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窃密泄密案纪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内窃密泄密案纪实-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恭维一番。席间,林经理突然有意无意地说道:两位如此能干,如果愿意的话,我
可以帮你们办理劳务输出,到新加坡造船厂工作。工资保证是国内的几倍,而且是
美金。曹伟杰听了心中一动,“出国”这个字眼如一块巨石投在他心海中。他望了
一眼王圣,发现王圣的眼中也闪着光。当晚。林老板没再提这件事。只是和他们说
逸闻趣事,大第二天,王圣便来找曹伟杰。看得出王圣对昨晚林老板提出的出国之
事也大为心动。‘’出国干两三年,回来房子、车子什么都有了。“王圣说道。曹
伟杰十分赞同:”说不定还能在国外定居,把家里人都接出去。' ‘两人心猿意马,
眼里仿佛已经看见了花花绿绿的美金。两人遂即商量,决定找林经理交涉这件事。
林经理也很爽气,一口答应,愿意与曹伟杰、王圣签订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在年
底送他们去新加坡。
  但是,曹伟杰、王圣与造船厂的合同要到明年9 月才结束,如果立即提出辞职
申请,厂里一定不会批准的。更何况他们还签订了保密协议,即使辞职,也要经过
一段解密期才能出国。没有单位出具证明,就办不出护照。林经理表示,护照的事
只能由曹伟杰、王圣自己想办法,只要把护照办好,其他出国手续他可以帮忙。
  明知是错,执意而为骗护照
  怎么办?
  通过厂里正常渠道开证明肯定是不行的,只有另想办法了。
  还是林经理给他们出主意,只要能另外找个单位开证明,隐瞒掉在造船厂工作
的经历,就可以骗到护照。曹伟杰、王圣的内心还是有点担心,这样不辞而别、欺
瞒厂里的做法似乎有点不妥。当初签订的《涉密岗位保密协议》 明确规定:涉密人
员离岗前,必须经主管部门批准,接受保密审查;涉密人员在岗期间,因私出境,
必须事先向本部门领导报告,经同意后才能办理出境手续。
  可林经理告诉他们,这样做不会有事,他已经帮好几个人干过了。
  究竟是铤而走险,还是放弃这大好“机会”呢?最终。金钱的诱惑和侥幸心理
还是占据了上风。什么保密责任、领导的告诫统统被丢在了脑后,他们的心里已经
充满了对金钱的渴望,根本顾不上后果了。
  说干就干。两人各自盘算着有什么关系可以搞到虚假证明。
  他们到处托人走关系,使出浑身解数。
  曹伟杰的父亲曹大星是H 市五原钢材厂的退休职工。五原钢材厂的现任厂长韩
斌曾是曹大星的徒弟。为帮儿子。曹大星想起了利用这层关系。某日,曹大星带着
许多礼品登门拜访韩厂长。韩厂长听说了这件事,眉头微皱:“这个证明不能开呀,
这是违反规定的。”曹大星赶忙说:“这么多年我可没求过你什么事啊,这次是为
了我儿子的事,你无论如何要帮帮忙啊。”面对着师傅的恳求,韩厂长觉得这也不
是什么“大事”,就“高抬贵手”,吩咐厂办为曹伟杰出具了证明。
  与此同时,王圣也通过其岳父马康年的关系,托H 市贵祥大酒店的老板刘莉莉
为其出具了虚假证明。
  出国的“障碍”已经扫除,接下来就是办理各种手续和耐心的等待了。曹伟杰、
王圣在这段时间里,照旧正常上下班,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从没对厂里提起出国
的事。但此时,他们早已将行李准备好了。
  2001年12月25日,火炬造船厂党委书记和厂保密办主任一行人匆匆走进H 市保
密局的大门,报告了该厂设计部涉密人员曹伟杰、王圣两人已于12月20日非法离境
的事件。
  接报后,H 市保密局领导亲自指挥,在很短时间内彻底查清了此案。经查,截
至案发时,曹伟杰、王圣两人在工作中接触了多项国家尖端军品项目的开发、研制
工作。他们的非法出境,给我国国家安全带来了不可估量的隐患。为保护国家安全,
严肃保密制度,H 市保密局协同有关部门对曹伟杰、王圣给予了严厉的党纪国法处
罚,保留对其回国时进一步处罚的权力,吊销两人的出国护照。同时。协同H 市出
入境管理处对协助两人非法出境、提供虚假证明的曹大星、韩斌、马康年、刘莉莉
4 人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
  绝非惟一。无序流动埋隐患
  案件至此已告一段落。掩卷沉思,案情提醒我们,对重点涉密人员的管理是否
可以更完善、更严格?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企业经营管理
机制的转变,人才流动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对保密工作而言,就带来了涉密人
员无序流动的问题。如果不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并拿出相应对策,涉密人员无序流动
的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给国家安全埋下危险隐患。   
                几道关卡防不住,盗贼偷了涉密机
  建国
  2001年9 月中旬,盗窃某军工集团技术中心涉密微机的犯罪嫌疑人许中华、石
秋在汉口上牯牛洲其租住的房屋内被民警抓获,另一名犯罪嫌疑人向国强随后也被
抓获归案,被盗涉密微机主机和硬盘全部追回。一起特大涉密微机盗窃案告破。
  江城凌晨警报大作
  2001年7 月8 日凌晨,喧嚣了一整天的江城武汉终于安静了下来,位于汉口闹
市区一个独门院内的某军工集团技术中心大楼静静地矗立着。
  大楼一楼监控室两名保安人员杨长保、邢波不时查看着监控系统。突然,报警
器大叫起来。二人赶忙关掉报警器,查看报警显示区位,杨长保还不忘看了看时间
:凌晨3 时30分。监控系统显示8 个防区中的2 、3 、5 、7 防区皆出现异常。二
人急忙按照这一区位顺序上楼进行检查。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了,2 、3 、5 防区
都没有发现异常情况。4 时10分,两人查至7 防区,发现两台计算机主机被拆开扔
在窗外,技术中心第三设计室后窗防盗网被剪断,玻璃窗窗扣被撬断,盗贼却不见
了踪影。两人慌忙向技术中心主任报告,主任赶到现场,觉得事情严重,连忙报警。
  经清点,被盗物品包括一台计算机主机、两块主板、两个硬盘以及内存条、显
卡、网卡等,涉及三台计算机。其中两台计算机硬盘内共存储有24份秘密文件和内
部资料,包括我国尖端武器的有关技术资料。
  涉密资料牵动人心
  案件发生后,军工集团公安处迅速派员赶至现场,并于案发当天7 时10分报告
了省保密局。如此防备,犯罪分子仍蓄意盗窃,而且主要盗取可存储资料的硬盘,
难道就是冲着资料来的?
  想到这些,保密局和集团的领导心里一紧。省保密局立即向省委主要领导作了
案情专报。省公安厅分管刑侦工作的副厅长亲率刑侦人员赶赴现场指导破案,武汉
市公安局迅速成立了20人的侦破队伍,安全、海关、机场公安等部门也参加侦破工
作,协同作战。
  侦破人员在现场发现并提取了作案人留下的指纹、掌纹及作案工具,在分析判
断案情的基础上,采取对电脑市场进行控制销赃、调动秘密力量对重点对象贴靠、
将现场提取的痕迹进行检索比对、对可能发案地点和部位进行守候、运用模拟画像
在暂住人口中进行摸排等措施,全面展开侦破。经过两个多月的缜密侦查,公安机
关于2001年9 月13日抓获了犯罪嫌疑人许中华、石秋,并追回了存有国家秘密文件
的两个硬盘,另一名犯罪嫌疑人向国强随后也被抓获归案。
  毛贼翻墙越窗只为钱
  许中华、石秋对作案过程供认不讳。公安机关还查证许中华等3 人仅2001年前
8 个月便盗窃电脑作案3 起,均将硬盘、内存条等拆开销赃牟利。
  2001年7 月7 日晚,同在武汉打工的许中华、石秋、向国强3 人再次纠合在一
起,许中华提出没钱花了,想出去搞点值钱的东西卖,弄几个钱花。石秋和向国强
表示同意。3 人遂携带钳子、螺丝刀等作案工具,从暂住地出来,在汉口闹市区左
转右窜。8 日凌晨2 点多钟,他们窜至技术中心围墙外,懂得一些计算机常识的许
中华爬上东南面围墙,向大楼张望。透过窗户看见一间屋子里有几台计算机,便下
来对石、向二人说:“楼里有计算机,我们搞出来卖钱。”3 人翻进围墙,剪断防
盗网,撬窗进入第三设计室,此时报警器发出了报警声。3 人慌忙将3 台计算机主
机搬出室外,就地拆开两台主机,卸下硬盘、内存条、显卡等,连同另一台主机一
并盗走,现场留下两台主机外壳和作案工具。
  3 人盗窃得逞后,将赃物藏匿在租住的房屋中。8 日上午10时许,许中华把空
白的2。5G硬盘和有密件的8。4G硬盘及内存条一并拿到“电脑城”,以500 元价格卖
给个体商贩吴幼铭。吴购买硬盘后,发现8。4G硬盘含有加密文件,无法进入硬盘系
统,即请懂一般电脑操作的相邻柜台业主黄海用DM软件帮助其对8。4G硬盘进行格式
化,删除了该硬盘上的全部文件。7 月10日,许中华等人将装有20G 硬盘的主机在
仙桃市卖给了陈昌清,得赃款1100元。陈购买后,因主机硬盘含有加密文件无法进
入主机硬盘系统,便请仙桃市某电脑培训班的王守红帮助将硬盘也进行了格式化,
并重新安装了win98 系统。陈昌清将此电脑留作自用,直至硬盘被迫回。           几经鉴定方下结论
  硬盘是被追回了,但被追回的硬盘是不是技术中心被盗的硬盘?为证实这个问
题,办案人员颇费了一番功夫。由于两个载有秘密资料的硬盘被重新分区、格式化,
并安装了新的软件系统,原文件系统遭到破坏,公安机关将硬盘送到华中科技大学
“信息存储系统”国家专业实验室进行鉴定。因硬盘数据破坏严重,不能恢复整段
数据,实验室采用数据对比法进行鉴别,经过两天的工作,仍没有找到匹配文字段。
实验室遂将方法与工具提供给技术中心,让他们采用涉密文字段进行查找匹配,又
经过两天的工作,终于找到匹配内容,从而确定该硬盘确系技术中心被盗硬盘。
  鉴于被盗计算机安装的是特别操作系统,设置有密码,一般人很难打开,即使
是计算机专家耗费几天时间也不能打开,而两个硬盘在犯罪嫌疑人手中停留时间很
短,他们无意又无能力打开硬盘,买主买到硬盘后很快就进行了格式化,三名犯罪
嫌疑人又是盗窃电脑及其他财物的惯偷,故此,公安机关认为此案作案和销赃过程
清晰,无可疑之处,确认涉密计算机硬盘在被盗失控过程中没有任何人打开硬盘上
的资料,秘密没有泄露,并将此案定性为侵财案件,以盗窃罪结案。
  没有泄密全赖侥幸
  案件很快被侦破,涉密资料没有被人打开,国家秘密没有泄露,让保密部门、
公安机关、军工集团都松了一口气,人们脸上浮上了一丝喜色。然而,我们不禁疑
惑,一个如此重要的国防科研单位,设置有围墙、防盗网、监控系统、安保值班人
员,防范不可谓不严,3 个小毛贼为何如此轻易地就盗走了涉密计算机?
  案发后,保密工作部门到现场查看了技术中心的安全保密防范措旋,听取了情
况汇报,疑团解开了:几乎所有的安全防范措施都形同虚设。
  技术中心大楼外有一道围墙,这是技术中心的第一道安全屏障。但围墙外的环
境却很复杂,周围居住着许多流动人员,而且就倚着围墙外侧搭盖着民居、工棚,
给犯罪分子攀越围墙提供了条件。
  第二道防线是大楼窗户上的防盗网。用一把普通的剪刀。就可以剪断。技术中
心大楼的防盗网就是这样的,比许多民宅安装的防盗网还要脆弱。
  第三道防线是监控系统。实际上,监控系统是发挥了作用的,报警器及时报了
警。但遗憾的是安保人员却不会使用此系统。一处报警,竟显示有4 处报警方位,
致使未能准确判断出事防区。
  第四道安全保障,也是最重要的安全保障是安保人员。技术中心聘有5 名安保
人员,他们不是正规的保安,只是几名普通民工。几人责任心不强,未按值班要求
进行巡逻,案发当晚报警器响后,查找行动迟缓,未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延误了
时机,致此外,按规定,密件不能在计算机硬盘中过夜,技术中心对此竟没有管理
措施,以致密件随机一起被盗。
  如此看来,秘密没有泄露,全赖加密之功,除此之外,就是侥幸。
  事发后,技术中心及时进行了整改,对有关领导和责任人进行了处理,解聘了
安保人员,改聘正规保安公司负责安全保卫工作,并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