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廉的村庄 文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飞廉的村庄 文摘-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往东去的路,也铺着细沙。过小学,再往前,就是小河堤。小河堤由北向南,如同一道眉毛一般,有小小的弧。顺着小河堤往北,也可骑自行车到镇上,虽然上坡下坡频频,但皆是沙堤路,即便是刚刚下过雨,路上瞬息即会平整如镜。自行车走到潮湿而平整的路面上,地面好像有奇妙的吸力,车轮发出奇妙的沙沙的声响 。顺着小河堤向南,过魏家河、向家湾、官家河,到中心闸,小河即入澴河,小河堤也与澴河堤相结,即折转至孝感。    
    第三十三段 桥    
    飞廉的村庄在云梦泽的故地,地处卑湿,多有河汊湖港。水面既广,即有桥相通,以方便行人。附近的桥有:往东上小学校的石桥。桥礅上是村中妇女浣衣、小孩钓虾的地方。再向前上小河堤,梅家村青石桥。桥由十余段青石搭在石梁上,青石之中多有车轮磨出的深槽。不过年轻人下桥是不愿下车的,所以常有车轮嵌入桥中,人由车座上抛出,落入河中成落水狗之事。再向南有官家河拱桥。拱桥用水泥做成,有七八个半圆的桥孔。我外婆家在小河以东,金神庙也在小河以东,所以梅家河桥与官家河桥对我们意义重大,初夏桃花汛至,梅家河的桥依例是要淹没的,早上起来至金神庙赶集,运气好的话,还可用一根木棍探着桥面趟水过河,运气不好,就只得绕道官家河桥。那座桥做得比梅家河桥高。所以春夏中,两座桥是否被淹倒是村中最有价值的新闻,人人都要打听真切。    
    魏家河,肖家河,何砦等村,村前皆有村桥,桥边种枣树、梨树与苦楝,春上花开时节,香气弥漫。细小的花瓣就铺在桥面上。    
    第三十四 河堤    
    前面提到过,飞廉的村庄在两条河中间,西边一条河名叫澴河。东边的一条河叫小河。小河离村子三里地。在中心闸注入澴河中。苏轼词里有一句: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他认为河水西流是奇怪的事情,其实小河就是向西流的。    
    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澴河的河堤。离村子四里地。由南而北,高大,宽阔,气度不凡。下面的护堤林由水杉树长成,也有二三十年了,挺拔,修长,干净。太阳升起来的地方,是小河的河堤。小河堤像一枚新月,像一弯修眉。堤上即层层长满了四季不凋的针叶松。堤上一条路也由此显得幽深而细长。林中鸟群荟萃,清晨黄昏的鸟喧,在我们村都可听到。我想我们村树林里的许多鸟,也许就是由那里搬来的。而且村里的鸟也会搬到那里去,就像村里的人去看望肖家河与魏家河的亲戚一般。    
    两道河堤像两只手臂一样,将我们这一块小小的平原持挟着。让四季的风雨吹打。任里面的生物蕃息。那澴河的堤像高大而严肃的父亲,而那新月般的小河堤,也许更像一位温存的母亲。澴河涨水的时候,汪洋一片,令村中人震憾惊恐。而小河涨水,不过是淹没梅家河的桥。我自己去小河堤是最多的,常常到新月初升才往里跑。因为肖家河的许多人死后都是埋在堤下的林间的,层层的碑林在夜间看起来,实在是让人害怕。    
    澴河往下到孝感县,再往下,到一个叫野猪湖的大湖,再往下,流入汉江,由汉江入长江。澴河在舒家湾那里转了小小的一个弯,留下来一大片沙滩,沙滩上的沙子细而白,夏天的时候,沙滩上种满了白萝卜,上半截是淡绿色的,埋在沙中的是白颜色,大小像开水瓶一样。    
    第三十五 要扔到屋瓦上去的东西    
    小孩子换牙齿。大人在一边看见,一定要让他将牙齿扔到房顶上去。兽医来阉猪。猪在惨叫中做完了手术,兽医手一扬,也会将手中粉红的一团血肉投到屋瓦上去。    
    屋瓦就在我们的头顶上。沐浴在闪闪的阳光里面青色的瓦。接雨水,接阳光。    
    


第一部分第四节

    第五十二段 小孩们的游戏和童谣    
    对在飞廉的村庄里长大的孩子们来说。村庄是他们的乐园,也是他们的第一所学校。了解村中的树木、树木之上的昆虫,禽畜,池塘中的鱼虾,田野中的青蛙、纺织娘,村中的风雨霜雪,四季之变化,已是天生之游戏。其他的还有:    
    棋类。由镇上供销社里买回来的象棋、军棋,只是父母多半不舍得花钱,丢掉一颗棋子之后也非常的麻烦,不过可以向做泥瓦匠的人讨一点马赛克,将字写在纸条上贴上去,自己来画棋盘。最简便的莫过于村里传下来的几种棋。只要捡一把碧绿的楝树的果子,另一方找一点儿石子或瓷片,就可以下飞廉的村庄里流行的自己的棋。一种叫“成三”,在空地上划由大到小同心的三个正方形,然后将各边的中点连起来,由双方轮流往这些交叉点上下棋子,只在自己一方的棋子成了一列“三”,即可吃掉对方的一颗子。大人也会玩这种游戏。一种叫“夹棋”,每一方三颗棋子,在地面上划出一个正方形,里面再取各边的中点划出正方形,每一方在角上夹住的棋子就算是死掉了,这是三五岁的小孩玩的,当然是要简单得多。一种叫点窝。在地上划出二排正方形,每一排总有五六格吧,然后每一格放五颗石子,再一格一格地轮流放一颗进去,出现空格,即可吃下空格之前的一格中的石子。点窝的时候还可唱歌,歌也是由大人们传下来的。    
    歌是这样唱的:点,点,点大脚,杨家的葫芦瓜子落,不落南,不落北,北上畈的好荞麦。荞麦开花一片白,茄子开花紫红色。金簸箕,银簸箕,哪个的小脚缩过去。    
    女孩子们玩跳绳、抓石子、踢键子、跳房子,不过有些男孩子在丫头们中间混,也可学到一身的本领,一个小子会抓得一手好石子,跳房子的本事高,也不算是稀奇。抓石子一般用五颗浑然的小石头,找到五颗大小颜色一样的小石头,是那些小丫头很重要的事情。抓石子要过七八关的样子,抓一,抓二,什么,一直到飞一,飞二,飞三什么的。跳房子好像是有两种,一种房子像一格一格的田地,别外一种,孩子们叫井,井田这些名堂,也算是乡间的基本的常识了。这一些,城里的孩子也会玩吧,不过规则不大一样就是。    
    男孩子们玩得最多的是分成两队,斗鸡。将一条腿抱在怀里,另一条腿在地上跳,然后去用膝盖顶撞。一方将另一方守着的一个圆圈中的砖头抢回来,就算赢掉了。有时候,村里的小子们也会串在一起,悄悄地跑到田野上,和邻村的小孩子打群架,将田野中的土块扔到对面小子的身上去,不过这样的事被大人知道是要挨骂的,男孩子们的敌人是肖家坝的小子,因为村里的田地正好与肖家坝村子隔着一座池塘,所以那条池塘正是如同楚河汉界,上面常会有土块飞来飞往就是。    
    大月亮的晚上,吃过晚饭,孩子们会出来在村巷里玩,大一点的孩子会一边跑一边大着嗓门唱:“伢们的,出来玩,莫在家里打脾寒。”歌中固然是有一点诅咒的味道,不过小孩子们在月光地里玩耍,消一消积食,炼一炼筋骨,未必不能防一防那可怕的“打脾寒”。在家里的饭桌边吃饭的小孩听到伙伴的歌,手中的筷子即会扒饭飞快,嘴里还含着饭,即会将筷子往桌子上一射,在父母的咒骂声里,一下子跳到树影交织的月亮地里,寻到那慢慢组成一队的孩子中间去。    
    如果以打脾寒相威胁,小家伙们还不跳到月亮地里来,又有另一首歌会被唱起来:“大月亮,小月亮,坛子底,点油亮。油亮点干了,坛底烧穿了。”意思是,外面的月亮这么大,那个笨东西却要在家里熬灯费油,真是活见鬼啊,还不快点出来玩,这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了。    
    月夜里,捉迷藏是最好玩的,偌大的村子,找到藏在房屋的阴影中的小家伙们可不容易,如果谁要是钻入草垛里,或是爬到树上,那受命来寻找他的小家伙就只好认输算啦。月亮快沉下去,夜已晚掉的时候,开始有父母喝骂小孩们回家,又会有小孩唱道:“扁担开花,各人回家。不回家的,是个爬爬。”意思是,那还回家睡觉的小子,与那还在门口摇尾巴的狗相去几希了。孩子中有人这样唱起来,其他的孩子当然也是一哄就散了。    
    冬天早上有太阳的时候,一群四五岁的小家伙们会在墙根下挤作一堆来取暖,一边唱:“挤呀挤,挤呀挤,挤出儿来吃白米。”那被挤出队伍的小家伙平白降了一辈,会很沮丧,何况也没有真正的白米给他吃。    
    这些小把戏们玩的游戏里面,还有一种叫“打豆腐”,两个小家伙面对面,手牵手,然后彼此转过身,手还是牵着,变成背对背,然后又转过来,那样子还真是有一点像过年的时候,推磨磨黄豆打豆腐的样子。也有这样唱的:“东边高,西边矮,一块豆腐打几块?”回答是几块,两个小把戏就得扭几个回合。    
    小把戏们玩在一块儿,好得像一个娘养的兄弟,不过吵架也是常有的事,常常有一个小家伙伸出大拇指,与另外一个家伙的大拇指一对,就表明,他们现在“仇掉了”,不玩了,散伙了。其中一个小家伙就可以唱:“你不和我玩,我有人玩,我到天上打鼓玩,天上有个大花园。”真是超级的阿Q精神啊。    
    在月光地里,小孩们还常做“闯麻城”的游戏。一群小孩站成一堆,另外一群小孩过来将他们冲散。一边唱着:“天上满天星,地下闯麻城,麻城闯不破,是个孬家伙。”这个游戏可能也只有飞廉的村庄一带才会有吧。几百年前,本地的居民由江西麻城一带迁居过来,当地地方志上称之为“麻城过籍”,留在小孩们的谣曲中的,想必就是当年艰难的回忆吧。    
    


第二部分第五节

    第五十四段 村里的童谣续    
    小时候唱过的一些童谣,有一些还记得。一堆没多少意义的句子,想起来却是很亲切,尽力地回想,抄一些在下面。    
    《张打铁,李打铁》: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子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去割大麦,大麦还未黄,我要回去扫稻场,稻场还未干,我要回去做鞋穿,鞋未破,用刀剁,刀剁不断,炒油盐饭。由打铁到吃油盐饭,几无道理可讲吧,但是这个歌里倒是有一个挺勤快的小子。    
    《三岁的伢会栽葱》:三岁的伢,会栽葱,一栽栽到河当中,过河的,不伸手,尽它开花结石榴。石榴里面一坨油,姐妹三个来梳头。大姐梳个团团头,二姐梳个黄鹤楼,只有三姐不会梳,梳得个白洼钻泥鳅。栽葱与梳头没有关系,不过这倒是嘲笑那些臭美的小丫头们的一首好歌。    
    小孩子成天流着长长的鼻涕,像两条长龙成天挂在嘴唇上,就会有人唱《流鼻子达》笑话他:“流鼻子达,赶猪杀,大猪杀了一百八,小猪留到过年杀。”    
    小孩子们慢慢有了男女的分别,知道有的人是男的,有的人是女的,有一首《大麦黄》:大麦黄,小麦黄,儿伢不睡女伢床。大麦稀,小麦稀,儿伢不穿女伢衣。男伢与女伢的区别,也像大麦与小麦一样吧。    
    第五十五段 乡间的童谣续续    
          
    《牙牙碰》:牙牙碰,牙牙碰,儿伢吃了牙齿疼,女伢吃了肚子痛。牙牙碰就是指乡间陂塘上的野蔷薇。三四月发枝后,枝尖儿又脆又嫩,有淡淡的甜味,这支歌却告诫我们不可打它们的主意。不知道是因为什么而设下了这样的禁忌,不过小孩们还真是不敢贪上这一口了。    
      《前世戳了燕子窠》:前世戳了燕子窠,今生变个瘌痢哥。瘌痢背着锄头挖,挖块地下种芝麻。芝麻芝麻榨成油,瘌痢哥哥搽光头。村里肖雷、艾清头上就长过瘌痢,一群小家伙追在后面唱这一首歌。真是又羞耻又苦闷的事情啊。如果上一辈子,不去戳那个可恶的燕子窠该多好啊,连肖雷自己都相信了。所以村上的燕子,在谁家的梁上搭好了窠,除非风吹下去,是不会有小家伙冒着下辈子长瘌痢的危险去搬梯拿凳做蠢事的。    
      《绊根草》:绊根草,节巴多。人家说我姐妹多,我妈说不多。驮三个,抱三个,堂屋三个陪客坐,房里三个包裹脚,塘里三个摘菱角,稻场三个拍绣球,山上三个捡柴火,楼上三个绣花花朵,你说我姐妹多不多。为了生下传宗接代的男孩,村里有的人家会生养出一大堆丫头来,像剃头匠紫清。越想生儿子运气越是不好。歌里唱的,就像是他们家一样。绊根草就是经常爬到大路中央的像马鞭一样的长草,一节一节的,有时候,可以爬到一米多长。    
    《伢的妈》:一个伢的妈,会做粑。半升粉子半升沙。又有半桶打糍粑。又有格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