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经济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当代经济史-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制改革推到一个新的阶段,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次重要探 

  索。该《决定》在理论上是对传统理论的重大突破: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 

  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点,明确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 

  划商品经济;突破了社会主义企业只能由国家直接管理,不能自主经营的观 

  点,明确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所有权同经营权可以适当分离;突破 

  了政企职责不能分开的传统观念,明确政企职责分开,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 

  职能将由直接控制转为间接控制为主。 

       在《决定》有关改革方针的指导下,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自1985 



① 《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第371—372 页。 


… Page 121…

年起全面展开,并较快取得了进展。 

     首先,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多种经济成分获得较快的 

发展。1987年同改革前的1978年相比,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 

企业的产值所占的比重由77。6%下降到59。7%;集体经济由22。4%提高到 

34。6%;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和其他非公有制成分由几乎为 

零提高到5。6%。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全民所有制商业由54。6%下降到 

38。7%,集体商业由43。3%下降为35。7%,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由2。1%上升 

到25。6%。 

     其次,根据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的生产 

经营自主权。推行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调动了企业发展生 

产、改善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到 1987年底,全国已 

有91%的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实行各种承包经营责任制,56。1%的国营小企 

业改为集体经营租赁或个人承包及其他经营方式。企业在计划、购销、定价、 

资金使用、劳动人事等方面的自主权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扩大。如在资金使用 

方面,企业留利的比例逐年提高,1979年为3。7%,1987年达到40%以上 

 (扣除各种税费,实际留利约20%)。 

     再次,对计划体制进行了初步的改革。突出反映在生产、流通领域指令 

性计划范围的缩小上。1979—1987年,国家计委管理的工业生产指令性计划 

产品品种,由120种减少到60种,其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40%下降 

到17%;国家统配物资品种由256种减少到26种;国家计划管理的商品由 

188种减少到23种;全国用于生产和建设的资金,由财政拨款的由76。6% 

下降到31。2%,由银行贷款的由23。4%提高到68。8%。因而改进了国家宏 

观调控的范围和方式,有利于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 

     除了计划体制改革之外,对财政、税收、价格、金融、商业、劳动工资 

等方面的体制也进行了改革。 

     在进行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对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进行了改 

革。1985年3月和5月,中共中央先后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和《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在对外开放方面也取得明显的进展。早在1979年7月,党中央和国务 

院根据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众多的有利条件,决定对两省的对外 

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同时决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 

福建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广东省经济 

特区条例》。1983年4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海南岛实行经济特区的 

某些政策,给予较多的自主权,以加速海南岛的开发,并于1988年4月建 

立海南省,全省作为经济特区。1984年4月,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大连、 

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 

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2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 

门、泉州、漳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这样,中国就形成了包括 


… Page 122…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在内的一个多层 

  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到1987年,全国累计签订利用外 

  资协议项目10350项,累计协议金额625。09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为 

  257。73亿美元。14个沿海开放城市引进技术改造项目5000项,成交额达34。5 

  亿美元。 

        (3)“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及其实施 

       1982年9月1日召开的党的十二大,其重要内容之一是确定中国经济建 

  设的目标。50年代末以来,中国经济建设曾几次大起大落,重要原因之一就 

  是近期目标定得过高,犯了急躁冒进的错误。根据邓小平1979年以来的倡 

  议,党的十二大确定: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中,中国经济建设总的 

  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 

  两番,即由1980年的710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8万亿元左右,使人民 

                         ① 

  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针对中国经济落后和发展很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把本 

  世纪末的奋斗目标由过去实现现代化的提法改为实现小康。十二大提出的经 

  济建设目标是实事求是的和符合我国的国情特点的。这就从战略指导思想上 

  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急于求成的问题。党的十二大还规定了经济发展的战略重 

  点和战略部署。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农业、能源、交通以及教育和科学技 

  术。在战略部署上分两步走:前10年主要是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 

  件;后10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 

       1987年10月25日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又把十二大所规定的经济发展战略 

  部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十三大规定中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分三步走:第 

  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 

  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 

  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 

                              ① 

  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经过十二大,到这次十 

  三大,共9年时间。在这9年时间中,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 

  和城乡居民平均收入都大体上翻了一番,10亿人口的绝大多数过上了温饱生 

  活,部分地区开始向小康生活前进。所以,在十三大召开时,战略部署第一 

  步的任务已基本实现。 

        (4)“六五”计划和“七五”计划的完成 

        “六五”计划和“七五”计划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以 

  来所实施的两个五年计划,这两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标志着中国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取得了巨大成就。 

        “六五”计划(1981—1985年)由于制订切合实际,经过前几年的经济 



① 参见十一届中央委员会报告:《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① 参见十二届中央委员会报告:《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 



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14—15 页。 


… Page 123…

  调整,有较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推 

  动力,到1985年底计划全面和超额完成。与“五五”计划相比,“六五” 

  计划执行的结果有如下几个特点: 

       ①经济高速增长。1985年同1980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由7707亿元增 

  加到13335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11%;国民生产 

  总值由4470亿元增加到8568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 

  加10%,超过原计划每年增长4—5%的速度,也超了“一五”计划至“五 

  五”计划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9。2%、2。1%、6。9%、5。7%和6。5%), 

  但低于1963—1965年年平均增长速度 (15。1%)。① 

       ②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中国除“一五”计划期间和1963—1965年的调 

  整时期效益指标较好外,“大跃进”时期和1967—1978年间经济效益都很 

  低。“六五”计划期间经济效益指标比“五五”计划又有所进步。如国家财 

  政收入由“五五”计划末期连续下降转为逐年上升,1985年财政收入达到 

  1854亿元,比1980年的1085亿元增长70。9%,平均每年增长11。3%,实 

  现了收支基本平衡。 

       ③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打开了新局面。5年合计进出口贸易总额达 

  到2300亿美元,比“五五”计划时期增长了一倍,在世界上所占的位次明 

  显提高。利用外资、引进新技术的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④城乡人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有显著的提高。1985年全国居民平 

  均消费水平由1980年的227元提高到406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平均每 

  年提高8。7%,大大超过1953年到1980年28年间平均每年提高2。6%的幅 

  度。由于粮食和棉花产量的大幅度增长以及消费品货源比较充足,过去许多 

  定量分配和凭票供应的商品,除粮、油外,已基本取消票证,敞开供应。 

        “六五”计划时期也存在一些缺点和问题,特别是1984年第4季度以 

  后,由于工业生产增长速度过快,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基金增长过猛,部分 

  商品价格上涨过多,国家外汇储备下降,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新的不稳定 

  因素。虽然经过1985年的工作,有些方面得到了控制和缓解,但存在的问 

  题为今后几年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困难。 

        “七五”计划(1986—1990年)在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推动下于1990 

  年底胜利实现,计划所规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绝大部分完 

  成或超额完成,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七 

  五”计划执行的结果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经济增长较快,高于计划要求。“七五”计划时期,国民生产总 

  值平均每年增长7。8%,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7。5%,工农业总产值平均 



①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7 个五年计划(1986—1990)》,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 



第213 页附表;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第516 页。 


… Page 124…

                      ① 

  每年增长11。3%,均超过“七五”计划的要求。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 

  长7。8%,比“六五计划”低2。2个百分点,但高于“三五”、“四五”、 

   “五五”计划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同时也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 

  国家。从增长规模看,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7400亿元,比1985年增加 

  8842亿元,平均每年增加1768亿元,增长规模远远超过其他各个时期。这 

  标志着“七五”计划时期中国经济实力显著增长。 

       第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油料、糖料生产创新的历史纪录。1990 

  年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1625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85年增长87。8 

  %,平均每年增长13。4%。“七五”计划后期粮食生产连续两年丰收,1990 

  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3500万吨,比1985年增加5590万吨,扭转了粮食生产 

  多年的徘徊局面。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发展迅速。“七五”计划时期 

  非农业产值增长1。6倍,年均增长20。9%,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由 

  1985年的42。9%上升到1990年的54。6%。1990年乡镇企业的出口创汇额 

  已达到130亿美元,占全国出口创汇总额的21。7%。 

       第三,产业结构在调整中有所好转。从三大产业看,“七五”计划时期 

  第二、第三产业相对发展较快,第一产业发展较慢。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4%、9。5%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