧张,她讲
:我非常、非常地害怕被拒绝,但更害怕有人察觉我的意图。
  警惕啊!善良的人们,在充满热情的眼神中可能包含着令人难以捉摸的用意。   
                     失踪的密件
  霍然
  2002年8 月30日,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某军工集团保密办的宁静。电话
那头传来集团下属951 所保密办同志焦急的声音:我所某绝密级文件查无下落。
  “出走”了一年多
  没有人知道密件去了哪里,它神秘失踪了,就好像自己长了脚,出走了。
  事情还得从两年前说起。2001年8 月13日,951 所收到一份绝密级文件。就像
其他绝密级文件一样,在所领导对文件做了批示后,8 月16日,这份文件由该所科
技处转给了第一研究室。
  当时谁也不会想到,一年以后,这份文件会在所里掀起轩然大波。
  十几天过去了,也许是看惯了带着密级的文件,早已经习以为常了,第一研究
室里没有人特意留意这份文件,也没有人关心它的“生死”,它应该就在某个地方
不是吗?就像其他文件一样。
  直到8 月底,951 所其他有关工作人员困工作需要来查找这份文件。柜子里没
有、箱子里没有、抽屉里没有、桌子上没有、报纸堆里没有、废纸桶里也没有,此
时,大家才发现,谁也不知道这“某个地方”在哪里:文件下落不明了。不过,没
有人担心,也没有人想要上报,也许是刚刚找得不细;也许是谁带回家用了;也许
是被隔壁处室的同志借去了。俗话说得好,要找的时候找不到。不找的时候自出来。
算了,先不找了。
  转眼4 个月过去了,12月,有关人员因工作需要再次来到第一研究室查找这份
文件。柜子里没有、箱子里没有、抽屉里没有、桌子上没有、报纸堆里没有、柜顶
上没有、桌底下也没有,还是没有找到:文件依然下落不明。不过,文件总不会自
己长脚跑了吧。大家想。也别费事去找了,还是各自工作吧,反正所里也没有催交
这份文件,过几天再说。
  这一晃又是4 个月,见绝密级文件近8 个月迟迟没有送回,所保密室的同志终
于耐不住性子了:要求把文件交回,按规定早该收回了。可是,“没有文件怎么还?”
第一研究室的组长易某这才意识到真的出问题了。
  2002年4 月,第一研究室开始在全室范围内组织查找失踪了的绝密文件。柜子
检查了几遍、箱子翻了又翻、抽屉也掏空了几次。全室所有人员都说没拿过这份文
件,可文件就是找不到了。终于,6 月13日,第一研究室向所保密办报告:文件查
无下落。
  8 月30日,951 所在组织查找仍未找到的情况下,向上级军工集团公司报告了
此事。9 月3 日,集团公司保密委员会向国家保密局和国防科工委报告:下属951
所绝密级文件查无下落。至此,该文件失控已长达一年时间。
  密件自己“走”回来了
  绝密级文件失踪一年了。
  集团公司党组和领导对此事高度重视,严肃批评了951 所文件下落不明并拖延
报告的严重错误。9 月5 日,集团公司分别召开了保密委员会紧急会议和党组会,
研究部署查处工作,并派出副总经理和纪检组长带领的工作组,前往951 所组织、
指导文件查找和事件查处工作。
  到底是谁拿了密件?一时间,951 所人人自危,气氛紧张凝重。           当务之急是找到密件。可是一遍遍地找,密件还是始终没有音信。工作组经过
分析研究后认为:当前,还是应当加强全所人员的思想教育。因为密件丢失的最大
可能性是,某工作人员拿了这份密件,错过了几次交还的时机,没有想到事情会闹
得这么大,已不敢主动交回密件了。于是,工作组对951 所的全体职工承诺:主动
交回密件,从轻发落。
  2002年lO月底的一天,95l 所职工相互通知着一件怪事:密件自己回来了。它
出现在已被翻了无数遍的箱子中。
  密件失踪之谜
  从头至尾,没有人承认拿了密件,一年多时问,密件到过哪儿、谁接触过密件,
至今都是个谜。此件的失控,并且不能证明其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造成子一起严
重的泄密事件。
  它的无故失踪和神秘归来,都暴露出了一些军工重点涉密单位保密管理工作中
存在制度不严、管理混乱的严重问题。
  951 所第一研究室不但没有妥善保管绝密件,更没有及时将其交回保密室;而
保密室竟然在文件下发8 个月后,才想起催交密件。也许是接触的密件太多了,头
脑早已“麻木”,绝密件的管理规定早已成了一纸空文。
  在密件丢失的8 个月中,第一研究室有多次机会寻找并上报密件失踪问题,但
他们选择了沉默。是害怕承担责任,还是根本未当回事?但混乱的密件管理情况在
第一研究室却是个不争的事实。其他密件就妥善保存了吗?绝密件尚且如此,那机
密级、秘密级文件“走”起路来,是否更加自由?
  就这起严重的泄密事件,国家保密局要求追究有关责任人员和领导责任并限期
整改。2003年1 月,951 所研究决定给予主要当事人第一研究室组长易某、研究室
文件管理人李某行政记过处分;给予研究室副组长行政警告处分;给予负责领导责
任的副所长行政警告处分;免去负有领导责任的副所长职务。   
                     保卫电脑安全
  佩韦
  警报:涉密计算机、软盘被盗问题凸显
  自2000年以来,国家保密局连续接到涉密计算机、软盘丢失、被盗报告,引起
国家保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
  2000年4 月,某军工集团下属研究所一职工家中失窃,一台存贮有重要涉密信
息的笔记本电脑被盗。该电脑内存有国防军工秘密。
  6 月,某部委下属某所一高级工程师携带密码箱准备乘火车出差。该密码箱中
装有涉及国防重大工程的保密资料二十多份及存有此资料内容的软盘一张。该工程
师验票的瞬间,突然发现密码箱被盗。
  6 月,某边防总队司令部电脑室的一台计算机和激光打印机被盗,另一台计算
机主机的硬盘、光驱、软驱也被拆下盗走。当晚又发现一办公室的计算机硬盘被拆
下盗走。被盗计算机及硬盘内有绝密级文件l 份、机密级文件4 份、秘密级文件1
份。
  7 月,菜市研究所某室副主任,违反规定,将涉密笔记本电脑带回家中,次日
凌晨4 时左右被窃贼入室盗走。
  8 月,某大学办公室被盗,有10台计算机机箱被打开,丢失计算机硬盘8 块、
软驱2 个。其中一块硬盘内存有秘密级国家秘密。
  11月,某市纪委案件管理专用的计算机被盗。该机存有1998年以来的信访、初
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