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通胀,富人通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穷人通胀,富人通缩-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3326元/平方米,2010年4月均价已达26000万元/平方米,10年内
上海楼价的涨幅达681%。而2009年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6232亿
元,比上一年增长16.1%;全国商品房销售额43995亿元,比上一年增
长75.5%。
    在暴涨的房价中计算GDP数据是非常好看的,而且房价越高数据越
好。其实,无论房价涨得多高,房屋作为住宅的使用功能并没有变化,住
宅的价值也没有变化,唯一变化的是银行贷款的增长。这一增长反映在
市场层面可以看到,在已出年报的12家上市银行中,2009年房地产贷
款达到5.28万亿。2010年一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暴涨,同时,
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城市信用社房地产贷款人民币新增
8457亿元,季末余额同比增长44.3%。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新增3207
亿元,季末余额同比增长31.1%;个人购房贷款新增5227亿元,季末余
额同比增长53.4%。这仅仅只是一季度的数据,在新增贷款中,房地产就
拿走了32.530/‘。房地产本质上并没有创造社会财富。
    第二个方面是,如果从全球全人类的利益出发,房地产同时排放了大
量的二氧化碳,按照中国对联合国的承诺来讲,中国将来用于房地产减排
上的付出,至少是房地产用3~5年的时间所创造的GDP。全球碳排放
量最大的4个国家中,中国位列美国之后,是碳排放量第二大国,其次是
俄罗斯和日本。在碳排放量的权重中,中国的房地产占到46.7%,而美国
的房地产只占美国碳排放量的13%。主要原因是,美国的住宅建得不多,
利用率特别高,而中国建了很多房子,中国人很喜欢买房子,并且买了房
子自己不住,也不对外出租,空在那里。这么多年,空了6540万套住宅,
天天在那里排碳,却不创造GDP,将来还需要我们的子孙来减排。所以,
中国的房地产不但没有创造GDP,反而损失GDP。
    至于房地产和上下游产业链的关系,不是我们现在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因为任何一个行业都有上下游产业链,而各个行业又是在各自的市场中运
行,市场竞争从来不以依赖性做主导,而是实行丛林法则,适者生存。过
度地依赖某一个行业,中国经济不可能取得长足的发展和壮大。
¥消费、投资、出口还能拉动GDP吗
    消费、投资、出口被称为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一起并重,基本权
重不相上下。我们曾经津津乐道于这种架构,并认为是中国经济最稳固的
架构,现在看来这只是乌托邦,而且已经完全垮塌。一个基本的原因就是
中国的GDP偏离了应有的财富增长方向,而演变成了资产泡沫,现有的
GDP增长并不是中国社会财富的真正增长。
    让我们先来看看出口,这个曾经被国人引以为豪的增长究竟是怎么一
回事。这个世界上有不自愿的GDP,也有妨碍他人的GDP,那么有没有
交换没有完成的GDP?有的,而且这种现象还比较普遍,但是也最容易
被人忽视,恐怕要多费点口舌才能说清楚。因为,没有完成的GDP被全
部计入了GDP,而其实它根本就不算。
    中国加入WTO以后,才开始有了大规模的进出口。在整个GDP的
权重中,中国的出口最高时占据28%。但是国际贸易有自己的法则,而且
这个法则是由美国人制定的,一直以来,我们在遵从这个法则的时候,陷
入了一个巨大的误区。出口实际上是两国之间作交换,原本很正常,同样
能够促进双方财富的增长。但是,出口与国内之间的交换却又有不同之处,
那就是各自的计价标准并不一样,美国人的产品以美元为计价单位,中国
人的产品以人民币为计价单位,这就涉及到汇率换算。这也是2009年至今,
美国上上下下对中国进行施压、指责、加收惩罚性关税的主要原因,因为
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存在非市场化趋势。
    如果汇率不能正确反映两国人民之间交换的真实需要,或者直接说就
是换算比率偏高或偏低,这就会造成双方交换的不平衡,要么是我多给了
你,要么是你多给了我,这种贸易顺差一旦数值十分巨大,则说明交换就
并没有全部完成。
    以我们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我们已累计贮备美元超过了2.4万
亿,也就是说我们给了16.8万亿元(按7元人民币兑l美元价格粗略计算)
的东西给美国,按照交换的原理,美国应该给我们需要的2.4万亿美元的
东西,这样才会在促进美国人财富增长的同时也促进我们自己的财富增长。
美国人当然同意给,我们贮存的大量外汇就是他们给的,我们可以据此到
美国的市场去买我们需要的东西。
    可是现实的情况是我们并没有用这些外汇去购买美国人的东西,原
因就是因为汇率偏低。本来是5元人民币中国生产的东西可换1美元美
国生产的东西,但我们政府却硬性规定要7元人民币中国生产的东西换
回l美元美国生产的东西,这就导致了出口企业生产繁荣而进口企业生
产萎缩。对出口企业而言,他们把7元钱的东西送到美国才卖1美元,
美国人觉得非常便宜,故而愿意消费中国的产品,而这些出口企业把换
回的l美元再在国内央行换回7元人民币,他们的产品即使卖得很便宜
也有钱赚,但如果是l美元只能挽回5元人民币则铁定亏损。可是对进
口企业而言,他们就没有了积极性,他们本打算到美国进口一成套科技
设备,可是因为他们必须花7元人民币才能在国内央行兑换1美元,他
们觉得按照这样的价格进口设备成本太高,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竞争力,
只好放弃进口。再说中国人到了国外旅游、公务出差之类也合不得花钱,
虽然他们已经兑换了一些美元,可是他们到了美国按人民币的比价一算,
那里的东西价格都高得离谱,他们只好也不用美元。正因为汇率偏低导
致中国人都不愿意使用或者说用不起美元,所以,央行的美元就越攒越多,
结果到今天居然有2.4万亿元之巨。
    这2.4万亿元的巨额外汇贮备,相当于美国人给了一张欠我们16.8
万亿元人民币的借条,甚至连借条也谈不上,因为美元可以由美国这个
主权国家自行印刷,它可以不断多印多发使之贬值,其他什么实际的产
品也没有给我们,这种交换能算完成了吗?但是如果按照GDP的计算
公式,假定这14万亿元出口到美国的产品成本是12万亿元,则整个国
家的GDP就增加了2万亿元人民币。从实际的结果看,是我们中国穷
人白借了16.8万亿元的东西给美国富人,而且没有利息,我们的财富
大大地减少了,因为都送到美国去了,却没有从美国拿回相应的东西,
但从GDP的数据上看我们却增加了2万亿元,这个GDP的增加在国内
并没有财富与之对应。
    所以说,出口创造的GDP只有在外汇收支平衡的基础上才有意义,
才算为国内增加了财富,只卖不买或者卖多买少产生了巨额顺差,都表明
我们还有相当多的交换没有完成,因此这样的GDP就不能算为社会创造
了财富。
    进入2010年以来,全球贸易已经超过18万亿美元,还在以每年9%
左右的幅度增加。全球贸易已经成了各大经济体拼死力争的商业战场。中
美两国之间更是打得不可开交,两国领导人频频会晤,并就贸易和汇率问
题展开多轮谈判,也就是在为各自利益奔忙。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中国三驾马车的另一匹马——投资,它又给中国
经济带来了哪些后患呢?
    未来中国经济独特的形态,是2009年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而埋下的
祸根。现在我们非常信奉凯恩斯的一些做法,即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采
用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比如中央政府表态要在3年内投放4万亿元人民
币来救市,而且投资的主要领域是诸如铁路一类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增
加投资来救市本身无可厚非,如何投资却是一篇值得探讨的大文章,并且,
如果投资超越了国家的财力,而投资的大多是过剩的产能,大家想一想,
这将意味着什么?这样的GDP能代表财富的增长吗?
    中国这一轮疯狂的投资,主体是政府,不仅有中央政府,还有地方
政府。所以,整个市场的问题的性质就起了变化。政府想投资办一个企
业,或投资一个项目,这个时候进行决策的是官员,官员们也是经济人,
他们也有自己的利益诉求,他们可能并不切实关心这个企业今后生产的
产品能不能卖出去、能不能够收回投资,而是关心办这个企业自己能不
能得到好处,或者在自己的任期内能不能多出支撑门面的政绩。
    何况,政府投资的项目有的是垄断,垄断靠行政强制来获取超额利
润,是人们在没有选择下的交换,相当于强制交易的GDP;有的根本不
考虑回报,比如修建一个超大规模的体育馆,或许平均10年才能用上一次,
而平时的维护费用却高得惊人,如果是私人投资就绝对不会这样草率,这
相当于没有完成交换的GDP。比如说,投资高铁,最后却因票价过高而
没人乘坐。
    当然,私人投资也会出现失误,但错误的频率与影响程度恐怕要比国
有企业或者公共财政投资低得多,因此,这也就是在中央政府投入4万亿
元救市时,很多经济学家呼吁应该把更多的钱交给民营企业来使用的道理。
然而,中国政府并没有这样做,相反是由政府的许多部门来承担这样的投
资,而这样的投资很多完全没有收益,那么,政府就开始大规模举债。这
样,官员都成了最大的资本支配人。把一个政府变成了公司董事会,这样
促使了中国整个社会负债率的急剧上升,无论是私人、公司还是政府、社
会团体都在大肆负债。
    中国社科院的一项统计表明,北京、上海等中国大城市的居民家庭整
体负债率高于一些欧美家庭,北京的家庭债务比例高达122%,上海、青岛、
杭州等城市家庭债务比例分别达到155%、95%、91%。
    我们来看看中央政府的财政赤字,这相当于中央政府的负债。2007
年中央财政赤字只有200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0.8%;2008年,中央
财政赤字180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0.6%;2009年,中国财政赤字规
模为9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7500亿元,中央财政为地方代发了
2000亿元的地方债,占GDP的比例为2.8%。2010年,财政赤字计划为
10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8500亿元,代发地方债2000亿元,赤字
率(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仍在3%以下。国际上通行的马约标准:赤
字率国际安全线一般设为3%。2010年全国财政赤字预计占GDP的2.8%,
但是,如果GDP被注水,加上未统计在内的及其他隐性财政赤字,则可
能大大突破国际安全线。
    再来看看地方政府迅速膨胀的巨幅债务。截至2009年12月末,商业
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余额已达7.38万亿元左右。以地方政府
负债中85%来源于银行信贷来粗略计算,当前地方政府负债余额已超过
10万亿元。7万亿元左右的贷款占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39.97万
亿元的18%,商业银行2009年信贷扩张冲动为自己埋下了巨大的系统风
险隐患。据瑞信的估计数字,到2010年年底,地方政府(含地方政府下
属企业)的总负债规模将达12.5万亿元。
    从上到下,都在负债,都在透支未来的财富和劳动。那么,货币依托
的基础是什么?财富透支、环境透支、健康透支、土地透支,建立在这样
的基础之上的任何一种纸币,它的唯一趋势只能是贬值;那么,当储蓄优
势不复存在,整个经济体正在失去一个最重要最天然的屏障,我们该如何
应对下一次危机?
    这种投资一旦没有社会财富作支撑,央行就开始加印货币。2009年
中国央行基础货币投放超过历史,M2余额达到63万亿元,增速超过
29.7%。根据对GDP、cPI和居民收入水平的综合评估,2009年人民币
贬值超过23.2%,史无前例。在这里,中国政府的投资已经埋下了通货膨
胀的祸根。投资,这一匹老马将会死得很惨。
    那么,再来看看消费,这是发达国家占GDP权重最大的财富,也是
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所在,那么,中国处在什么状态呢?
    消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真实自愿且不妨碍第三人的交换,消费的
增加意味着社会资源得到了更加有效的分配,意味着大量的产品被生产出
来满足了人们的需要,社会的财富总量实实在在增加,故其产生的GDP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