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人-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养教育自己的子女的。我愿意借此机会谈谈我培养教育子女的情况和子女发
展的情况。

我有一儿一女。儿子今年25 岁,女儿今年21 岁。儿子经商开礼品公司,
是个不大不小的“老板”;女儿原来是花样游泳运动员,从19 岁开始担任教
练员。他们所从事的工作,都不是或不纯粹是“脑力劳动”,不是专家、教
授、科学家、工程师、作家等。但在我的心目中,他们还不是平庸之材,在
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正在拼搏迸取,有着很好的发展势头。儿子最初在涉外
饭店做过服务员,还做过领班、主管、部门经理。在工作的同时,他学完了
饭店管理专业大专班。后来,在别人开办的礼品公司当过经销部经理。现在
自己在外地开办了礼品公司,公司办得很红火。女儿在当运动员的时候,曾
经和队友们一起获得过第七届全国运动会的团体冠军,在瑞士举办的世界花
样游泳锦标赛上也取得了第六名,这是中国队历届参赛以来的最好成绩;19
岁那年退役,留在队里成为最年轻的教练员。与此同时,她还以最好的成绩
考入了北京贸易大学外贸文秘专业。现在,她是边当教练员,边在大学里学
习,工作不错,学习也不错,工作学习两不误。

有人也曾问过我:“过去有‘子承父业’的说法。赵老师,您身为大学
教授,怎么不让子女接您的班?他们都没有跟您一样当专家教授,您不感到
遗憾吗?”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的两个孩子都不是因为学习不好才从事他们现在所
从事的事业。我和我的夫人都是教师,在我们的熏陶感染下,两个孩子都很
好学,学习主动、自觉,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两个孩子的文化学习,我和
我的夫人是基本没有管过,全靠他们自己。学习不仅成绩好,而且很有发展
的潜力。说心里话,当初我和我的夫人都希望他们能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但话又说回来了,将来的“路”,是要他们自己去走,应该由他们自己去选
择。我们做父母的,如果凭着自己的主观愿望,凭借家长的“权威”,强行
给他们“规定”一条道路,强迫他们走他们自己并不情愿走的路,做他们本
心并不愿意做的工作,那是不可能做出什么成绩、取得什么成就的。正如人
们常说的那样:“强扭的瓜不甜。”“强摁牛头不喝水。”

我一下子举不出世上哪一个平平庸庸、一无所成的人,就是由于家长强
制让孩子走他们所规定出的“路”那样的例子。但可以肯定他说,没有一个
在学业或事业上有突出成就的人,是被家长给逼出来的。相反,正是由于家
长比较开明,从子女的实际出发。因村施教,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发展个
性,使子女的智慧和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才在学业或事业上有所成就。这样
的例子,却是屡见不鲜。比如,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他的祖父、父亲都
是英国有名的医学家,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当初,他们都希望达尔文能继
承他们的事业。但达尔文却从小迷上了动植物。达尔文的祖父和父亲没有固
执己见,支持了他。最后达尔文在生物学的研究上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中
国的大文学家茅盾的父亲,是清朝未年的维新派,在茅盾小时候很希望儿子
能搞实业或数学。但茅盾很小就对文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表现出了不


凡的才能。他的父亲也没有强行干预,他最后成为不可多得的大文豪。如果
达尔文和茅盾的父亲都是固执己见的人,强行改变儿子的意愿,强制他们从
事自己根本不想做的事,恐怕在世界上就会多出现两个平平庸庸的人,而少
了一位有成就的科学家,少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

至于我,对我的两个孩子从没有奢望他们成为像达尔文和茅盾那样的大
人物,但希望他们能和我们夫妇一样从事脑力劳动的想法还是有的。首先在
发展方向上跟我们夫妇发生冲突的是小女儿。她妈妈是音乐教师,受妈妈的
影响,她从小喜欢唱歌、跳舞,会弹钢琴,在少年宫学过民族舞蹈,后来还
在中央芭蕾舞团办的少年班学过芭蕾舞。据舞蹈教师说,她先天素质好,是
个搞舞蹈的“材料”。尽管如此,我们也并不想让女儿一辈子从事舞蹈这一
行。我们让她学舞蹈,是希望孩子将来能有比较高的艺术修养。如此而已,
从我们夫妇的内心深处来说,还是希望女儿能直接上大学。然而,就在女儿
在中央芭蕾舞团少年班训练的时候,花样游泳队的教练员去挑选运动员。教
练员一眼就相中了我们的女儿,说她条件非常好,将来一定有大的发展前途。

怎么办?我们夫妇统一了认识:这个主意还是要女儿自己拿,不要强迫
她按我们的意志行事。一问女儿,她很愿意去练花样游泳。我说:“当运动
员可是很苦的,这是一辈子的事。你可要考虑好了?”女儿坚定不移,毫不
动摇。我说:“那好。我们也同意。不过,我们有一个要求:要干,就要坚
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不干则已,要干,就一定要干出成绩来。这是爸爸
妈妈对你的惟一要求和希望。”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女儿从11 岁就离开家
庭、父母。到了运动队。11 岁,正是在父母身边撒娇的年龄;就让她过上了
独立的、非常艰苦的生活。

我的同事都知道我是特别喜欢我的女儿的,不少人对我说过:“你怎么
能舍得让你的女儿去吃那种苦呢?”我认为,上学读书是学习,吃苦也是学
习。有知识是一种“资本”,能吃苦也是一种”资本”,而且是更重要的资
本。当然,女儿经过训练,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国争光,那很好;即或
是出不了什么成绩,经过吃苦的磨练,意志变得坚强,将来不论做什么。她
都能够做好,做出成绩来。事实证明,我的这个判断没有错。她白天带领运
动员进行训练,晚上参加学习,工作、学习的成绩都很优秀,受到领队和老
师的表扬。我对女儿的选择,一点儿不后悔,一点儿也不感到遗憾,我为有
这样可爱的女儿感到欣慰和自豪。

对于儿子,我们也是这个原则:道路由他自己选择,我们做父母的不强
行干预。女儿当了运动员,当初我们也是希望儿子能上大学。然而,就在儿
子初中毕业时,他却提出:不想报考普通高中,要报考旅游饭店职业高中。
这情况前面已经讲过。儿子还说:“爸爸,我之所以做这样的选择是我有这
方面的优势:一是我的外语学得好;二是我比较稳重;三是我的形象好。这
些优势,不要埋没了。”这些话从一个初中生嘴里说出来,看来儿子对他自
己的选择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既然儿子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我们没有理
由不同意他的选择。我对儿子的要求还是那句话:“不干则已,干就要干出
成绩来!”儿子在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学完了饭店管理专业,获得
了大专的文凭。他一边在实践中学习,一边又读书学习,既不断提高工作能
力,也提高了理论素养,进步相当快。他先后在几个涉外饭店工作,无论在
哪个饭店,都受到经理的器重,一步步被提升,成为中级管理人员。现在,
独自办起了札品公司。他并不满足现状,“胃口”还不小,打算在有了一定


的经济实力以后,还要办“分公司”,要当“大老板”。我深信,儿子会成
功的。过去,在我的心目中,儿子只是很漂亮很精神;现在,我觉得儿子很
自信,很成熟,很潇洒!对他的选择,我同样是不后悔,不遗憾。我为有这
样一个儿子,同样感到欣慰自豪。

回顾我教育子女的过程,我认为,家长对子女发展方向的选择,不能包
办代替、强行干预,只能诱导、点拨。究竟朝哪个方向发展,还是要由他们
自己决定。“让孩子走自己的路”,这就是我的教子之道。

五兄妹为何都成为盗窃犯——谈父母离异的危害

前几年,某市人民法院在一次宣判会上,宣判了一起五兄妹盗窃案。同
一个家庭的兄弟姐妹五个,都因盗窃受到了应得的处罚。首犯老二被判处有
期徒刑10 年;老大被判处有期徒刑5 年;老四被判处管制两年:老三因主动
交待问题,还揭发他人的罪行,免于刑事处分,老五受到行政处分。

在五兄妹中,老大、老二、老三本来都是共青团员,还都一度被评为厂
里的先进生产者。他们的父母均系党员干部。事情发生后,人们非常震惊!
在震惊之后,人们又感到纳闷:在这样一个家庭里,为什么五兄妹全都走上
了犯罪的道路呢?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除了他们本身的剥削阶级享乐思想和损公肥私、
损人利己的思想恶性膨胀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父母长期
关系不和。闹分居,打离婚,完全放弃了对子女必要的管理和教育,他们平
时很少关心、过问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品德情况,有时就连孩子们的吃饭
都是由孩子自己解决。

由于孩子们缺乏应有的管理和教育,思想品德的基础都没有打好。工作
以后,又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都好吃好花,追求享乐,特别讲究穿
戴。父母从不关心他们的思想,有实际困难也不帮助解决,采取撒手不管、
放任自流的态度。老大房子里有几把新的折叠椅,儿子说是借来的,父亲便
信以为真;老二房子里平添几块很大的木板,儿子说是同事暂存的,父亲也
不再过问;姐妹三个人同住一个房间,每个人新衣服新皮鞋都很多,父母都
不查问其来路。五个子女同他们的父母就住在一个院子里,几个孩子都经常
行窃,可家长竟然一无所知。等到五个孩子一起走上了审判台,他们才如梦
初醒,大吃一惊!

像这样的父母,是严重的失职。他们只顾“一心一意”地闹离婚,去寻
求、争取个人的“幸福”,对子女的所作所为全然不管不顾,置之不理。子
女们的违法行为,并不是一点儿迹象也没有,他们却没有一点点觉察。几个
子女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大肆盗窃公私财物,并把赃物带到家里,他们却是
视而不见,熟视无睹。竟然麻木到这种地步!他们全然忘记了、放弃了自己
做父母的责任,把五个子女给毁掉了,这是多么深刻的教训啊!他们应该为
此感到内疚、耻辱、悔恨,应当自责。应当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当然,夫妻之间的感情确实已经完全破裂,分居、离婚都是可以理解的。
对于合理、合法的夫妻离婚,我们无意非难。问题是,这些做父母的应当明
白。抚养、教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义务。所谓”义务”,就是说要无条件地、
自觉地、千方百计地抚养、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这当然也包括正在离婚和已经离婚的夫妻。夫妻正式


离婚之前,还都是子女的父母,不论是从法律的角度来说,还是从伦理道德
的角度来说,都必须认真履行抚养、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保证子女的正
常生活条件,关心子女的身体、学习、思想和工作。对于未成年的子女,即
或是父母正式离了婚,双方还都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继续以一定的方式担负
子女抚养教育的任务,不允许以任何的借口推卸责任。

我国宪法和婚姻法都明文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婚姻法
还特别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解除。离婚后,子女
无论由父方或母方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
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父母在离婚后尚且都必须履行抚养教育子女的义
务,在离婚前更要切实担负起抚养教育子女的责任,放弃抚养教育的义务,
是法律所不容的。

我们知道,家庭是儿童、青少年的主要生活场所,也是他们重要的受教
育受影响的环境。家庭生活对于儿童、青少年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性
格的形成,起着重大的作用。家庭生活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子女的身心能不
能得到健康的成长发育。儿童、青少年认识社会,首先从家庭开始;认识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从认识父母的关系开始;掌握评价人和事的道德标
准,首先是从父母身上学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是从模仿父母开始。
家庭的环境,家庭生活的气氛,父母的关系,对子女影响是极大的。父母感
情融洽,关系亲密,感情亲近,家庭生活和谐美好,孩子生活在其中,心情
舒畅,精神愉快,无忧无虑,感到安全、温暖、幸福,这对他们身心发展十
分有利。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